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四以陝甘總督一職,真能制約大將軍王的十萬大軍?

2021-02-09 宋安之的歷史小屋

雍正王朝電視劇上映於1999年,至今已有20年之久。歷數清宮劇,雍正王朝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在很多方面達到了後來者難以企及的高度。可以說在清宮劇乃至古裝劇中,雍正王朝電視劇都是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

那麼雍正王朝電視劇為什麼這麼經典呢,宋安之認為關鍵在於雖然他的諸多劇情雖然不符合歷史,但他所刻畫所表達的東西,是將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刻畫的是入木三分。而且劇情上面是絲毫不拖泥帶水,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既不拖沓也不斷片。而且很多事情看似簡單,實則背後是大有寓意,如果不是有鄔先生這個類似於旁白的存在,怕是更燒腦。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來分析一個劇情,那便是鄔先生建議老四舉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以年羹堯擔任陝甘總督,以此來制約老十四的十萬大軍,等於是隱性掌握了十萬大軍這個劇情。

鄔先生這個想法到底對不對呢,陝甘總督真的可以制約十萬大軍,使其不能動彈嗎,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在這裡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所有分析都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

先來說說鄔先生為什麼建議老四這樣做。

西北傳爾丹兵敗,六萬大軍全軍覆沒以後,鄔先生看的很明白,知道這背後是八爺黨在搞鬼。所以料定康熙肯定會選八爺黨中的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同時要考驗老四。

所以鄔先生建議老四搶先一步舉薦老十四,同時將陝甘總督這個位置掌握住。因為西北用兵打的是糧草是後援,而接濟調配大軍糧草的是陝甘總督。

而掌握住陝甘總督,就可以制約十萬大軍甚至百萬大軍。

可以說鄔先生這步棋走的很對,即使老四通過康熙的考驗,又通過陝甘總督將西北十萬大軍牽制住。

再來說說其實大將軍王一職對於軍隊並沒有絕對掌控力。

大將軍王一職看似威風,實際上權力並不是那麼大。大家可以看看老十四和年羹堯這兩任大將軍就知道了。

這裡說一下老十四擔任的大將軍王和年羹堯擔任的大將軍其實是一樣的。老十四的大將軍王並非屬於是王爵,而是因為他是皇子,所以擔任大將軍的時候稱之為大將軍王,所以老十四和年羹堯可以說是前後兩任大將軍。

大將軍王說白了屬於是個綜合管理崗位,負責軍事決策指揮,軍隊的調度,還有人事調動等等。

這點在劇中體現的很明白,我們可以看看老九和老十說的:阿哥帶兵只是個做橐兒的主帥,要緊的是運籌帷幄將士用命,是不用衝鋒陷陣的。

再看看老十四到了西北以後,就受制於老八安排的兩位將軍鄂倫岱和雅布齊,認為時機成熟了想要出兵,卻得不到他們的同意,以至於自己只能幹著急。直到用一封假信策反了鄂倫岱,才如願所償的出兵打了一個大勝仗。

這說明老十四看似是最高統帥,但下面是各地來的的幾支軍隊,由幾位將軍負責,兵權其實是分散的,不是那麼容易集中兵權的。

到了年羹堯擔任大將軍以後,這種弊端更清楚。老十四教唆舊部富寧安不聽年羹堯調遣,結果是各路兵馬匯集以後,將領開會時,富寧安公開頂撞年羹堯,使年羹堯一時之間難以服眾。

後來還是年羹堯請示雍正以後,坐看富寧安遭遇埋伏兵敗,然後自己去收尾,殺了富寧安才得以樹立權威,震懾了各路將領。

可以說通過以上來看,大將軍王對於兵權並沒有絕對的掌握。下面的各路將領都是具體帶兵之人,一個個都是人精,他們可能甘心聽你的調遣的對付叛軍。但如果你要造反揮師回京的話,恐怕沒人會響應你的。更何況將領和士兵的家眷並沒有隨軍出徵,就是將領都跟著老十四造反,那些士兵門也不可能都跟著造反的。

而且畢竟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參考了歷朝歷代得失,在平衡方面搞得是爐火純青。清朝的大將軍王可不是晚唐的節度使,並非對於所在地區有著軍、政、財政等大權,雖然權力大,但並非是一元化,最起碼陝甘總督就可以在後勤上制約大將軍的軍隊。

最後再說說年羹堯這個陝甘總督也有兵權

可能有很多人下意識認為年羹堯這個陝甘總督並沒有兵權,實際上並非如此。

我們可以看看在雍正繼位以後,派圖裡琛去「護送」老十四回京奔喪。老十四質問圖裡琛的時候,就說過明面上是圖裡琛的二十個侍衛跟著他,後三十裡卻還有年羹堯的三千綠營兵監視。

這說明年羹堯還是有兵權的,在那個老四剛剛登基的敏感時刻,都可以派出三千綠營兵監視老十四,那麼肯定遠不只是這三千兵馬。畢竟年羹堯這個陝甘總督管轄的地區,在康熙時期,其實也是邊境地區,經常有戰事發生,身為當地總督,擁有兵權也很正常。

而年羹堯擁有兵權,雖然沒有老十四那麼多,最起碼說明他有自保能力,不至於不堪一擊。所以老十四也不敢鋌而走險的對年羹堯下手去奪糧草然後造反的。

當然大家還要注意一個細節,鄔先生只是說陝甘總督可以制約這十萬大軍,並非說可以將其死死拿捏住。

所以老四登基以後,第一道聖旨就是傳給年羹堯,命令陝甘兩省戒嚴。同時還急匆匆派自己派系的圖裡琛去西北「護送」老十四回京,就是想要使老十四反應不過來,迅速拿下其兵權,免得遲則生變。

所以最後總結來說,老四以陝甘總督一職,是真的可以制約老十四的十萬大軍的。再加上他繼位以後第一時間派圖裡琛去「護送」老十四,奪其兵權,這種安排還是很合理的。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讚關注一下吧!

第276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康熙讓老十四當大將軍王,實則是為了老四成功繼位鋪路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分析一個有意思的劇情,那便是康熙任命老十四為大將軍王,真正意圖到底是什麼,既然要傳位於老四,為何有些曖昧的重用老十四呢,以至於老九在雍正登基以後,借著這個話題,製造雍正奪了大將軍王老十四皇位的謠言呢?其實究其原因,康熙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保護老四,為老四順利繼位鋪路。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身為大將軍王,為何長期和雍正皇帝死磕?
    導讀:雖然老十四和老四胤禛不屬於同一個派系,畢竟是一母同胞但是彼此還是可以相互走動維持表面過得去的關係。哥倆平時也可以相互串門什麼的,至於說老十四從大將軍王和雍正死磕那是雍正繼位以後的事情了。很明顯死磕的原因就在於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老十四在獲悉四哥打算支持自己做大將軍王的時候就四個長、四哥短的和老四達成了年羹堯的陝甘總督和自己大將軍王相互支持的同盟。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胤禵更是重用,封其為大將軍王,任命他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拉布坦。再來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的獨特視角。關於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中這個細節,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推理的比較合情合理。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卻不將他爵位升為親王呢?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二是康熙帝晚年不只是重用了老四胤禛一個皇子,對於老十四胤禵更是重用,封其為大將軍王,任命他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拉布坦。當然還有其他疑點很多的地方,但簡單來說,關鍵的兩個原因就是以上兩點,所以綜合之下,有著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聽取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了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雍正最終能夠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進而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繼承皇位,奠定了非常的堅實的基礎。
  • 陝甘總督年羹堯,真的能用糧草制約十四爺麾下十萬大軍?
    誰也沒想到頂撞了康熙的胤禵,竟然被康熙封為大將軍王,率軍出徵西北。鄔思道的建議雖然胤禵平時依附於八爺黨,但事關西北兵權時,胤祀卻不想讓胤禵率軍出徵。眼見胤禛的顧慮,鄔思道便告知胤禛另一條出路——舉薦胤禵出任西北軍主帥,同時建議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用年羹堯掌握的糧草來制衡胤禵麾下的大軍。最終胤禛採納了鄔思道的建議,請奏讓胤禵出任西北軍主帥。投桃報李的胤禵,隨後也請奏康熙,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一職。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讓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中描述的情節中,在康熙皇帝執政晚期,西北出現戰事,朝廷所派往西北的軍隊,因為中了敵軍的埋伏,使得朝廷派往的西北大軍因此全軍覆沒。康熙皇帝在收到西北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後,召來了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商量解決的對策,同時準備在這二人之中選出一位作為大將軍王,領兵前往西北出徵,康熙皇帝的這一舉動引發了朝中大臣們的猜測,朝中大臣紛紛猜測此次的大將軍王,一定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 《雍正王朝》被忽略的暗線劇情,以獨特角度詮釋雍正是否篡位謎團
    二是康熙帝晚年不只是重用了老四胤禛一個皇子,對於老十四胤禵更是重用,封其為大將軍王,任命他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拉布坦。再來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的獨特視角。關於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中這個細節,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推理的比較合情合理。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卻不將他爵位升為親王呢?
  • 雍正王朝:寧用年羹堯,也不用胤祥,雍正為何如此選擇「大將軍」
    是朝廷真沒人了,還是雍正皇帝誰也信不過,才讓年羹堯擔任這個「大將軍」?朝廷並非沒人,帶兵出身,在軍界擁有極大影響力威望的胤祥就曾主動請纓,要求擔任這個「大將軍」!總之,如果胤祥擔任「大將軍」,西北戰事便只是一次「捎帶手」的小插曲,既能迅速穩定邊疆,又能有效樹立雍正皇權的權威,更能避免「功高震主」的負面情況出現。
  • 雍正王朝:胤禵拉攏鄂倫岱,只是為防範八阿哥胤禩?絕非如此簡單
    傳爾丹全軍覆沒以後,康熙皇帝急召監管兵部之皇十四子胤禵和監管戶部之皇四子胤禛,商討對策,但就撫遠大將軍一職,並沒有當場決定。很顯然,就當時的朝局形式和皇位奪嫡勢力而言,誰能成為這個大將軍王,就基本確定了自己皇位繼承人的身份。所以,即使是騎射俱不佳的皇四子胤禛,也急切的開始練習射箭,以圖爭得這個奪嫡勝利的關鍵砝碼。
  • 雍正王朝:老四和老十四一母同胞,為何兩人關係卻一直很緊張?
    到了康熙晚年,老十四成為大將軍王,八爺黨全力支持老十四,而大將軍王在朝野上下被認為就是康熙默認的儲君,結果是老四爆了最大冷門,在康熙死後繼位為帝,老十四這個大將軍王在老四繼位以後又馬上被架空兵權,自然認為老四是做賊心虛的奪了他的皇位,所以這樣對他,所以兄弟兩人關係越來越緊張,老四於是先將老十四發配到景陵幽禁,後來又改為圈禁,直到乾隆年間,老十四才重獲自由
  • 雍正王朝:老四為什麼不顧鄔先生感受,非要娶年秋月為側福晉?
    而雍正王朝中並沒有這般體現,以鄔先生和年秋月兩情相悅,最後卻被老四棒打鴛鴦來說,這部電視劇在貼近現實方面還是很到位的,告訴觀眾一個道理,那便是沒有那麼多童話故事的,很多愛情都因為現實而無疾而終的。那麼老四為什麼要棒打鴛鴦,甚至不顧鄔先生的感受,最後娶了年秋月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 雍正王朝:手握重兵的允禵為什麼不起兵反抗?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在繼承了皇位之後火速派圖裡琛馳往甘州,命令時任大將軍的允禵交出大將軍印信並回京給康熙奔喪。
  • 雍正王朝:傳爾丹兵敗,並不全是老十四胤禵搗鬼,還有老四胤禛!
    在《雍正王朝》中,使得九子奪嫡進入白熾化的標誌性事件,便是西北傳爾丹六萬大軍全軍覆沒。正是由於傳爾丹全軍覆沒,迫使康熙帝要從眾位皇子中選拔一位大將軍王,由此拉開了九子奪嫡的又一小高潮。最終的結果是老十四胤禵如願以償,榮升大將軍王,並且旗開得勝,取得西北大捷。
  • 《雍正王朝》觀感:康熙什麼時候開始看好老四?
    前一段時間又追了一遍《康熙王朝》,看完之後彈幕中都在說繼續看《雍正王朝》。說實話,《康熙王朝》在當年首播的時候就看過,應該年代久遠,好多劇情都記不得了,如今年齡變了,再回看又有了一種新的感悟。關於《雍正王朝》是第一次看,現在也才看到了第八集,有一些感觸想要寫下來,以便自己以後重溫。最大的感覺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就是小說,不能當成歷史來看,可以吸取其中不同角色的人為處事,但不能把這些人設全都扣到真實歷史人物的頭上。
  • 康熙死後 大將軍王允禵為什麼敢隻身來到北京 不怕被雍正殺死嗎?
    康熙皇帝死後,他的皇位由誰繼承是清朝一個非常大的謎團。官史野史說法不一,民間盛傳著雍正皇帝聯合隆科多篡改繼位詔書,將「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二月河的《康熙王朝》禍起蕭牆一卷更是將九龍奪嫡一事寫得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 《雍正王朝》裡的搞笑龍套,卻是成就雍正乾隆武功的英雄
    高潮迭起的經典古裝劇《雍正王朝》裡,「雍正帝罷黜年羹堯」的劇情,是其中尤其驚心動魄的一段,環環相扣的血雨腥風,看得多少觀眾跟著揪心。但在35集時,卻又「畫風」一轉,鬧出個啼笑皆非的橋段。這一集的劇情裡,雍正帝剛忍痛處決了年羹堯,接替年羹堯執掌西北大軍的嶽鍾琪將軍,就喜滋滋送來捷報,號稱擊退了叛軍對布善大營的進攻。
  • 《雍正王朝》中的官職如果放在今天大約等於什麼職務?
    劇中胤禛為了制約當大將軍王的老十四,為年羹堯爭取到「陝甘總督」的職務。而為了推行新政,十三爺推薦李紱任直隸總督。巡撫,大約等於省委書記。劇中李衛,田文鏡,諾敏,範時捷都是巡撫。總督與巡撫並不是上下級的關係,他們的某些權力是重疊的,也有一定的相互制約作用。
  • 雍正王朝中年妃究竟犯了何錯,為什麼太后烏雅氏至死都不肯見她?
    這個理由,不僅我們信了,連年秋月也這樣認為,所以自從她成為了老四胤禛的側福晉以後,就再也不肯見親哥哥年羹堯了!有人說,這要怪鄔思道,在舉薦大將軍王之前,年羹堯回京,卻跑到老十四胤禵那裡,結果讓老四胤禛怒了。知道錯了後的年羹堯在雍親王府跪了一天,終於靠給老四胤禛洗腳的機會得到了原諒。而年秋月也做了最後一次努力,她傻傻的問鄔思道:「我們就真的沒有那一天嗎?」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2期——總152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他最終消失在劇中是在田文鏡處,他帶著四千兩銀子夥同侍女如月,在雍正帝到來的前一刻,火速逃跑,從此再無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