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過波蘭華沙的蕭邦博物館?那你不算認識蕭邦

2020-12-23 蘇菲的旅行世界

「你可以不認識總統是誰,但你必須認識蕭邦。 」

蕭邦已經成為了波蘭的名片,二者融為一體。

要追隨他的足跡,靜心聽他的樂曲,

蕭邦博物館Chopin Museum是一定要去的!

必去理由

1歐洲最高水準的個人傳記類博物館之一

2收集了最豐富的蕭邦有關資料

3以現代化多媒體方式呈現,有交互性

42020年10月,將舉行每5年一次的——蕭邦國際鋼琴演奏會

期間,有機會看到平時不公開的珍貴資料!

蕭邦博物館位於一座巴洛克式宮殿內,

在17世紀晚期建造,共有三層。

它是世界上收集了蕭邦相關資料最豐富的地方!

包括手稿、樂譜、畫像、照片、信件……

還存有蕭邦最後使用的鋼琴

之所以說這是高水準的博物館

是因為它用現代化的方式打破以往博物館的原始陳舊!

增添了影像、聲頻等多媒體特效元素,

電腦和顯示屏代替了玻璃展櫃,重現蕭邦的時代

在耳機裡還能聽到他的笑聲、

他用波蘭語、法語的談話……

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蕭邦就在身邊!

還可以根據喜好,選擇蕭邦在不同階段創作的音樂,

在波蘭民族解放鬥爭時寫的《革命練習曲》、

戀愛時寫下《小狗圓舞曲》……

這位鋼琴詩人就這樣在我們腦海裡變得生動立體

館內有一架可以自動演奏的鋼琴,

將樂譜翻到第幾章,

耳邊便會響起這段鋼琴曲。

在二樓的體驗區,踏上地板的白色圓圈,

一段如泣如訴的旋律隨即奏響,

是蕭邦的《離別曲》。

展室裡有一個蕭邦死後覆蓋在臉上的面具,

上面寫著:「世上再無蕭邦。」

蕭邦的生命戛然而止,

但他的音樂卻在一代又一代人中流傳,傳頌至今

地址

Gniński Palace, 00-368, Okólnik 1, 00-368 Warsaw,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11:00-20:00,周一閉館。

復活節、平安夜、聖誕節、元旦閉館。

門票

普通票22 PLN,學生票13PLN(持有ISIC卡,歐盟學生證)

周日免費!

百家號x馬蜂窩

相關焦點

  • 帶你逛逛華沙的蕭邦博物館(二)
    這個比賽從1927年起在華沙舉辦,每五年一次,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沒有舉辦。除了在華沙與熱拉佐瓦·沃拉舉辦永久展出以外,博物館還會在館內或者其它地方(波蘭本國或者國外)組織不定期的展出。1955至2001年間,博物館在國內外舉辦了100多次展覽,展出原創藏品與攝影複製品。這些展品不僅與蕭邦有關,還與其他人物有關。
  • 帶你逛逛華沙的蕭邦博物館(一)
    位於華沙弗雷德裡克·蕭邦協會的蕭邦博物館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在1934年,弗雷德裡克·蕭邦學院就已在卡羅爾·席曼洛夫斯基、埃米爾·姆林納斯基、斯坦尼斯勞·尼維亞多姆斯基、喬澤夫·貝克和奧古斯特·扎爾斯基等32位傑出的文化、政治界代表的帶領下成立,並且著手於蕭邦相關藏品的收集。
  • 波蘭音樂家蕭邦:生於華沙,靈魂屬于波蘭,才華屬於世界
    1830年,那個陰雨綿綿的日子,有一位瘦弱的男人,眼含熱淚,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自己的祖國波蘭。「波蘭,我的祖國,無論我在何方,你永遠在我的心裡。」蕭邦1819年出生于波蘭,父親是一位家庭教師,母親十分喜歡唱波蘭民歌。蕭邦還在嬰幼兒時期,他的母親就常常唱著波蘭民歌,哄他入睡。小蕭邦那雙突閃突閃的眼珠,一動也不動地看著母親,他不哭也不鬧,偶爾還會輕哼一聲,仿佛是合著母親的歌聲。
  • 在波蘭發現蕭邦地圖
    波蘭是中歐最大的國家,面積為31萬多平方公裡。位於中歐東北部,北瀕波羅的海,西鄰德國,南界捷克、斯洛伐克,東北和東南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相連。首都華沙坐落在維斯瓦河沿岸,維斯瓦河是波蘭境內最長的河流。教堂牆壁上有許多波蘭著名歷史人物的畫像,教堂中央的一根立柱旁掛著蕭邦的畫像,畫像後的柱子是空心的,裡面保存著這位音樂天才的心臟。按照波蘭的傳統,人死後如果身體不能埋葬在家鄉,至少心臟也應該留在故土,1945年10月17日,蕭邦逝世一周年時,他的心臟從逝世地法國移回家鄉,保存在聖十字教堂。
  • 蕭邦博物館探訪記丨聆聽蕭邦的浪漫主義
    關於華沙,對於音樂愛好者而言,應該並不陌生,那是蕭邦的故鄉,1849年的巴黎,39歲的蕭邦臨死前掙扎著低聲請求,託他妹妹把心臟埋在故鄉(華沙),軀體留在巴黎,故此在波蘭華沙這座充滿浪漫藝術的城市中,留下了蕭邦的心臟。
  • 我與波蘭系列丨「我放棄去巴黎學音樂,只為了來到蕭邦的故鄉」
    有一天,戚戚看到了宿舍樓下的招生海報,是蕭邦音樂大學!戚戚很想去,但她也知道考取那裡很難很難。放棄手裡的兩個offer,去圓心裡的音樂夢嗎?可是如果考不上蕭邦音樂大學,再想去法國也去不成了。當時,就連爸爸媽媽都不支持戚戚。結果你猜怎麼著?戚戚還是毅然決然地為理想的學校拼了一把!於是,戚戚在波蘭的生活就這樣美好地展開了!
  • 在這裡,蕭邦是一種信仰
    「主神」作曲家那晚,我要趕到城中的波蘭電臺盧託斯拉夫斯基音樂廳,聆聽斯坦尼斯拉夫·莫紐什科的歌劇《鬧鬼的莊園》。莫紐什科可以說是波蘭民族歌劇奠基人,他歌劇的樂隊部分有韋伯的印記,聲樂尤其是宣敘調是唐尼採蒂式的,詠嘆調使用了不少波蘭民間旋律。即便如此,他的歌劇在波蘭演出機會不多,在其他地方演出更是少之又少。
  • 駐波蘭使館緊急提醒:華沙蕭邦機場不具備檢測條件
    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網站消息,根據中國駐波蘭使館10月29日《關於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乘機的通知》,自波蘭當地時間2020年11月6日0時起,由其他國家經波蘭華沙蕭邦機場轉機飛中國的中、外旅客,除在始發國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和一次血清IgM抗體檢測外,在華沙登機前48小時內須再各完成一次核酸和血清IgM抗體採樣
  • 說說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那點事兒
    戰後的第一次比賽,也就是第四屆比賽在1949年舉行,地點在「羅馬」音樂廳——當時華沙愛樂樂團和歌劇院的臨時所在地。那屆比賽成了蕭邦誕辰100周年的一大盛事。再下一次比賽是在1955年舉辦,當時在二戰中被炸毀的華沙愛樂音樂廳剛剛重建完成。     戰前和戰後1955年、1960年、1965年的比賽都在冬天舉行,接近2月22日,也就是蕭邦誕生的日子。
  • 「探訪蕭邦故鄉」音樂主題夏令營
    在華沙參觀蕭邦博物館、華沙老城(世界文化遺產)、聖十字教堂(埋藏有蕭邦心臟的地方)、華沙大學、總統府。晚上在蕭邦年輕時候經常光顧的波蘭餐廳就餐。晚上在華沙過夜。記得要去拜訪後院中蕭邦雕像,並摸一摸他的膝蓋。波蘭流傳著一種說法:摸了這個蕭邦雕像的膝蓋便可以帶來智慧,尤其是孩子。
  • 蕭邦:琴聲裡的情懷和夢想
    然而,蕭邦在波蘭的生活並非晴空萬裡。蕭邦在華沙時,正是歐洲列強三次瓜分和吞併波蘭的動蕩歲月。時局的不安和亡國的恥辱成為當時波蘭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創作的母題。蕭邦的父親也曾參與過反抗侵略者的起義運動,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對本土文化的感情,都如絲如縷般影響了蕭邦的成長和創作軌跡。
  • 「致敬蕭邦」—2020華沙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
    主辦:SAE藝術教育平臺SAE藝術教育研究院華沙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組委會官方支持:上海音樂出版社協辦單位:D3組: 自選一首蕭邦迴旋曲or 變奏曲or 即興曲。D4組: 自選一首蕭邦波蘭舞曲。D5組: 自選一首蕭邦夜曲。D6組: 自選一首蕭邦練習曲。
  • 華沙,波蘭首都,15世紀馬佐夫舍省省會
    1596年波蘭首都由克拉科夫遷到華沙後,城堡進一步擴展,成為歷代君王居住之地。1922年起成為波蘭總統府。1944年被納粹德國炸毀。1971年又按原樣重建。現在,宮內一些古老大廳已闢為博物館。陳列著國內外名家和巨匠們的油畫、雕塑、掛毯、吊燈、時鐘以及國王、皇后使用過的家具。齊格蒙特·瓦薩三世紀念柱是華沙古老的紀念性建築,與美人魚一起構成華沙城徽。
  • 蕭邦一生的愛與痛
    在當俄國對波蘭進行瓜分的時候,湧現了一大批具有愛國思想的進步的文藝家,包括享譽世界的詩人密茨凱維支、洛爾韋德等等,他們強調他們民族的精神,弘揚愛國的熱情,這些東西對蕭邦的影響很大。當時波蘭非常的動蕩不安,他的老師埃爾斯納告誡他,這個國家現在這麼動亂你的才華無法施展,你應該到國外去,向國外彰顯波蘭的民族精神,鼓勵他出國深造。
  • 聽「鋼琴詩人」蕭邦,你想到了李後主還是李商隱
    1830年,波蘭處在沙皇俄國與普魯士帝國的雙重壓迫之下。在一次皇家音樂會上,因為不願意為俄國沙皇派駐波蘭的總督演奏,蕭邦惹怒了俄國人。父親趕緊把他送到國外,以免不測。那年夏天,波蘭爆發了抗俄起義。當時,蕭邦和好友伊沃切霍夫斯基在維也納演出。伊沃切霍夫斯基聞訊後,立即回國參加起義。當蕭邦搭乘郵車去追趕好友時,郵車早已開走。
  • 蕭邦大賽冠軍趙成珍訪談 一篇訪談
    獲得肖賽冠軍之後,他的名字成了Google上搜索率最高的詞,從未有一個韓國鋼琴演奏家獲得過這樣的名氣——至少從未在網上這麼出名。我還有點擔心,因為下個月我有很多演奏會,但是我擔心大家對肖賽冠軍的期待太高,我的表現會讓大家失望。不過說實話,拿冠軍是一種無與倫比的體驗,許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人都主動來認識我。要是有其他青年鋼琴家想在五年內拿到肖賽冠軍,你有沒有什麼建議?我不太確定我現在能給出這樣的建議。也許十年後?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 1810─1849)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3月1日生於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
  • D157:蕭邦《c小調第十三夜曲》
    蕭邦《c小調第十三夜曲》。演奏:阿瑟·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波蘭猶太裔美國鋼琴演奏家。作品創作於1841年,於1842年出版,作品獻給了勞萊·杜普蕾小姐(Mlle.他們於1829年返回柏林,旅行途中,波森大公國的總督安東尼(Antoni Radziwiłł)盛情邀請了蕭邦,安東尼也是當時著名的作曲家和大提琴演奏家。蕭邦創作了《C大調大提琴和鋼琴華麗波蘭舞曲》(Op.3)獻給了王子和他的女兒鋼琴家旺達。
  • 蕭邦《英雄波蘭舞曲》欣賞指南
    他的巨作――《英雄波蘭舞曲》,一首充滿了戰鬥力與英雄氣概的波蘭舞曲,在波瀾壯闊中一氣呵成,蕭邦在這首舞曲中完美的詮釋了驃騎兵捍衛祖國領土的壯烈。在1842年,蕭邦將它獻給了自己的祖國。 《英雄波蘭舞曲》的創作靈感源於蕭邦自身以及祖國波蘭的悲劇性經歷,整首曲是與波蘭名族解放鬥爭相聯繫的英雄性作品。
  • 如何欣賞蕭邦波蘭舞曲?
    應該說在蕭邦畢生創作的鋼琴曲中,波蘭舞曲的藝術價值是最受人推崇的,雖然以前的作曲家也創作過類似的曲子,但是整體的效果都沒有蕭邦創作的好。很多後來的人在評論波蘭舞曲的時候都強調,縱觀蕭邦的所有作品,他的波蘭舞曲融入了他本人的愛國感情和思想。不過,大部分時候,波蘭舞曲是以尚武精神作為它原本的基調的,其中還帶有一部分淳樸的感情,這個是崇尚武力的民族所特有的。聽波蘭舞曲的時候你會有一種非常平靜而堅定的感覺,而且非常容易引起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