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蘇州市相城區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啟用儀式在蘇州高鐵新城數字融媒產業園正式舉行。不斷探索媒體融合發展,深入構建「大宣傳」格局,就在這一天,相城區邁出了意義重大的嶄新步伐。
在致辭中,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介紹了相城區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情況,並對相城區發展「大研發、大文化、大健康」三大產業,以及加快打造國家級高鐵樞紐、獲批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落地運營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深入推進虹橋-相城一體化格局「四大國家級戰略」作了分享解讀。
在充分展現相城區蓬勃發展勢頭的同時,顧海東書記也提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產業的相輔相成。「希望出席本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媒體朋友給予相城更多的關心和指導,建立常態化的合作關係,把相城好聲音傳得更廣、更遠、更響亮,相城將竭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強力的保障。」
上傳下達傳播「相城好聲音」
為了加強相城整體形象的推廣和宣傳,更好地傳達相城主政者們的想法、聆聽來自相城基層的青年之聲,「相城發布」政務號、相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也同步上線。作為拓寬相城外宣路徑,構建多維度、多渠道信息傳播格局的重要抓手,相城區融媒體中心將依託國家級高鐵樞紐區位優勢,目標打造「相城區信息發布樞紐、國家級媒體交互樞紐、國際化形象傳播樞紐」,不斷擴大相城在海內外的城市影響力,打造媒體合作新平臺。而作為相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展示宣傳中心,相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統籌調度、對接各類志願資源,更好地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與此同時在活動現場,相城區委宣傳部和中國青年報社達成戰略合作意向,舉行了中國青年報融媒雲廚「相城視窗」揭牌暨「今日相城」中青號的上線儀式。通過「相城視窗」,中青報推出的「正能量」融媒創製大餐,將在相城實時播出,來自相城基層的聲音,也將有機會在中青報兩微一端、官方網站得到實時呈現。
整合優勢掛牌融媒體基地聯盟
高效整合高校、學術優勢,合理運用媒體等各項資源,是順應時代發展、促進媒體融合的新要求。活動現場,蘇州大學融媒體發展研究院相城基地正式掛牌,該基地將致力於新媒體研究與地域文化產業發展,運用大數據與雲計算等技術,為相城和蘇州地方的融媒體實踐,提供智力支持和綜合服務。相城區新媒體聯盟也在現場舉行了掛牌儀式,該聯盟自今年8月正式成立以來,已吸引了首批近50家成員單位入駐,形成了推動相城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正能量輿論場。
攜手共贏邁向多元發展新階段
為了擴大融合「朋友圈」,利用新資源做大融媒體,活動當天,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蘇州中心站、中國日報讀者俱樂部(蘇州)、相城區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也同步在相城區融媒體中心啟用。
與此同時,相城區還與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江蘇省社科院、蘇州廣電總臺、騰訊、今日頭條、網易、喜馬拉雅、蘇州市新媒體聯盟企業等單位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邁向「融合發展、多元傳播」全新階段,共同構建立足蘇州、面向長三角、影響全國乃至國際的新時代主流輿論傳播新格局。
媒介融合打造全區域傳播矩陣
促進媒介融合,硬體設施革新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相城區融媒體中心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要分為區新聞發布中心、多功能發布大廳、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新媒體聯盟四個功能片區。其中,作為區域新聞與融媒產品生產的「中央廚房」,新聞發布中心更配備了融媒演播室、多功能直播間、視頻剪輯區等融媒設備。
以區融媒體中心為引擎,以技術平臺賦能、融媒生產擴能、融合協作增能。相城區將以煥然一新的姿態迎接時代挑戰,全面提升數位化能力、多元產品生產能力、新聞協調處置能力,打造覆蓋全區的融合傳播矩陣。
近年來,相城發展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擴大。相城區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啟用則標誌著全新的起點。「融合媒體發展 實現多元傳播」——相城正以全新的面貌、前衛的理念、先進的技術條件一路高歌,迎接時代賦予的挑戰。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雁 通訊員 張之鈺)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