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Florian的翻譯:
你好!我是Cécile Corbel
明天我就要和音樂家小夥伴兒們坐飛機去中國啦,等不及和你們見面!
我將會到北京、上海、廣州和西安。馬上見嘍!
曾經的 21 世紀「凱爾特遺產」
「你們是否聽得見,這過去的故事……」
歌唱家、作曲家、豎琴演奏家,Cécile Corbel展示給世人凱爾特童話傳說中傳奇世界的幻想。出生在布列塔尼半島岬角菲尼斯泰爾的她從這裡汲取了無盡靈感——這片土地上的每塊石頭都有要在耳邊講的故事, 「童話和傳說我怎麼也找不完」,她說「所有能講故事、能讓人跳出生活至少一首歌的時間的,我都喜歡。」 音樂之於她是情緒和畫面的載體。琴聲宏大莊嚴,又溫柔婉轉,撩人心弦,加上她水晶般透亮的嗓音,使聽眾恍惚之間如上雲霄。
詩高莫如歌,形雅勝其餘 —— 但丁
當遠古遇到現今
如果你覺得對遠古故事如數家珍的Cécile Corbel只會用啟蒙了她的傳統形式表演,那就大錯特錯了。Corbel排斥中世紀歌謠、巴洛克牧歌、愛爾蘭漫遊曲和凱爾特民謠之間的生硬劃分,反將它們現代化地有機融合起來。她充滿好奇的耳朵在音樂之旅中漫步,汲取了前衛搖滾、流行和世界音樂。
回溯七十年代,Alan Stivell 以《凱爾特豎琴復興》開闢了道路。而現在,Cécile Corbel乘著自然和詩歌的韻律繼續拓展這條路。她的專輯《歌本 1》 《歌本 2》 《歌本 3》 《歌本 4》正是對此最地道的詮釋。為 2014 年 2 月 26 日發行的紀堯姆·梵尚的紀錄片《灰熊的家》製作的原聲帶是她音樂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與堪察加半島野生動物原始和粗獷為伴,活靈活現地講述了美麗的故事。 同樣是2014年,她在寶麗多唱片公司發行的巴洛克音樂專輯《未婚妻》以其精益求精的製作,以凱爾特漫遊曲一成不變的愛情故事為背景,講述了凱爾特巾幗們各自的無畏事跡,營造出如夢如幻的氛圍。
《浪跡天涯》 ,Cécile Corbel
循著音樂一路而來的現代遊吟詩人
繼《未婚妻》之後,Cécile Corbel發行了新專輯《浪跡天涯》 。她稱這張專輯「更輕鬆,更動人,更歡暢」。初為人母的她自稱元氣滿滿地步入了人生新階段。回歸"民謠"的本意——平民,這張專輯裡"不光有令人傷心落淚的哀怨,更多的是勞動歌謠、舞曲和口口相傳的歌",整體因而富有旋律、 輕鬆無慮、 自由奔放。
專輯由寶麗多公司發行於2016年10月4日,Corbel一人擔綱豎琴手、歌手和詞曲作者。她邀請許多藝術家合作,透過13個標題,以相當現代的方式,串起整張專輯。
受邀者有不少新晉法國樂團,如Poppy Seeds和受愛爾蘭酒吧及波格樂隊啟發TheMorning;蘇格蘭樂隊Manran貢獻了一段愛爾蘭舞蹈;塞內加爾金嗓Faada Freddy;19歲初出茅廬的美國民謠風格歌手Pomme;以及1973年創立了法國民謠樂隊Malicorne的 Gabriel Yacoub。"我之前一直沒敢聯繫他,因為最早聽Malicorne的時候可把我驚到了。 我那時候才十來歲,Gabriel Yacoub和Alan Stivell這兩位把傳統音樂現代化又不與傳統相悖的藝術家就是我的榜樣"。
與大師們一起,Cécile Corbel弘揚凱爾特的世界
致敬布列塔尼的專輯《布列塔尼,我的祖國》像是Cécile Corbel與前輩一起發聲的一段無形見證。專輯收錄了Alan Stivell、Gilles Servat、Dan Ar Braz等在Olivier de Kersauson的旁白中二人、三人或多人合唱。這些先驅前輩,與新世代詞曲作家和歌唱家們間的傳承,也象徵著「凱爾特」長生不息。她翻唱了1981年Louis Capart敬重布列塔尼大 地、海洋和價值觀的經典作品《Marie-Jeanne Gabriel》,帶領聽眾深入自己文化身份的內核。年輕的Cécile Corbel也因其謙遜、果決、聰慧、有文化而受人喜愛。該專輯已於6月 30日在Smart旗下發行。
2010 年日本黃金唱片
Cécile Corbel和伴侶Simon Caby是米林宏昌和他漫畫作品的粉絲。「滿懷仰慕,都沒附函解釋」,2009年Corbel把《歌本 2》的小樣寄給了吉卜力工作室。工作室製作人找到並聯繫了Corbel,請她為《借物少女艾莉緹》製作原聲帶。這部由米林宏昌指導、 《龍貓》和《崖上的波妞》等動畫片的導演宮崎駿編劇的電影觀眾累計近一千萬,票房收入達一億五千萬美金。Cécile Corbel也籍此獲得了當年日本的黃金唱片認證,並引得 2010 最佳原聲帶獎。音樂在電視、收音機播送不停。
緣分讓她趕赴中國
Cécile Corbel此後在日本成了明星,並在亞洲傳播凱爾特音樂。她在中國的樂迷建立了不少網站、讓聽眾認識、唱起了凱爾特音樂。Corbel還不了解中國,但新的一頁將在十月翻開:Cécile Corbel將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與樂迷見面。
毫無疑問,面對從在搖籃裡就浸淫在歌聲和旋律中的中國聽眾,這位嗓音美如天籟的歌手會輕鬆而富魅力地應對。說不定她還會迷上中國傳統撥弦樂器古箏來創造新作呢!
注釋:
凱爾特豎琴復興/布列塔尼的凱爾特豎琴
約 8-9 世紀起,凱爾特豎琴就在布列塔尼地區流行。其在當地的重要地位從古文與詩歌中可見一斑。金屬質琴弦標誌著豎琴的凱爾特特色。Alan Stivell 和 Jean- Noël Verdier 在合作出版的《Telenn,布列塔尼豎琴》一書中介紹了十二世紀前豎琴在布列塔尼世界的廣泛存在。面對歐陸文化影響的不斷迫近,豎琴在布列塔尼和其他凱爾特地區江河日下直至十七世紀末葉,甚至在大革命中險些滅絕。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在 Taldir Jaffrennou 和 Georges Cochevelou 的推動下,豎琴才重新回到了布列塔尼。他們的事業被各自的孩子 Gildas Jaffrennou 和 Alan Stivell 繼承。Alan Stivell 灌制於 1970 年的《Brocéliande-Son ar chistr 》和《Reflets》以及 1971 年發行的《Renaissance dela harpe celtique》像寫給豎琴的一封封絕妙書信,令舉世相傾。Alan Stivell 展現了精湛的古老技藝,又賦予其新的闡釋,並為電豎琴的創新開闢了道路。從此,眾多布列塔尼音樂人的湧現使其得以傳承。凱爾特豎琴像吉他、鋼琴一樣在布列塔尼的音樂學校裡開始被納入課程。 「我彈的可不是什麼外國樂器」 ,Cécile Corbel得意地稱, 「全賴有各位前輩,我才知道了怎麼彈豎琴」 。Corbel本人的三把豎琴都是坎佩爾制琴師 Marin Lhopiteau 的作品。
巡演信息:
北京: 2017 年 10 月 26 日,愚公移山
上海: 2017 年 10 月 27 日,MAO Livehouse
廣州: 2017 年 10 月 28 日,Tu 凸空間
Cécile Corbel專輯列表:
Songbook 1Songbook 2Song Book Vol.2
Harpe Celtique & Chants du Monde10月26日 Thursday 星期四 21:00
愚公移山 YUGONG YISHAN
秀動呈現 Showstart Presents:
《阿莉埃蒂之歌》原唱 - 凱爾特豎琴精靈
<Arrietty’s Song> Original Singer
Celtic harp elve
Cécile Corbel
2017中國巡演北京站
China Tour - Beijing
現場 door - 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