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小學生的智商高不高,分辨的方法是很簡單的,但是想要知道學齡前的兒童天姿是否聰慧就比較麻煩,尤其是對於一歲左右的小寶寶來說,在大多數家長的眼裡,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但其實有的孩子從小,就表現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可惜很多家長都沒有發現,以至於錯過了寶寶智力發育的關鍵期。那麼,一歲左右的寶寶具體有哪些行為,表明他的智商比較高呢?
1、平衡能力好:一周歲的寶寶大多是在學走路的階段,而寶寶學走路的快與慢跟寶寶掌握的平衡感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說寶寶的平衡能力好,說明智力高呢?那是因為寶寶的平衡能力,與小腦的發育有很大的關係,從寶寶掌握的平衡能力情況,就可以看出小腦的發育狀況,平衡能力好,說明小腦發育不錯,如果平衡能力差一些,就說明小腦發育狀況有些遲緩。
2、愛笑:微笑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感情的重要的方式,孩子喜歡微笑,其實是他渴望與人交流。有人認為愛笑的孩子比較聰明,這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這是他想要融入這個社會的第一步,同時對他的智力也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孩子喜歡笑,能夠促進體內膽汁的排洩,加快身體的代謝系統,有利於糞便的疏通,還能夠增加肺活量。
3、吃東西自己拿:現在有的家長給寶寶營造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成長氛圍,其實孩子吃東西自己拿是好的,家長們不要阻止,當孩子願意自己動手,說明他們願意勇敢嘗試,而且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學習能力特別強,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是高智商,他們願意實踐,勤動手可以鍛鍊動手能力,帶動大腦的發育。
4、模仿能力強:神經學家專一做過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一歲的孩子模仿越快,模仿能力越強、越好的孩子,其大腦皮層就越發達,智商就越高。一般一歲的孩子就能進行簡單的模仿了,比如模仿大人說話、掃地、拿杯子、喝水等等等等,隨著大腦皮層的飛快發展,能模仿的動作神態也越來越複雜,如果你家寶寶能模仿動作的神態、越複雜說明你家寶寶大腦皮層發育越好,寶寶的智商水平自然比一般的孩子高。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小孩子喜歡和小動物講話,好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其實這都說明了孩子的想像力比較豐富,是智力發展的體現。而聰明的孩子在面對某件事情時,即使不會說話,也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緊張或者興奮的情緒,說明他對事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
另外,孩子的智力發育跟飲食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的脾胃不好,很多營養都吸收不了,吃的再多給身體增加的事一種負擔。平時還很容易積食,孩子脾胃不好,一定要給孩子做做推拿,孩子脾胃好了,身體營養吸收好了,為孩子的智力發育助力。平時零食就不要給孩子吃了,注意養護孩子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