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詩歌集竟有薯片味,每一冊的味道還不一樣

2021-01-11 長江商報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19日訊(記者周滿珍)5月24日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的生日,廣西師大出版社選在這一天,在北京舉行了中文版《鮑勃·迪倫詩歌集》的線下首發,並請來詩人臧棣、譯者胡續冬首撕。薯片裝迪倫詩集因其包裝特別,迅速上了熱搜榜,還成為國外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驚動了遠在美國的迪倫,請經紀人發郵件索要薯片裝詩集。

《鮑勃·迪倫詩歌集(1961-2012)》共八冊,是經迪倫反覆修訂並授權的權威定本,珍貴手稿首度公開,封面設計由他本人認可,收錄了鮑勃·迪倫50多年創作的31張經典專輯,共369首作品。詩歌集中英文對照,兼顧英文的原汁原味與中文翻譯詩性之美。

面對抄襲罵名,他從不避諱

從1988年起,鮑勃·迪倫開始了他「永不結束的巡演」,平均每年一百場,迄今為止已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兩千三百多場。無處不可歌唱,無時不可出發,這位老少年將急轉的動蕩世界融入自身的詩意洪流,吹響口琴如同吹響上路的號角。

2016年,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引起很大爭議。一批中國作家和詩人,對鮑勃·迪倫大部分歌詞了解不夠,就發表了很多意見。作為《鮑勃·迪倫詩歌集》的譯者之一,樂評人李皖認為中譯本的出版,可以讓中國讀者對文學上的鮑勃·迪倫有全面了解。「這套書在體例上,收錄了鮑勃·迪倫的所有歌詞,甚至此前專輯創作中放棄的、散落在各處的歌詞,完整地展現了鮑勃·迪倫作為歌詞家、詩人、文學家的風貌和廣博的文學素養,足夠為文學史上的迪倫正名」。

如同大文學家T.S.艾略特對《荒原》的考據就可以出一本書,鮑勃·迪倫的歌詞也大量引經據典,從莎士比亞到契訶夫,來源特別廣闊,歷史故事、電影臺詞、考據、比喻,比比皆是,以致不時惹上抄襲的罵名。李皖說,鮑勃·迪倫從不避諱自己對前人的大膽借鑑,他曾在1964年的《時代正在改變》專輯說明文字中寫道:「對,我就是思想的竊賊,哦不,我但願是靈魂的小偷,我在建造並重建。」

在敘事詩方面,迪倫絕對是大師級

李皖表示,鮑勃·迪倫的詩歌創作有若干個代表時期,其在形式和觀念上的不斷創新,不但在詩歌史上、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是巨大的存在,尤其在敘事詩方面,絕對是大師級,其優美程度可謂極致。李皖堅信,這套詩集的出版,會對中國詩歌界帶來巨大的衝擊和長遠的影響力,甚至會影響當代詩人的走向,催生出新的詩歌流派。

鮑勃·迪倫以英語傳統民謠為源泉,記錄美國記憶、民族心理,將創作和時代相結合。1961-2012年,50年來,作為全世界發生重大變化時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歌詞反映了美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風雲變幻,如同荷馬的史詩,杜甫的詩史,不僅影響了美國的歷史進程,還是全世界的文化符號。如鮑勃·迪倫發行於2001年9月11日的第31張專輯《愛與偷》,恰逢「9·11」恐襲,專集金句妙語頻出。

李皖說,如果說詩歌是涓涓細流,歌詞如同滾滾洪流,當迪倫挾歌聲進入某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會生長出他們自己的鮑勃·迪倫,而且事後證明,迪倫催生的,都是最優秀、最有份量、最沉甸甸的代表人物。

譯者充分保留詩人創作時的「熱騰騰感」

針對文學翻譯容易變味的問題,李皖坦言,《鮑勃·迪倫詩歌集》的翻譯團隊,可謂一時之選。「任何文學作品,首譯者貢獻最大,以詩人西川翻譯的《布朗斯維爾姑娘》為例,堪稱經典,體現了詩歌所有的美感和意味,又保留了詩人創作時的『熱騰騰感』」。

李皖介紹,出版社配備了專家團隊,一旦發現譯作有偏離,便會提出來,和譯者商量討論,某種程度上保留了譯者的風採和想像力。譯者團隊中,除西川之外,李皖比較推崇中的厄土、奚密和包慧怡,他認為,奚密為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及博士,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譯作水準估計後來者很難超越。包慧怡本身是詩人,翻譯的《重遊61號公路》,「有了不起的想像力,自成一格」。

李皖主要負責翻譯的《地下室錄音帶》是鮑勃·迪倫當年並不想發表的專輯,在特別放鬆的狀態下寫就,專輯出版幾年後,歌詞才印行。所援引的歷史作品,或者散軼,或者不流傳,鮑勃·迪倫卻對他們有興趣,進行重新創作,涉及的史料特別難找。為保證原汁原味,李皖找來了語言能力特別強的老搭檔、當年的英語類狀元郝佳校譯。

對《鮑勃·迪倫詩歌集》,李皖建議三種讀法,一是通讀詩詞,感受鮑勃·迪倫的深邃和龐雜,進而感受他和這個時代的關聯。二是閒下來,用碎片化時間慢讀。就像讀杜甫,每一首都有自己的美感,串起來,每個創作時期都各盡其妙。另一種是和歌曲一起讀,中英對照,當作英語學習,非常好進入。

薯片裝很受90後歡迎

儘管去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對年輕人來說,迪倫是活在上個世紀的傳說。該書責編王婷婷坦言,以新媒體平臺作為營銷先鋒,並以薯片裝形式推出,就是想先在形式上吸引年輕人,讓詩歌成為輕鬆、愉悅的存在,像禮品一樣靚麗,可以拎在手裡,如手機一樣輕便,可以隨手翻閱。

打開裝有8本詩集的行李箱,隱約能聞見薯片的味道。一些經典詩歌,出版方還附上了二維碼,掃描即可收聽。贈品也很吸引人,是鮑勃·迪倫最喜歡的Blues(藍調)口琴。某電商平臺,甚至為8冊詩集配上相應的口味,如孜然味、麻辣味,投年輕觀眾所好。

詩集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後,美國國家廣播電臺隨後進行了報導,迪倫本人正是在報導中得知自己的中譯本成為熱點,特意請文學經紀人發來郵件,透露特別想看到實體書,麻煩出版社寄到他的工作室。

王婷婷透露,由於沒預料到線上銷售會這麼好,詩集估計要到七月份才會在實體書店及噹噹、卓越、京東三大平臺上架銷售。

責編:ZB

相關焦點

  • 《鮑勃·迪倫詩歌集》
    ●上榜理由:正如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所言,鮑勃·迪倫的作品改變了我們關於「詩歌是什麼」以及「詩歌何為」的觀念,他那些一直傳唱的偉大詞句影響了無數人。如今,收錄鮑勃·迪倫半個世紀創作經典的《鮑勃·迪倫詩歌集(1961~2O12)》與中國讀者見面,這本書是他本人反覆修訂的,還首度公開珍貴手稿。
  • 鮑勃·迪倫詩集裝進薯片袋引爭議
    鮑勃·迪倫詩集分為8本小冊子,被裝進8個薯片袋子裡。  在鮑勃·迪倫親自反覆修訂的英文版的基礎上,廣西師大出版社歷時一年翻譯、編輯、裝幀、出版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的詩集中文版。隨著該書的面世,該書8本詩歌集小冊子,被裝進了薯片袋子裡與讀者見面的裝幀設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議論。有業內人士認為,薯片袋子裡裝書籍,這種方式所未有,實為一種有創意的營銷。與此同時,也有人覺得,這屬於一種過度包裝,這種噱頭對閱讀本身並無助益。
  • 是鮑勃.迪倫詩歌集還是鮑勃.迪倫歌詩集?
    借鮑勃.迪倫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東風,兩岸文化圈各自集結了一幫人馬翻譯並出版了鮑勃.迪倫歌詞集。無論受眾的多寡,都堪稱是一大文化盛事。
  • 《鮑勃·迪倫詩歌集(1961—2012)》
    《鮑勃·迪倫詩歌集  (1961—2012)》  (美)鮑勃·迪倫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鮑勃·迪倫詩歌集  (1961—2012)》>  (美)鮑勃·迪倫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鮑勃·迪倫詩歌集(1961—2012)》是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授獎詞這樣評價鮑勃·迪倫:迪倫與布萊克、蘭波、惠特曼和莎士比亞比肩而立。
  • 諾獎今晚頒獎,《鮑勃·迪倫詩歌集》中文版明年出版
    諾獎今晚頒獎,《鮑勃·迪倫詩歌集》中文版明年出版 澎湃訊 2016-12-10 14:14 來源:澎湃新聞
  • 汪峰、周雲蓬等助陣《鮑勃·迪倫詩歌集》音樂讀詩會
    對於這次音樂與詩歌的強強聯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旗下文化品牌「新民說」創辦人範新表示,《鮑勃·迪倫詩歌集》中文版自今年6月出版,一個月內就全價銷售超8萬冊,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詩歌銷售的奇蹟。希望通過節這次沙龍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迪倫,走近迪倫。
  • 我們終於把得了諾貝爾獎的鮑勃·迪倫歌詞集引進中國,裝在薯片袋裡
    我們把《鮑勃·迪倫詩歌集(1961—2012)》,這部 2016 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分為 8 冊,收錄了鮑勃·迪倫 31 張經典專輯共 369 首歌詞作品,其中包括一部分首次收錄的近年新作。既是流行歌詞,也是經典詩歌。
  • 揭秘音樂與詩歌之外的鮑勃·迪倫,這個展覽不可錯過
    近日,「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中國巡展的最後一站在深圳木星美術館拉開帷幕,120餘件鮑勃·迪倫原作真跡首次在深展出,為深圳觀眾展開了鮑勃·迪倫充滿傳奇的藝術人生。展覽將跨越新年,延續到2021年3月14日。
  • 我是傳奇——鮑勃•迪倫
    1946年鮑勃•迪倫六歲,隨父母搬遷至明尼蘇達州的希賓鎮。土路、樹叢、礦坑、鐵軌,人們早已司空見慣,而他卻為之著迷,因為那是最好的寫作題材——純真、質樸。超越同齡人的感受力,猶太家庭的教育重視,鮑勃•迪倫9歲寫詩,10歲彈唱。
  • 傳奇歌手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 被贊詩性力量
    網絡截圖中國網新聞10月14日訊 (記者吳昊昊 實習記者周延)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13日下午,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長莎拉•丹紐爾宣布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著名搖滾、民謠歌手鮑勃•迪倫(Bob Dylan),表彰其「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形式」。繼1953年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之後,諾貝爾獎第一次將獎項授予「非文學界」人士。
  • 鮑勃·迪倫:吟唱之上有詩歌
    樂評人、詩人孫孟晉聽到鮑勃•迪倫獲獎的消息,絲毫不覺得意外,「他不止一次在候選名單中,而且一直在前50名。他能獲獎我覺得挺好,他的歌詞比很多西方詩人寫得好,他的《編年史》是傳記文學的典範。迪倫能獲獎,說明西方人對文學的理解確實不一樣,他們會把迪倫的歌詞、回憶錄看得很高,看成頂尖的文學。但說實話,中國人對文學的理解很有偏差,我們把詩歌文學和歌詞是分開來看的,不可能把崔健的歌詞看成文學。」
  • 諾貝爾獎得主鮑勃 迪倫經典歌詞歌曲回顧
    授獎詞評價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表達形式」。這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音樂人。  迪倫是一位重要的行吟歌者,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他曾多次獲得葛萊美獎,2000年為電影《奇蹟小子》創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 飄蕩在風中 -- 鮑勃·迪倫詩歌選譯(五首)
    鮑勃在高中的時候就組建了自己的樂隊。1959年高中畢業後,就讀於明尼蘇達大學。在讀大學期間,對民謠產生興趣,開始在學校附近的民謠圈子演出,並首度以鮑勃·迪倫作藝名。1961年籤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處女專輯名為《鮑勃·迪倫》。1963年起,瓊·貝茲邀請迪倫與她一起巡迴演出。2016年,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民謠歌手和作曲家。
  • 《鮑勃-迪倫完全收藏》震撼上市 迪倫的歌你會幾首?
    《鮑勃-迪倫完全收藏》全國樂迷翹首期盼!「民謠之王」鮑勃-迪倫(Bob Dylan)於今年4月6日和4月8日分別在北京和上海為內地歌迷們奉獻精彩震撼的演出。作為跨越半個世紀的、堪稱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鮑勃-迪倫不僅改變過搖滾樂的歷史,也深深影響了許多音樂領域之外的名人,最著名如「蘋果教父」史蒂夫-賈伯斯。作為迪倫的首次登陸中國內地舞臺,媒體、樂迷中掀起了一陣「迪倫熱」。長期以來,鮑勃-迪倫的專輯在中國的正式出版物一直很匱乏,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民謠教父」在中國的推廣與傳播。
  • 拿了諾貝爾獎後鮑勃·迪倫用歌寫文章?
    回到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間,當時,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說,75歲的迪倫是「英語文學傳統中的偉大詩人」,「如果回到2500年前,你會發現荷馬和薩福創作的詩歌,本身就是為了讓別人聽到,也就是說,這些詩詞本身就是為表演而做,有時還會用到樂器,就像現在的迪倫一樣」。  史詩便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敘事長詩。
  • 她和鮑勃·迪倫一起走過的年代
    迪倫在他的自傳中這樣描述對蘇西的一見鍾情,「第一眼看到蘇西,我就目不轉睛。她是我見過最挑人色慾的尤物。她皮膚白皙,一頭金髮,是純種義大利人。空氣中瞬間充滿了香蕉葉子的味道。」一星期後,兩人再次見面,隨即開始了熱戀。關於她曾經的戀人鮑勃·迪倫,這本書的主人公——自然是這本書裡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 鮑勃迪倫上海大展明啟幕:歌與藝術,那些悵惘與愛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特刊發曾為鮑勃迪倫五張專輯撰寫過唱片封套說明文字的比爾弗拉納根的文章,該文談及了迪倫的詩歌、文學、藝術。鮑勃迪倫(1941- )是一個啟發世界六十載的文化符號。他從詩歌、文學、藝術,變幻無盡的愛和悵惘,以及各種類型的音樂中擷取精華,創作出一系列令人驚嘆的曲目。
  • 鮑勃•迪倫是誰?
    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音樂家,詩人。迪倫成名於1960年代,並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
  • 再次感受鮑勃·迪倫帶來的雨
    鮑勃·迪倫新歌長達17分鐘,創作題材來自於美國前總統遇刺案,在發布這首歌的同時,鮑勃·迪倫還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保持敏銳。」」,有歌迷們這麼感慨,恐怕鮑勃·迪倫和他的歌迷們都一樣,覺得自己已經屬於過去的時代。
  • 鮑勃·迪倫,吟唱之上有詩歌
    同時他的歌詞中有現實主義、神秘主義、民間傳說色彩,他還喜歡法國象徵主義詩人蘭波。「如果把他的歌詞寫作用文壇上的作家來比較,他有點像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霍桑等。」董楠說。  瑞典文學院則希望人們追溯到更遙遠的詩歌傳統。「關於迪倫的選擇可能令人驚訝,但如果你在歷史中追溯,你會發現荷馬和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