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讓自己的電影《囧媽》免費了,等了兩天了,難道沒人跟進呢?陳思成跟騰訊合作吧……
終於,有人動影院的奶酪了。
傳統業態的奶酪,哪一塊沒動呢?時間早晚的事情。
很過癮啊!
說實話,熬夜看完《囧媽》,真不覺得好看,感覺徐崢越來越像馮小剛,都在自己的世界裡任性煽情。
如果真在影院上映,票房我真的很擔心。
有時候,不可抗力降臨時,往往就急中生智誕生出革命性的變化。這次,字節跳動贏了,今日頭條牛叉了,西瓜視頻厲害了。
今年看NBA,已經轉移到手機上了,其實也是因為某個小意外事件。結果騰訊體育牛叉了。
手機屏早已擊敗了電視屏,電影之前還勢均力敵,這下好了,手機屏春節檔完勝。
其他電影還不趕緊的,稍一遲疑,黃瓜菜都涼了,到時後悔莫及,別怪我沒提醒你。
在影院看電影固然好,但時間成本的確也很大……比如,外賣的確沒有剛炒出的菜好吃,但方便省事,綜合權衡,外賣得分仍然超過出門就餐。
手機上看電影,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影院有點像春晚舞臺,平臺空間有限,有你沒我,競爭上臺白熱化。
還記得某大導演與某大院線開撕的故事嗎?無非是糾結排片量多少。
一天就24小時,一家影院就那麼幾塊銀幕,每年電影生產多少?目前垃圾電影居多,還好;假如好電影增多,而春節檔就那麼幾天,怎麼分配?
手機上空間無限。
任你編劇導演再有才華體力,生產再多影片,也能給你全部消化……
我原來幹雜誌編輯,當年最紅火的時候,幾千種雜誌吧,現在一個微信公眾號,外加一個頭條號,一個號就是一本雜誌,有規模的號數量幾百萬不止。
不禁替馮導遺憾,《如果芸知道》假如賣給某視頻網站或app,賣個幾億應該不成問題。何苦硬擠院線,自取其辱……
當年鬧非典,淘寶趁勢而起。
如今這陣勢,手機上首播電影,該主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