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幹達咖啡在非洲產區裡面是個「小害羞」,一直不活躍在大眾的視線裡面。烏幹達咖啡之所以這麼「害羞」是因為烏幹達一直種植的大多以羅布斯塔為主,近幾年隨著精品咖啡市場的支持與發展,烏幹達也開始種植阿拉比卡咖啡豆。前街認為烏幹達咖啡是非洲精品咖啡的新星,是一個能讓人期待的咖啡產國。前街咖啡也入手過幾款來自烏幹達不同產區的咖啡豆進行杯測,本文前街咖啡來說一說來自艾崗山產區的咖啡豆。
艾崗山產區
Mount Elgon
艾崗山是一座靜止的火山,接鄰肯亞的烏幹達東部 Kapchorwa省。據說曾經是非洲最高峰,當地人相信神祗居住在山頂,遠非凡人可及,當神祗高興的時候,雨露充足,整片山坡受惠,萬物滋長,綠意盎然,卡瓦會員的咖啡園就散布於艾崗山。火山活動休止後,艾崗山頂形成巨大的火山坑,進而積蓄為湖泊,分流而下的溪水灌溉山坡上的農作物。火山土壤的種豬使烏幹達咖啡具有風味獨特,口味香醇、酸甜適中的調性。
前街咖啡——烏幹達SL14 SL28咖啡豆
產區:艾崗山
處理廠:佐爾山雅格蘭夷處理廠
品種:SL14&SL28處理法:日曬處理法
佐爾山雅格蘭夷處理廠
前街入手的這款烏幹達咖啡來自2017年TOH大賽第四名的佐爾山雅格蘭夷處理廠。佐爾山雅格蘭夷處理廠是整個非洲第一個參與有機永續方案的組織,「希比有機計劃」於 2002 年開始啟動,成為非洲第一個拿到 UTZ CERTIFIED 認證的咖啡。肥料使用堆肥,遮蔭良好。
什麼是TOH大賽?
TOH(Taste of Harvest)是由非洲的咖啡協會(African Fine Coffees Association,簡稱AFCA)所發起的一項精品咖啡生豆競賽,每年會在非洲的各個咖啡產國之間進行的生豆競賽,且只限於當季收穫的咖啡豆。其競賽的性質就類似於美洲的COE,或者是巴拿馬的BOP。而TOH不同的地方則在於除了非洲全國級的,還有下屬的區域級和全非洲級別的生豆競賽。
日曬處理法
Natural
烏幹達不僅做水洗處理,也做微批量的日曬處理。前街入手的這支咖啡豆就是使用日曬處理。咖啡果實採摘後,篩去瑕疵的果子和未熟/過熟的果子。然後直接送至高棚架平鋪晾曬,像這樣的日曬加工咖啡在25-30天之間乾燥。直至咖啡含水率降到11%左右才完成乾燥過程。前街認為日曬處理的咖啡甜度比較高,層次感豐富。
咖啡豆品種&咖啡豆分析
SL28&SL14
烏幹達農民種植的品種是 SL14、SL28,SL 品種來自 Scott Lab 的研發與挑選,肯亞咖啡因為 SL28、SL34 而舉世聞名,烏幹達政府因而大力推廣,分發 SL 種籽給農民。
其中 SL14 不但風味佳,具備抗旱性,並且栽種兩年後即可採收,相當符合農民的需要,SL14豆身較長些,綠中帶黃,顆粒大小差異較大。SL28銅葉色以及蠶豆狀的豆子有著很棒的甜感、平衡感和複雜多變的風味,以及顯著的柑橘、烏梅特色。
前街咖啡烘焙建議前街烘焙師使用烘焙機楊家800N,烘焙量600g:爐溫至攝氏200度入鍋,風門開設3。5, 30秒後調火力170度,風門不變,回溫點1『36』『,168度調一次火力,此時豆表變為黃色,青草味完全消失,脫水完成,火力調至130度,風門調至4;
第8』45『』,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9』07」開始一爆,調小火力至80度,風門全開5(調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無爆裂聲),一爆後1『50「,198.4度下鍋。
前街咖啡杯測報告前街咖啡在每烘完一輪豆後的8小時後,就會對樣品進行杯測,使用200ml標準杯測碗,以20號標準篩通過率為70%-75%的研磨度,粉量11g。水質TDS為120ppm,水溫94攝氏度。先研磨進行聞幹香,再注水至滿碗。進行溼香確認,4分鐘後進行破渣撈渣,進行風味品鑑。
幹香:酒香,烤瓜子溼香:甜橙汁風味:柑橘、莓果,香料,木質,口感複雜
前街咖啡衝煮心得
水溫:90-91度
研磨度:BG#6m(細砂糖大小/20號篩碗篩粉到80%)
粉水比例:1:15
粉量:15克
前街咖啡採用分段式萃取,即三段式注水,30克水悶蒸30秒,第二次小水流繞圈注水到125克斷水,待水下降再慢慢注水,速度均勻,水位不宜過高,再次注水到225克停止,萃取時間2分鐘(包含悶蒸時間)。衝煮風味:柑橘、莓果等水果風味,發酵感,酸值清晰明亮,質地滑順,香料,木質,口感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