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年羹堯,真的能用糧草制約十四爺麾下十萬大軍?

2020-12-28 平楠說史

因胤禵模仿胤礽調兵手諭一事,導致胤礽被廢,胤禔、胤祥被康熙降旨圈禁。

廢儲後群臣多次上奏,請求康熙重新選立新的儲君。

對於群臣的上奏康熙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卻將胤祥赦免。

緊隨其後,康熙開始讓群臣公議,選出新的太子人選。

佟國維和朝中大部分官員,選擇的太子人選是胤祀。

只有胤祥、胤禛、張廷玉三人選擇支持胤礽復立。

出徵西北

其實釋放胤祥,就是康熙寬恕胤礽的一個信號。

此時的康熙已經年邁,他需要將胤礽立為擋箭牌,用胤礽來壓制勢大的八爺黨。

眼見擁護胤祀的人,不但有重臣佟國維,朝中大部分官員更是以胤祀馬首是瞻。康熙便意識到胤祀在朝中遍布黨羽,自己需要復立胤礽,以制衡八爺黨。

因此康熙才會以辛者庫之子為由,貶低胤祀的身份。

當然,為了表明態度,他還處置了擁護胤祀的佟國維。

為胤祀鳴不平的胤禵甚至在宮外與胤祥大打出手。

此時西北清軍兵敗,康熙不但需要解決朝堂上紛爭,還要選出一位皇子替父出徵。

誰也沒想到頂撞了康熙的胤禵,竟然被康熙封為大將軍王,率軍出徵西北。

鄔思道的建議

雖然胤禵平時依附於八爺黨,但事關西北兵權時,胤祀卻不想讓胤禵率軍出徵。

為此,九阿哥胤禟甚至建議胤祀,讓十阿哥率軍出徵。

胤禟的建議無異於異想天開。

沒有選擇權的胤祀,只能在出徵西北的軍隊中大量安插親信。

胤禛心目中屬意的主帥是和自己關係親近的胤祥。但鄔思道卻提醒胤禛:主帥人選,康熙心中早已做出決定。

康熙沒有表態,實則是在試探哪位皇子能出於公心為國舉才,能為君父分憂。

面對胤禛力保胤祥為西北軍主帥的堅決態度,鄔思道告知胤禛,康熙心中屬意的人選就是胤禵。

讓多年依附於八爺黨的胤禵掌握兵權,胤禛心中的不甘可想而知。

眼見胤禛的顧慮,鄔思道便告知胤禛另一條出路——舉薦胤禵出任西北軍主帥,同時建議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用年羹堯掌握的糧草來制衡胤禵麾下的大軍。

最終胤禛採納了鄔思道的建議,請奏讓胤禵出任西北軍主帥。投桃報李的胤禵,隨後也請奏康熙,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一職。

糧草就能制衡胤禵麾下的大軍?

出任陝甘總督的年羹堯,真的能用糧草制衡胤禵麾下的大軍嗎?

能。

可以試想,胤禵執意率軍反叛的情況下,年羹堯斷了糧草供應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可能性只有一個——西北軍大幅減員,胤禵割地而治,成為又一個羅卜藏丹增。

其實真正在幕後操控這一切的是康熙。康熙仍在,作為兒子的胤禵不敢輕易反叛。

更重要的是,西北大軍的家眷都掌握在康熙手上,西北軍的家眷比糧草更能控制西北軍。這便是康熙帝王心術的運用。

鄔思道讓胤禛舉薦胤禵為西北軍主帥,並非完全從康熙心中所想出發。

剛剛貶斥完胤祀的康熙,讓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一方面是想打贏西北戰事,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分化胤祀和胤禵的關係,削弱八爺黨的實力。

胤禛用掌握糧草的年羹堯來制衡胤禵麾下大軍,便像是螳螂捕蟬中的那個螳螂,而在後面運籌帷幄的康熙,便是那個螳螂之後的黃雀。

在胤禛利用年羹堯制衡著掌握西北大軍的胤禵的同時,康熙也在利用胤禛制衡著胤祀、年羹堯和胤禵。

相比起掌握西北大軍的胤禵,無疑是身在京城,又一向以孤臣自居的胤禛,更容易被康熙掌控。

老邁的康熙再也不想朝局動蕩,面對虎視眈眈的兒子們,他只能居中調和,維持平衡從而維護自己的統治。

題外話

等到康熙大壽,打了勝仗的胤禵進獻祥瑞時(鷹)。不想胤禵繼續得寵而與自己爭奪皇位的胤祀,便借死鷹之事來構陷胤禵。

這一幕的出現,無疑是在證明康熙讓諸子相互制衡,離間胤祀、胤禵關係的目的已經達到。

但嚴查死鷹之事,不利於康熙朝局穩定的初衷,因此康熙才會對此事沒有進一步追究。

康熙讓隆科多接任九門提督一職,就已經證明他選定的儲君便是胤禛。

佟國維擁立的是胤祀,而隆科多早已供出了佟國維結黨營私的罪行。

換言之,康熙是見到隆科多站在胤祀的對立面以後,才讓他接任九門提督一職。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老四以陝甘總督一職,真能制約大將軍王的十萬大軍?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來分析一個劇情,那便是鄔先生建議老四舉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以年羹堯擔任陝甘總督,以此來制約老十四的十萬大軍,等於是隱性掌握了十萬大軍這個劇情。鄔先生這個想法到底對不對呢,陝甘總督真的可以制約十萬大軍,使其不能動彈嗎,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 十四爺為何寧願被削兵權也不敢造反,只因此人的存在!
    可是繼位之初,根基不穩,朝中「八爺黨」還有很強的勢力,還有在西北正在打仗的十四爺,被康熙封為「大將軍王」,手中握有10萬大軍,一旦兩方勾結起來,對雍正是個極大的威脅。而雍正也是看到了這一點,親命內侍圖裡琛去西北傳召,以回京奔喪的名義命十四爺回京,並藉此解除了他的西北軍權。
  • 雍正王朝,四爺是如何設計坑了十四爺的
    他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為什麼朝廷派了6萬大軍過去,本來應該完完全全能夠打敗叛軍的,反而最後卻是朝廷敗了呢?康熙帝只要稍微一思考,就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糧草!其實在西北用兵一直靠的都不是誰派去的人多,考的一直都是糧草!只要糧草能跟得上,就能和那些遊牧民族死扛,看誰熬得過誰。大清國有整個國家作為後盾,肯定在這個上面能夠勝任的。只要清朝這邊沉得住氣,那麼敗的必定是西北那邊。
  • 雍正王朝:八爺為何把十四爺獻給康熙的壽禮換成死鷹?有何深意?
    這鄂倫岱原本是八爺派去監視掣肘十四爺的,但鄂倫岱是個武夫,性子比較直,沒有那麼多小心思,被十四爺用一封假信策反了,鄂倫岱進京以後,首先拜訪了八爺,順便應付的對八爺說了西北的情況,又說十四爺派他進京獻禮,八爺就讓鄂倫岱把禮物放他這,到時候他一起送進去,鄂倫岱也沒多想放下禮物就走了。
  • 雍正王朝18:四爺為籠絡年羹堯,拆散秋月和鄔先生,將秋月納為妾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四爺籠絡了十四爺,十四爺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可就當四爺以為一切都如鄔先生所料塵埃落定的時候,李衛一封令人捧腹的信卻讓四爺發現他們漏算一人,這個人就是年羹堯,那我們接著看會發生什麼事。
  • 雍正王朝:寧用年羹堯,也不用胤祥,雍正為何如此選擇「大將軍」
    「大將軍」較之「陝甘總督」,權力更勝;西北邊塞較之「蜀地」,距離京城更遠;再加上昔日的雍親王,已經成為雍正皇帝,年羹堯能夠「捅出簍子」的機率更大、能夠造成的麻煩更大。總之,如果胤祥擔任「大將軍」,西北戰事便只是一次「捎帶手」的小插曲,既能迅速穩定邊疆,又能有效樹立雍正皇權的權威,更能避免「功高震主」的負面情況出現。
  • 老十四胤禵到底能調動多少野戰軍,為何能夠威脅雍正皇帝?
    老十四胤禛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率領大軍出徵。由於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老十四指揮的軍隊也越來越多。1622年,69歲的康熙皇帝逝世。此後,45歲的雍正皇帝繼位為帝。實際上雍正皇帝的皇位並不穩固,老八胤祀在蠢蠢欲動,老十四再一次虎視眈眈。老八胤祀經過一番鬥爭,終於俯首稱臣。
  • 《雍正王朝》中胤禛推薦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這背後有什麼深意?
    ,順便推出年羹堯,一舉兩得,即便老十四有什麼動作,年羹堯卡著西北門戶,不給他錢糧,數十萬大軍寸步難行;一、首先,來說說這件事發生的背景康熙五十七年,中原平穩無事,西疆策妄阿拉布坦與西藏喇嘛之間政教之爭卻愈演愈烈,終於釀出大變。
  • 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被雍正打壓時,手下幾十萬大軍,為何不反抗?
    其中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雍正剛繼位,便下旨:"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年羹堯立刻得到重用,成為雍正在西陲前線的代理人。隨著功勞的增加,雍正就正式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駐西寧坐鎮指揮平叛。然而雍正三年,雍正就開始清算年羹堯。最終年羹堯被賜自裁獄中。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一生,讓人驚嘆不已,上一刻還指點江山、千軍萬馬中縱橫,轉眼之間,所有的榮華富貴都成為了泡影。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讓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中描述的情節中,在康熙皇帝執政晚期,西北出現戰事,朝廷所派往西北的軍隊,因為中了敵軍的埋伏,使得朝廷派往的西北大軍因此全軍覆沒。康熙皇帝在收到西北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後,召來了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商量解決的對策,同時準備在這二人之中選出一位作為大將軍王,領兵前往西北出徵,康熙皇帝的這一舉動引發了朝中大臣們的猜測,朝中大臣紛紛猜測此次的大將軍王,一定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 多疑的雍正殺了年羹堯,卻放過了手握重權的嶽鍾琪呢?
    歷史上的年羹堯是個什麼樣的角色,我們大概有些了解,在君權神授的封建時代,功高震主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但同樣手握重權的嶽鍾琪,卻能好好的活過三朝,這其中也是有他的過人之處。他跟年羹堯最大的區別又是什麼呢?那就先來認識一下他吧。
  • 嶽鍾琪的兵權不比年羹堯小,為何雍正殺了年羹堯,放過了嶽鍾琪?
    升遷之路在西藏危急之時,康熙帝急忙派愛子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趕赴青海視師督戰。32歲的嶽鍾琪被提拔為四川永寧(今四川敘永)協副將。此次戰爭清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期間年羹堯和嶽鍾琪的表現都十分亮眼。
  • 嶽鍾琪的兵權不比年羹堯小,為何雍正只殺了年羹堯,放過了嶽鍾琪?
    而年羹堯就犯了忌諱,一般的滿清貴族見了年羹堯竟需要行跪拜禮,類似這種僭越行為無疑觸及了雍正皇帝的底線。 升遷之路 在西藏危急之時,康熙帝急忙派愛子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趕赴青海視師督戰。
  • 年羹堯擔任的撫遠大將軍屬於什麼級別?當時地位如何?
    年羹堯的「撫遠大將軍」,其實相當於其前任、康熙第十四子胤禵的「大將軍王」。胤禵的「大將軍王」,是《雍正王朝》中的戲劇說法,正式稱呼應為「撫遠大將軍」。胤禵回京後,豪格的孫子、原平逆將軍、輔國公延信代理撫遠大將軍,時任陝總督的年羹堯作為延信的主要助手共同掌管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