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抗疫「日程表」曝光!每一頁都讓人心疼!

2020-12-20 騰訊網

近日,在央視播出的《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鍾南山院士的秘書蘇越明,透漏了鍾南山疫情期間前往武漢的更多細節。

其中,首次曝光的一張日程表衝上熱搜。

這是一位84歲老人疫情期間的日程表。一條條信息安排,密密麻麻的文字、數次修改塗畫的手稿都能看出鍾老的行程之密集、事務之繁忙。

點擊播放 GIF 4.3M

而且,鍾南山院士的秘書蘇越明表示,在紙面上記錄的這些行程背後,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不斷溝通、費心準備。

01

鍾南山院士有多辛苦?

在今年年初疫情爆發時,鍾南山院士接受了央視記者白巖松的採訪,可在回答其中一個問題時,鍾院士因太過勞累沒有立刻回答上來。

採訪結束後,鍾南山對秘書蘇越明說:「我的腦子都已經木了,我好像沒聽到白巖松老師在問什麼,我想了一下,才記起來要回答什麼問題。」

因為當時的鐘南山院士已經開啟「連軸轉」模式,持續工作了52個小時:

1月18日下午5點,鍾南山跟秘書擠上高鐵餐車,深夜抵達武漢。

1月19日,鍾南山前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武漢市疾控中心。

19日當天晚上10點,抵達北京開會,凌晨2點多散會回到酒店休息。

20日早上7點半,到國務院匯報工作、列席一個重要的會議。

20日下午1點半,全國電視電話疫情防控會議。

20日下午5點,高級別專家組新聞發布會。

20日晚上9點半,已經忙碌奔波了52個小時的他,又準時坐在鏡頭前接受白巖松的直播專訪。

在節目現場,鍾南山秘書蘇越明表示行程中自己都覺得很累,更何況是年逾八旬的鐘老師。

撒貝寧聽完臉色凝重,觀眾人人淚凝於睫。

我們只看到他剛健挺拔像個戰士那樣逆流而上,但我們都忽略了他實在太累了,他也是血肉之軀。

而此後的幾十天裡,鍾院士行程依舊排的滿滿,長時間科研、開會、遠程會診、接受採訪、多地奔走,甚至飛機上還在研究治療方案。

還記得那張著名的「高鐵閉目養神」照嗎?

秘書說,他其實根本沒有睡著,而是在思考措施。

那張鍾院士夜奔武漢的高鐵照,是他的秘書蘇越明偷偷拍下的,正是這張照片給了無數人極大的鼓舞和支持。

那天,從早上11點多接到國家衛健委的來電,到結束下午的會議後,匆匆趕赴廣州南站鍾院士一刻沒有喘息。

沒有坐票,他絲毫不介意,「國家這麼急,肯定很需要我們,我們必須要去!」

蘇越明回憶,鍾南山上了高鐵坐下來就拿出電腦和資料,開始研究疫情,三個多小時只喝了兩口水。

而在抗「疫」60天後,都沒有好好休息過的鐘南山,又一次坐在鏡頭前,當他緩緩說出:「我們認為我們有信心,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時,享受這份安心的是每一個從這場戰「疫」中重歸平靜生活的中國人。

02

花甲到耄耋,還是義無反顧

鍾南山的故事,我們要從17年前講起。

2003春節前的元月份,鍾南山到呼研所的重症監護中心查房時,碰見了從河源轉來的郭姓病人。

當時患者呼吸十分困難,已經到了垂危狀態,在重症監護中心搶救。他當即對這個病人進行了檢查,發現病人身體器官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肺很硬。

當時先懷疑是受到細菌的感染,在會診後用了很多抗生素,結果都沒有效。接著,更讓人吃驚的消息傳來,河源當地醫院,救治過該病人的8名醫務人員均發病,症狀與病人相同!

醫學界開始陷入了恐慌了,可是還是束手無策。這個時候,鍾南山站了出來。

在中外記者雲集的新聞發布會上,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

旁邊的人不斷給他使眼色,可是他鏗鏘有力毫不猶豫地說:「什麼已經控制,根本沒有控制!」 「現在怎麼治療沒有好辦法,特別是還不知道病原!」

在他頂著巨大的壓力發聲後,疾控中心派遣骨幹,火速趕往源頭廣州醫院查訪、採樣。

當報告出來,醫學界才真正意識到,這是一種未知的可怕疾病,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被稱為SARS,也就是人人聞之色變的「非典」!

此後,鍾南山就試用了一下皮質激素來進行靜脈點滴注射。

當時覺得病人已是中末期了,勝算的機會不大。但是意外地發現,到了第二三天的時候,病人情況明顯好轉,最後還奇蹟般的康復出院了。

之後,這場可怕的疾病席捲全國甚至全球,給人們造成極大的恐慌,在最嚴重的時候,整個街頭幾乎空空如也,人們的生活被按下了暫停鍵。

而在那段「白色恐怖」歲月裡,鍾南山成了病毒和人們之間,那一道堅實的防線。

面對一些醫務人員的顧慮情緒,他毫不猶豫地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可醫生護士也是人,他們也很恐懼這種來歷不明烈性傳染病,很多人隔著窗戶探視患者,送藥都要隔著窗戶。

但是他沒有含糊,反而站出來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

鍾南山,真的像一座山一樣,可靠務實、肩挑大任。十七年前是他,十七年後還是他,花甲到耄耋,還是義無反顧。

中國人真的是有一種精神在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對於鍾老,只有仰望。

03

英雄的背後,也是普通人

有人說他是院士、是國士,有人說他是鬥士、是英雄,可鍾南山自己卻說:「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

是啊,鍾南山院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只是血肉之軀啊!

在03年非典時期,67歲的鐘南山曾經連續工作整整38個小時。最後查完病房走出來時,他感到天旋地轉,因過度勞累而病倒。

他發燒、乏力,甚至出現了肺炎。但他自己觀察體會後,覺得不是非典,為避免大家的驚慌,他就把自己隔離在家治療。

妻子李少芬悉心照料,在屋簷上釘了釘子為鍾南山打吊針。這顆釘子一釘就過了17年,如今還好好的在他家門簷上。

在病症消失後,他立刻回到醫院,繼續投入戰鬥。沒有人要求他,是他自己發自內心地願意有此擔當。

一顆救世之心,一腔赤子熱誠。有這樣的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是全體國人的幸運。

可為民請命的鐘南山,註定也要犧牲很多家庭時間。為了去醫院上班方便,他與妻子住在醫院院內的老舊房子裡,20多年沒有搬過家。

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也在節目中隔空喊話「父親」,希望父親能夠看到這段6個月前他拍攝的視頻。

這段視頻是鍾惟德在今年5月回家看望母親時偷偷用手機拍攝的。

點擊播放 GIF 3.8M

當時他看到84歲的母親,正頂著中午12點最烈的太陽,獨自一人在空蕩蕩的籃球場,不停地運球、投籃。

可母親投籃的動作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矯健,那一刻,鍾惟德突然有一些心酸,他看出了母親內心的孤獨和對父親的牽掛

在節目中主持人問鍾惟德,父親看過你拍的這段視頻嗎?鍾惟德笑著回答:「沒給他看過,希望他能準時收看節目,以後早一點回家……」

「一起吃飯,我打球等你。」幾十年如一日,這是鍾南山和李少芬之間的愛和溫存。

但是想一想,他們夫妻倆都84歲了,這裡面有多少熱愛和多少擔當啊。

2004年,非典過去之後,社會進入正常軌跡,鍾南山卻病倒了。因為身體透支的太厲害,他得了心肌梗死,在心臟上放了個支架。

2007年,他得了心房纖顫,不得不告別劇烈運動;

2008年,他兩個月瘦了10斤,因為得了甲狀腺炎;

2009年,他又做了鼻竇手術。

其實這些,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們只知道倚靠英雄,可我們不知道的是,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不過都是血肉之軀,為我們的生命搭了橋。

疫情發生以後,我們每天都在恐懼和擔憂。

看著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的消息,我們甚至會感到絕望,前方一片黑暗。

可如今疫情肆虐全球,美國、英國等國家病例只增不減,中國卻早已經恢復正常。

而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鍾南山們的努力。

他們就像「定心丸」一樣,給予我們無比的信心和安全感;他們就是中國的一座「南山」,是民族的脊梁,是國家的靈魂。

最後,願鍾南山院士壽比南山。

願南山之外,還有南山。

相關焦點

  • 鍾南山疫情期間日程表曝光,一個年過八旬的人能有多拼?
    一個年過八旬的人能有多拼?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間,用一言一行給出的答案,讓很多人熱淚盈眶。還記得1月20日晚,鍾南山與白巖松那場萬眾矚目的直播連線嗎?「肯定是有『人傳人』!」「大家儘量不要去武漢!」
  • 鍾南山抗疫「日程表」上熱搜!上央視竟「語塞」,原因看哭……
    昨晚, 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 秘書透露鍾南山院士 疫情期間前往武漢的更多細節。 一張日程表衝上熱搜!
  • 鍾南山院士日程表的背後,這些感人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聽
    近日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秘書透露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前往武漢的更多細節一張日程表衝上熱搜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的日程表一條條信息密密麻麻寫滿紙張↓↓↓日程表密密麻麻,讓人淚目↓↓↓在有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記憶中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月20日這天,國家衛健委組織召開記者會
  • 鍾南山這張刷屏照片的真相,更讓人心疼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暴發時,鍾南山院士有一張奔赴武漢時在列車上小憩的照片,讓很多人心疼84歲的他疲憊奔波。最近他的秘書透露,其實當時鐘院士根本沒睡著,而是在思考。閉目十分鐘後,他說著「我想到了」,又補充了幾條對疫情的初步研判。
  • 鍾南山友情出鏡,首部抗疫電影,《最美逆行》一點都不美!
    上半年疫情肆虐,舉國抗疫,對於每一個國人來說都度過了難以忘懷的日子。 更是湧現出了一批批抗疫英雄事跡。 作為影視行業,對於這一類題材的拍攝製作也早已提上了日程。 最為矚目的當屬電視劇《在一起》。
  • 抗疫電影《最美逆行》開拍,沙溢劉燁參演,鍾南山一角由他飾演?
    這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在國家危難之際,鍾南山、李蘭娟等院士挺身而出,親自前往抗疫一線,他們的付出為打贏這場戰役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國家的疫情終於在3月份得到了控制,與此同時,各行各業紛紛抓緊時間復工復產。疫情發生後,社會上湧現出了一大批平民英雄,他們的奉獻大家有目共睹。
  • 首部抗疫電影《最美逆行》,口碑撲街,鍾南山也救不了它
    上半年疫情肆虐,舉國抗疫,對於每一個國人來說都度過了難以忘懷的日子。更是湧現出了一批批抗疫英雄事跡。作為影視行業,對於這一類題材的拍攝製作也早已提上了日程。最為矚目的當屬電視劇《在一起》。擺渡人》、《救護者》、《同行》、《決戰火神山》、《搜索24小時》、《武漢人》、《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每一個故事獨立成章共同構成了這部抗疫劇。
  • 84歲的「抗疫英雄」鍾南山,用一張張小卡片救了許多人
    廣大老百姓與鍾南生先最早的接觸,是在初春開始,許多新媒體向人們的手機中傳送了一張張鍾南山先生的抗疫知識小卡片,指導人們怎樣抗擊疫情,可以說救了許多人,也讓老百姓對他由衷的感激。鍾南生指導抗擊疫情的小漫畫也許大家還記得,在今年的大年初一早上,許多人已準備從城裡開車外出走親訪友了。
  • 鍾南山:我很期待抗疫電影《中國醫生》
    即將拍攝的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將電影的鏡頭聚焦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這一批醫生群像,彰顯中國抗疫精神。鍾南山院士對博納影業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分享了當前國際疫情防控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對《中國醫生》電影製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現在需要提升士氣、疏導心理的方法「我相信人永遠比病毒聰明。」
  • 張靚穎疑戀情曝光,緋聞男友髮長文表心疼被疑同居,引起網友熱議
    張靚穎疑戀情曝光,緋聞男友髮長文表心疼被疑同居,引起網友熱議對於類似的事情按理來說大家應該是見怪不怪了,但人往往走的越高就越會備受質疑,一整天下來的日程都寫了下來,包括每天吃幾個雞蛋。從文章的開頭到結尾全程都透露著對她的心疼,也因為寫到的那些生活細節的事情引起了網友的猜測稱二人是不是早已同居多時。對於二人之間的戀情是否已經坐實都沒有正面回應過此事,但大家都知道的是張靚穎和馮柯結婚的時候,她的這個緋聞男友曾經是伴郎團中的一員。
  • 《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再現鍾院士兩次「抗疫」事跡
    《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再現鍾院士兩次「抗疫」事跡 鍾南山院士為《還是鍾南山》贈言。5月23日,《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式與廣州市第111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經濟日報出版社主辦,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購書中心承辦。每一本書的出版都凝結著很多人的心血。《還是鍾南山》出版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呢?
  • 鍾南山團隊的抗疫故事新書首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潤文 實習生劉雨青)7月24日下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期間,「鍾南山團隊的抗疫故事——鍾南山系列新書分享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戰疫」英雄。
  • 抗疫英雄無數,鍾南山等4人獲殊榮,為什麼沒有李蘭娟?原因何在
    今年上半年很多人記住了兩個名字:鍾南山和李蘭娟! 9月8日,抗擊新冠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鍾南山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3人被授予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的英雄、生命的守衛者,也是我們最應該追的明星,我們學習榜樣和頂級流量都應該是他們。
  • 我的抗疫故事|做像鍾南山爺爺一樣有知識的人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投稿會在「小時新聞」和大家分享,優秀作文有機會在《錢江晚報》上刊登。快加入進來吧!投稿截止2月17日,投稿方式見文末「相關推薦」。
  • 我的日程表下載_我的日程表手機版下載_我的日程表安卓版免費下載...
    我的日程表 學習辦公 大小: 15.01MB
  • 鍾南山攜手"抗疫天團"講述戰"疫"故事
    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張文宏等作為主講嘉賓,分享了疫情期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以及他們的所見所聞。鍾南山: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出生於戰火之中,在父母的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
  • 沈佳欣質疑鍾南山院士「抗疫貢獻」,沈佳欣疑似不存在
    微博名稱為沈佳欣的藝人,向鍾南山開炮,引發熱議!讓人看了很不爽。您在這次疫情都做了什麼貢獻?02沈佳欣被封禁,發文「喊冤」。,感恩鍾南山老英雄。鍾南山在疫情區如果否認抗疫英雄做出的貢獻,否認國家抗疫統一思想,傳播負能量,破壞抗疫戰線,那就必須像沈佳欣那樣,對這種極端思想進行懲罰。
  • 抗疫電影《中國醫生》將開拍,鍾南山院士籤名支持
    「更多採訪一線埋頭苦幹的醫務人員」據介紹,即將拍攝的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將會把鏡頭聚焦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醫生群像,彰顯中國抗疫精神。在座談交流中,鍾南山對《中國醫生》電影製作提出了期望。在談到影片的傳播時,鍾南山表示,目前國外有些人喜歡將病毒貼上政治化標籤,他希望電影能從人性的角度打動觀眾:「這部電影除了在中國放映以外,最好也能在國外放映,要用國內外觀眾都能理解的方式,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 聯手恆大鐘南山抗疫進展神速 哈佛醫學院院長:史無前例
    哈佛鐘南山恆大共同召開線上會議今年2月,恆大集團攜手哈佛大學、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成立"中美新冠病毒肺炎科研攻關專家組",因匯集中美最頂尖醫療科研專家,被網友稱為國際抗疫"豪華天團",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彼時,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委派總裁夏海鈞到訪哈佛大學,雙方就中國新冠疫情動態、合作抗疫與哈佛校長Lawrence Bacow等進行了充分交流,最終促成三方合作抗疫。鍾南山院士在會上特別感謝了許家印的支持。他表示,在二月初接到了許家印的電話,恆大要支持廣州呼研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開展聯合科研攻關。
  • 鍾南山院士通過視頻連線:談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
    11月23日上午,正在烏鎮舉行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連線發表演講。鍾南山說,當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會的信息化轉型升級。特別是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支撐,在態勢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