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女人,身上自帶光芒,令旁人忍不住喜歡和靠近。
會說話的女人光芒萬丈
林徽因很會說話。無論在什麼場合,無論面對的是政治家、哲學家、文學家、社會學家還是經濟學家,她都能成為話題的導向者。
費正清晚年回憶林徽因時說:
她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這個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場合,所有在場的人總是全都在圍繞著她轉。
有人說,貌美的女人未必優雅,優雅的女人未必會說話。
會說話,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魅力。
林徽因在許多方面都繼承了其父親林長民的優點,尤其是好口才。
林長民是留日學生中公認的領袖人物,除了才華橫溢、學識淵博、善於交際、有膽有識,說起話來更是旁徵博引、口若懸河。
會說話的人,首先應是具有一定學識、認知和思維能力的人。林長民父女倆肚子裡有墨水,且特別善於思考,因而無論面對什麼人,說起話來都是滔滔不絕的,從來不會有詞窮的時候。
林徽因愛好學習,且嗜書,無論什麼類型的書她都有所涉獵——哲學、文學、經濟學、藝術……這也讓她的精神世界尤為豐富,讓她總是能「有話可說」。
林徽因與徐志摩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文學和詩歌。
倫敦的大霧天,他們圍坐在溫暖的壁爐前,談論詩人拜倫、雪萊和濟慈。當談到興致濃烈時,林徽因就會站起身來用純正的倫敦腔朗誦起她最愛的詩句。她朗誦的時候感情充沛,肢體語言也尤為豐富,令徐志摩大為讚嘆。
林徽因良好的語言天賦,不僅吸引了徐志摩這位大詩人,也吸引了哲學家金嶽霖、政治學家張奚若、經濟學家陳岱孫、文化領袖胡適等各個領域的人才。
他們都十分愛聽林徽因說話,與她交談,十分痛快。無論哪個領域,無論說什麼話題,林徽因都能將眾人的注意力逐漸吸引到自己身上來,只要她在講話,所有人都會靜下來傾聽。
梁再冰曾「毫不客氣」地這樣形容自己的母親:「很愛說話,她很健談,所以人家都記得她。到了人多的時候,好像就我媽一人在那兒說,侃侃而談……」
林徽因有著雄辯的才能,而且她說話時總能引得大家主動聚攏來傾聽,足見她的話語有多麼迷人。
這也是一個女人的魅力——口吐蓮花,香氣襲人,引得人駐足欣賞。
會說話的女人,足以讓人駐足欣賞
不像普通的已婚婦女喜歡「東家長,西家短」地喋喋不休,林徽因說話很有技巧,內容也多是與一眾友人在學術上的較量。
著名作家、翻譯家蕭乾也曾是林徽因的忠實聽眾之一,他在作品《才女林徽因》中寫道:
徽因的健談絕不是結了婚的婦人的那種閒言碎語,而常是有學識,有見地,犀利敏捷的批評……她從不拐彎抹角,模稜兩可。這種純學術的批評,也從來沒有人記仇。我常常折服於徽因過人的藝術悟性。」
林徽因即便是批評別人,也從不令人生氣,這也得益於林徽因的說話技巧。氣氛沉悶時,她便會調動氣氛;氣氛緊張時,她用一句幽默輕鬆化解。
林徽因學識淵博,但從不死板沉悶,這也是朋友們愛與她交談的原因之一。
在一次朋友們的聚會沙龍上,林徽因正在發表言論,瞥見梁思成倚著沙發正認真聽著,她忽然指著沙發說:「沙發上幾塊挑花土布,是我用高價從一位苗族姑娘那兒買來的,那原來是要做在嫁衣上的一塊袖頭和褲腳。」
然後,她眼睛一亮,俏皮地說道:「你們看梁思成,他正躺在苗族姑娘的褲腳上!」在場的人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一個女人不管你長相美不美麗,衣著光不光鮮,一張會說話的嘴巴,就能令你有足夠的吸引力。
林徽因就擅長抓住話題的重點,引出對方的興趣,並且語調抑揚頓挫,甚是好聽。有她在的地方,氣氛總是快樂而活躍的,這樣美麗聰慧又說話好聽的女子,怎麼能不令人喜歡呢?
連梁從誡都曾自豪地說過:「像我母親那麼美麗又有才氣的女人,很多男人追求是很正常的,如果這麼好的女人,身邊竟沒有一堆男人來愛,那才奇怪呢!」
說話,是一個女人內在最真實的表現。有的人外表美不勝收,但一開口,就令人「敬而遠之」。因為你說話的方式和內容,就表明了你的學識、見識、思維能力,以及對待事物的態度。
如何做一個會說話的女人
女人要會說話,首先就要豐富自己的內涵,話不在多,卻能句句在理,說到別人的心坎兒上去。
說話的技巧也很重要,就算胸中墨水再多,也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傾囊而出。
什麼時候需要輕言,什麼時候需要雄辯,什麼時候需要適當的幽默感,要做到心中有數、收放自如。把控好節奏、掌握好度數,才能令聽者感到愉悅舒適。
林徽因會說話,並不僅限於交談之中。在怎樣的場合該如何說話,她都能拿捏得住分寸。
在她年紀尚小時,就有大人般的成熟穩重,與長輩說話,謙恭有禮。
父親遠遊日本期間,林徽因受到文化思潮的鼓動,在家整理字畫收藏。她做得很認真——將所有物件一一過目,一件件進行登記和分類,形成一套完整的目錄檢索。
做完這一切,小小的林徽因感到十分驕傲,她想將心中的喜悅告訴父親,卻不敢邀功。於是只對父親說道:「徽自信能擔任編字畫目錄,及爹爹歸取閱,以為不適用,頗暗慚。」
知書達理,謙虛得體,即使做了一件好事,也不沾沾自喜。林徽因的這份認真而謙遜的態度,令父親十分欣慰,亦十分欣賞。
林徽因不僅說話得體,而且言語間情感真摯,她總能令對方感覺到其話語都是出自真心。因此,不僅批評沒有人記仇,讚美也從不令人感到虛假。
泰戈爾訪華期間,是由梁啓超的得意門生徐志摩擔任全程翻譯的。泰戈爾富有哲思和詩意的演講,在徐志摩的翻譯加持下,有了更多的美感和更深的含義。
林徽因被他的才華深深折服,真誠地對徐志摩說:「翻譯得真是太好了,我都聽得入迷了!」
當眾人的目光都被泰戈爾吸引過去時,林徽因卻能發現徐志摩的「功不可沒」,並表達真切的讚美,這令他十分感動。
語言最需要的就是真誠,再動聽的語言如果缺少了真心,也照樣無法打動人。語言既是一門需要技巧的表達藝術,也是一種心與心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若沒了真心,再華麗的辭藻也掩飾不住情感的蒼白空洞。
在東北大學時,梁思成曾對林徽因深情地說:「對於我來說,你就是我的中心,你在哪裡,我就要跟隨著你去哪裡,你在哪兒,我們的家就在那兒。你就像是我的心燈,讓我再也不是一個人面對黑夜了。」
林徽因深受感動,笑著對丈夫說:「你應該去做個詩人!」
這句話算不得甜言蜜語,但形容梁思成的話像詩一般好聽,不僅是對梁思成的讚美,也足以表達她內心真正的幸福感受。
像詩一般充滿情意,像詩一般直抵她的心靈深處。
結束語
一句話,看似簡單,卻飽含深情,這才是最高級的語言藝術。
可如百靈般輕快,亦可似夜鶯般婉轉,美人以鳥為聲,才最是動聽。
作者|羽川《林徽因: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
授權|春風化雨
排版|小雅
審核|阿紫
【熱點話題】關於會說話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