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集結了三百多篇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約五百年之間或民間愛情、或社會風情、或君主與諸侯交誼之情的各類詩歌,自古以來被文人墨客奉為經典,人人學而誦之,同時也作為文學「教科書」,古代文人的啟蒙書籍。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熟讀《詩經》,又怎能寫出好文章呢?
提到《關雎》,想必人人都能吟上一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耳熟能詳的詩歌,也是大多數人自上學以來學習的第一首兩千多年前的詩歌,朗朗上口,韻味不凡,其中真意未必能知,但那一個個搖頭晃腦的模樣,很具喜感。
《關雎》為「《風》之始也」,也是整卷《詩經》中的第一篇。朱熹《詩集傳》序說:「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裡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
由於其出自《國風》,所以歷來被稱為愛情詩的典範,男女追求愛情的楷模。「關雎」也是孔子在《論語》中多次提到《詩》中唯一具體評價過的作品,謂之「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根據整首詩意與當時推崇愛與自由的社會風情來說,「關雎」確實為一部愛情詩,並且可以列為戀愛的典範,以正國風。
如此優美的詩歌當然要細細品味,當閱讀數遍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其中意義深刻且層次各一。不僅樹立出一種愛情的價值觀,還能體現出「中庸」之基礎與家庭婚姻的道德典範,更能教會我們為人做事的道理,《關雎》一詩值得我們去深入學習。
《關雎》小品
成雙成對的雎鳥在小河中間的高地上,相互依偎,咕咕而喝。那美麗賢惠的女子,正是優秀卓越的男人要追求的好配偶。
這河邊正有這樣一名女子,正在順著河流採摘參差不齊的荇菜,路過的一位官人被她深深迷住,如此美麗的人正是他所要追求的對象啊。
想要向那美麗的女子表白,卻不知道用什麼辦法,無論白天黑夜,或睜眼閉眼都在想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仍然深深地思念她。
那鮮嫩的荇菜可以隨手採摘,並不需要擔憂什麼,而那美麗動人的女子啊,我是否能彈琴鼓瑟像她示好呢?
那鮮嫩的荇菜採摘之後需要衝洗,然後進行擇取與挑選,那美麗動人的女子啊,我要敲鐘打鼓向她表白,從此追尋她左右,使她永遠歡快。
追逐理想,持之以恆,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在我們為人處事當中,《關雎》也為我們提供了一條規整的思路,我們無論是求學還是做事業,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就像追求美麗的女子一樣,唯有持之以恆,不怕困難,才能有所收穫,實現最終的勝利。
那「關關雎鳩」正是我們見到的一些成功人士,他們備受矚目,立在河之洲頭。而我們要追尋的,正是「窈窕淑女」,一個有志之士的人生理想。實現理想的方法有很多,就像水中「荇菜」一樣「左右流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付諸行動,或採之,或芼之,最終才能友之,樂之。
美麗而獨特的《關雎》所蘊含的豐富意義,大家還有哪些體會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交流。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