吳德風:外公外婆天上來

2021-02-08 駐馬秋風

(本文作者與吳洪激老先生)

年逾八旬的老作家吳洪激,最近帶著家人回到出生地鄂東黃梅縣大河鎮楊染鋪的小村莊,祭拜外祖父母的廬墓。他在喃喃自語,和遠在天國的兩人對話:外公外婆,只要我能走得動,就會過來看看您們。實在走不動了,我的孩子們會過來探望您們。

吳洪激從小沒有見過祖父母,外祖父母用無私的愛撫育他成長,兩位老人肩負著使命,仿佛是從天上降臨到人世間。他們達成任務後,又回到天上居住。

外公外婆,膝下無子,只有一個女兒,正值妙齡嫁給吳洪激的父親,一位走村串戶的剃頭匠。母親先後生下兩個孩子,但都沒有養大而夭折,吳洪激是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十年後,弟弟出生。吳洪激十二歲那年,母親生下一個女嬰,大人因難產撒手人寰,剛出生的小妹妹雖然存活了下來,但沒有條件撫養,只有送人。

看著女婿拉扯著兩個孩子,嶽父母心生惻隱,不顧鄰裡鄉親的背後議論:「只見過祖父母養孫子,沒有見過外祖父母養外孫」的竊竊私語,他們決定撫養大外孫吳洪激。

吳洪激在江西九江讀過小學五年級,能寫一手流暢的毛筆字,能讀書看報,令村民刮目相看。鄰村有個大字不識的甲長,遇到閱讀公文或要寫個證明,他不請自來,找吳洪激幫忙。

聽到附近村民交口稱讚外孫,外祖父母漸漸從失去女兒的陰霾中走了出來。外公和外婆商量:我還能勞動,送孩子繼續讀書吧,不能耽擱了他的前途。

從小裹腳的外婆,不能在田間地頭幫助外公耕作,負責操持家務。老人家笑了:我正在想,應該讓孩子去學習。

外公決定送外孫到附近雷門前村的私塾就讀,師從一位頗有聲望的黃老先生,用八百斤稻穀作為報酬。外祖父母有五畝農田,畝產五百斤稻穀計算,也只能收二千五百斤稻穀,除去交近二百斤給政府,外孫讀書學費需要八百斤,所剩無幾。

吳洪激珍惜讀書機會,把《三字經》、《千家詩》、《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倒背如流,甚得先生的器重,不時地加以圈點,於是學業日益精進。

就讀期間,附近山上發生了一件轟動血案:有一個外地人夜間上山偷樹,被護林員殺害。先生以這一事件為題目,要同學們寫一篇文章。同學們各抒己見,爭論得面紅耳赤。

「偷樹的人該殺,護林員沒有過錯。」

「這個偷樹人不該殺,護林員下手殘忍。」吳洪激認為,偷樹行為不對,但這個人並沒有死罪,不該被殺害。護林員恪盡職守,應該說並沒有過錯,但是把偷樹人殺害,有些矯枉過正,如果雙方都能理性對待該事件,做到適可而止,本來可以避免的血案就不會發生。先生雙眼發亮,在評貼時給一個滿分。

吳洪激在母親去世一周年的日子,父親在家裡設了一座祭壇,請了幾個道士念經,給亡母超度。需要給祭壇寫一副對聯,吳洪激請教先生。先生說,你已經知道怎樣撰寫對聯,你按照自己的思路創作,不要拘束。吳洪激想到他和弟弟年紀尚幼,死哀生養都未盡到孝道,於是提筆揮就:

慈愛唯娘心,教訓扶持,一旦染沉痾,回首年來腸寸斷;

不孝真兒罪,死哀生養,兩般都未盡,徒思往事淚雙流.

先生一字未改,連聲稱讚後生可畏。

不久,區裡一位柳姓管文教的幹部,到村裡調查情況,鄉長問:村裡有讀書人嗎?村長把吳洪激推薦出來,還順便把小吳誇耀一番,也襯託村長慧眼識珠。柳幹部饒有興趣,讓村長找來時年十四歲的吳洪激。

柳幹部問:願意參加教育工作嗎?現在不少的鄉小缺教師,我看你可以勝任。

吳洪激感覺機會來了,說:願意,不知我夠條件嗎?

柳幹部點點頭,然後與村長談其他工作事情。吳洪激以為他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並沒有當回事。時間不到一星期,區裡來通知,派他到附近的鄉小學任教師,立即去上任。

村長把通知送到外公家時,就像村裡中了一個狀元,外婆高興得流出了喜悅的淚水,連忙向村長敬煙敬茶,忙個不停。外公請來了裁縫師傅,用家鄉土布給外孫製作兩套衣服。

這一夜,吳洪激浮想聯翩。他來到外祖父母家三年多了,想到外祖父母把他當作自己親生的孫子對待。晚上不知道是興奮還是傷感,輾轉難以成眠。

清晨起床,外婆拿出一個小布包,一層一層地打開,露出兩塊銀元。她對外孫說:外婆的私房錢,只有這兩塊銀元,你帶在身上,需要時候就用。

吃過早飯,吳洪激背上帶上行李到鄉小學去報到。外公和外婆一直把他送到山邊,直到望不見他才回去。

學校校長安排吳洪激教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語文課,第二天就正式上課。教室裡的黑板固定掛在牆上,吳洪激用粉筆寫字,但身高不夠,只好臨時從外面搬了塊石頭墊在腳下。老師用疑惑的眼光打量他,這位還是學生模樣的小老師,能夠勝任教學工作嗎?有志不在年高,小老師的講課,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大約半年後,上級組織看到吳洪激年齡尚小,讓他轉到區小學從事會計工作,鄉小學交給吳洪激一張五百斤稻穀的領糧單。當時國家對國家幹部和教職工實行供給制,作為他這幾個月的薪水。吳洪激把它交給外公,老人家眉頭舒展開來,露出欣慰的笑容。外孫工作了能養活自己,回饋外公外婆的反哺之情。他挑著籮擔,分幾次把稻穀挑了回來。

「外婆,把錢還給您。」吳洪激從腰包裡掏出銀元給外婆。這次上次到鄉小任教,外婆把僅有的私房錢給外孫使用,但吳洪激原封未動還給了老人家。

外孫懂得感恩,外婆愣住了,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一九六四年的六月,外公因病逝世,吳洪激找到村長,希望給外公解決一塊墓地。村長說:你看上那塊地就批給你。恰好對面山上有一塊已經整理好的墓地,聽說是一位趙姓地主當年請風水先生看過而購買下來,土改時期該地主被憤怒的農民用亂棍打死。這塊無主之地,如今成為吳洪激外公的埋骨所在。

四年後,一九六八年的初春一天,外祖母因病逝世。吳洪激帶著妻子和孩子趕回去,將二老合葬在一起。

在給外婆守靈的夜晚,吳洪激難以入眠,未能報答外祖父母的養育恩情。「蠟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點著一盞流淚的蠟燭,吳洪激用手去撫摸外婆滿臉皺紋的面頰。回憶從前,她總是面帶微笑,現在一切知覺都沒有了,往日時光不再來。想到今後回來再也見不到外祖父母,怎麼能夠合得上眼呢?

看著外婆慈祥的面容,好像熟睡一樣,吳洪激多麼希望外婆能夠醒來。他接上一柱香,餘煙嫋嫋,不禁思緒萬千。窗外春雨瀟瀟,淅淅瀝瀝,難道老天爺也在流淚,痛悼老人家的離去?雨漸漸變小,不知不覺,雄雞報曉。太陽一樣升起,被雨水洗滌過的山川熠熠生輝。

吳洪激瞬間明白,外公外婆從天上來,如今他們又回到天上去了。

作者簡介:吳德風,湖北黃梅人,現定居深圳。中共黨員、主任記者,高級職業指導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企業管理專業課程班畢業。現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深圳市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外公外婆的「新家」
    這個冬日,去世多年的外公外婆終於安了「新家」。外公外婆還在世的時候,生有八個子女,大兒子癌症去世,走在外婆的前面。剩下的七個子女同心協力,操辦了他們的後事。他們集體湊了一筆錢,找人看了風水,尋了個向陽的山坡,僱傭了幾個水泥匠建了一座墓地,讓兩位老人重新合葬在一起。
  • 春節是懷念的季節——寫給我的外公外婆
    外婆的家,很簡陋,很單調,但卻是我們這一輩子遇到的最像家的家了,沒有任何要求,任憑我們揮霍,寧靜,安逸,無限的容忍,還有最最真摯的愛。 外公是一位十足的傳統老人,其實心裡有把火,表面上卻頗淡漠,少言少語也少笑。外公外婆這一輩子,除去晚上睡覺,應該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廚房度過的。外公年輕時是遠近聞名的大廚,印象中他跟我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想吃什麼。
  • 歐神諾x吳德風:用有限的空間,做無限的設計
    很多人在抱怨室內設計行業已成昨日黃花,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對此懷有真心熱愛的設計師,依然堅持做出突破想像的設計,本次採訪的天古金牌設計師吳德風,就是這樣一個設計師。從事家裝設計19年,吳德風對設計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藝術源於生活,細節造就品質,在用有限的空間,做出無限的設計,延伸無限的創想,才是一個好設計。
  • ​生命最初的愛——憶我宗山嶺陳八房的外公外婆
    我外婆姓範,一共生育了十三個子女,先後夭折十個,只剩我母親姊妹三人。1977年外婆因病無錢醫治過早就離開了人世,母親為此痛哭了幾個月。後來外公一個人孤單的生活了二十年,他很長壽,活了九十三歲,一生吃了千般苦,受了千般罪,也幹了千般事業,最終兩手空空地走了,令人扼腕嘆息。1996年,我在河南鄭州驚聞外公去世的消息,內心悲痛不已。
  • 「這是師生戀,卻又無關師生戀的故事」——外公外婆的羅曼蒂克(修改版)
    於是,外婆的姐姐(姨外婆)帶著年幼的她輾轉去了HF縣。外公彼時也被分配到了HF縣教書,兩家之前還算是世交,只不過他倆在HF縣的結識才是故事真正的開頭。    外公是外婆的初中老師,在外婆初中時也只是正常的師生關係。後來,姨外婆因為工作被調動到更偏遠的鄉鎮,便拜託曾經是外婆老師的外公照看下外婆。縣城很小,縣城裡的人們不是沾親帶故就是三天兩頭就能打照面的街坊,大家平時自然會互相幫襯。
  • 圖解│恐怖片《探訪驚魂》,外公外婆好變態,嚇尿了
    她很想為媽媽做點什麼,希望以此挽回她和外公外婆的關係終於到站了,他們很順利地看到了來接他們的外公外婆外婆外公初次見面顯得很慈祥貝卡不放心,跑去問外公,外公說外婆是因為犯了腸胃炎才會嘔吐他是來找外公外婆的,但他們正好不在
  • 「消失」的外公外婆?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
  • 評彈小劉的評彈夢,19歲登臺演出《珍珠塔》,外公外婆鼎力相助!
    身為老師的外公外婆比我們還緊張,怕我們無法適應舞臺,做不了評彈演員。結果到了演出那一天,下面座無虛席,老聽眾都來看這一對小雙檔了,我們看到生意這麼好,非常的開心,沒有任何思想負擔和包袱,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回書下來贏得了滿堂彩,從此開啟了我們的演藝生涯!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英文是一樣的嘛?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英文是一樣的嗎?堂姐,表姐,表弟,表哥的英文你還傻傻分不清楚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A: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我和我外婆非常親近。B:Which side, paternal or maternal?
  • No.994:爸媽是外公外婆,姐姐是親媽...
    爸媽是外公外婆,姐姐是親媽:她被騙了十年!才發現一直叫爸媽的應該是她的外公外婆,而姐姐是親媽!40歲時,終見親爹。Jason:我去…瞬間感覺好亂。。。
  • 梅州人稱呼外公外婆為「姐公」「姐婆」是這樣來的!
    在梅州很多地方,人們稱呼外公、外婆為「姐公」、「姐婆,稱祖父、祖母為阿公、阿婆。這種稱謂在客家地區極為普遍,有些區別的是大埔和梅縣,大埔的茶陽鎮稱外婆為「娭姐」。而梅縣的叫法只有一個,都叫阿公阿婆。但是這怎麼聽都些許不同,這外公外婆的叫法為什麼跟「姐」扯上關係了呢?
  • 「兩頭婚」後,孩子的拷問,超市門口搖搖車說的外公外婆是誰?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一個對於婚姻來說相當「完美的」名詞,但是看待兩頭婚這個問題時,不乏有我這樣的槓精存在,假如我女兒結婚,為什麼不是第一個孩子跟隨我姓,為什麼非要跟隨男方姓,我就喜歡孩子叫我爸媽外公外婆,不然我孩子坐到超市門口的搖搖車上花十塊錢都搖不明白,外公外婆到底是誰?
  • 小新的無釐頭畫展讓外公外婆忽視,美伢的做法更直接,可憐的小新...
    每次看《蠟筆小新》都覺得是非常快樂的事情,小新的無釐頭話語,常常引得觀眾們捧腹大笑,話說美伢的爸爸媽媽,也就是小新的外公外婆可是很少出面的,一出面眾人都蒙了,美伢的媽媽幾乎和美伢長得一模一樣,除了服裝上有些微的變化,看的出年齡有點大, 其他的真的沒什麼變化,網友紛紛表示吐槽,就不能再認真一點麼,不過這其實就是為了辨別她是美伢的媽媽而非婆婆而已
  • 婚姻平權的另類扭曲:江浙兩頭婚引爭議,外公外婆改口叫爺爺奶奶
    針對這種組合,有人表示這種婚姻降低了婚姻衝突發生的概率,也有人表示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大家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尤其是看到一個注意點,不少女方家庭不讓孩子叫外公外婆,一定要改口叫爺爺奶奶,從此,外公外婆這個稱謂可能在江浙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消逝。可是仔細一想,這樣真的有現實意義嗎?
  • 曾春亮案被害人家屬質疑警方瀆職:倖存男孩不知外公外婆遇害消息
    曾春亮案被害人家屬質疑警方瀆職:倖存男孩不知外公外婆遇害消息 1月11日上午,江西「曾春亮殺人案」一審作出宣判。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曾春亮犯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盜竊罪,判處死刑並處罰金20000元,曾春亮服從判決不上訴。 2020年8月,曾春亮六天內連殺三人,三名被害人均非曾春亮原定殺人目標。
  • 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生日九宮格拼圖+長輩生日祝福語
    長輩生日祝福語長輩生日祝福語(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是҉҉҈҉҉҉҈҉҉҉҈҈҉҉誰҉҉҈҉҉҉҈҉҉҉҈҈҉҉҈
  • 再見,外公
    外公外婆年輕時的樣子熬了一個通宵,上午快十一點,我在陌生的床上醒來,大腦暈漲,但我記得自己有必須要做的事。還有兩個月將臨耄耋的外公,他的身體被安靜置放在一個冰冷的方形盒子裡。所有人都在說話,天照常黑,燈照常亮,然而冰冷機器裡的人已不會再開口說話。從小到大,外公在我印象中,是一位高大慈祥的北方男子,總說著一口不地道的四川普通話,但他的話不多,和外婆正好相反。他愛吃餃子和大蒜,喜在飯前酌一杯小酒。
  • 胡歌家中坐,老婆天上來
    很多男網友都羨慕胡歌,人在家中坐,這麼漂亮的老婆天上來!
  • 夢見外婆
    外公是甩手掌柜,自然不會管這些。舅舅是根本沒可能去做這些的。那麼,也就只有女兒們能夠幫著做一些事務了。 但是外公外婆向來直言不諱,家裡的一切將來都是兒子的,女兒一分錢也不會有,所以這一次女兒也不想做事了。 本來,如果外婆狠心一點,所有的事情是可以讓兒子去做的。
  • 網易雲熱評:外婆得了病,看著已故外公的照片,問我是誰,可以……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網易雲熱評:外婆得了病,看著已故外公的照片,問我是誰,可以…… 外婆得了阿爾茨海默病,每天就在床上坐著,看著床頭上已故外公的照片。有一天她突然問我,這個人是誰,我能嫁給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