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中國演員,第15屆金爵獎評委
高徵/早報資料 圖
早報記者 李雲靈 實習生 楊崢崢
身為金馬、金雞百花、華表多料影后,作為本屆金爵獎評委的李冰冰,是第一次擔任國際電影節評委。李冰冰直言,每天3部的觀影量,讓她像打了雞血似的興奮,「我可以把多年來對電影的感悟和想法融入到評審的過程中,不亞於進行一次身心通透的『修行』。」
「能打動我的就是好電影」
東方早報:之前你有很多作品參加了各種電影節和獎項的評選,現在作為評委來評選別人的作品,心態上有什麼變化?
李冰冰:做評委後,我的心打開了。做評審有種無形的責任感,要用不同的、整體的眼光去看電影,不光是挑毛病,還要學會欣賞,每部作品都是他們嘔心瀝血完成的。
東方早報:第一次做評委,你自己的評選標準是什麼?
李冰冰:我是個演員,一開始關注更多的是電影裡演員的表演,現在強迫自己,要綜合這部電影的各種因素來評判。其實就像讓-雅克·阿諾導演所說的那樣,評選由心生,能夠打動我的好故事、好表演、好音樂,就是好電影。
東方早報:在你看來這次參賽影片的整體質量怎麼樣?
李冰冰:整體水平很高,尤其是咱們中國入圍的兩部,還有《熊》。
東方早報:評選過程是充滿火藥味還是意見基本一致?
李冰冰:評委來自世界各國,由於語言障礙,十幾天的看片中交流也不多。評審心裡都有一桿秤,一部影片看下來,它能觸動你,你的心自然會告訴你。
為《熊》的男演員遺憾
東方早報:高群書在最佳導演獎項勝出的原因是什麼?頒獎禮上,你為高群書頒獎,之前又與他合作過《風聲》,評選時有「特殊照顧」嗎?
李冰冰:《神探亨特張》在敘事上很不「電影」,卻更讓人動容,影片的灰色調掩蓋不住厚重的力量感。高群書掌握現實主義題材的能力讓人驚嘆,獲最佳導演獎實至名歸。
東方早報:相比《神探亨特張》,《蕭紅》只獲得了一個最佳攝影獎,為什麼?
李冰冰:我覺得《蕭紅》只獲得技術獎挺可惜的。這部電影是我們投票當晚爭論最多的一部。我希望它能獲「評委會大獎」,陳述了很多自己的理由,但最終它的票數還是敵不過加拿大影片《從未放棄的愛》。另外我把最佳女演員獎投給了宋佳,因為電影把蕭紅放在了當時的大環境下去講故事,而不是以蕭紅這個人物內心去展開,表演空間其實不大,但宋佳很完美地演繹了蕭紅糾結的內心,很有層次感。
東方早報:你說過最遺憾的還是影帝這個獎項。
李冰冰:是的。我和張楊一再為《熊》的男主角爭取,但最後不是他。我從第一天就開始投他,一直到最後都投他,但沒有成功,我對這位出色的男演員表示遺憾。因為這個角色非常難演,我一度以為他不是專業演員,因為他演得太「本色」,以至讓人忘記他是在演戲。
東方早報:你也參加了好幾屆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電影節總體印象如何?
李冰冰: 我覺得上海電影節辦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氣候,上海人與電影節有了一種互動,電影節用電影文化感染了這個城市。就像坎城一樣,每到那個時間點,人人都會為電影而興奮,把自己家裡騰空,留給來自世界各地看電影的人住宿。上海也一樣,好像到了6月,就該過天天看電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