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香港文華酒店,那是陳凱歌與張國榮的第一次相見。陳凱歌此行內心忐忑,他是來邀請張國榮出演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主角程蝶衣的。
《霸王別姬》原著是香港金牌編劇李碧華的小說,製作人是日後湯臣集團的老闆,曾出演電影《龍門客棧》的徐楓。徐楓在坎城看了陳凱歌導演的《孩子王》,看完之後便認定陳凱歌就是手上這部《霸王別姬》的導演,沒有人比他更適合。
起初陳凱歌聽了她的介紹後內心十分不屑,曾經喜愛詩歌,追逐詩人一樣生活的陳凱歌並不認可這種通俗小說改編的劇本。在徐楓三番兩次的勸說之下,陳凱歌勉強接了這部戲。
而這樣的橋段也在幾十年後的網絡上掀起波瀾,知乎上有個熱度很高的問題,「為什麼陳凱歌拍完《霸王別姬》之後就再也拍不出好電影了?」很多網友紛紛批評陳凱歌的水平,更有甚者拿他的私生活來抹黑他,有人甚至還講,「《霸王別姬》不是陳凱歌拍的,而是他的父親陳懷皚代拍的。雖然《霸王別姬》的成功的確是整個團隊的功勞,在拍攝過程中,很多人都給了陳凱歌建議和幫助。但是他的父親陳懷皚此時早已身患癌症,正在醫院裡養病,根本不可能給兒子任何幫助。
陳凱歌青年時喜愛詩歌,嚮往詩人和藝術家的生活。這導致他的作品中很在乎導演內心的創作表達,他不會像很多商業片導演那樣去揣摩觀眾心理,去為了迎合市場而刻意改變自己的藝術理想。這在《霸王別姬》之後他拍攝的另一部電影《風月》之中有很好的的體現,他經常為了自己的內心表達與團隊成員爭執,他甚至有一次與《風雨》原著作者王安憶爭執,「這是我的東西,不用你管。」
他的這個性格倒是與張國榮頗為相像,而此時的張國榮也因希望與唐鶴德過自在如意的生活而選擇前往加拿大生活,為此他特意宣布告別歌壇。當時他剛剛在第10屆香港十大金曲中文頒獎禮上獲得金獎,事業正處在上升期,卻因為媒體煩擾而選擇過半退休的生活。
張國榮宣布引退,這才有了後來四大天王上位的機會。到了加拿大,閒下來的張國榮拉著初戀女友毛舜筠和一幫朋友打麻將,那時候打麻將的人中還有林青霞、劉嘉玲。他們四個組成這個在今天看來的神仙牌局,一打就是七天七夜。
三十來歲的張國榮在此時就已過上了閒雲野鶴的半退休生活,此時他主演的電影《阿飛正傳》在香港斬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他的演戲癮又犯了,於是經常從加拿大返回香港拍電影。
兩人在見面前,徐楓拿出張國榮5盤錄像帶給他看,當時的陳凱歌並沒有對張國榮的一些角色詮釋有深刻的印象。但當兩人在文華酒店相見,張國榮就那樣地坐在沙發上,眉宇間英氣勃發,但表情平淡如水。
陳凱歌事後講,「那時自己想仔仔細細地觀察他,但又擔心仔細瞅怕被對方發現。」陳凱歌覺得張國榮是卓爾不凡的,與這個圈子裡的大多數人不同,他很自然真實,在香港的花花世界裡依然十分乾淨。
張國榮第一次扮上虞姬時,陳凱歌看了之後就說,「這個角色就是他了。」張國榮扮上京劇的裝扮後,眼帘低垂著,不怎麼抬頭,旦角的裝扮在他身上顯得頓時千嬌百媚。
陳凱歌那時已在內心深處敲定張國榮就是程蝶衣,那麼誰跟他搭戲呢?陳凱歌認定這個人一定是張豐毅,他覺得自己心目中的霸王一定是在舞臺上是個大英雄、好漢,但在臺下一定是個吃喝嫖賭樣樣都來的混世魔王。
於是,整個劇組團隊便都敲定了。張國榮便開始經常來北京學習京劇身法,好為正式開拍做些準備。
下面分享幾件《霸王別姬》拍攝時的趣事:
(1)訓練
張國榮來北京訓練時,陳凱歌找來了京劇名家張曼玲來為他輔導,張曼玲年長張國榮21歲。見面前,張曼玲本以為張國榮是香港大明星,架子會很大。但沒想到見面時,張國榮便向前攙扶張曼玲下車,並像新人一樣作自我介紹。
張曼玲回憶張國榮訓練演戲,他的神韻十分到位,她認為他的悟性十分高,經常在現場誇獎他。張國榮也笑著說,「如果自己生在北京,一定是一個名旦。」
(2)賢弟
在劇組,張國榮與葛優經常互動拍戲。有一次,葛優知道了張國榮竟然比自己要年長1歲時,十分驚訝,驚嘆張國榮是怎麼長出來的。張國榮時常拿這件事與葛優開玩笑,有一次,他拿出一張自己的唱片CD,拿出筆在上面瀟灑籤了幾個字便把光碟丟給葛優。葛優定睛一看,上面寫著:「贈與葛優賢弟。」
張國榮曾向陳凱歌建議,應加一些蝶衣和袁四爺的親密戲份。他跟組裡的孩子們玩得很好,哥哥大葛優一歲,孩子們叫他國榮哥,叫葛優葛大爺,而他稱呼葛優賢弟,搞得葛優以後見著那些孩子都繞道走。
(3)打屁股
張豐毅在片場是一個男子漢,但是當拍攝師父打屁股那場戲時。張豐毅建議陳凱歌要脫光了褲子打,這樣才能體現出人物的關係。張國榮在旁邊說,「我才不脫褲子。」張豐毅說我不怕,我來。
拍的時候,板子打下來,張豐毅真是疼得臉也變了、聲兒也顫了。拍完起身,別人都上來慰問他,他強笑著說:「沒事兒,沒事兒!」後來有人說:「要不你去醫務室瞧瞧吧,上點藥。」他才繃不住,真有點兒急了,回頭衝師父的扮演者呂齊喊:「你把我打出血了!」
《霸王別姬》這部戲的結局在原著小說中原本是程蝶衣和段小樓若干年後在香港的浴室相見,都沒有穿衣服,坦誠相待、回首前塵,感慨不已,然後出得門去,各走各路。陳凱歌認為這個結局不好,遠遠不能承載起故事的重量。
所以,他還是決定把這個想法放到程蝶衣身上,經歷了十年浩劫的「霸王」和「虞姬」,終於有機會又站在物是人非的舞臺上,程蝶衣就在《霸王別姬》的故事裡,像虞姬那樣面對霸王自刎而終。
這個結局極富藝術性思想,原本《霸王別姬》這部戲就採用了「戲中戲」式的嵌套結構,這個結構在整個西方戲劇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至古希臘,下至莎士比亞的經典作品,「戲中戲」的藝術表達方式都比常規的表達更具內涵。京劇《霸王別姬》中虞姬在楚霸王懷裡自刎而死,面對十面楚歌的困境,上演了一齣悲劇性的結尾。而電影《霸王別姬》中,段小樓和程蝶衣面對十年浩劫,程蝶衣扮演虞姬,穿著虞姬的衣服在段小樓面前自刎而亡。
對於這個結尾,陳凱歌解釋為,程蝶衣就是想用實際行動告訴段小樓「我愛你」,虞姬一直愛著霸王,並且要用死亡來告訴他,「我愛你」。
說好的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是一輩子!
《霸王別姬》總共拍了6個月,從料峭春寒的2月下旬拍起,一直拍到炎炎烈日的7月下旬。北京國子監孔廟拍鬥爭會的那場戲拍在7月初,驕陽似火,而劇情裡對張國榮和張豐毅的批鬥也還是在火堆前。
「熱到拿攝影機拍火苗子已經看不到顏色,空氣也成了一浪一浪的熱。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都在,尤其張國榮滿臉是戲妝,但得塗得亂七八糟,身上裹著稀爛的戲服,就是『文革』遭迫害的樣子。
那也是感情很重的一場戲,控訴檢舉,大義滅親,人近乎瘋魔的狀態,整整折騰了一天,辛苦可想而知。那天有個著名的法國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也在現場,就定定地在那裡看這三人演了一天,臨走時跟我說,真是太棒的演員,太棒的電影。」
那次文華酒店的相見,陳凱歌連電影劇本都沒有帶,但張國榮就坐在沙發上抽著煙聽著陳凱歌講故事給他,聽了兩個多小時。陳凱歌講完,張國榮拉著他的手,表示十分感謝他,他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程蝶衣。
《霸王別姬》殺青前,張國榮請全組人吃飯,邊吃邊掉眼淚。那天張國榮喝了很多酒,回到酒店狂吐不止。
張豐毅和鞏俐勸他:「以後還有相聚的機會,何必呢?」張國榮連連搖手說:「就算再能相聚,也尋不到這份心情了。」
很多人講,張國榮自從拍完《霸王別姬》之後就沒有從那個人物裡走出來,他覺得自己就是程蝶衣。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在所有緣分的開端——文華酒店,縱身一躍告別了這個世界。
事後,文華酒店的服務生拿來一張紙巾上面寫著張國榮的遺書:
「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那個時候,張國榮已經被診斷患有嚴重的抑鬱症。一生中那些曾經有過的絢爛,終究也還是要用無盡的寂寞來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