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公布C輪融資的摩拜單車,到底能走多遠?

2021-02-15 小飯桌

把時間撥回2016年伊始,被幾家基金拒絕後的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肯定難以想像,她所發起的這個共享自行車項目,會紅成今天這個樣子。

今年三四月份,摩拜單車創始團隊開始密集見投資人,但許多基金一聽聞其模式——自己重金造單車,租金半小時一塊錢——頓時就沒了興趣,覺得這種玩法沒前途,甚至有機構已約好時間見面,後來卻放了摩拜的鴿子。

不過,在咱們中國,反轉向來神奇。僅僅不到半年時間,摩拜單車就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戰」,儼然已成國內最熱創業項目,被媒體議論、受資本熱捧,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了A輪、B輪以及B+輪融資。

據接近摩拜人士透露,摩拜科技A輪領投方為愉悅資本,B輪則由熊貓資本領投、愉悅資本跟投,融資數額為千萬美元級別;而在B輪之後,摩拜又迅速獲得了創新工場的B+輪投資。現在,摩拜的C輪融資亦已基本完成,消息將在近期公布。

相比之前的不看好,如今在許多投資人眼裡,這項目簡直太有意思了:剛性需求巨大的網絡效應政府支持用戶開心,說不準就是下一個滴滴出行。這麼好的機會你不抓住,可能瞬間就會錯過幾個億。

至於摩拜為何以如此迅猛的速度融資,答案很簡單,其高成本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必須擁抱資本,想要成功,就得一輪又一輪地融資,然後,高速造車、大量鋪貨、佔領山頭,讓後來者無路可走。

那麼,問題來了,從門前冷落鞍馬稀,到如今踏破鐵鞋無覓處,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摩拜到底是怎麼打贏這場翻身戰的?

其實也不難,他們就講了3個故事。     

2015年年底,Uber上海區總經理王曉峰離職以後,熊貓資本四位合伙人就一直在留意他的動靜。

「這樣的人,辭職之後創業的可能性很大,而他做出來的項目也不會差。」熊貓資本合伙人毛聖博對小飯桌記者說。

果然,到了今年4月份,王曉峰創業的消息傳來,毛聖博的搭檔李論與王是舊識,於是他立馬聯繫上王曉峰,約他出來喝個咖啡。

咖啡館就選在摩拜上海分部樓下,王曉峰現在的身份是:一名創業者、摩拜科技CEO、前媒體人胡瑋煒和前福特SYNC開發管理經理夏一平的合夥搭檔,抿下幾口咖啡後,話題直入山門,他告訴熊貓資本兩位,自己做了個有意思的項目,正在尋找融資,B輪。

於是,迅速結帳,王曉峰立馬帶著李論與毛聖博,去附近體驗一下這個上線不久、尚且鮮為人知的全新產品——毛聖博告訴記者,當時摩拜在整個上海就一個點,投放量大概只有300-400輛。

下載App、註冊、交付299元押金、掃碼解鎖,三人騎著摩拜單車在附近轉悠了一圈,李論與毛聖博的第一判斷是:這模式可行,這事兒是個剛需。

這當然也是摩拜給出的說法——俗話說衣食住行,出行領域的機會永遠巨大,滴滴解決了人們中長距離的出行難題,但有一個問題卻一直刺痛著人民大眾的心,最後3-5公裡怎麼辦?

打車並不實惠,也並不實際,如果你恰好住在北京,那麼3-5公裡的行車路程,很可能會變成30-50分鐘的「堵心」之旅。至於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打造的公共自行車,體驗和覆蓋率一直都不夠好。

那麼,摩拜是什麼?健康、綠色、環保、酷炫,一個App隨掃隨騎,還不依靠電子樁,這是一種全新的出行乃至生活方式。

藉助它,人們可以更便捷地到達地鐵站、到達教學樓、到達購物中心,又或者在景區瞎晃悠,晚飯後遛個彎,這些都並無不可。

所以,摩拜的意思是,他們用商業的方式解決了一個社會痼疾,這既幫助了人們,也收穫了市場,想像空間巨大。

毛聖博一行人認同這個說法,需求存在,市場就存在,於是,協議很快敲定,錢在6月份就打進了摩拜的帳戶。


▲ 熊貓資本毛聖博

當然,投資不能靠直覺,風險還是需要考慮的。

因此,第二次與王曉峰見面時,毛聖博等人拋出了兩個主要疑慮:

1.你們怎麼降低維護費用?

2.你們如何防止不規範用車行為?

這正是傳統公共自行車系統所面臨的兩大挑戰,也是阻礙公共自行車推廣普及的兩大元兇。

面對質疑,摩拜團隊首先把熊貓資本等人帶到了江蘇,他們在這裡擁有一家工廠,他們引以為豪的自行車從這裡生產。

在工廠裡頭,毛聖博看到一輛摩拜單車的誕生過程,從輪轂、車體到智能U型鎖,摩拜提供一整套獨有的研發和設計方案,以求做到除了好看之餘,還得「四年免維護」。他們向資本買方展示了這些細節:

✪ 用軸承結構去替代自行車鏈條,讓車子不再「掉鏈子」

✪ 借鑑汽車工藝,用5條幅輪轂去替代傳統32條幅結構,增強抗擊性

✪ 用鋁材替代鋼鐵,讓車身防水防鏽

✪ 裝配防爆輪胎,抗磨損,無需充氣

✪ 智能鎖內置物聯網和GPS晶片,並通過騎行產生的動能充電

✪ 為避免損壞,車座設置為無法調高,且不加裝籃筐

✪ 橙色輪轂與銀色全鋁車身配搭,增強辨識度與設計感

簡而言之,擺在毛聖博等人面前的這輛造型奇特的小輪自行車,它可以在日曬雨淋、騎行磨蹭中,堅持1460個日夜,維護費用自然大大降低。

因此他們判斷,摩拜單車的投放無需太多人力成本,如果能把維護費用降到最低,這事情就具備了可行性。

至於不規範用車行為,摩拜說,類比我們的社會運作,人心並不可靠,所以要用法律來規範,而摩拜也是一樣,建立一套信用制度,就可以防範人心的叵測

具體規則如下:每位摩拜用戶註冊之初,均擁有100信用分,每騎一次增加1分,舉報1次增加1分,違規就扣分,7月之後,若有違停將一次性扣除20分,而當信用分低於80時,用車單價將提高到100元/半小時,如果忘記上鎖導致單車遺失,按照協議,需賠償2000元。

毛聖博等人篤信制度的力量,心中疑慮大消,很快與摩拜成了合作夥伴,現在,偶有夜深人靜加班時,他們仍會上門陪摩拜眾人吃吃夜宵。

需要補充的是:法律雖然存在,但總有犯法之人,摩拜也逃不過此等命運,違規停放導致用戶找不到車,更可怕的是非用戶群體的惡意破壞行為——前不久一篇名為《摩拜單車在上海運營3個月後,創始人哭了》的文章在朋友圈裡傳播量達到10W+,談論的就是這個問題,對此,目前的信用制度仍然無解。

▲ 北京街頭,二維碼遭到破壞的摩拜

按照毛聖博的說法,目前自行車的損毀率仍在可控範圍之內,他相信未來該比例也不會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9月19日,摩拜宣布與前海徵信達成合作,用戶的信用分值將被納入前海徵信的個人徵信系統;此外,摩拜或將基於對違規行為的統計,推出摩拜城市文明指數排行榜,對當地監管部門和違規群體進行施壓。

▲ 上海的摩拜被破壞

有關摩拜,一個被大家反覆談論的問題是:為民服務誠然好,可是怎麼掙錢呢?

而就算是摩拜自己,對外也一直習慣標榜自身的社會價值,卻幾乎不談論盈利模式,發展到今天,「不知道怎麼掙錢」仿佛成了摩拜的企業特色。

摩拜科技CEO王曉峰曾在接受《財經天下》採訪時表示,一開始一輛摩拜單車的造價需要6000元,後來隨著原料採購量的增加,才逐漸降低至3000元。

那麼,我們可以給它算一筆帳,就按照單價3000元的成本,一輛車子日均使用5次,每次1塊錢,每年有效騎行時間300天,那麼,一年下來,一輛摩拜單車的收入是1500元,需要2年才能回收成本,似乎並不划算。

顯然,對於投資人而言,一家不能掙錢的公司,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接受的。

而實際的情況是,與摩拜溝通完之後,毛聖博給出了樂觀的看法:前期硬體成本投入雖然大,但人工運營成本比較低,以目前的速度擴張,待用戶量上來之後,收入渠道就不僅僅是租金那麼簡單,可以做廣告、也可以切電商,想像空間十分大,「我們並不擔心。」

意思是說,一切在於未來,或許摩拜在前兩三年並不掙錢,但如果它熬過去了,就可以長成大樹。

不過,摩拜迅速躥紅,很可能會引出後來的競爭者,對此,毛聖博表示,摩拜的模式其實不易模仿,它需要足夠的技術積累和較長的運營準備期,跟風者跟不上腳步。

一位不願具名的創業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和團隊也曾考慮開發一個共享自行車項目,但分析完商業模型後,他們發現時間已不足夠,摩拜花了一年多時間去準備,並在短期內迅速擴張,後發的初創公司很難有機會去搶佔市場,摩拜已呈現出「壟斷」的勢頭。

而另一種值得思考的可能性則是:滴滴或許將會出手,實際上,對於最後3-5公裡出行,滴滴已經開始布局——日前在北京回龍觀附近上線的地鐵接駁小巴,其使用場景就與摩拜極其相似。

對於巨頭入局的可能性,摩拜與投資人都不是沒有思考過。在毛聖博看來,滴滴作為一家體量龐大的公司,業務分散,要專心做好自行車,實際很難,而初創公司摩拜則可以一門心思地投入所有精力,去把這件事情幹好,這其實是一種經典類比:大公司裡的小部門與All in的創業公司。

事實上,在資本層面,還有一個不太方便提及但卻令人浮想聯翩的故事線索,就是滴滴有可能入股摩拜,乃至發起收購。

作為一種B2C的租賃式共享經濟,摩拜快速融資的邏輯很簡單:拿到足夠的錢,造出足夠的車,在短時間內把車輛鋪展開來,從一個城市擴張到另一個城市,實現壟斷。

根據酷傳App監控平臺顯示,9月19日摩拜單車App安卓九大市場總下載量為889073次,而在8月15日,摩拜剛進駐北京時,總下載量才173535次,不足一個月時間,摩拜App下載量增長了715538次,同時,在蘋果的App store上,摩拜亦已衝進旅遊排行榜前10。

另據拉勾網顯示,摩拜單車在9月11日發布了針對深圳當地的車輛運營專員招聘需求,這就是說,摩拜很可能近期就會南下,擴張到深圳,速度之快,野心盡顯。

快速擴張與大量鋪車是分不開的,而大量鋪車的背後,則是巨量資本的支撐。可以說,摩拜單車已經走上了一條離不開融資的道路,是否能融到下一輪,直接決定了其生死去向。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這種燒錢的玩法,可能一時風光,但潛伏在背後的隱患卻十分巨大。

而潛伏的隱患,很可能就在身邊:9月19日晚上,摩拜App宕機6個小時,北京、上海用戶皆無法正常用車,恰恰在這一天,摩拜安卓市場下載量暴增了91359次——加速鋪貨,讓用戶量激增,致使伺服器無法承載,或許就是本次宕機的罪魁禍首。

 

▲ 摩拜宕機簡訊通知

另一方面,產品最終面向的是用戶,用戶關心的是車好不好騎、難不難找,而不是他們居然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卻造出了一輛誠然足夠堅實,但也並不舒適的自行車。

小飯桌記者在北京多個地點進行了隨機採訪,大多數用戶對摩拜單車的便捷性表示滿意,但對騎行體驗均有不同程度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幾個地方:太重、坐墊太硬且無法調高、沒有籃筐。

而在摩拜的宣傳片《讓自行車回歸城市》裡,氧氣App執行主編劉麗娟卻如是說:「如果不能夠做到簡潔和舒適,那麼美還有什麼意義呢?」

作為用戶,我們都不希望這段話最終淪為反諷,所以,摩拜在迅猛擴張的路上,也應回過頭來,把產品再好好打磨一下,畢竟我們篤信,舒適的體驗,才配得上「美好的出行」。

▲ 80年代,北京街頭的自行車

總的來說,按照摩拜目前的規模和發展路徑,它已呈現出成為一方巨頭的態勢,有機會壯大、然後叱吒風雲,不過,創投圈永遠充滿意外,神奇的反轉無處不在,所以,如果未來的它被一家BAT級別的巨頭收購,我們也不必太過驚訝。

無論如何,放眼更廣闊的未來,摩拜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共享自行車,連同其他的共享出行方式,或許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們的城市肌理,從而讓我們這些亂糟糟的所謂大城市,變得更友好一些。

相關焦點

  • 2年7輪融資,20多個投資人,ofo與摩拜瘋狂賽跑,共享單車融資爆表...
    此次融資由DST領投,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Atomico、新華聯集團等機構跟投。此輪融資後,ofo正式進入獨角獸行列。十天前(2月20日),同處於共享單車第一梯隊的摩拜單車也宣布再次獲得D輪後新融資,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 的股權投資,同時,曾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但是,並未披露具體金額。
  • 一覺醒來,世間再無摩拜單車
    如今,終於走到這一步,倒計時過後,摩拜單車全面退場,美團單車作為唯一品牌走向前臺,將與滴滴、哈囉繼續在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領域廝殺和纏鬥。談起摩拜與美團的淵源,最早要追溯至摩拜C輪融資。2016年10月,摩拜完成超過1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美團掌門人王興,王興以個人名義投資摩拜,外界猜測未來美團或與摩拜結盟,尤其是美團商戶點評數據與摩拜整合擁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半年後,王興公開為摩拜打call,直言摩拜模式是對的,ofo是錯的。他認為,「ofo提出一個連接自行車的概念,我覺得是錯的、沒有想清楚的概念。
  • 摩拜單車的「體面」與小黃車的「狗血」
    2020年12月14日晚,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停止服務和運營。至此,摩拜將從名義上退出市場。而共享單車的另一大巨頭ofo小黃車早在2019年4月份破產,退出市場。目前遙想當年,ofo小黃車與摩拜兩大巨頭對於市場爭奪十分激烈,後期哈羅單車的加入,最終造就了當時共享單車的三大巨頭。而如今,隨著摩拜的退出,當時的三大巨頭僅剩哈羅單車,令人噓噓。
  • 摩拜日本即將完成A輪融資:社交公司LINE領投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12月20日消息,摩拜公司今天正式宣布,他們已經與日本最大的社交公司LINE達成戰略合作。與此同時,摩拜在日本的分公司也完成了A輪融資,此次融資是由LINE進行領投的,不過具體的金額摩拜並沒有透露。
  • 摩拜徹底走了,但我更想念我的 ofo 押金了
    一開始,憑藉掃碼、無樁、電子鎖等嶄新的產品理念,ofo 在社交網絡爆紅,並且無形中催生了 「共享單車」 的概念——此後不久,2015 年 3 月,ofo 獲得了天使輪融資。不過,摩拜單車起步也並不晚。2015 年 10 月,資本幾乎同步開始進入到 ofo 和摩拜的發展路徑中;其中,摩拜當月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 A 輪融資,ofo 則獲得了 900 萬元人民幣的 Pre-A 輪融資——當月,ofo 實現了 2 萬輛的單車投放量,但摩拜單車還未上線。實際上,當它們各自走向商業和資本的真正戰場,已經是 2016 年。
  • 「元老」摩拜停止服務 共享單車群雄割據時代的謝幕?
    近日,摩拜APP和微信小程序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伴隨著這家共享單車「元老」企業的告別,短暫而又激烈的共享單車群雄割據時代終結了,留下了許多大喜大悲的商業故事。ofo小黃車創始人兼CEO戴威。2016年1月,在剛剛拿到來自金沙江創投的1000萬元A輪投資後,戴威趴在北京國貿三期商城的圍欄上,和好兄弟、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感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錢」。但是,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接下來的一年多裡,戴威忙著四處奔走演講,又完成了B、C、D三輪融資,總金額超過40億元。
  • 摩拜徹底走了,但我更想念我的 99 元 ofo 押金了
    一開始,憑藉掃碼、無樁、電子鎖等嶄新的產品理念,ofo 在社交網絡爆紅,並且無形中催生了 「共享單車」 的概念——此後不久,2015 年 3 月,ofo 獲得了天使輪融資。不過,摩拜單車起步也並不晚。雷鋒網注意到,2016 年,ofo 在 8 個月的時間裡獲得了 5 輪融資,其中最後一輪是 10 月份的 C2 輪融資,金額高達 1.3 億美元。而摩拜在 2016 的融資歷程也不遑多讓——業務上線 4 個月後,它在當年的 8 月到 10 月密集完成了 4 輪融資,其中在 2016 年 10 月的 C+ 輪融資中,美團 CEO 王興以個人名義投資其中。
  • 摩拜徹底走了 但我更想念我的99元ofo押金了
    一開始,憑藉掃碼、無樁、電子鎖等嶄新的產品理念,ofo 在社交網絡爆紅,並且無形中催生了 「共享單車」 的概念——此後不久,2015 年 3 月,ofo 獲得了天使輪融資。不過,摩拜單車起步也並不晚。2015 年 10 月,資本幾乎同步開始進入到 ofo 和摩拜的發展路徑中;其中,摩拜當月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 A 輪融資,ofo 則獲得了 900 萬元人民幣的 Pre-A 輪融資——當月,ofo 實現了 2 萬輛的單車投放量,但摩拜單車還未上線。實際上,當它們各自走向商業和資本的真正戰場,已經是 2016 年。
  • 再見了,摩拜單車!
    雖然共享單車品牌眾多,但其中名氣最大的要數ofo和摩拜,這兩家公司可以算是早期共享單車的代表,但是隨著「共享經濟」泡沫的破裂,兩家公司也是首當其衝,被迅速湮滅了。相對於ofo,摩拜的處境可能要更好一些,在2018年,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而「摩拜」這個品牌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日,據摩拜微信小程序公布,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於在2020年12月14日晚23點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摩拜單車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美團單車。至此,一個時代結束了。
  • 別了,摩拜單車!今天,讓我最後一次這樣叫你…
    摩拜單車將更名為美團單車△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欄目視頻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今日發布內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團App,摩拜單車將成為美團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單車事業部,由他本人兼任事業部總經理。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的唯一入口。
  • 摩拜單車美女創始人32分鐘演講:為什麼做出摩拜的人是我?
    這個視頻叫《摩拜在北京的15天》。開始的時候摩拜在中關村大概就投了一百多輛,後面慢慢地加大投放量。他們發現了這15天的一個變化,左下角是時間,可以看到時間的變化。摩拜在北京的15天每一個亮點,代表每一次開關鎖。摩拜用了15天的時間,用自行車點亮一座城市。
  • 一周海外融資 | Carbon獲得2.0億美元D輪融資,摩拜日本獲得A輪融資
    Convercent獲得2500萬美元E輪及以後融資Convercent利用雲計算技術將傳統意義上的治理、風險與合規(GRC)進行革新,從而幫助企業在運營上符合政府及行業相關規程,使員工遵守企業政策,同時也讓決策者能更加輕鬆地面對市場風險。4.
  • 摩拜,拜拜!
    再見,摩拜單車!你好,美團單車!共享單車江湖風雲再變。說到共享單車,就不得不提作為共享單車「雙雄」的ofo和摩拜,曾經,是所謂的共享經濟的代表,只是,如今,一切都變了。分析人士指出,美團的品牌價值高於摩拜單車,通過品牌的協調性進行發展,可以發展更好。2和美團在一起的日子說起美團與摩拜的淵源,恐怕最早要追溯至摩拜C輪融資。
  • 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如果失敗了,就當做公益
    這個視頻叫《摩拜在北京的15天》。開始的時候摩拜在中關村大概就投了一百多輛,後面慢慢地加大投放量。他們發現了這15天的一個變化,左下角是時間,可以看到時間的變化。摩拜在北京的15天每一個亮點,代表每一次開關鎖。摩拜用了15天的時間,用自行車點亮一座城市。
  • 江湖上再也沒有摩拜單車了
    當時胡瑋煒對自己單車的要求難倒了許多人。需要一把智能鎖,滿足掃碼開鎖,即走即停,除了能接受信號和匹配軟體後臺,還能接受指令開鎖,報告定位和自動充電,並且四年內不用修的自行單車這些要求幾乎嚇跑了所有自行車產商,就連當初的出行團隊都覺得這個項目賺錢難度太大,都紛紛離開。
  • 傳哈羅單車正尋求最新融資,為什麼說哈羅單車融資難?
    談及共享單車這個行業,或許很多朋友會想到ofo與摩拜單車。不可否認,摩拜與ofo可以說是共享單車的鼻祖甚至是巨頭。但咱們今天的主角是哈羅單車。今日有媒體報導:哈囉單車正在與投資者磋商,尋求融資數億美元。
  • 拜拜,摩拜單車
    12月15日起,摩拜單車的APP和微信小程序,正式下線。啟動後,會彈出一個提示:美團相見,陪伴不變。是的,摩拜「跑路」了。不過,摩拜的跑路,和ofo的跑路還不一樣,因為摩拜被美團收購了。帳號和餘額都原封不動的導入了美團APP,用戶通過美團APP即可繼續騎單車,摩拜單車的名字也更名為美團單車。其實,在星空君所在的城市,早就無法使用摩拜單車微信小程序掃開單車,必須使用美團APP才行。
  • mobike摩拜單車常見問題匯總
    現在摩拜單車風行都市,如果你還沒騎過摩拜單車那你就OUT了。但是很多人都使用摩拜單車的時候遇到各種問題,現在學習吧匯總了這些問題,並逐一解答!    摩拜單車使用方法  掃描自行車上的二維碼,進行支付解鎖,首次使用會進入下載頁面。
  • Spotify的大航海和摩拜單車的黑暗森林
    在 Spotify 上市的同一天,媒體報導稱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本地服務公司美團收購了共享單車最有實力競爭者之一的摩拜單車。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證實了這一情況。雙方的交易細節大致如下:美團全資收購摩拜,媒體報導稱價格約 27 億美元,其中 65% 即 16 億美元現金,35% 即 11 億美元用美團的股權支付。
  • 胡瑋煒與摩拜單車的故事:更多情懷、更少商業
    雷鋒網按:在去年《一席》的一次演講中,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被前一位講者感動到落淚。這個看上去瘦小的女生,同時也是感性的,同事和朋友都親切地稱她為「胡阿姨」。2016年4月起,她創辦的摩拜單車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共享單車」的風潮。「讓自行車回歸城市」這句口號充滿情懷,也常常被胡瑋煒掛在嘴邊,延續到她所有的演講及分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