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館70多天後,故宮開啟2020年首次直播。這次直播故宮博物院主辦,中信出版集團協辦,聯合新華社、新華網、人民日報、人民網、百度APP、騰訊網、抖音等多個平臺,首次對閉館的故宮博物院進行直播,讓全國的觀眾在家就能感受故宮的春意之美,建築之美、空靈之美。
2020年4月5日上午、下午和2020年4月6日早上,歷時兩天的故宮直播完美的落下了帷幕,沒有看到的朋友在百度APP搜索【故宮直播】可以觀看回放哦。
看過的朋友除了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外,肯定還意猶未盡吧,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再次瀏覽世界文化遺產——故宮。
北京故宮中國乃至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是國家AAAAA級的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片紅紅火火的中國紅封存了幾百上千年的歷史,讓你不得不感嘆先古智慧和格局。這是怎樣潑灑的一種顏色,讓不論哪個國家的人從四面八方聚攏來瞻仰膜拜。這是炙熱如火的一種情懷,讓我們深深愛上這一面面紅牆一座座宮殿,裡面已經沒有了故事,卻比故事更加精彩;裡面已經沒有了人物,卻比任務更加純粹;裡面已經沒有了時間,卻比時間更加沉澱。
北京故宮於明陳祖永樂四年(1406)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清代只做了部分改建和重建),迄今已600年。故宮南面為南北狹長的前庭,又天安門和瑞門,形成故宮前面一長列建築的前奏。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統治者的皇宮。"紫禁城"之名,說到他的由來,是源於中國古代天象學將天上的星宿分為三恆、二十八宿、三十一天的認識。三恆是指天微恆、紫微恆和天市恆,紫微恆局三恆中央,所謂"帝微居中",故取紫禁城之座,象徵帝居之宮和"紫氣東來"的祥瑞。
4月5日上午10點至12點開啟第一場直播,遊覽路線為午門、太和殿,出右翼門至慈寧宮。【午門】這裡是紫禁城正門,四座城門中最大的一座,已有近600年歷史,現為故宮博物院的重要展廳。城樓中間開有三門,兩側各設一座掖門。正中的門只有當朝天子,皇后大婚日乘喜轎入宮,以及科舉最終殿試狀元、榜眼和探花出宮時可以走一次。這裡也是皇帝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遇有大規模的凱旋獻俘禮,皇帝會登上午門城樓接受朝拜。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中國現存規格最高的宮殿,被稱為「東方三大殿」之首。殿內裝飾十分豪華,金磚鋪地,擺放著金漆雲龍紋寶座,鑲嵌了成千上萬條金龍紋,精美異常。殿前還設有日晷、銅龜、銅鶴等,並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同時,這裡也是紫禁城的重心所在,用來舉行各種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冊立皇后等。
【慈寧宮】慈寧宮位於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寧宮的興盛時期,當時的孝莊文皇后、孝聖憲皇后都先後在這裡居住過。順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寧宮經常舉行太后慶壽大典。慈寧宮門前有一東西向狹長的廣場,兩端分別是永康左門、永康右門,南側為長信門。小院子很不錯,比較靠近外圍,而且自己有一個慈寧花園,現在正在辦展覽,是佛像展,走進去就很有古典味道。
第二場直播將於4月5日下午4點開始,遊覽路線為西華門、武英殿、午門展廳、文華殿、東華門。【西華門】是北京故宮的西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西華門西向,與東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
西華門與東華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漢白玉須彌座,城臺當中闢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門釘為縱九橫九。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杆。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門樓用於安放閱兵所用棉甲及錠釘盔甲。西面簷下「西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後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後只餘銅質漢字。
【武英殿】武英殿原是外宮主要的辦公場所之一,後將這裡闢為書畫館,其東西配殿為典籍館。館內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比較出名的有王羲之的《蘭亭序》、李唐的《採薇圖》、文徵明的《陋室銘》等。由於空間有限,館藏的書畫只能輪展,每隔幾個月換一次展品。
【文華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的宮殿建築。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文華殿明代是皇太子的觀政之處,清代為舉行經筵的地方。殿後的文淵閣是藏書樓,《四庫全書》49000餘卷曾收藏於此。因文華殿位於紫禁城東部,並曾一度作為「太子視事之所」,「五行說」東方屬木,色為綠,表示生長,故太子使用的宮殿屋頂覆綠色琉璃瓦。
【東華門】位於東城區故宮內,是紫禁城東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東華門東向,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白玉須彌座,當中闢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杆。梁枋繪有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
第三場直播將於4月6日上午8點開始,遊覽路線為午門、三大殿、東六宮。【三大殿】三大殿是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或者舉行盛典時用的宮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宮殿,中和殿最小。三大殿是中國明清宮殿建築,體現了中國宮殿建築的以下特點: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為主體,取左右對稱的法式排列諸殿堂、樓閣、臺榭、廊廡、亭軒、門闕等建築,殿堂建築以木構架支撐,都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牆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坐北朝南,上蓋金黃色琉璃瓦屋頂。三大殿裝飾色彩,屋頂多用金黃色,立柱門窗牆垣等處多用赤紅色裝飾,簷枋多施青藍碧綠等色,襯以石雕欄板及石階之白玉色,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東六宮】東六宮位於東城區故宮博物院內,明清時期主要是後宮嬪妃們居住的地方,這是一組由六個相同形式的院落組成的建築。東六宮住過哪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呢?雍正帝的熹貴妃,也就是電視劇甄嬛傳裡甄嬛的原型,曾經就住在景仁宮;光緒帝最喜愛的珍妃,也曾住在景仁宮;承乾宮則住過順治帝的董鄂妃;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曾一直居住在東六宮的鐘粹宮,因此被稱為東太后。
#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