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勤快的習慣從整理開始

2020-12-22 生活益研社

懶惰的人最大的惡習就是拖沓。

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大清早就被鬧鐘從睡夢中驚醒了,他一邊想著自己的計劃,一邊又在懷念被窩裡的溫暖,一邊告訴自己該起床了,一邊又在對自己說再睡一會吧!就這樣,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 能夠隨即完成的事兒,不去完成,非要拖上一拖,放上一放,好像這樣才會安心。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人。不是不得已,不去為之。這種消極被動的做事風格,其效果可想而知。

你必須要把拖延這一惡習從你的個性中連根拔除,這種把你應該在一周,甚至一月和一年前早該完成的工作拖延到明天再做習慣,正在一點一點地吞噬你的生命,如果你不把這一習慣徹底剷除,你要取得任何成就都是十分困難。

怎麼戒除這種拖延習慣呢?答案就是整理你的生活環境。

整理的是你的物品,改變的卻是你的人生。

周圍環境的混亂度能大致反映此時的心理狀態,兩者似乎具有某種相關性。

雖然不知是環境影響了人,還是人使得環境變成了這番模樣,但是隨意的狀態總歸是影響到了工作學習,使其無法處於一種十分寧靜的狀態。

相比複雜的知識結構或是富有挑戰的工作比起來,這些整理的小事雖然並不算什麼,但是倘若連這點耐性都沒有,就不能夠有耐心去做更為細緻和複雜的工作

這些整理的小動作作為一個心理「觸發器」(trigger),幫助我們快速地進入到某種行為模式。身體行動帶動心理行動,久而久之,心理上的懶惰就會被驅除。勤快也是會上癮的,只要現在開始,始終保持整潔的生活環境。你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好。

讓幼兒學會整理,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有助於他們形成愛整潔,生活有序,做事認真仔細有始有終等良好習慣,也能使幼兒在整理中提高動手能力,促進動作發展;培養幼兒的整理能力還可以使環境保持整潔,好的整理習慣還可以讓幼兒順利的進入小學的生活學習,此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見,幼兒整理習慣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堅持21天養成一個習慣?
    如何養成好習慣,是將一件事情堅持21天嗎?今天再來分享一下這篇舊文,有關我對「習慣」的思考,希望給你帶來啟發。很多人受騙了,以為堅持21天就能養成一個好習慣,結果無比痛苦的堅持了21天,第22天,突然不想堅持了。哈哈哈,其實養成一個習慣的根本因素在於:你能從堅持做這件事中獲益。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就不會墨守成規,他們的小腦瓜裡裝著無數想像力,並且不受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家裡這3個地方「亂」,可能代表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太勤快了。
  • 說說習慣養成
    習慣養成這個東西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無知覺的到一個人身上。拿我舉例,我從小不愛吃魚,原起為何我最近才想明白,可能是小時候內陸地區物資睏乏,從小沒有見過海洋生物,對於海鮮的認識只有螃蟹,帶魚和海帶,其他的魚類很難見到(也可能是我不關注),吃魚呢,我們當地吃的是黃河鯉魚,這種魚很有名但吃在嘴裡我認為總有一股子腥味,我不愛這個味道,所以也就導致我不愛吃魚了。
  •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的不二法門
    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主動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學習方式,它往往成為一個人的品行。良好習慣的作用不僅是孩子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還是孩子智力發展的橋梁,更是培養孩子創造精神的重要手段。
  • 整理習慣培養的關鍵期你抓住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孩子整理習慣的養成,早期可以從什麼時候開始。 就是孩子1-2歲的時候。 你沒看錯,就是1-2歲。
  • 整理習慣培養的關鍵期你抓住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孩子整理習慣的養成,早期可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是孩子1-2歲的時候。你沒看錯,就是1-2歲。有家長會驚訝說:這個時候孩子懂什麼呀,連話都聽不懂。1-2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給他建立「歸位」的習慣了。比如,當孩子把書架上的書散落一地以後,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要趕快趁他還沒有被其他事情吸引的時候,給孩子示範,把書歸位。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來,我們來歸位,把書放好。
  • 4個妙招培養整理習慣,父母告別催促
    朋友為此感到頭疼,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的好習慣。3-6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好習慣受益終身。如果孩子不會收納和整理,做事情都是拖拖拉拉,丟三落四的,這些看上去是小事情,可是這種雜亂無章會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教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的好習慣很重要。
  • 父母養育孩子的路上,不要讓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
    可這樣的缺課之下,容易讓孩子滋生嬌生慣養的行為,一有點不舒服就開始請假,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業,還不能很好的學會克服困難,養成堅持上學的習慣。當然,也並不是說孩子生病了,就一定非得讓孩子上學不可,只是有一些輕微不適,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還是有必要讓孩子繼續堅持。
  • 學圍棋,給孩子養成了哪些習慣
    圍棋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那你知道是什麼習慣嘛?很多家長希望讓孩子學習圍棋,圍棋有助於思考,同樣更多家長希望孩子學了圍棋之後養成良好的習慣。能靜下心來,不要再像孫悟空。。。其實圍棋能幫助我們養成哪些好的習慣?不止如此。安靜的習慣、思考的習慣、拼搏的習慣、學習的習慣、禮儀的習慣我通常把孩子學習圍棋能培養的習慣分為這五類。其中對於我們小學前的孩子來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 別小瞧這些習慣,養成了受益終生
    這樣的事例在我們身邊真是不少見,如果我們能夠早一點預見到這些,從孩子的習慣入手,也許,我們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一些細節的習慣養成,可以讓孩子養成好的品質。南懷瑾先生說過,讀書第一等重要的事是「讀書明理」懂得做人的道理,而這做人的道理就隱藏在往日生活的一舉一動裡。
  • 女生無意間養成的3個習慣,每天護膚也容易傷臉,你佔幾個?
    有人每天認認真真做皮膚護理,但皮膚還是不見好,這可能還是因為護膚壞習慣導致的,使用護膚品是為了擁有好皮膚,但是不經意養成的壞習慣,可能會讓護膚品失效,所以一定要改善。1、長時間不換毛巾臉部清潔除了洗面奶,最常用的就是毛巾。
  • 三流媽媽嘴勤快,二流媽媽手勤快,一流媽媽…
    三流媽媽嘴勤快有的媽媽經常將孩子與別家孩子比較,經常對孩子說「你怎麼那麼沒用?真是豬腦子!你看看人家小孩.」媽媽們一時憤怒說出來的話,像是輕輕的抱怨,但是落在孩子心裡,就是個刀片。不好好說話,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 絕世好文|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習慣養成法
    特別是看到身邊很多成功人士,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天賦、不如別人聰明.」後臺有一位朋友這樣問熊。其實,或許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因此,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也是許多成功者在強調的:自己並非天資聰穎,只是比別人多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而已.這聽起來可真像有道理的大廢話,好習慣雖好,又該如何養成呢?別急,今天,就讓熊爺為大家分享一個,養成習慣的絕世好點子。
  • 周廣仁:練琴一定要養成好的習慣
    就是形成習慣。例如一開始練習就注意準確性,養成習慣以後,演奏就會完整準確。相反,如果經常帶錯誤練習,結果,練習成了鞏固錯誤,形成壞習慣以後,要改過來就難上加難了。」  因此,練琴之初就一定要養成好的習慣,打好基礎,才能為之後的高效學琴鋪好路。下面總結了八個好的練琴習慣,回憶一下你在練琴過程中都做到了幾點。
  • 《微習慣》這本書教你養成堅持的習慣,簡單到不能失敗
    一開始的時候,我會先設定一個鬧鐘,到了早上鬧鐘響了就要起床。剛開始的那幾天,都是按鬧鐘起床的。可是堅持早起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早起真的很累,我覺得我堅持不下去,所以堅持一段時間就堅持不下去放棄了。二、養成堅持的習慣之後,每次都會主動去堅持我要養成每天堅持讀書的習慣,一開始的時候,我每天強迫自己看書。
  • 萊紳通靈沈東軍:成功需要把意志力用在「習慣養成」上
    而是把『健康生活習慣養成』設定為自己的目標。目標變,行為即變。當我把減重多少斤的短期目標,改為『行為習慣』目標後,不同的目標所消耗的意志力並沒有變大,甚至變小了。」沈東軍說道。「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成為目標,讓你全面關注身體,既重視飲食健康,也重視身體鍛鍊,還重視心理健康和睡眠質量。
  • 毗沙門天王:勤快做事過一生
    這就是一種習慣,十多年的習慣,不是隨便改的。 比如,去各地面授,基本上兩天叨叨下來,說很多話,吃金嗓子,喝蜂蜜茶,還是多講。寫文章,也會那裡一坐,兩三個小時不起身,寫完為止。期間,還可能跟三四個人聊天,回答他們的問題等。
  • 【1062讀書計劃】4個常識有助於養成閱讀好習慣!
    閱讀困難的人如何開始養成閱讀的習慣。用的什麼方法呢?不是列一個長長的書單,不用什麼番茄鍾每天堅持25分鐘,也不是加入興趣小組,繳納高昂的打卡賭注費用...快樂1062告訴你:4個常識有助於養成一個好習慣?
  • 一語道破「亞洲蹲」習慣的養成原因
    中國人從小就習慣了蹲坑茅廁的生活習慣,所以在平時忽然出現亞洲蹲的現象,那也是一種自小養成的排洩下蹲習慣偶爾體現在非排便的時候的一種習慣性動作罷了!現在的中國人都習慣了坐馬桶解決生理需求的模式了!估計不久的將來,亞洲蹲也會逐漸消失殆盡的了。
  • 養成這幾個好習慣,會受益一生
    好的習慣會伴隨我們一生,會讓我們一生受益。科學實驗表明,人在正常情況下,21天就能夠養成一個好習慣。 不要去因為自己的年齡過大或者過小而不去重視好習慣的養成。每一個好習慣都是極其珍貴,非常有價值的,可以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養成幾個好習慣,讓我們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