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人生境界:隨緣自在,心生歡喜

2020-12-27 微時區

走過萬水千山,嘗盡人情冷暖。在夢想與現實中,跌跌撞撞地成長。

一路走來,春有百花落盡的無奈,夏有疾風驟雨的洗禮,秋有冷月無聲的孤寂,冬有蕭瑟生寒的清冷。

婆娑世界,連四季都有躲不開的遺憾,我們的人生,更要接受一些不完美。

所謂的成長,就是不斷地與自己和解,與過去和解,與這個世界和解。

與光陰把盞暢歡,在不完美的苦澀裡,醞釀生活的甘甜,隨緣而自在,心安生歡喜。

與自己和解,是一場修行

漫漫人生,經歷該經歷的,把萬千風景都看透,才能無愧於細水長流的人生。

靜下來,沉靜如海,聽聽內心的聲音,重新認識自己。心靜則清,心定則恆。

懂得與自己和解,是最深沉的智慧。放不下執念,無法與自己和解,終究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一禪小和尚》裡有這麼一段對話。

一禪:我還以為我很特別呢。

師父:等你長大就明白了,世界很大,就像這星空一樣,它不會因為一顆星星的存在而流光溢彩,也不會因為一顆星星的缺席就黯然失色。

我們生而平凡,也終將歸於平凡。平凡才是生命的底色。接受平凡之美,才能享受歲月靜好。

周國平在《把心安頓好》裡寫道: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與自己的平凡和解,不是隨隨便便放棄自己的追求,而是竭盡所能之後的不強求。在經歷各種努力,無數次摔倒之後,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邊界,承認自己的局限。

不必自卑,不必逃避,接納自己,真正成為自己。不必仰望,不必羨慕,向內生長,做好自己的修行。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學會與自己和解,內心才能安寧。

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論語》中有句話:「子絕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正是那些執念,困擾著我們的生活。當我們不憑空臆測,不武斷絕對,不固執拘泥,不自以為是,那麼生命也會變得順暢而豁達。

世事再多蒼涼,也抵不過它的美好。

如木心先生詩中所寫: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原諒一切,欣然接受所有的發生。

原諒過去的遺憾。有些事已經成為故事,有些人註定要成為故人。過不去的事也要過去,放不下的情也要放下。

把曾經的傷痛一步步帶到陽光下,讓明亮和豐盈越來越多,讓理性和慈悲越來越多,多到足以穿透歲月的黑暗,慢慢成為那個越來越平和,越來越柔韌的自己。

溫暖自己,也溫暖別人。

與過去和解,與這個泥濘的世界和解。淡然面對過去,好好珍惜當下,坦然期待未來。

周國平說:

「使自己有一顆坦蕩又充實的靈魂,足以承受得住命運的打擊,也配得上命運的賜予。倘能這樣,也就算得上做命運的主人了。」

行走於這風刀霜劍的人世,唯有修煉一顆足夠強大的靈魂,韌於蒲葦,堅如磐石,方能成就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隨緣自在,心生歡喜

生活不易,命運無常。

很多事我們無法掌控,很多情我們無法挽留。若是太糾結一時的得與失,便會徒增煩惱和負累。

已經發生的事,無法改變。想要走的人,也無法挽留。

於是,我們學著,看淡緣起緣滅,接納所有的不完美,原諒所有的傷害,釋懷所有的遺憾。

不計較,不炫耀,不逞強,不囂張……活在當下,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生而熱烈,拙於庸常。在冷暖交織中,心懷溫暖,與歲月握手言和。孜孜不倦,對生活一往情深。

在命運的洪流中,活出一份從容與自在。多一份淡然和釋懷,少一些憂愁和抱怨。

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溫柔相處。放下執念,才能成就自己。

人生路上,學會隨緣。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隨緣自在,心生歡喜。

餘生漫長,願你一如既往,赤誠善良。

也願時光溫柔,歲月不負,終得美滿。

相關焦點

  • 每日禪語:隨緣,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苦樂隨緣,得失隨意,人生在世,始終有很多無法左右的因素。不要把什麼都看得那麼重,人生最怕什麼都計較,卻又什麼都抓不牢。放開執念,一切隨緣,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活法。萬事皆有規律,萬事都講求緣分。
  • 佛教: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遠離邪惡,心存善念做善事,必能改命、修福、避禍。無常不是消極的,無常並不可怕,無常告訴我們,好的會變壞,壞的也能變好。給予好姻緣,就有好變化;給予壞因緣,則有壞的變化。因此,凡事都不是命定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的命運。明白無常的道理,就會肯定自己的未來,就能脫離神權思想的控制,而做自己因緣的主人。世間眾生,總會碰到不如意的人和事,不怨怨相報,不意氣用事,修持忍,熄嗔火。
  • 人生如過客,一切隨緣!
    人生如過客,一切隨緣。生命最高的境界是讓人活得明白。懂得知足,懂得修心,才能活得從容自在。 隨緣是什麼?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強求。 往事隨風,學會淡忘是人生最明智的選擇。忘記那些讓你生氣的事情,忘記那些讓你難過的事情,忘記那些曾刺痛你內心的事情,別人無法對自己感同身受,所以我們更需要自己去釋懷,唯有學會隨緣,才是對內心真正的善待。
  • 淨土法門:樣樣隨緣,好自在
    這個世間雖然都是假的,你把它當真,你要想得到、你要想控制它、你要想受用它,這是見思煩惱,這是輪迴心。這輪迴的念頭要舍,有,好,不拒絕;沒有,不強求,這樣就過得很自然、過得很快樂。沒有分別心,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他明明做的壞事,不見得。我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一個做壞事的人。可是別人看到很多,你怎麼會沒有?
  • 佛說:隨緣,是最好的成全
    因此,我們無論何時都要對神靈心存敬畏,對世間萬物多行慈悲,只要自己得到了心安,則步步生蓮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請相信吧,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一定要倍加珍惜!因此,我們要悅納自我,學會隨喜隨緣,隨遇而安!
  •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話: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話是:佛說,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因此,要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不怨怒,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緣不是聽天由命,而是以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
  • 歡喜心生出來,人的相貌、體質會變
    1.淨空法師:歡喜心生出來,人的相貌、體質會變【蕅益大師雲,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果然解悟,明白、了解了,剛才講了,雖不入其境,他生歡喜心。道理明白了,佛法懂了,但是現在還沒做到,歡喜心生出來了;歡喜心生出來,人的相貌就變了,何況能夠實行!要能實行,他就是阿彌陀佛,他就是佛的化身,他要能做到的話。即使做不到,他的相貌也會變,體質也會變。
  •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人生有3重境,達彼岸者,方啟自在人生!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一,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大徹大悟時,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這反映出人生的三種心路歷程。一般人誤以為「我」為實有,世間的名、利、美貌等都是真實不虛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處處執著﹔有執著,便有掛礙﹔有掛礙,便會患得患失,不安、恐怖之心情隨之而起﹕沒有錢苦,玩命去掙錢﹔有錢時更苦,擔心被謀財害命、生意倒閉等。沒有出名時苦,擔心別人瞧不起﹔有了名後更苦,失去自由,甚至沒有私隱可言。
  • 喝茶而已,隨心隨性,歡喜自在
    正如林清玄說過一句話: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喝茶是不需要繁瑣的規定和儀式,喝的只是一種心態。人在草木間,當是淡然之心。喝茶也如此。喝茶,對於川渝人來說,就是一件暢快淋漓的事。在鄉村,一到農忙時節,一桶白開水,撒進去幾坨老鷹茶,就是酷暑之下的透心涼。
  • 隨心,隨緣,隨性!(寫的真好)
    人生在世,無需執著,生命中很多事情,我們無法左右,不如隨心,隨緣,隨性。【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隨心古人云:「境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人生苦短,要學會隨心而行,以一種自在從容心態,去面對繽紛嘈雜的世界,如此方能幸福一生。
  • 人生,隨緣、淨心、堅韌、無悔
    人活一世,短短數十載,不要給人生留下太多遺憾,學會善待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所愛的人。再美好的事物,一旦難有結果,請不必糾纏不清,因為日長月久,你終會被拖垮,最後疲憊不堪。人生於世,且行且珍惜,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面對太多的挫折與挑戰,活好當下的每一天,方能無愧於心。別把傷口袒露於他人,也別輕易展現軟弱的一面,這世間並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苦樂隨緣,冷暖自知。關於過往的不堪與狼狽,餘生不談,因為沒人會覺得你可憐,只會覺得你很無能,很沒用。
  • 「我抒我讀」投稿|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周國平先生的《當你學會獨處》,從自我、命運、靈魂、讀書、性格、反思六個主題切入,讓人學會思考,學會獨處,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讓人感觸頗深。現在年輕人總會因為別人的心情不好而影響自己,也會因為比較而懷疑自己,患得患失。但我們應該嘗試從別人的世界裡走出來,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平靜。
  • 著名禪樂歌者則旭法師發布全新EP專輯《隨緣》
    《隨緣》 專輯封面八月秋涼,中國佛樂歌手、著名禪樂歌者則旭法師發布了全新EP專輯《隨緣》,專輯包含四首作品:同名主打歌《隨緣》,《前世今生》,《安福利生》及《觀音菩薩》,歌詞雋美、曲風悠揚。「一方一淨土,一念一清靜;聚散終有時,得失且隨緣……」「踩著細碎的陽光,不疾不徐。心地生清泉。」專輯中的同名主打歌《隨緣》旋律朗朗上口,歌詞簡單而又深刻。人生不過三萬天,短暫而珍貴。莫為過去的事而抱憾,莫嘆氣自憐。善待生命,用心感悟每一天,得一份安寧與自在,隨遇而安。「因為你,我在這裡。撣落痴心,放下執念。」
  • 讓我們淡若清風,方能自在逍遙
    古人認為,唯有淡若清風,方能自在逍遙,活得超然灑脫。能體會山之美的人不一定住在山中,能體會水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只要心中有山水,能感悟到它的唯美,無論身在何處,心都是愉悅的。在一朵花開的瞬間看到世界的美麗,在一片落葉的盤旋中領悟生命的輪迴。
  • 希阿榮博堪布心靈隨筆《次第花開》:心生歡喜
    《次第花開》是希阿榮博堪布所寫的心靈隨筆集,以現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將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來。本書就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時候,給我們以鼓勵和啟發,讓我們生起對三寶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脫的決心。
  • 【阿彌陀經核心講記】隨緣雜善恐難生
    《法事贊》是善導大師以贊偈的形式解釋《阿彌陀經》的要義,其中這四句話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解釋《阿彌陀經》「少善根不得往生,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這一段往生正因的經文(《善導大師全集》第437頁):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 佛說:人生無處不修行,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然而歲月悄然而逝,有些快樂悲傷,也需要平淡隨緣,不要強求,不要貪戀。佛說:「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人的一生是匆匆忙忙的,於天地萬物,於宇宙輪迴不過一粒沙,不過它們的一場夢。所以就權將一切悲歡離合當做修行吧,此生隨緣隨心而行,由心而尋。
  • 人生感悟語錄:人生平淡自在
    我覺得大概是:路不通時,學會拐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情漸遠時,莫過執著.有些事,有些人,總會過去的.2.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預知明天,但是可以選擇把握今天;生活中,也許你不能樣樣順利,但是你卻可以事事盡力.
  • 朗誦:心中無塵埃,生活得自在
    笑看花開,靜賞花落作者 | 心柔 · 朗誦 | 霜冷東籬攝影 | 水天鏡界 · 編輯 | 絹子紅塵俗世來來往往,笑看花開,是一種寧靜的喜悅;靜賞花落,是一份隨緣的自在其實這世間任何一種熱鬧,對於人來說都是一種消耗,曲終人散之後,仿佛空餘落寞與寂寥;任何一種寧靜,對人來說,都是一種滋養,內心總能在清寧中,獲取淡然歡喜。不多心,就能少煩惱;不多眼言,便可少是非。佛說不痛,不出輪迴;不苦,不離婆娑。花開花落,緣起緣滅,一切皆有因果,不能強求。能夠隨緣不變,行事才有目標原則;能夠不變隨緣,做人才能收放自如。
  • 得失天註定,諸事隨緣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叔,ID:yeshuvipyeshu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們總是覺得得不到的東西是最好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發現,那些曾經想要得到的東西,不過是人生大海裡的一瞬,其實在那之外還有更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