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置星標不要錯過精彩內容哦 ★
廣東的天氣真是任性,說冷就冷!當大家都在朋友圈呼喚「先不要降溫,我還沒有錢買衣服」的時候,好物小隊已經冒著大雨和涼風前往深圳參加《尋聲·留白》系列音樂家見面會了。這一次,將帶大家去見《延禧攻略》的配樂大師,彈吉他的古琴學者,還有當代南管接班人。
🎋
尋覓樂音中的時光印記
在留白之處,發現美
留白,一般是指國畫中為了象徵天空,水,雲霧而刻意製造的空白,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特徵。而《尋聲·留白》系列音樂會則在擁擠的城市中掙脫出一片淨土,讓東方古典聲樂打斷躁動的步伐,帶來片刻寧靜。
一把琵琶、一根洞簫、一床古琴
《尋聲·留白》系列音樂會頭三場分別由王心心、譚寶碩、袁中平三位享譽海內外的古樂演奏家主演。無論是邊彈邊唱的猶抱琵琶半遮面,還是笑傲江湖的滄桑洞簫,還是從吉他走來的古琴指法,對於觀眾來說既是耳福也是眼福。而參加見面會的好物小隊,還多了一個口福~
🍮
品花茶、賞花藝
在見面會開始之前,主辦方設計互聯為觀眾們設置了一個簡短的品茶會,為等下欣賞音樂和大師交流做好了能量儲備。
別以為好物君只是一個單純的吃貨,會場的每一個細節都看在眼裡呢!這些起起伏伏的水果小碟,低調地呼應著自然山水的走勢,這些用心值得每位布置者學習!
食材也很特別,比如這個石蓮花點桂花蜜。原塊的石蓮花葉蘸上清甜的桂花蜜,咬下去爽脆多汁清新迸發,一下子回到自然的感覺~
現場還布置了國畫、書法、盆景供欣賞。在聽音樂會之前,大家早已被傳統藝術從頭到腳薰陶一遍了。和附近街道相比,這裡的時間流動好像真的變慢,因為音樂會馬上要開始了~
🏤
境山劇場
在表演開始前,喜歡欣賞空間的好物君為大家簡單說說這所位於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三樓的境山劇場。
境山劇場出自日本設計大師槇文彥之手,整體空間幾乎全用溫潤的木條覆蓋,兼顧了簡潔明快的風格和自然樸素的質感。小而精的328個座位相當於大型劇場中最優觀賞區域,只為每一個參與者都能擁有最佳體驗。
表演馬上要開始了,趕緊拍個照片就把手機調成靜音,接下來的時間只交給演奏家~
🎼
為《延禧攻略》配樂的大師,TVB御用簫笛演奏家
首先演出的是國際知名洞簫演奏家及造簫家譚寶碩老師。作為廣東人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一定聽過他的音樂!耳熟能詳的TVB劇集《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金枝欲孽》,《宮心計》和最近熱映的《延禧攻略》中的簫笛配樂都由譚寶碩老師承包!不多說了,馬上給大家來段視頻感受一下~
譚老師說:「洞簫本身帶著一種滄桑味,就好像人在世上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自然流露出一種成熟氣質.拿起洞簫吹奏,每一個音都需要呼出氣,就好像人講話一樣,那氣就是我們的心聲。」
🎼
昔日的搖滾青年求道古琴,在紐約設立中道琴社
第二位為我們演奏的是袁中平老師。袁中平老師出身臺灣文藝世家,十九歲即組建搖滾樂隊出道,往後在美國留學卻偶然接觸古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現在的他常年身穿道袍,盤髻留須,仿似從古畫走出來的世外高人。
當被打趣問到,袁老師是否還玩搖滾?他笑著說,就在昨天還和朋友一起彈吉他。之所以不拘一格地變換音樂風格,他是這樣說的:「透過彈琴你就會了解自己,所需要是什麼,追求什麼,或者生活或生命的意義。」
🎼
以唐宋遺韻重演《琵琶行》,當代南管傳承人
壓軸出場的是王心心老師。王心心老師是少有的音樂全才,她會唱會彈,琵琶、洞簫、古琴、二弦、三弦無所不能,被譽為「坐遍五張金交椅」的當代南管傳承第一人。奧斯卡得主、服裝設計藝術家葉錦添說,每一次聽到王心心吟唱,都會偷偷流下眼淚。
王老師採集唐宋餘韻,將《琵琶行》、《如夢令》、《將進酒》等詩詞重新編寫新曲,並使用保留許多唐朝古語痕跡的河洛話演唱,她說:「用河洛話來念這些唐詩宋詞,是非常非常押韻的。」
📸
對話大師
看完三位老師的精彩演奏後,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館長奧雷·伯曼親自致辭,代表了大家向三位演奏家表達謝意。
進入現場交流環節,對談人給大家介紹了幾位老師的一些故事,講述了在舞臺背後他們的生活。與一身古裝的莊嚴打扮對比,老師們其實風趣幽默,引來觀眾陣陣歡笑。
以上內容可以點擊以下連接查看完整回放:
🔗https://artexpress.artron.net/liveShare/1317
見面會結束後,好物小隊邀請了譚寶碩老師進行採訪。
Q:相比在二十年前香港電影電視鼎盛的時代,現在民樂配音有著怎樣的變化呢?
譚老師:在香港來說,2000年之後整個唱片行業進入了一個淡季,樂器演奏的機會確實變少了。但是在內地反而是越來越好,電影電視甚至流行曲都用上了多種中國樂器配樂。
Q:我們知道譚老師除了民樂,對國畫也深有研究,它們兩者之間有什麼共通之處嗎?
譚老師: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中國藝術全部都跟人心,情感相連。音樂一定要有情感、韻味和故事內容,這是中國音樂的特色。而中國繪畫,它跟西方繪畫很不同,西方繪畫描繪的是眼中世界,而中國繪畫描繪的是心中世界,是跟繪畫者的心相關的。民樂和國畫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其實他們都是表達人的內心,這是它們的共通之處。
Q:似乎中國傳統藝術跟當代藝術更貼合,因為都是追求藝術家的內心表達,那麼中國藝術有沒有可能反超西方藝術的發展呢?
譚老師:藝術上其實沒有高下之分,只是大家追求的路向和呈現方式的不同,西方一些高境界的藝術家,無論是音樂家還是美術家,都是追求心靈的貼近。譬如畢卡索,他的西方繪畫基礎技術其實很了得,當他上升到一定階段,他就開始放棄傳統畫法,去追尋新的繪畫方式去表達自己。這一點跟中國藝術算是殊途同歸的。如果要說不同之處的話,中國藝術的特別在於從學習開始階段就直指人心。一個人無論學書法還是國畫,毛筆水墨都是非常隨性的材料。需要領悟的筆墨韻味,其實就是書寫者傳達出來的東西。中國音樂也是這個道理,音樂呈現的是作曲者和演奏者的心理,因而中國音樂的感染力特別強。我們說聽到一把能繞梁三周的聲音,意思就是一種聲樂觸動了人心,觸動人心的東西就會長久。
Q:那麼譚老師接下來會有更多在內陸演出的機會嗎?
譚老師:會的,接下來還有幾個地方的邀請。很開心現在中國內陸文化開始興盛,人們對音樂關注度增強,很多地方都會邀請我參加活動。現在交通那麼發達,如果其他城市有合適的活動,我擰起行李就出發了。
很感謝譚老師接受我們的採訪,期待您的演出!
不同的藝術間原來有著那麼多的共通點,不知道這次的訪談對小夥伴有沒有啟發呢?
《尋聲·留白》系列音樂會
🏛 劇場: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境山劇場📅 日期:
10月20日20:00 王心心作場《琵琶行》
10月27日20:00 飛躍古今的簫聲-譚寶碩洞簫
11月03日20:00 觀指有情-袁中平古琴雅集
📍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望海路1187號
🎫 門票:單張票價¥380 系列套票¥969(三場演出,每場一張)
👇 通道: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票
☟☟☟
跟好物君聊聊
#對傳統民樂的感受#
至少10個字以上才能入精選
留言點👍 人氣最高者將獲得
《尋聲·留白》見面會紀念品香囊禮盒
截止時間:10月17日 12:00
淘口令:¥tZgr0tV69Hv¥
圖片視頻來源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在評論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往期內容也精彩
·有趣文章·
拍賣成交的瞬間,104萬英鎊的畫作自己消滅自己
·帶你看展·
藝起逛|水墨不止用來畫國畫,當代水墨藝術展刷新您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