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好動活潑,本應是一件好事,這是孩子大腦和四肢發育好的標誌。但總有些孩子,好像多動症一樣,一刻也閒不下來,讓爸媽不免擔心。
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專心玩很久,為啥自家的寶寶總是不安分,無法專注在一件事上呢?
想知道孩子是否專注力差,爸媽們僅需要做一個7分鐘測試,答案自會揭曉。
孩子總是容易分神,是專注力太差?
小茗是我的好朋友,前幾天去小茗家做客,兩個人坐在沙發上看著肥皂劇著天。小茗兩歲大的閨女在地上玩耍,一會兒玩毛絨玩具,一會兒又開始玩拼圖。
本來畫面還挺和諧的,可是孩子的奶奶時不時地來打斷,把氣氛搞得有點尷尬。
小傢伙正在興致勃勃地拼積木,才搭了沒幾層,奶奶就拿著洗完的水果過來:「丫頭,來吃個櫻桃不?」
眼看著小寶貝表情有點不耐煩,扭頭去玩小汽車,奶奶又緊隨其後,拎起一串葡萄問到:「水晶葡萄吃不吃?」
在小茗家裡坐了兩個小時,看到奶奶前前後後打斷孩子不下八次,小傢伙對奶奶也是毫無耐心,看見奶奶過來,就滿臉寫著拒絕。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專注力差、難以專心做一件事,問題並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在打攪孩子。
孩子的性格成長、人格發育,離不開父母親人健康的教育方式,在育兒這件事上,家長們踩了雷,真的不能怪孩子不爭氣。
觀察7分鐘,了解孩子專注力的真相
心理學家Arnold Lucius Gesell做過一項研究,以7分鐘為標準,觀察孩子玩耍的情況,以此來測試孩子的專注力。
在房間的不同位置放上8種不同的玩具,來觀察不同年齡段孩子玩耍的時間。
1歲半的小寶寶,行走的路線錯綜複雜,毫無章法,在短短的7分鐘之內,就玩遍了8種玩具2歲的寶寶玩了6個地方,雖然路線依然有點複雜,但比一歲半的寶寶有一些進步3歲的寶寶實現了質的飛躍,7分鐘內僅玩了三個地方4歲的寶寶玩了兩個地方,途徑只是簡單的直線,不走彎路、岔路,目標比較明確想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是否專注力太差,爸媽們可以參考這個7分鐘實驗,參照自家娃的月齡對比,相信很快就可以得出結論。
▼ 實驗注意事項:
在實驗當中,儘量選擇孩子常玩的舊玩具,避免因為娃的新鮮感驅使,導致實驗結論受到影響。
破壞孩子的專注力,父母往往犯了這些錯誤
專注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爸媽後天的培養。如果發現你家寶寶專注力差,爸媽們先自我反省一下,是否自己犯了這些錯誤。
1. 過度關注,時常打斷
瑪利亞·蒙臺俊利曾說:「當大人打斷孩子,或者是讓孩子分心時,很可能影響到了孩子內部的工作。」
同一個時間,只能去做一件事。如果家長總是打斷孩子,一會兒給娃遞食遞水,一會兒給娃關心擦汗,這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2. 給孩子過高的壓力
人的大腦當中有一個部位,叫做「網狀激活系統」,是和注意力密切相關的部分。如果家長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這一系統的活性將會下降,導致孩子專注力隨之下降。
培養孩子專注力,需要爸媽放開雙手
◆ 給孩子自由時間
放開雙手,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家長儘量少幹預,你會發現,爸媽越是少插手,孩子自身的成長越是快到無法想像。
◆ 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家長們總是習慣性給孩子做選擇,給孩子交代各種「任務」,讓孩子去完成。這樣的慣性思維,很容易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比起家長交代任務,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想學什麼、想玩什麼,把選擇權交給孩子,更容易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多運動,提高專注力
多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身體,提高免疫力,還與專注力的提升有關。那些玩耍和學習中專注力強的孩子,往往也是運動中出類拔萃的孩子。
多帶娃參與戶外活動,2歲後的寶寶建議每天戶外玩耍不少於2小時,享受充分的日照,給孩子真實的童趣。
【寫在最後】
望子成龍,我們卻常常成為了耽誤孩子成長的絆腳石。找到正確的育兒方法,才能幫助孩子真正地成長。
【留言板】
7分鐘專注力測試,你家娃專注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