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於行業「上天」,《挑戰吧太空》是一次人類「行走在生存邊緣」的探索

2021-02-15 犀牛娛樂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犀牛娛樂

文|肉狗  編輯|樸芳

12日下午,《挑戰吧太空》官宣了節目最後一位「太空C計劃」志願者——朱正廷,節目播出的日期也日漸臨近。

作為國內首檔太空探索生存挑戰類節目,《挑戰吧太空》宣布啟動後立馬引發了科迷圈的熱議,尤其是在節目劇照和預告相繼公布後,極具科技感的視覺效果、大銀幕級別的畫面質感,太空衣、機器人、太空艙等航天符號,挑起了更多圈外觀眾的好奇心和觀看欲望。

可與此同時,「太空的魅力、火星的面貌真的能在這檔節目裡充分展現嗎?」也成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畢竟很多觀眾都曾被「預告太美,正片太水」的落差傷害過,不敢不謹慎。

 

但作為參觀了節目1:1還原搭建的金昌火星模擬基地的「過來人」,犀牛君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挑戰吧太空》做得就是真·太空生活。   

這是過去只存在於好萊塢大片裡的外星世界。

 

荒涼廣闊的戈壁,一望無際的黃色沙土與紅褐色巖石錯落相交,這讓距離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427公裡的金昌火星模擬基地,仿佛擁有了不屬於地球的地貌,看起來異常神秘,也夾帶了些許孤寂與荒蕪的味道。

 

1:1真實還原的火星模擬基地,還有火星車、火星狗,再加上大自然造就的極致真實感,這種感覺甚至比《火星救援》帶來的震撼更強烈。

據悉,《挑戰吧太空》在節目製作過程裡,還會藉助CG特效動畫強化對火星基地周邊環境的真實還原,並通過科普綜藝史上最考究的鏡頭調度予以呈現,為觀眾帶去更切實的火星生存感受。

 

接下來就是令科技粉大開眼界的基地內部構造和陳設。

 

外部神秘、荒蕪,但走入火星基地的內部,觸目可及的是極具未來感,白色調為主的簡潔設計、超智能化的機器人、擺滿了各種綠色作物的綠色空間站艙、安裝了不同屏幕和各式按鍵的控制操作臺……

而除了最大程度還原了火星生存環境和營造科技感、太空感,《挑戰吧太空》裡王寶強、張雨綺、田亮、吳宣儀、朱正廷、陳鍇傑六位「太空C計劃」志願者「上天」前的訓練與正規航天員相比雖然會降維,但也絕不輕鬆。

志願者組成的「太空探索小分隊」,將在擁有豐富經驗的航天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接受15天高強度的訓練和13天密閉火星生存體驗。

 

在這28天裡,「太空探索小分隊」雖不用像《火星救援》中被" 遺留 " 的馬克一樣,用處理過的隊友的排洩物作肥料去開墾土豆地,但他們將面臨的困境絕不比 " 種土豆 " 簡單,單是為期15天的前期太空訓練,就夠「太空探索小分隊」喝一壺了。

 

要成為太空人,必須有強健的體魄,學習並掌握太空硬知識,正因如此,在「太空探索小分隊」居住的萬戶屋裡才能看到健身區,跑步機、ARED等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整體配備比專業健身房還要齊全。

根據志願者們自己介紹,他們每天中午都要在這裡接受一個小時的訓練。

 

不僅如此,「太空探索小分隊」還要挑戰8G的超重力、72小時的睡眠剝奪、15分鐘的眩暈對抗等航天員選拔中的重重考驗進行降維體驗,只有通過考驗的志願者才可以進行火星生存體驗。

除了練體能,物理和航天知識的學習也是「太空探索小分隊」的必修課。在萬戶屋裡的小黑板上,記錄了「F浮=ρ液gV排」等各種物理公式,客廳沙發對面的網狀鐵門的中間木板上,也釘滿了霍金、伽利略等物理大拿、以及火箭升空、衛星發射中心、太空人太空活動等圖片。

 

想必「太空探索小分隊」在訓練期間,要費不少功夫去學習物理和航天知識吧,只是每個志願者的學習成果如何,還要等《挑戰吧太空》11月份在優酷播出後才能知道。

過往,航天精神在大多數吃瓜網友的眼裡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挑戰吧太空》卻藉助六位「太空C計劃」志願者,以一場「普通人在火星該如何生存」的挑戰,讓這些都「活」在了觀眾的眼前。

 

沉重的太空衣,狹小的太空艙,失重、飛行、超重、睡眠剝奪、應急救生等專業太空人的訓練項目,六位志願者每個人都將會去嘗試,即便再困難也必須完成。

 

近一個月的時間他們要從「普通人」成長為相對合格的「航天人」,疲憊、痛苦、崩潰的情緒都可能在他們身上出現。因此可以想像,真正的「航天人」所承受的壓力、曾挑戰過的生存極限遠比志願者們所經歷的超過幾倍甚至幾十倍。

 

《挑戰吧太空》通過這場極致生存挑戰在為「航天人」打call的同時,也藉助志願者們的表現,將「航天人」勇敢、堅韌、不服輸的航天精神和奉獻精神傳遞給觀眾,能夠為當下青少年樹立新英雄偶像價值觀。

之前發布的預告片裡,志願者張雨綺雖然因水下作業而累得面色蒼白直喘氣,也依然堅持「繼續完成任務」;而最後一位亮相的志願者朱正廷也為方便後期訓練,更為了節約水資源和致敬航天員,讓王寶強為自己剪了不敢輕易嘗試的寸頭。

 

不僅如此,在地球到火星的歷程裡,「太空C計劃」的六位志願者從彼此互不熟悉到六個人生命一體,共同完成挑戰生存的過程,也讓觀眾切實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在火星上生存,感覺就像在生存邊緣行走,因為你要挑戰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困難、環境上的艱苦,更多是的精神和心理層面的壓力,方方面面都要去承受。」志願者王寶強說。

 

志願者都如此不易,何況真正的航天員?

 

而這或許正是《挑戰吧太空》節目想要傳遞給觀眾的,致敬真正的航天精神,重新定義這個時代的偶像觀。

歡迎添加小編微信120165518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導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簡歷或作品請投遞至郵箱309795777@qq.com或加工作人員微信聯繫。

點擊閱讀往期熱文

▶專訪曾茂軍:《快哥》是萬達在中小成本影片的成功實踐

▶單集1600萬的「劇亡」,改周播的「涼生」更涼了

▶網大分帳變革「三板斧」,騰訊視頻掀起頭部資源搶奪戰

▶自救奏效了嗎?不妨給《奇葩說》多一點時間

▶觀察綜藝成新藍海,但爆款之路仍舊漫長

▶IP貶值年:大IP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沒落的?

▶回顧:2014-2018年,票補從起點到終點

▶2018,「播放量」三個字成為歷史

▶《延禧攻略》成功啟示錄:內容、製作、理念

▶影視圈北漂租房50人調查

▶影視公司已快步入寒冬


掃碼關注犀牛娛樂(ID:piaofangtoushijing)

犀牛娛樂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新浪看點丨一點資訊 

貓眼電影丨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天天快報 | 界面 | 鈦媒體 |百家號

牙牙丨微博 |虎嗅 | 36氪 | U C頭條

雪球 | 知乎 | 淘票票| 搜狐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挑戰吧太空》全網徵集「星動告白」 和朱正廷一起漫步宇宙
    原標題:優酷《挑戰吧太空》全網徵集「星動告白」 和朱正廷一起漫步宇宙   近日,由優酷《挑戰吧太空》攜手天貓國際共同發起的「星動告白」活動正在火熱進行,為這個冬天送來一次「太空style」的溫情與暖意,讓太空浪漫氣氛席捲而來。
  • 《神武3》攜手《挑戰吧!太空》掀起「太空知識熱」
    11月17日,國內首檔太空探索節目《挑戰吧!太空》開播,備受關注。作為節目行業贊助夥伴,多益網絡快樂社交網遊《神武3》同期開啟「神武3暖星季」,挑戰太空知識,傳遞娛樂美好價值。 寓教於樂 探索新娛樂價值 作為國內首檔太空探索生存挑戰類節目,《挑戰吧太空》創下了多項國內第一,是一款充滿正能量與時代感的大型航天科普節目。
  • 人類探索太空的十大理由
    倒數開始人類已經到過了月球,機器人也已經去了火星,我們為什麼在不停探索?請看太空探索相關圖片。美國應該把他們的太空探索項目交給私人公司-甚至可以交給其他國家來做。但是那些致力於讓人類成為真正的宇宙民族的人們提出反擊,他們認為太空探索會在各領域為人類帶來切實的利益,諸如健康、礦藏以及安全,在精神層面也大有益處。這裡列舉最強有力的論據來說明太空探索的必要性。10.
  • 《挑戰吧太空》11月17日上線 優酷「三新」全程加持致敬航天精神
    10月29日,由五洲傳播中心、優酷、北京華聲志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樂開花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首檔太空探索生存挑戰類節目《挑戰吧太空
  • 【好書推薦】一本人類宇宙探索的百科全書 《DK太空之旅》
    人類太空探索的裡程碑:阿姆斯特朗、巴茲和麥可太空人成功登月第二章從登月回來的三位太空人他們的環球之旅開始,詳細介紹這之後太空探索的進展梳理,介紹各種新技術、新發現。過去進入太空非常昂貴,只有舉國家之力才能實現,而當下兩位民營巨頭開始思考如何把普通人送入太空,送上月球甚至火星,讓太空之旅乃至太空移民成為每一個人都能實現的夢想。在以往許多講述這段歷史的讀物中,我們往往只看到了男性的身影,但這一次,《太空之旅》還給小讀者們講述了許多優秀女性的貢獻和成就,她們中既有太空人也有科學家。
  • 朱正廷「身價」48億 優酷《挑戰吧太空》引爆「太空移民」第一彈
    今日,優酷《挑戰吧太空》第七期終於揭開「火星端」的神秘面紗,獻上了節目史上的「太空移民」第一彈。本期節目中,備份隊員田亮留守「地球」,王寶強、張雨綺、吳宣儀、朱正廷、陳鍇傑則成為「首批火星移民」,正式開啟狀況百出的「火星」生活。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太空,這些原因可能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
    我們為什麼要離開地球,為什麼我們要探索太空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討一下這些問題首先地球是好好的,至少對人類來講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在不斷的惡化中,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自然災害增加。如果有人說地球是獨一無二的,那麼所有的星球也沒有一個會適合人類居住不知道人類為什麼要去探索太空,不如我再告訴你一些和你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吧,手機,相機,筆記本電腦,滑鼠粘扣,奶粉,煙霧探測器,凍乾食品。這些都是因為太空女性而發明的,還有無線耳機,耳溫槍、淨水器等等。
  • 科普域跨界生活流,寶藏節目《挑戰吧太空》教你逢「負」必過
    最近在優酷獨家播出的綜娛科普節目《挑戰吧太空》為全民鮮活解讀這句話的真諦。 在參加《挑戰吧太空》的節目錄製中,很多環節都是需要隊員之間的默契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的,我們看到王寶強和張雨綺從最初的「互相嫌棄」到後來睡眠剝奪挑戰時,王寶強為張雨綺按摩緩解壓力……
  • 未來人類可以任意太空旅行,近距離欣賞宇宙星空嗎?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未來某天可以去進行一次太空旅行呢?實際上可能並不需要未來,在2001年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商業化的太空旅行公司,例如我們所熟知的美國SpaceX公司就有制定私人太空旅行的專業服務。誠然,太空旅行能給人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無論是浩瀚的宇宙星辰,還是各種沒有見過的奇異星球,哪怕是太空中的失重體驗,都能讓人耳目一新,倍感新奇。但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如果人類長期在太空中生存,哪怕是時間稍微長一些的太空旅行,對人類來說都是一件具有挑戰的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愉悅。
  • 「索尼太空娛樂項目」有多厲害?人類在探索太空上永無止境!
    事實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直徑,太空計劃不僅僅是為了有一天讓人類離開地球,而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類自己,了解這個藍色星球人類的共同家園。此前,SSEP是由索尼、東京大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共同打造的太空娛樂項目。
  • 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去世了-虎嗅網
    1965年,他在上升2號宇宙飛船 外進行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用一條18英尺的繫繩綁在飛船上,在太空裡漂浮了12分鐘,飄出飛船5.3米。出倉往事列昂諾夫出倉行走的那一年,正是美蘇太空競賽的高峰。我們登上太空,是為了尋找自我,重新認識自我,是為了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 人類從未比在太空行走時顯得更為渺小或更為偉大,探尋地球生命與探尋太空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們是誰?美國航天員阿爾弗雷德·沃爾登曾在太空中表示:如今我們才明白過來,自己為什麼會在這兒:並不是為了仔細觀察月球。而是為了回過頭去,眺望我們居住的行星地球。
  • 人類未來在太空生活是啥樣? "月宮365"模擬太空生存
    人類未來在太空生活是啥樣? "月宮365"模擬太空生存 原標題: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探索在遠離地球的太空環境達到長期的完全自治生存,用專業術語來說,叫「閉合度」——密閉環境中循環再生的水平,假如一個人每天消耗10公斤物質,其中由生保系統提供的物質佔比量越高,則閉合度越高。  此前這一項目的紀錄是由俄羅斯創造的:連續封閉180天,閉合度95%。「月宮365」實驗全部完成後,將創造連續實驗365天、閉合度98%的新紀錄。
  • 《星際探索》好萊塢男神穿越太空,終極真相一觸即發
    、找到威脅人類生存的致命根源,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太空人羅伊選擇走向未知宇宙,可與此同時一系列失控事件接連發生,月球瘋狂飆車槍戰、貼身搏鬥殊死逃亡、太空漂流命懸一線……黑科技+星際之美奪人心魄 《星際探索》宏大的宇宙觀,竟然呈現人類正在構想的太空電梯、未來時代的月球基地、穿越光年的太空飛船等宇宙黑科技,於科幻造夢之間又不失科技真實,足以令科幻迷大飽眼福。
  • 讓我們慶祝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吧
    尤裡之夜,也被稱為「世界太空派對」,是一場紀念人類太空探索的全球性慶祝活動。它於每年4月12日舉行,並以1961年4月12日首位進入外太空的人--尤裡·加加林(YuriGagarin)的名字命名。尤裡之夜也是為了紀念1981年4月12日首次宇宙飛船任務--STS-1的發射。
  • 坐著跑車遊太空10億年背後是怎樣的探索,這部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紀錄片《當我們離開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行動》講述的就是NASA從1958年至2008年所做出的探索。🚀 太 空 田 徑 賽在34年前的今天,1984年2月7日,兩名美國太空人從太空梭「挑戰者」號中自由飛出後,首次成為兩顆人體衛星,太空人麥坎德利斯解開繫繩,在太空行走了170米,完成了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的實驗。
  • 【科普閱讀】人類真能在火星生存嗎?
    這部被稱為硬科普的影片究竟暗含哪些現實科技和未來暢想,人類能否像馬克一樣在火星生存?  「我不能就這樣,在火星上等死。」太空人馬克·沃特尼發出感慨。  正在熱映的太空科幻大片《火星救援》說的就是科考隊在火星遭遇大風暴,撤離時隊員們以為主角馬剋死亡而將他隻身一人留在火星。馬克利用自己的智慧,開啟了在火星上生存的持久戰,並迎來了最終救援。
  • 如果人類到達其它七大行星,能夠在上面生存多久?可能活不過一秒
    我們先拿離太陽系最近的水星來說吧,這是一個溫度非常高的行星,白天溫度高達400多攝氏度,晚上又降到零下180攝氏度左右。如果我們在水星著陸,即使在日夜交替的空隙,一個溫度還比較好的時間,也只能生存90秒。可如果是在白天或者夜晚降臨,不是被融化就是被凍成冰塊,活不過一秒。
  • 阿湯哥要上天了!湯姆克魯斯新片將在太空取景 NASA已證實
    阿湯哥真的要飛上外太空拍片了!今年5月初,傳出好萊塢動作偶像男星湯姆克魯斯,即徒手攀飛機之後,再計劃拍攝人類首部外太空取景拍攝電影>消息一出,一度還讓外界半信半疑,信的是阿湯哥的確是有可能會做出這樣的挑戰
  • 科幻電影《異星覺醒》主要講的是人類前往太空探索外星的故事?
    《生命》講述的是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對一份從火星取回的樣本檢測後,發現其中顯現出生命跡象,而且是一種比人類預料的智慧的多的生命。David Jordan(傑克·吉倫哈爾 飾)人類有意識聯繫外星文明,歷經20年火星探測車採集到「神秘樣本」,而這樣本竟是外星智慧生命線索,新發現令一眾太空人十分興奮,但不知其暗含致命殺機,整個空間站岌岌可危。
  • 人類太空史上最偉大的壯舉,終於被拍成了一部盪氣迴腸的電影
    「凝望星空」這個詞,承載了人類最終極的渴望,它代表了我們對生命終極奧義的覓求,以及在這浩渺世界裡探索未知領域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