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2020-05-25 覓陽Sunshine

文/覓陽

重刷《小鞋子》,依舊讓我感到熱血沸騰,特別是在我看到影片結尾時,阿里的奮力奔跑讓我為他攥緊拳頭,捏把汗。

第一遍看的時候只是把它看作是一位男孩奔跑的故事,再刷讓我感受到這不僅僅是有關於一場奔跑,更是有關於一位生活在社會底層人為愛奔跑的夢想,真實而又充滿感慨。

影片是伊朗導演馬吉德·馬吉迪,主要講述了哥哥阿里意外弄丟妹妹薩拉的鞋子,反覆尋找無果。但因上學需求又怕父母責備,阿里決定偷偷和妹妹薩拉共穿一雙破舊跑鞋的溫情故事,但同時也給兩人帶來了諸多不便。

後來阿里無意間知道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並注意到獲得第三名會有一雙跑鞋。這激發了阿里想要參與長跑,並決定把跑鞋送給妹妹的想法,由此開啟了一場溫情的奔跑。

影片並於1999年入圍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電影。

北大教授戴錦華曾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小鞋子》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電影。準確地說,是一部在國際視野中、在環球電影舞臺上具有典型特徵的伊朗電影。」帶有獨特的中東文化氣息,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了伊朗這一神秘國度生活的面貌。

影片雖是孩童演繹,卻是獻給成人的故事,引起各個年齡段人們的反思和共鳴。以孩童視角喚醒人們對自己童年的記憶,也讓我認識到即使我們生活在社會底層,也不會改變人們內心的純真善良,反而會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其中電影人物的成功塑造,離不開導演馬吉迪的精心製作。電影使用鏡頭語言以及溫情的敘事風格則為影片添加了藝術魅力,再現了新式電影寫實風格的淳樸之美。

我將從這部影片所使用的鏡頭語言和敘事風格兩個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的製作魅力,進一步敘述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的現實意義以及給我帶來的思考。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網絡

一、影片使用鏡頭語言,不同鏡頭間的轉換, 呈現出一個充滿溫情與勵志追求的故事

看完影片最感人至深的就是樸實真摯的視聽語言,鏡頭未曾經過修飾美化,真切展現伊朗底層人們的生活百態。

不同於那些好萊塢世界裡眼花繚亂的特效,紛繁複雜的主題以及明星大腕的加持,《小鞋子》中阿里和薩拉小孩子們的純粹表演,真的使這部影片更具真實色彩。透過鏡頭,讓我切實感受到他們的真摯淳樸。

①長鏡頭:是影片片段的長短,指用比較長的時間對一個場景進行連續拍攝,讓我們更能感受到人物的生活環境。

影片開頭用長達1分40秒的時間,攝影瞄準一位正在修理一雙粉色鞋子的鞋匠手上,雙手皸裂,而手裡的鞋子也像是被穿了很久,磨損了很多。儘管是一雙褪色褪的很厲害的鞋子,但仍舊感覺被擁有它的人珍惜。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運用長鏡頭可以將觀眾的視線集中在這雙粉紅色的小鞋子上,我們的眼睛隨同膠水、針線一起,凝視著這雙小鞋子的破損狀況,由此整篇苦澀低沉的基調也在這1分40秒的時間內設定完成。同時也讓我注意到這雙小鞋子的顏色--粉色。

粉色也是一種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很溫暖的顏色,我想穿這雙鞋子背後的女孩一定是一位很可愛並且溫暖善良的人。在我後邊的觀影過程中,妹妹薩拉溫暖善良。這也為後來在阿里的奔跑比賽以及妹妹的突然閃現中,讓我們觀眾感受到滿屏的溫情以及兄妹之間的愛。

②閃現:在正在進行某一場面拍攝時,突然閃現出另一場景,給觀眾帶來一種緊張感

阿里為了贏得全市長跑比賽獎品—一雙鞋子,奮力奔跑,此時的鏡頭落到了阿里奔跑的身影上。而此時妹妹跑步時的身影也突然閃現出來。

妹妹為什麼會突然出現?為什麼又跑的這麼著急?兄妹兩人共同穿一雙球鞋,哥哥在奔跑的時候已經穿著球鞋了,那此時妹妹的奔跑穿的是什麼鞋子?又跑向哪裡?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在這個閃現的鏡頭裡,正在奔跑著的心裡哥哥出現了妹妹的聲音 ,「球鞋很髒,我不想穿他們,都是你不好,丟失了我的鞋」「你要是不把他們找出來,我就告訴爸爸!」

兄妹兩人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奔跑,讓我在看時有一種緊迫感。阿里正因為此時有妹妹的聲音存在,而更有力量,攢足了勁向前奔跑。

這裡也是導演馬吉迪安排此處情節的意義,更加襯託出阿里為了獲得那雙球鞋所做的努力。

看到這裡所呈現出來的並不只是一種膚淺的勵志,或者是廉價的同情。看到的是生命最初的光芒,樸素而又美好的力量。

為了不給父親增加負擔,為了讓妹妹有鞋子穿,再向前奔跑。也讓我在看時熱淚盈眶,感受到愛與溫暖。這種突閃現鏡頭的出現,讓阿里在奔跑中更顯生命的跳動,也讓他的夢想在鏡頭下顯得更加可貴。

③特寫鏡頭:刻畫人物面部表情,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電影美學》作家巴拉茲曾說,「我們能在電影孤立的特寫裡,通過面部肌肉的細微活動,看到即使是目光最敏銳的談話,對方也難以洞察的心靈最深處的東西。」

這一部分幾乎是以一種實錄和直播的拍攝方式拍攝阿里的奔跑全程,對於他的面部肌肉和表情特寫。好幾次瞄準阿里炯炯有神的目光、滿臉布滿的汗腺以及為了獲獎面部猙獰的表情。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由最初希望獲得球鞋,到5人成績拉近時的極度渴望,阿里可以說是在拿命在拼搏。再到最後獲得冠軍之後的委屈、無奈與失落。把鏡頭下一位極力奔跑著的孩子的神情狀態刻畫的深刻傳神,更是讓我能夠體會到阿里很想要獲得球鞋的心理狀態變化。

看到這裡讓我想到讓·愛普斯坦在《你好,電影》曾說:「特寫鏡頭通過近在咫尺的印象增加戲劇 性。心中的痛苦也仿佛伸手可及。如果我伸出雙臂,我就會碰到你,感到不安。我悉數著根根痛苦的睫毛。我簡直可以感到你的淚水的滋味。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臉這樣貼近我的臉……」

看到阿里這樣奔跑,我似乎真的是在近距離地感受阿里內心的期盼,離我這麼近,隨著阿里跳動著的脈搏,為愛在奔跑。

每次看到這部分的時候,總會被阿里這種砥礪前行,奮力抵抗的生命姿態所撼動。這不僅僅是一部有關於為了夢想而拼命追逐的勵志故事,更是一個有關於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想要擁抱美好的生活,用心守護美好生活的溫情故事。

影片採用不同鏡頭間的相互轉換,使影片敘事內容更為豐富,也使人物形象的呈現更為立體。鏡頭巧妙的切換,更能呈現人物真實的生存環境,凸顯出阿里為了那個簡單的夢想而執著追求的願望。

二、影片運用簡單的敘事方式,瀰漫著的是濃濃的溫情以及阿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影片使用不同鏡頭間的相互轉換,向我們觀眾傳遞出一種充滿細膩溫情的敘事風格,並在這種人物的演繹間讓觀眾感受到緊張與鬆緩的敘事節奏。溫情與張弛有度的敘事風格,讓影片主題更加凸顯—簡單的願望與對球鞋執著的追求。

①細膩溫情的敘事風格,讓我們更具感受愛的力量。

弗洛姆認為,「愛是一種既有著巨大的融合性,又能讓個體保有獨立性、尊嚴性。愛是行動,是人的能力的體現。」因為有愛也讓我們人之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這種愛讓我們更加自由與獨立。

妹妹薩拉在考試結束,奔跑回家的路上,不小心將鞋子掉進水溝裡。此時,陌生人幫助妹妹拾起水中的鞋子;當兄妹兩人發現亞寶穿著妹妹的鞋子,奔向亞寶家時卻發現亞寶父親是位盲人,兩人默然相視,最後放棄了想要回鞋子的想法。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這種陌生人之間的關愛,朋友之間的相互體貼,細膩溫情的表達讓觀眾感受到生命的溫暖。也讓我們感受到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互助,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的話語,僅是他們的一個舉動或者是一個眼神都會讓我們倍感力量。他們之間散發的這種愛,讓他們更顯高貴,更具尊嚴,更值得被尊重。

②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體會到人物的緊張和舒緩的情緒。

影片中有一處讓我感到溫暖,當哥哥的小白鞋很髒的時候,妹妹說,「我不想穿,它太髒了。」而哥哥卻笑著說,「我們可以洗洗呀!

兩個人開心地在陽光照射下,吹起了一個個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在他們歡樂的笑聲裡,讓我們感受他們純真快樂的童年。沒有因為沒有鞋子穿而感到焦慮和緊張,這種快樂讓我們觀眾感受到一種舒緩的情緒。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影片高潮部分,在阿里即將跑到終點的時候,不小心將阿里推到,阿里摔倒了。其實在他摔倒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很緊張,我很害怕他與球鞋失之交臂。但摔倒後的阿里仍執著站起來,繼續奔跑。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看到這一點我熱血沸騰,熱淚盈眶。這種緊張的敘事技巧抓住每個觀眾的心,為他緊張,為他落淚,同時也會為他最後仍能奪冠而開心不已。張弛之間,讓我們感受到人物的活靈活現,緊張舒緩之間更顯生命的真實。

三、觀影后的思考:阿里溫情奔跑的背後,是對生活的熱愛,生命的堅持

《小鞋子》這部電影的內涵是在阿里奮力一搏的背後,是對生活的熱愛和生命的追求和堅持。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應該有所熱愛與堅持,即使跌落在谷底,也可以有一束光照亮黑暗中行駛中的我們。即使生活中滿地雞毛,我們依舊要抬起頭,看看夜晚的月亮。在我看完影片後依舊感慨不已,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①即使生活在社會底層,仍舊能夠感受愛和擁抱美麗陽光

影片開所拍攝的真實場景就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深深的憐惜,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本以為阿里和妹妹會因為環境的惡劣而去抱怨或者怨恨,但並沒有。阿里和妹妹在院裡水龍頭旁邊吹肥皂泡的場景,一顆為他們緊張而又糾結的心似乎得到了舒緩。

奧斯卡·王爾德說,「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阿里和妹妹並沒有因為環境的糟糕而缺乏感受生活的美好,反而激發阿里潛在的動力。為了能夠送給妹妹球鞋,而參加全市長跑比賽,即使雙腳被磨泡,依舊跑完全程並獲得冠軍。

這奮力奔跑的背後卻與他們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爸媽之間相親相愛、鄰裡之間互幫互助、學校老師的關愛和疼惜,都讓他們在愛的呵護下,更能夠感受到生活的快樂。

在電影《風雨哈佛路》中,愛麗絲出身貧窮,母親吸毒,還患有愛滋。媽媽還經常發瘋似地朝家裡要錢,可一貧如洗的家庭又怎能支撐媽媽這樣揮霍。

可以說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感受不到愛。但愛麗絲依舊愛媽媽,她說,「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勁的媽媽,就算在世人眼裡你是人見人怕的癮君子,媽媽,我依然愛你。」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網絡

愛麗絲對母親這樣的情感,卻因小時候母親和愛麗絲一起滑雪,媽媽愛她。即使生活在困境之中,依舊能夠感受愛,並不恨媽媽。即使生活窘境,依舊內心向陽。有時候打敗我們的並不是外部環境,而是我們把自己給打敗了。

法國作家莫泊桑在他的《短篇小說集》裡,有說到過一句話,「他非常害怕,這種恐懼是對黃色用皮帶的天生的恐懼,是飛禽走獸遇見獵人時的恐懼,是老鼠遇見貓時的恐懼。他使出了超人的氣力,竟能站穩了。」

《瘋狂動物城》裡有句話,「我們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害怕本身。」 並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我們如何應對這種恐懼。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讓我們不如意,陷入困境的迷茫與焦慮,也會讓我們感到恐懼,但我們仍能選擇微笑面對,擁抱陽光,沒有什麼解決不了,走不出來的事情。

②看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努力向上生長。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在任何長跑比賽中,存在著較為激烈的競爭,有比賽,必有輸贏。奔跑途中,面臨同學的惡意推倒,但被摔倒之後的阿里並沒有因為懈怠,反而更能激發他心中的力量。

生而為人,且當不易。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很像阿里,為了能夠更好地生活,做著不一樣的事情,或者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說著一些不想說的話。但為了更夠給愛的人多一份溫暖與希冀,仍舊不放棄向上生長的力量。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畢淑敏在《生命因夢想而沸騰》中說,「如果說,勇氣是你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那麼,夢想就是縱然你腳踏深淵,依舊保有的向上仰望的力量。因為,有了夢想,即使再平凡的生命,也可以閃閃發光。你一定要相信,在你的身體裡,有一顆種子,焦灼地盼望著陽光,等著生根、發芽和繁盛。」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網絡

看到阿里,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夢想,並為了夢想而頑強拼搏。縱然前行深似海,但只要相信,

人生沒有跨不過的坎,只有跨不過坎的人。保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保有向上生長的力量。

③心懷感恩並抱有真誠

阿里的父親雖有時會因為他們母親沒有好好照顧自己而對她呵斥,即使生活拮据,仍舊對生活抱有希望,並時常抱有一顆感恩的心。將清真寺的糖帶回家敲碎時,即使家裡沒有糖塊時,也不違背那顆虔誠的心,暫放在自己家,不食用。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看到這一幕,父親純真質樸與真誠美好的形象顯現出來,即使生活在困境之中,人不但不抱怨生活,還抱有一顆感激的心。當工作地的老闆把園丁所使用的工具送給他時,父親對他感激涕零。

《菜根譚》裡有句名言,「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也就是說,如果別人對自己有恩,則要牢記在心裡,終身不忘;如果與別人發生了摩擦,造成了不快,就要儘快忘記。

豆瓣9. 2《小鞋子》:丟失的鞋子的背後,是一場溫情的奔跑

圖片來自網絡

去年有幸結識一位朋友,雖素未謀面,但很感激我能夠在去年認識他。對於正處於寫作期的我來說,在每次將寫好的文章發給他看時,他總能在看後給予我最大的鼓勵和真摯的反饋。

我很開心能夠遇到這樣的一位朋友,亦或者讀者。但更多的是一種感激,能夠遇到一位這樣的「陌生人」,還願意抽出寶貴時間看我寫的文章,很少。我會牢牢記住他給我帶來的這種溫暖,並很想成為一個溫暖的人,保有一顆溫暖與感激的心。

這樣的為人處世也給我很大的啟發,對人真誠,並常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位真誠善良的人。記住他人的好,並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懂得如何更好的生活。


四、結語

一雙丟失的鞋子背後,充滿著點滴溫情。電影製作的藝術魅力在於導演別出心裁的設計,不同鏡頭語言的完美切換以及簡單的敘事方式的使用,讓觀眾更能感受到鏡頭之下人物為夢奔跑的溫情勵志故事。

阿里小小的願望裡,蘊含著對生命的堅持和生活的熱愛。一雙丟失的鞋子背後,更顯生命的力量。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已是幾年前。現在看來有著不同的感觸。不同的階段對同一事物終歸有不同的感觸,很值得回味。

我有時候感覺窮很可怕,它讓我在我朋友面前抬不起頭、看到喜歡的東西還得猶豫很久,遇見喜歡的人也會因我的貧窮而不敢苟言。

但當我去反觀阿里、阿愛麗絲以及眾多相似的人的生活環境的同時,我會為他們感慨,即使出身卑微,仍舊不放棄向上的力量,抓住生命的稻草,勇往直前,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跑步電影系列之溫情勵志的《小鞋子》
    《小鞋子》是1997年出自伊朗的一部溫情電影,又名《天堂的孩子》,由馬基德·馬基迪編劇並導演。豆瓣9.2的評分足以說明這部片子受歡迎的程度,也許就是這種貧困中的溫暖最讓人感動吧。故事的開始是小男孩Ali在幫妹妹Zahra取修補好的鞋子時,不慎把鞋子弄丟了,這可是妹妹唯一的一雙鞋子了。
  • 伊朗高分溫情電影《小鞋子》,願你看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今天喵喵來給大家介紹一部豆瓣9.2高分的伊朗電影經典作品《小鞋子》,非常值得多次觀看。這部電影已經把喵喵看哭了很多遍了,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部部真摯動人的好電影,一部流淌著生活味道的好電影,一部每看必哭的好電影。
  • 豆瓣9.2《小鞋子》|從三個角度解讀這部感人的兒童電影及現實啟發
    它雖然被定位成兒童電影,我卻認為,《小鞋子》值得陪伴我們一生。——@悅讀拾光電影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豆瓣評分9.2,上映於1997年,是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電影,獲1999年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影片等。
  • 解讀豆瓣高分片《小鞋子》,一雙鞋子背後,底層人民的苦難和堅強
    當生活的苦難降臨的時候,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電影《小鞋子》中的小男孩阿里。他堅強、勇敢而善良的品質深深影響著我的人生。《小鞋子》是由著名的馬基德·馬基迪導演的兒童經典作品,並獲得奧斯卡獎,本片上映於1997年,豆瓣評分高達9.2分。
  • 《小鞋子》:9歲阿里身上的品質,值得每一位成年人思考
    1997年上映的《小鞋子》,在1999年入圍了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在豆瓣打出了9.2的高分。小鞋子的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是伊朗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他在1992年的時候曾經拍攝首部電影《手足情深》,並獲選&34;單元放映 ,後續陸續拍出了6部高質量的電影。馬基德·馬基迪非常熱愛伊朗的傳統文化,也常常以非常童真的眼光來看待世界。
  •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由中東國家伊朗製作發行的電影《小鞋子》,在1997年上映於加拿大,之後陸陸續續於美國和中國香港等地公映,並獲得了多重獎項。至今為止,影片播出已有23年,35萬多觀眾在豆瓣上給出高達9.2分的評價,可見影片自身的魅力之大。
  • 豆瓣9.2《小鞋子》: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3個角度解讀
    《小鞋子》故事結構就是以9歲的哥哥阿里不小心弄丟了7歲妹妹的唯一的外出鞋子為敘事起因,用兒童視角和心理展開故事的衝突和矛盾心理,兄妹倆如何解決穿鞋、如何找鞋,如何重現希望,最終得到新鞋子為圓滿結果。2、 內外雙層敘事節奏:①外在節奏:多次奔跑穿插影片整體節奏並沒有急迫,生老病死等強烈而明顯的緊張節奏,只是通過緩緩而來紀錄片類型的角度敘事。
  • 豆瓣評分9.2,兄妹共穿一雙鞋一部超感人的兒童電影《小鞋子》
    喜歡的朋友記得右上角點關注哦電影簡介小鞋子》是馬基德·馬基迪導演的一部伊朗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2,此影片於1997年上映,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伊朗電影。這部影片的拍攝預算約為18萬美元,隨後獲得了約100萬美元的票房,並推動馬基迪和伊朗電影獲得了更大的國際關注
  • 《小鞋子》: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的溫情電影(一)
    故事由一雙丟失的鞋子引發,給觀眾展現一個個溫情又讓人熱淚盈眶的畫面。丟失了妹妹的鞋子,阿里害怕被父親揍,回家不敢吭聲,並且讓妹妹保守這個秘密。那一瞬間,我多想去安慰這個九歲的小男孩,就像安慰自己的孩子一樣。平日裡孩子無意中丟失或者損壞了物品,總是會無比委屈無比受傷地來父母身邊哭訴,最後父母一頓撫慰之後,他們要麼心裡平復了,要麼重新買件同樣的物品來安撫自己。
  • 《小鞋子》電影,成人的世界待久了,來孩子的世界轉轉
    今天聊聊一部伊朗電影,《小鞋子》,這部誕生於1997年的作品,豆瓣評分高達9.2,講述了生活在貧民區的一對兄妹的故事。影片所講述的故事很簡單,起因是哥哥阿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的小鞋子,懂事的兄妹深知家庭的困難,沒有將事情告訴父母,由此影片就圍繞沒有鞋子的妹妹如何去上學、如何追回丟失的小鞋子以及哥哥如何再為妹妹找到一雙新鞋子而展開。
  • 《小鞋子》《天堂的孩子》
    影片:《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影片梗概: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
  • 伊朗經典《小鞋子》:孩子純真心靈和目光,柔化社會現實和苦難
    :哥哥阿里無意中丟失妹妹莎拉一雙早已經縫縫補補的小鞋子;但那是妹妹唯一的鞋子,沒有它便無法前去上學。《小鞋子》無論是從『貧窮且善良』的主題呈現、『小鞋子』背後的兩種心境,還是『小金魚的情感隱喻』上,都為伊朗電影走向世界舞臺無疑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下面我們來走進這部經典電影感受它久經不衰的魅力之處。
  • 滿懷善意與希望,不停奔跑的《小鞋子》
    而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的這部《小鞋子》更是箇中翹楚,是伊朗電影史中,首部入圍奧斯卡,得到主流認可的影片。《小鞋子》的成功不是意外,而是在穆斯林世界極端嚴苛的創作環境中,幾代伊朗電影人們堅定方向,抓住生活,做出的最真誠的沉澱與突破。
  • 《小鞋子》:因為一雙小鞋子奔跑,跑出一個冠軍
    今天芒果介紹《小鞋子》這部電影主要講兩兄妹因為一雙鞋子的而發生的心酸、溫馨的故事。小時候芒果的家裡雖然不富裕,但也沒有像阿里家一樣窮得連買土豆都要賒帳、窮的連一雙鞋子都買不起。因為阿里的粗心,將妹妹那雙補好的鞋子給弄丟了。
  • 豆瓣9.2《小鞋子》:一雙鞋子跑出的生活,電影藝術下的真實生活
    《小鞋子》導演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是伊朗導演馬吉德.馬吉迪於1997年拍攝的一部兒童電影,英文片又名《天堂的孩子》。影片的開始,從一雙小女孩的鞋子展現。一針一線,喧鬧的集市,小男孩專注地看著修鞋匠修妹妹的鞋子。一雙小鞋子,一對小孩子,影片質樸的影響又一次再現了新電影風格的光芒。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種成熟,是讓人心疼的,一個正當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卻因為家庭生活困難,早早就體會到生活不易,賺錢困難。一雙鞋子壞了,要反反覆覆地修,修好了繼續穿,直到再也不能穿。
  • 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小鞋子》教會了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導語《小鞋子》這部電影1997年在伊朗上映後受到了廣大觀眾一致好評,並且獲得了很多獎項,豆瓣評分9.2,成年人觀看這部影片時不免被影片中的感人情節感動得落淚,孩子觀看這部影片應該會懂得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生活。
  • 《小鞋子》:質樸鏡頭下的澄淨世界,回歸人性最初的美
    這部在1999年首次為伊朗電影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作品,在豆瓣上有著9.2分的高分,但它的故事情節卻並不曲折。全片圍繞一雙鞋子展開,講述了哥哥哈裡不慎丟失妹妹的鞋子後,迫於窘迫的家庭境遇,二人決定保守鞋子丟失這一秘密,兩人同穿哥哥那雙破舊的鞋子上學
  • 豆瓣9.2高分《小鞋子》:宅家時一部家長和孩子必看的優秀影片
    1997年的伊朗兒童影片《小鞋子》是伊朗首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電影,也是中國觀眾最早接觸的伊朗兒童電影之一。這部電影豆瓣9.2高分,20W+的熱評,在89分鐘的劇情裡,導演馬吉德·馬吉迪講述了一對兄妹和一雙鞋子的故事,一併唯美的捕捉到了伊朗社會與文化的縮影,以及人性關係中的善良與美好。
  • 豆瓣9.2分,好於99%同類影片——時逾20年,它歷久彌新,經典依舊
    本片1997年2月在伊朗上映,至今已逾22年,再次觀賞,觸動依然不減當年。它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68位,由20餘萬名觀眾評出9.2分,好於99%兒童片、98%劇情片,極具觀賞價值。豆瓣9.2分,好於99%同類影片阿里出生在伊朗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是一名老實本分的工人,母親則抱病在身。家中還有年幼妹妹莎拉,與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
  • 豆瓣評分9.2《天堂的孩子》:一場馬拉松比賽是他們愛的見證
    電影講述的是一對小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透過兩個主人公的行為為觀眾譜寫了一段不一樣的奔跑故事。影片當中,哥哥阿里正在拿著妹妹的鞋子修理 。可是,因為哥哥的疏忽將妹妹唯一的鞋子丟掉了。沒有鞋子的妹妹無法上學,哥哥多次尋找都沒找到。為了不讓貧窮的家庭再生負擔,兄妹二人開始共穿一雙鞋子。終於,老師發現了異常,準備讓其退學。哥哥發現了學校跑步比賽第三名會獲得一雙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