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雍正王朝,不知造就多少經典角色。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1年之久,可謂經久不衰,是一部十分成功的經典之作。
這部電視劇中的很多角色在諸多老戲骨的演繹之下,也成為很經典的一版。諸如焦晃老爺子飾演的康熙帝,使觀眾感覺他不是在演康熙帝,而是就是康熙帝本人;還有已故的杜雨露老爺子飾演的張廷玉,也是相當經典;杜志國老師飾演的年羹堯也甚是經典,看了他飾演的年羹堯以後,再看其他版本, 總是感覺表演跡象太明顯。
而在劇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已故的李定保老師飾演的鄔思道鄔先生,這位鄔先生可謂是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如同是諸葛亮一般的人物。
當然唐國強老師飾演的主角雍正帝,也是很經典,將雍正的勤政、腹黑、殘忍、無奈等等展現的可謂是淋漓盡致。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劇中的老四為什麼可以奪嫡成功呢,有什麼原因嗎,是主要得益於鄔先生的輔佐嗎?
當然還是老生常談的說一次,本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來說。
其實老四之所以可以在殘酷的九子奪嫡之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勝利者,主要在於他自身選擇的路線很對。
他的路線就是扮豬吃老虎的走「孤臣」路線。
而所謂的「孤臣」路線,就是鐵面無私的為國為民辦事,並且勇於承擔,能急康熙所需,辦其他皇子不願意得罪人的事情,並且辦的往往都很漂亮,都是卓有成效。
大家想想這麼多皇子,都想著繼承皇位,但卻不想得罪人,不替康熙分擔,而且諸如老八這種人,還不斷給康熙製造麻煩,再反觀老四,可謂是人狠話不多,不做面子工程,不說什麼漂亮話,而是勇於擔當,更是不怕得罪人,總是會站出來替康熙分擔,康熙不選他,選誰?
而且這個「孤臣」路線還有一大好處,那便是可以使康熙放心老四。
像老八這個「賢王」,為什麼被康熙狠狠打壓,早早出局呢,固然有著他心術不正誣陷太子的原因,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滿朝文武中支持老八的大臣太多了,康熙甚至都感覺到自己有可能被架空,身為一個皇帝,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大權旁落,所以老八自然是早早出局。
老四做「孤臣」,沒多大勢力,威脅不到康熙,這也是康熙放心用老四,並且最終選擇他繼位的關鍵原因之一。
當然老四扮豬吃老虎也是一個關鍵原因。
在劇中老四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人,甚至很多人成為老四的成功,離不開鄔先生的出謀劃策。
其實鄔先生的出謀劃策固然重要,但是老四才是最終決策人,他能聽從正確的建議,並且是言聽計從,足以說明他是個聰明人。
而且縱觀全劇,老四其實一直是在扮豬吃老虎,也並非是真的對鄔先生言聽計從,只能說鄔先生的謀劃大部分符合他的利益,所以才給人一種他言聽計從的感覺。
我們來看看老四對鄔先生的敲打,其實是從一開始就有,在鄔先生來到北京王府以後,當晚鄔先生與老四徹夜長談,談了談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鄔先生是誇誇其談,而老四最後只是輕飄飄一句「夜深了,先生安歇吧」,根本不說自己的真實想法,使鄔先生一時之間還有些尷尬,老四為什麼這樣做,一個是不想透露自己真實想法,一個是想讓鄔先生明白真正做主的是自己。
等到刑部冤案時,鄔先生讓老四不要接手刑部冤案差事,避免牽扯到廢太子之事,而老四則是更加高明,沒與鄔先生商量,先是大義凜然的在康熙面前表態接下這個差事,又是冰火兩重天地將自己搞得臥病在床,將這個燙手山芋踢給了老八,使得老八因為誣陷太子而失去聖心,而自己既沒有牽扯到廢太子之事,又在康熙面前進一步鞏固自己為國為民的好印象,可謂是兩頭都落好。
而最能顯示老四扮豬吃老虎的則是二廢太子前夕,平時一向滴水不漏的老四,對於高福被老八買通的事情竟然不知道,哪怕老十三說出來,暴脾氣的老四也反常的沒有馬上處罰高福,而是任由心急助他奪嫡上位的鄔先生去找高福,並且讓太子的親筆信通過高福到了老八手裡,讓老八去承擔廢太子罪名,自己坐收漁翁之利,等到事後又殺了高福來殺人滅口,可以說是相當精明,而鄔先生通過高福之死,也明白了老四的狠辣,更是明白了老四才是真正做主之人。
所以綜合來說,老四之所以可以成功奪嫡,鄔先生的輔佐作用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兩個原因其實是他選擇對了「孤臣」路線,還有明明很腹黑很有手段,卻扮豬吃老虎,使對手下意識輕視他,被他利用了也不知道;諸如二廢太子之際,老四就是巧妙的利用高福來借老八之手廢太子,而自作聰明的老八根本察覺不到,只會感覺自己買通高福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根本想不到這一切都是老四故意為之的。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原創分析,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