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 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多幸福感

2021-01-09 人民網

編者按:

自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以來,海棠人不再局限於過去,更著眼於海南自貿港建設給海棠區帶來可期的未來,更多的海棠人選擇了幹事創業的當下,期待發揮好海棠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國家海岸優勢地理區位以及免稅經濟產業效應等優勢,搶抓海南自貿港建設機遇,服務好國家賦予海南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戰略定位。

人民網三亞10月27日電(宋彤桐)「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能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是我們基層醫療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三亞市海棠區龍海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黃玲說。從2016年發展至今,龍海社區衛生服務站從最開始基礎設施薄弱、人員設置不足,到如今開展項目越來越全、診療範圍越來越廣、醫護團隊越來越強,越來越受看病擇醫的龍海社區居民的信賴。

工作中的黃玲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據悉,龍海社區衛生服務站位於三亞市海棠區龍海風情小鎮,服務範圍覆蓋龍海風情小鎮、海豐村、龍海村、椰林村等,提供看診、慢性病管理、中醫藥服務以及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目前已有近3000名居民享受到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便利。除了日常工作,黃玲和同事們也會定期開展醫療扶貧,推動健康知識進校園、進企業,「2020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的日常工作就是要讓基層醫療造福更多人,提升百姓健康意識,幫助構建與自貿港建設要求相匹配的公共衛生環境。」

自貿港建設黨員更應「站在前、走在前」

黃玲是在大學時入的黨,如今也算個「老黨員」了。面對海南自貿港建設這一重要時代使命,黃玲表示,自己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身先士卒,「站在前,走在前」;而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黃玲說,自己的責任就是「為人民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將對醫療服務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去提高基層醫療質量,讓更多基層民眾受惠,是當前最需要關注的工作。」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臺後,黃玲通過深入學習意識到,未來,海南自貿港建設對基層醫療的硬體、軟體要求會更高,對公共衛生的重視也將顯著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更需要推進標準化建設。而面對這些挑戰,她認為,只有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提升自我能力,才能「更好地充實自己,提高對疾病的應對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作為一名基層醫療工作者的責任,讓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老百姓帶來更好的健康體驗。

自貿港大潮波濤壯闊,基層醫療如何自處?黃玲表示,「我們不僅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也要向自貿港建設借力,補齊人才短板,引進更多人才,讓衛生服務站的整體診療水平得到整體提高。」

基層醫療服務為自貿港建設兜底

三亞市海棠區龍海社區衛生服務站隸屬於三亞市海棠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一家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為一體的基層社區衛生醫療服務機構,除承擔普通居民門診診療服務外,同時承擔龍海風情小鎮內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黃玲為出行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

「衛生站的日常工作就是為更多居民做好健康管理,未雨綢繆,讓他們小病不用上大醫院,在衛生站就能解決疑難。」那居民遇到大病時如何就醫?黃玲告訴記者,作為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醫聯體的組成單位,龍海社區衛生服務站具有同海棠區醫聯體合作單位的雙向轉診優勢,如果碰到在社區衛生站這一級解決不了的病症,社區衛生服務站會幫助居民轉到轄區內的有相應醫療能力的大醫院就診,不耽誤居民的病情。

除了讓居民就近就醫,實現「小病不進城」之外,基層醫療還承擔著「醫療扶貧」的重要任務,黃玲告訴記者,龍海社區衛生服務站有一份低保戶名單,自己和同事會根據名單定期對這些低保戶進行問診和隨訪。此外,貧困戶在門診就診,則是通過一站式結算,「不用自己付費。」

龍海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健康知識進校園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體驗,提高居民健康意識,未來,龍海社區衛生服務站會投入更多精力,讓基層醫療惠及民生,「我們會繼續開展健康講課進校園、進企業等活動,加大義診頻率,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構建和諧社區,為自貿港建設、海棠發展出一份力」,黃玲說。   

相關新聞:

海棠區洪風小學校長林亮:立德樹人為己任 為自貿港建設儲備「情智雙修」人才

駐村第一書記盧傑:人才建設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 品牌美食借東風為村民謀福祉

       寧銘:公益事業助海棠更美 用志願服務提升城市形象

來源:

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0年10月27日16:25

相關焦點

  • 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新形勢需要新擔當,新徵程呼喚新作為,要牢記領袖囑託,堅持人民至上,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轉化為堅持不懈的實際行動,兜牢民生底線,加強和創新城市治理,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關注點是人民,落腳點也是人民。
  • 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開展嶄新的醫院管理與醫療服務模式,實現了診療節約化,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助力實現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思想同向、管理同步、責任同擔、服務同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同質化管理和同質化服務,讓宛城區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鄉鎮衛生院消費、三級醫院優質服務」的醫改紅利,對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健康生活水平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 青山區:創新社區服務模式提升群眾「幸福感」
    近年來,青山區立足社區治理體制改革,深化推廣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優秀成果,把社區治理工作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切入點,通過開設老少樂園、引進紅色物業以及志願者服務等社區治理創新模式,不斷探索加強社區治理的新路徑、新舉措,大力推進社區服務再上新臺階,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不斷提升社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松齡路街道:加快民生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全力完成魯泰文化路和松齡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拆遷工作任務,道路已順利通行。總投資4000餘萬元安居小區等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穩步推進,改造面積21.64萬平方米。深入開展環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動,共出動5000餘人次,機械500餘臺次,清理38個小區,清運垃圾25萬方,年內力爭創建國家級衛生小鎮。持續開展環保治理行動,全員日常環保巡查,街道空氣品質水平不斷提升。
  • 雲龍:「基層改革」服務「大民生」,群眾滿滿都是獲得感
    如何「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群眾解愁」,將基層改革作為提升民政工作服務水平,增強民政服務特殊群體、發揮社會保障作用能力的重大舉措,雲龍示範區民政部門率先跑出改革「最先一公裡」。2020年10月12日,該區民政部門投入45萬元,首家開展老年人配餐助餐的「長者餐廳」在五星社區正式營業。在這裡,老人們可選擇直接到餐廳就餐或申請一公裡內免費送餐上門。
  • 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激勵警心鬥志、引領前進方向  新華社記者  「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人民警察要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
  • 安陽市:基層醫療強起來 群眾看病不再貴
    實施10個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新增建築面積112829平方米;實施27個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新增建築面積83507平方米。  近年,安陽市堅持「保基本、強基層,補短板、強弱項」原則,持續深化縣域綜合醫改,紮實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全市基層衛生工作實現穩步健康發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領頭雁」,全市各縣級醫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在基層就醫,在家門口即可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極大降低了醫療費用。
  • 【健康玉樹】夯實基礎提升醫療質量丨玉樹州基層衛生機構「四位...
    【健康玉樹】夯實基礎提升醫療質量丨玉樹州基層衛生機構「四位一體」專項系列培訓收官 2020-12-26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人民為中心 著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確保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貴陽、貴安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將全會精神真正貫徹到工作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著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後浪」課堂丨孟瑤: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點擊藍字關注新區動態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家晚上好,我是孟瑤,來自濱湖街道。今天我宣講的主題是共築南太湖之夢,我的宣講主要圍繞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抓牢抓實民生兜底保障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公益性公墓計劃投資1.5億元,按照環境優美、莊嚴肅穆的公園式陵園進行規劃設計,規劃建設墓穴2.6萬位,可安放4.6萬具骨灰,同時配套建設烈士紀念廣場、水體景觀、園林景觀、服務管理辦公區等功能區。蔡萌芽邊聽取情況,邊察看項目現場,並察看了永久墓園。她指出,要用心辦好這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抓好規劃布局,加快項目建設,體現莊嚴肅穆,注重節地生態,營造孝親文化,滿足群眾喪葬需求的基本保障。
  • 【牢記總書記囑託】口腔醫院:對口支援幫扶基層醫院提升口腔醫療...
    本著「派出一支隊伍,培養一批人才,服務一方群眾」的原則,醫院以加強學科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為核心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採取分期、分批、定期輪換的辦法,保證派駐人數和連續工作時間,截至目前共派出管理人員、醫師、護理感控、醫技等
  • 3D列印技術全國領先,助力基層提升服務能力
    從2010年起,醫院開始探索多學科會診模式,提升疑難雜症解決能力,集中專家智慧與能力,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多學科會診和聯合手術,最終目的是為了方便患者就醫。它避免了患者反覆掛號看不同的醫生,在不同科室或醫院之間輾轉,真正實現了「患者不動醫生動」。患者會用腳投票。
  • 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多,看溫州攜手共享全面小康
    小康承載著初心,小康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小康是時代的期待。 全面小康,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一個都不能少。近年來,溫州市積極推動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發展,出臺系列政策,優化公共資源布局,對標對表建設「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以更高品質、更加貼心的服務普惠市民大眾,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盤點】基層醫改這十幾年政策|醫療衛生|醫改|基層|政策|機構|...
    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範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方案提出,大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看台州樣本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一經公布,持續引發各界群眾熱議。其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統籌發展和安全、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等一系列關乎民生的話題,更是讓不少黨員幹部、城鄉居民在感慨身邊變化的同時,對未來發展也有了更美好的憧憬。他們堅信,在共同奮鬥之下,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越來越強。
  • 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 助力鄉村「醫療振興」
    農村牧區的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直接關係到廣大農牧民朋友的身體健康及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十三五期間,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不斷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助力鄉村「醫療振興」。
  • 築牢基層抗疫防線 捍衛人民生命健康
    要切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築牢基層抗疫防線,方能為捍衛人民生命健康築起牢不可破的銅牆鐵壁。基層是一個整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句話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可以說全面完整的概述了基層在整體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廣州緣何連續多年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答案在這裡
    作為實際管理服務人口逾2200萬、流動人口逾1000萬的超大型城市,近年來,廣州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走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道路。廣州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在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中,廣州連續三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劉珊杉:用人民情懷涵養城市基層黨建溫度
    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一切從造福人民出發,科學謀劃、合理部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注重把握規律、綜合施策、講求實效,不斷用人民情懷涵養城市基層黨建溫度,為城市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一是深懷愛民之心,壓實城市基層黨建責任。「上下齊心,其利斷金。」權責明晰的責任體系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