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寧用年羹堯,也不用胤祥,雍正為何如此選擇「大將軍」

2020-12-28 清朝那些人

對於逐漸大權在握,成為封疆大吏的年羹堯,鄔思道曾經有過一段極為精準的評價:

「我擔心的是年羹堯的今後,封疆大吏、大權在握,又遠處蜀地,倘若捅出簍子便是天大的麻煩,王爺不可不未雨綢繆啊!」

雍正皇帝登基後,首先解除了皇十四子胤禵的西北兵權,然後任命了「殺伐決斷、難以控制」的年羹堯接任「大將軍」,統帥二十多萬兵馬、節制西北四省。

「大將軍」較之「陝甘總督」,權力更勝;西北邊塞較之「蜀地」,距離京城更遠;再加上昔日的雍親王,已經成為雍正皇帝,年羹堯能夠「捅出簍子」的機率更大、能夠造成的麻煩更大。

可就算如此,雍正皇帝非但讓年羹堯擔任了「大將軍」,還給予了其絕對的信任和支持。

初任「大將軍」,打算用富寧安將軍「殺雞儆猴」的年羹堯,將自己的想法匯報給雍正皇帝以後,雍正皇帝給予了這樣的回應:

「你的想法,朕深以為然,朕將二十多萬兵馬交給了你,也就是將社稷的安危託付了你,你要有雷霆手段,不能有絲毫手軟,該怎麼做放手去做,朕會支持你!就是做錯了,朕也不會怪罪你!軍需糧草,朕自會源源不斷的接濟你,總之,你要替朕爭氣,剿滅了叛軍,守住了西北的門戶,你就是朕的恩人!」

憑心而論,雍正皇帝這種程度的支持和信任,如果不是年羹堯想著「養寇自重」,就算是十個羅布藏丹增恐怕也不是對手。

可正如鄔思道當初的擔憂一樣,年羹堯取得西北戰場的階段性勝利以後,便立即變得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甚至一度讓雍正皇帝陷入兩難境地。

是朝廷真沒人了,還是雍正皇帝誰也信不過,才讓年羹堯擔任這個「大將軍」?

朝廷並非沒人,帶兵出身,在軍界擁有極大影響力威望的胤祥就曾主動請纓,要求擔任這個「大將軍」

雍正皇帝難道還信不過自己的「鐵桿兄弟」——胤祥?或者,胤祥的軍事才能還比不過年羹堯?

當然不是!

雍正皇帝登基後,曾經對胤祥狠狠的敲打了一次。胤祥明白了雍正皇帝的苦衷後,給出了自己的態度:

「臣一身一命惟皇上是從,臣即前纓請命,願往青海與羅布藏丹增兵車相會,一場大捷下來百邪全避,那時辰皇上就能騰出手來清理吏治了!」

不可否認,如果胤祥成為「大將軍」,最起碼能夠在三個方面強過年羹堯:

1、西北戰事的時間將會大幅度縮短,軍需糧草的耗費也會大幅度降低;

2、雍正皇帝身上背負的「只重用漢人,不重用滿人」,後者「只重用奴才,不重用人才」罵名,將會徹底杜絕;

3、類似年羹堯「恃功而驕」的負面情況,不會出現;類似雍正皇帝嚴密控制年羹堯的情況,不會出現;因為重用年羹堯而讓雍正皇帝背負的一系列負面形象和輿論攻擊,更不會出現。

總之,如果胤祥擔任「大將軍」,西北戰事便只是一次「捎帶手」的小插曲,既能迅速穩定邊疆,又能有效樹立雍正皇權的權威,更能避免「功高震主」的負面情況出現。

可就算有著這麼多的優勢,雍正皇帝還是拒絕了胤祥的主動請纓,還給出了這樣的理由說明:

「十三弟啊,朕要的就是你這份心雄萬夫的壯志,但青海你不能去,朕身邊沒有護駕的不成啊!朕已令人傳詔,命年羹堯進京補大將軍缺,有你和衡臣他們,朕跟前的事兒就好辦多了啊!」

胤祥,本就是康熙皇帝留給雍正皇帝的「擎天保駕」之臣,基本相當於雍正皇權的「鎮山石」,更是雍正皇帝權威和地位的絕對保證。所以,雍正皇帝的這條理由並不是沒有道理。

只是,這絕非全部理由,甚至連主要理由都不能算!

讓胤祥出任「大將軍」,會讓「八爺黨」,尤其是會讓胤禵不服

1、康熙朝時期,康熙皇帝才是統治階層唯一的第一梯隊,像胤禛、胤禩、胤禵這類皇子只能算是統治階層的第二梯隊,也是為皇帝分憂、為朝廷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何況,康熙皇帝晚年逐漸將政務交給了諸位皇子負責,皇子擔任「大將軍王」便成了份屬應當。

可等到雍正皇帝登基以後,前朝皇子便升級成為皇帝手足,成為了統治階層的第一梯隊。也就是說,原本理應當差任職的皇子們,已經升級成為領導別人的「絕對主子」了,再讓他們擔任「大將軍王」便不再合適。所以,這個「大將軍」就只能讓「奴才」去幹。

很明顯,胤禵和胤祥都是這種情況,自然不再合適。如果剝奪了胤禵的兵權,讓胤祥接手,胤禵乃至整個「八爺黨」會有何種反應,可想而知。

只是,雍正皇帝有「奴才」「八爺黨」乃至胤禵同樣有「奴才」。雍正皇帝重用年羹堯,為何就不能重用其他人呢?

這個原因更簡單,或者,雍正皇帝面對這樣的質疑更有理由反駁。

年羹堯出任「四川提督」,是誰舉薦的?皇八子胤禩!

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又是誰舉薦的?皇十四子胤禵!

一個被你們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你們還有什麼理由提出反對意見!

當初的「政治交易」,就註定了胤祥和「大將軍」的無緣。

想當初,為了將年羹堯推到「陝甘總督」的位置上,皇四子胤禛舉薦了皇十四子胤禵擔任「大將軍王」;但為了打消胤禵的疑慮,皇四子胤禛曾經給出過不舉薦胤祥的理由說明:

「西北那麼大的戰事,關係到朝廷的安危,首先應該想到的是誰能夠帶兵取勝!在咱們阿哥當中啊,也就一個老十三還一個你,可叫我舉薦我第一個就要舉薦你。為什麼呢?因為十三弟的外公是喀爾喀蒙古的大汗,倒不是說他去帶兵就會反叛,而是牽了這層關係就會影響軍心。」

憑心而論,皇四子胤禛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也正因為這個擔憂,胤祥和「大將軍王」便再無無緣了!

作為皇子,胤禛能從大局出發,考慮到胤祥擔任「大將軍王」的弊端所在;作為皇帝,胤禛更要考慮胤祥的身份帶給軍心的負面影響。所以,不管雍正皇帝有多信任胤祥,胤祥都不宜擔任「大將軍王」

更重要的是,當初的這句擔憂是說給皇十四子胤禵聽的。如果讓胤祥擔任「大將軍王」,這句擔憂必然會成為胤禵反駁的理由。康熙朝時期,胤祥是喀爾喀蒙古大汗的外孫,雍正朝時期就不是了?當初,胤祥會影響軍心,現在就不會了?

甚至,胤禵會將胤祥對軍心的影響大肆宣傳,爭取朝野上下的共鳴,到時候,雍正皇帝又會落得何種境地,可想而知!

西北戰功以後,胤祥的命運堪憂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雍正皇帝之所以拒絕胤祥的「主動請纓」,還在於對胤祥的刻意保護。

功成名就的年羹堯,到底死在誰手裡?

死在御史言官的手裡;死在張廷玉、李衛這等雍正寵臣手裡;更是死在了「八爺黨」這類雍正皇帝的敵對勢力手裡。

「功高震主」的案例很多,但真正作到讓皇帝下定決心誅殺的又有幾個?哪個不是朝臣拼命彈劾,拼命建議的結果?

胤祥,安安穩穩的助力雍正皇權,還被人慢性毒殺;如果胤祥迅速取得西北戰事的勝利,立下不世之功,必然會遭到別人的嫉恨,毒殺是一方面,瘋狂彈劾、瘋狂攻擊又是一方面。等到胤祥被安上「功高震主」、「威脅皇權」的罪名後,雍正皇帝該如何處置胤祥?

殺,不捨得;不殺,朝臣不願意!到時候,雍正皇帝面臨的局面勢必會更嚴峻!

所以,為了保護胤祥,也為了不讓自己落得更難處理的困境,雍正皇帝絕不能讓胤祥出任「大將軍」

只是,拒絕了胤祥以後,雍正皇帝就不擔心胤祥會多想,或者會認為這是雍正皇帝對自己的不信任、不認可嗎?

來看雍正皇帝接下來的兩道諭旨:

第一道:「即著陝甘總督年羹堯實補大將軍缺,即刻進京,陛見就職。原大將軍王允禵,實晉郡王位,賞親王俸。」

這道諭旨,既是對原大將軍王胤禵的安撫,又是給他的交代。

第二道諭旨:「當年允祥在先皇手裡辦差,幹得很漂亮啊,先帝也常說,允祥乃吾家千裡駒啊。朕對他也是深有了解啊,如今他在上書房贊參機樞,朕看封個親王,賞三眼花翎還是應該的嘛!」

這道諭旨則是對胤祥的安撫和交代。原大將軍王,雍正皇帝的親兄弟也只是「實晉郡王位,賞親王俸」;胤祥只是「毛遂自薦」了一把,就直接「晉封親王、賞三眼花翎」,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帝王心術,周密如此、高明如此,康熙皇帝果真沒選錯人!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聽取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了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雍正最終能夠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進而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繼承皇位,奠定了非常的堅實的基礎。
  • 雍正王朝:胤禩的「謎之自信」——不控制胤祥,為何就敢發動政變
    年羹堯剛剛成為大將軍以後,胤禵的舊部——富寧安將軍將自己對抗年羹堯的具體情況匯報給了胤禵,對此,胤禟有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好,富寧安是好樣的,那年羹堯統不住二十幾萬大軍,到頭來,這大將軍還得你去!」注意,就連雍正皇帝在這個時候也並不知道胤祥已患重病,廉親王胤禩為何就直接將胤祥劃到「好人」之外了?這說明,不光是胤禟,就連胤禩對於胤祥的具體病況、病情發展乃至病因所在都有著明確的掌握!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前往西北指點年羹堯?兩個目的,很陰暗!
    01 鄔思道「自我價值」的證明鄔思道逃離京城以後,第一站選擇了雍正皇帝的心腹之臣——時任江蘇布政使李衛處,在李衛處,能滿足雍正皇帝對其的行蹤和狀態掌握,兌現自己「半隱」諾言;但同時,鄔思道還必須讓雍正皇帝時時看到自己的利用價值。為一個混混出身、大字不識的李衛做幕僚,鄔思道對於李衛的幫助之大,雍正皇帝肯定非常清楚。
  • 被解除兵權的年羹堯毫無造反能力,雍正為何仍要將其處死
    對於這次年羹堯回京述職請功,雍正皇帝十分重視,也給予高規格待遇。雍正皇帝要求在京王公之下大臣都要出京城城門迎接年羹堯之凱旋,確實給足了年大將軍面子。對於主子的格外恩遇,稍有城府之人都知曉收斂之必要性,但這豈是大將軍之做派?欣然接受出京迎接大臣之跪拜。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雍正王朝:明知道是死,孫嘉誠為何還毅然前往西北?這才叫錚臣
    原本,一個是遠離京城的大將軍,一個是京中任職的監察御史,孫嘉誠即使得罪了年羹堯,但在雍正皇帝的保護下,孫嘉誠也不至於落得慘死的下場!可明知兩人的關係已經惡化如此,雍正皇帝還是派遣孫嘉誠前往西北,幾乎等於遞給了年羹堯一把誅殺孫嘉誠的刀。雍正皇帝為何要派孫嘉誠前往西北?
  • 雍正王朝:年羹堯的膽子究竟有多大?來看下「燈下黑」的具體含義
    3、為了保證皇權穩固,雍正皇帝必須將老十三胤祥留在身邊;但為了控制兵權,他又必須將前任「大將軍王」胤禵支開;所以,重用年羹堯絕對是雍正皇帝的唯一選擇。但如果年羹堯失敗了,西北帶兵之權必定會重新落入胤禵之手,這才是對雍正皇權最為致命的打擊。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要血洗江夏鎮?從開始,他就中了胤禛的計
    注意,此時的年羹堯早已經先行回京匯報江南募捐工作了,並未隨胤禛、胤祥同行。如此命令之下,年羹堯得知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江夏鎮之辱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也就是說,年羹堯用血洗江夏鎮的辦法為其組織復仇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 雍正王朝中為何十三阿哥朝服顏色與眾不同?年羹堯:你看看我的穿著!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72期)上一期我們談了太子胤礽跟貴妃鄭春華的風流韻事,也應了一句話,美人多薄命!
  • 雍正殺年羹堯前,一隻老虎跑到年羹堯家中,雍正:這不是偶然
    千萬不要小看這兩個包裹,這包裹是兵部寄給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急件,從京城到西安,八百裡加急跑了六天,各驛站一刻不敢耽擱。年羹堯正在大帳中和幾個參將議事,聽聞有兵部急件,連忙出營帳迎接,打開一看,竟然是兩個青花瓷瓶。另附一封信件,是雍正親筆所寫。原來,嶺南的大臣給雍正進貢了一批荔枝,雍正念及年羹堯在西北辛苦,因此將荔枝裝在瓷瓶中,火速送往西安,給年羹堯嘗嘗鮮。
  • 雍正王朝:孫嘉誠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堯處是送死,為何欣然前往?
    如果說每一部電視劇相當於一個小世界一般,那麼無疑雍正王朝這個小世界是相當完善的,很多地方都是耐人尋味的,有著諸多職場道理和人情世故,所以又被稱之為職場教科書。那麼今天宋安之來分析一個有意思的劇情,那便是孫嘉誠到底是死於雍正的設局之下,還是死於其他原因呢?為什麼有些人覺得雍正派孫嘉誠前往西北年羹堯處分明是一個死局,為何孫嘉誠還會欣然前往呢?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是在聽了張廷玉勸諫後,才下決定賜死年羹堯?
    《雍正王朝》中,雍正雖然將年羹堯不斷貶謫,但是他卻頂住百官的壓力,始終沒有下令將年羹堯處死。直到在聽完張廷玉對其的進言之後,雍正這才最終下定了決心,賜年羹堯以自盡。實際上,張廷玉向雍正諫言處死年羹堯,這其中既有「於公」的成分,當然也有他的「私心」。而對於雍正來說,他看似遲遲不肯下最後的決定,其實也是一直在等待著張廷玉的這番勸諫。
  • 《雍正王朝》讓人感動的瞬間:康熙駕崩、胤祥薨逝、雍正欣慰的笑
    更何況,太子二次被廢以後,誰能保證在軍界擁有如此巨大影響力的胤祥就不會生出奪嫡之心?誰又能保證胤禛和胤祥之間會心生嫌隙,相互對抗?所以,康熙皇帝只有將其圈禁起來,是保護胤禛和胤祥的人身安全,更是保證胤禛和胤祥之間穩固的兄弟感情。更重要的是,有了這十年圈禁的付出,雍正皇帝才會更加恩寵、更加信任和倚重這些「可憐的十三弟」。
  • 雍正王朝:年羹堯身敗名裂,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雍正王朝是前些年非常熱播的電視劇,即使是現如今,雍正王朝的經典程度也是無法代替的。電視劇中,演員們將雍正的勤政愛民表演的淋漓盡致。不得不說,雍正王朝中出現了很多精彩的表演,最為記憶猶新的就是年羹堯被賜死。從年羹堯被賜死之後,也代表了電視劇的高潮要過一段落了。
  • 雍正王朝:老八實力為何如此強大,讓雍正到生命最後一年才擺平?
    四爺胤禛初露鋒芒,則沒什麼實力,一直到後來一路開掛,像橫空出世一般,成為九五之尊,讓所謂一手遮天的「八爺黨」措手不及,一對相愛相殺的一生之敵,當胤禩最終的挫敗而離開人世時,雍正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雍正王朝》中,自從下江南賑災,胤禛和胤禩就開始明裡暗裡互相攻擊了。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清宮影視劇,其中的許多細節及人物刻畫都十分生動真實,引人入勝,是我國影視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在整部電視劇中,許多人物的刻畫都深入人心,惟妙惟肖,以至於許多人看了一遍又一遍,看過後直接將其中人物的形象刻在了心中。
  • 雍正王朝:潛伏多年的野心家嶽鍾琪,他為什麼能一舉幹掉年羹堯?
    為什麼《雍正王朝》自首播以來,已經經過了二十年,至今還能讓人津津樂道,除了故事性強之外,裡面還蘊含著大量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有些人把它當成了職場教科書,學會了這裡面的權謀,升職加薪不再是夢想。說了好多期大人物,今天我們來講一個不大不小的人物,他就是曾經年羹堯手下的將領嶽鍾琪。
  • 雍正王朝:讓李衛保年羹堯,真是翠兒的「婦人之見」?恰恰相反
    所謂「不作就不會死」,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年羹堯,終於在雍正三年喜提「大罪九十二款」,什麼「大逆」、「欺罔」、「狂悖」、「僭越」等等等等,隨便拎出一條罪行都能讓年羹堯人頭落地。電視劇《雍正王朝》對於年羹堯這個雍正朝的著名人物進行了較為真實的還原,除了出身雍正潛邸這一條不太準確外,年羹堯自擔任「四川巡撫」以後的仕途軌跡基本就和劇中發展相同。
  • 後期的年羹堯已被廢兵權,為何雍正還要將其斬盡殺絕?
    雍正即位後,年羹堯以數十年積攢的戰功、權勢和地位迅速升遷,很快統帥西部的一切事務,同時也成為雍正在西疆的代理人,他手中的權力遠遠超過其他將軍和總督。更有甚者,對他寄予厚望的雍正帝,還囑咐周邊地區的官員,凡事都要聽年羹堯的話,一切以年羹堯為準。很快,青海地區又有叛亂,西疆硝煙四起,匆匆忙忙之間,雍正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駐於西寧地區,統率全軍鎮壓叛亂。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讓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中描述的情節中,在康熙皇帝執政晚期,西北出現戰事,朝廷所派往西北的軍隊,因為中了敵軍的埋伏,使得朝廷派往的西北大軍因此全軍覆沒。不過四阿哥胤禛卻在此次放棄了爭奪大將軍王的行為,除了是因為自己沒有帶過兵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四阿哥胤禛想要舉薦十三弟胤祥出任大將軍王,不過在聽完鄔先生的一番分析後,使得四阿哥胤禛最終放棄了舉薦十三弟胤祥出任大將軍王的想法,改為舉薦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