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列夫·託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對於組成家庭的夫妻來說,兩人的情感基礎就是這個家庭幸福與否的關鍵。
那麼對於那些處在感情經歷中的男男女女呢?是不是可以這樣說:相愛的人都是一樣的甜蜜,不愛的人各有各的傷痕。
之所以寫下這句話,是因為每次看金庸老先生作品的時候,男女主角的愛情固然曲折動人,但是很多配角的愛情卻總是不經意間撩撥讀者的心弦。
比如,當張三丰得知少林面臨滅頂之災時,從懷裡掏出那套鐵羅漢的時候,從少不更事的少年到白髮皓首的百歲老人,長達數十年的光陰都沒有衝淡對山林間那個騎著驢子遠去背影的深情。想起鐵羅漢讓人不禁默默無語淚沾襟。
比如,平一指在江湖上天不怕地不怕,對前來求救的江湖豪傑可以頤指氣使,但是一旦回到家見到方面大耳的老婆,那就不叫懼內了,簡直是卑微到塵埃裡去。可敬可佩之餘又忍俊不禁。
還有,可曾記得紅花會二當家無塵道長的胳膊是怎麼斷的?想起來倒是唏噓感慨不已。
還記得趙錢孫和譚公譚婆之間理不清理還亂的情感糾葛嗎?是不是想起來民國金嶽霖大師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歷史了?
其實,以上的感情經歷儘管也都有讓人淚目的點,但是終究不如今天要跟大家一起討論的這對青年男女的感情來得刻骨銘心。
說的正是《倚天屠龍記》中明教鼎鼎大名的四大法王之中的兩位:光明右使範遙和紫衫龍王黛綺絲。
在第三十章「東西永隔如參商」中藉由金毛獅王謝遜之口,講述了範遙和黛綺絲的這段陳年往事。
謝遜點頭道:「那是一見鍾情,終於成為銘心刻骨的相思。我師姑陽夫人有意撮合,想要她與範遙結為夫妻。黛綺絲一口拒絕,說到後來,她竟當眾橫劍自誓」
這段話說出來平平無奇,講述一段過去無非是把事實陳述一次而已。但是書中很多的細節描寫才是真的處處體現「刻骨銘心」這一感受,讀來總是心頭一緊,即心疼範遙,又感傷深情面對無情的唏噓。
還記得金花婆婆為什麼找屠龍刀嗎?為的是找苦頭陀算帳。
金花婆婆道:「不知道。江湖上的事,我沒去打聽。我只是要去找害死我丈夫的頭陀算帳,還要找峨嵋派的滅絕老尼,報那一劍之仇,其餘的事,老婆子也沒放在心上。」
一定要看仔細,此時金花婆婆嘴裡說的是「苦頭陀」,而不是範遙。也就是說範遙自毀容貌在先,害死紫衫龍王黛綺絲的丈夫銀葉先生在後。那麼問題來了,範遙為什麼自毀容貌呢?究竟是像他說的那樣是為了追蹤成昆的下落,防備其對明教圖謀不軌,還是因愛生恨自甘毀容?
至於各種具體原因,我選擇相信謝遜的觀點。
謝遜嘆道:「範兄此舉,苦心孤詣,大有功於本教,實非常人所能。唉,這一半也可說是出於韓夫人之所激啊。」
謝遜表達的這個觀點有兩個事情是可以驗證的。
最明顯的就是苦頭陀恢復範遙的身份後,第一次遇到小昭的反應:
範遙轉身出店,經過小昭身邊時,突然一怔,臉上神色驚愕異常,似乎突然見到甚麼可怕之極的鬼魅一般,失聲叫道:「你……你……」
明教所有人在此之前幾乎都見過小昭,不管是四大法王中除了紫衫龍王之外的三人還是楊逍,又或者是五大散人,都沒有像範遙這樣失態的表情。但是如果說範遙的失態是因為小昭的容貌太像他日思夜想的女人倒是說得通,可是接下來的言行卻總是透露著並不止如此:
(範遙)長嘆一聲,神色黯然,推門走了出去。口中喃喃的道:「真像,真像。」
此時前後文結合一下,「一怔」是正常,因為似是故人。「驚愕異常」是略微誇張,但是說得過去,再加上「鬼魅一般」和「失聲」就說明其中原因不簡單了。
前文曾經提過,苦頭陀害死了韓千葉,紫衫龍王黛綺絲一心利用屠龍刀報仇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了。此時,再看範遙失態就理解了吧?小昭太像她的父母了,所以會有見鬼這個形容。
對這個過程的全程見證者趙敏,在後面的章節中,把諸多情節聯繫起來後,也是第一個猜出小昭母女身份的人,也暗示了範遙此時的心理活動的合理性。
正因為範遙的失態,甚至可以說是嚴重失態,才證明了謝遜的觀點是立得住的。
只因為對那個女人的魂牽夢縈,才會第一時間把她的女兒認出來,是因為對曾經的那段過往投入太深,才會如此的刻骨銘心,更是因為對於那段感情難以自拔,才會甘願毀容。
其次,範遙說毀容混進汝陽王府是為了追蹤成昆的說法很難立得住。
最大的漏洞就是,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這一關係明教生死存亡的大事,範遙既沒有現身也沒有通風報信。反觀其餘兄弟們,都在這個生死之際選擇回到駐守明教大本營的楊逍身邊。
誰會相信,範遙能想到將少林的羅漢像背轉身,想不到給明教通風報信?
因為範遙害怕,害怕什麼呢?害怕見到紫衫龍王黛綺絲。為什麼害怕見到這個女人呢?一個是怕情難自已,估計更多的是害怕自己害死韓千葉的事情讓眾兄弟知道。
還記得範遙恢復本來面貌的時候,當著新任教主張無忌的面承認自己親手殺過教中兄弟的事情嗎?
範遙道:「殘殺本教無辜兄弟,乃是重罪。範遙大事未了,不能自盡。先斷兩指,日後再斷項上這顆人頭。」
張無忌和眾人都知道,傷害教中兄弟性命是死罪,何況害死的人是四大法王之一紫衫龍王的家屬。
這兩件事情結合到一起,估計也就多少了解這段感情對於範遙來說是多麼刻骨銘心了。這也是為什麼範遙恢復身份這一段落值得金庸老先生拿出第二十六章「俊貌玉面甘毀傷」一整個章節來說了。
不得不佩服金庸老先生的筆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