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已經上映10年了,如今,依舊被人們津津樂道。
《讓子彈飛》毫無疑問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電影中充滿了隱喻,黑色幽默和各種諷刺;此外,更有不少名言名句,讓人記憶深刻。像「讓子彈飛一會」、「你給我翻譯翻譯什麼TM的餃子驚喜!」、「掙錢嘛,不寒磣」……這些句子幽默風趣,同時又富有內涵。不過,今天我們不講這些,我們講講大哥「張麻子」的事情。
影片中,大哥「張麻子」與黃四郎鬥智鬥勇,最後終於帶著鵝城的百姓衝入了黃四郎家中,炸碉樓,殺四郎。黃四郎是死了,可是大哥的幾個兄弟都選擇離他而去,不再幹麻匪勾當了,留下大哥獨自一人,這又是為何呢?
其實,劇中早有暗示:大哥「張麻子」已經失去了領導能力,兄弟們有了更好的去處,已經不願再幹麻匪了。
六子之死是起因
大哥手下一共六個兄弟,這六人跟隨「張麻子」出生入死,幹這種劫富濟貧的麻匪溝通不知道多少回了,都沒死過人。可是,來鵝城這次,六子死了。
幹麻匪的,死人也正常,但是大哥的處理方式有不妥,讓兄弟們難以認可。
六子是被胡萬設計害死的,兄弟們手足情深,怎能忍心眼看著兄弟死得這麼慘。依據各兄弟的性子,肯定當場殺了胡萬。
可是大哥忍住了,信了湯師爺的話,要「殺人誅心」。殺人誅心雖好,可是並不是所有兄弟都能理解。兄弟們在山上做麻匪這麼多年,講的就是一個義字,兄弟慘死,仇人就在眼前,聽一個外人的話,就不讓殺?讓兄弟們怎麼想?當場殺了胡萬,一樣能繼續和黃四郎鬥下去。
可是大哥想要公平,想為還鵝城公道,想在鵝城百姓中樹立信心,想把黃四郎連根拔起,想殺人誅心。這些都沒問題,但是,下面的兄弟們理解能力可沒有這麼前,殺人償命才是硬道理,才不想管你鵝城百姓如何,公平不公平。
六子死了,大哥處理的方式,在下面的兄弟們看來,對不起六子。所有兄弟們和大哥的間隙也由此產生了。
花姐的出現是誘因
花姐是一名妓女,黃四郎把花姐送給大哥,是想使出美人計。可大哥沒有被誘惑,手下的兄弟卻被花姐給迷住了,特別是老二和老三。
進城的時候,老三和老二見到城門口迎接的女人,笑著說:「城裡的女人就是白啊」。這裡就已經暗示了兄弟們難過美人關。
隨後,花姐出現,不用什麼手段,就和老二老三打成一片,老二和老三,多次為花姐辯護,已經深陷美人的溫柔鄉之中了。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更何況是麻匪。所以黃四郎死後,兄弟們抱得美人歸,又何必再跟著大哥繼續當麻匪呢?
二哥的死是直接的導火索
二哥怎麼死的,看似死在了出城剿匪當中,實則死在湯師爺和花姐洩露情報之下,更深層次的,是死在大哥的固執之下。
六子的死,讓大家直接意識到黃四郎的危險性。如果此時收手,在黃四郎家中的飯局,直接殺了他,後面就不會有二哥的死了。
再者,綁架兩大家族,獲得贖金之後,能夠及時拿錢走人,也就沒有後面的事情了,二哥也不會死。可是大哥執意要拿黃四郎的錢,同時還要「公平,公平,還是公平」。這樣固執的想法,讓黃四郎有更多的機會,利用湯師爺和花姐的情報反撲。所以,二哥死了。
大哥做的也沒錯,六子的死讓他很傷心,很憤怒,所想「殺人誅心」,把黃四郎連根拔起,才解恨。可是,兄弟們可沒有這麼高的覺悟。
六子死了,原本要潛入黃四郎家中進行刺殺時,大哥中途中止了行動;上演了一場綁架戲,拿到了大量錢財,大哥說不是黃四郎的不要,一定要黃四郎出錢;最後出城剿匪,二哥犧牲。這讓兄弟們怎麼想?
原本就是賺個錢,不寒磣,拿到錢財,殺掉黃四郎。這才是麻匪該做的,而不是主持公平和正義。
最後的話
大哥「張麻子」是個聰明人,有正義感,想為民除害,替天行道;但是,手下的兄弟們,可沒這麼高覺悟。
到底還是麻匪,是凡人,禁不住美女錢財的誘惑,受不住死亡的恐懼。如果能夠開開心賺大錢還好,兄弟們肯定繼續跟著大哥混。但是,大哥想的不僅僅是賺錢,更是為了公平正義。因此,兄弟們也沒有必要繼續做下去了,抱得美人歸,安穩生活才是硬道理。
大哥張牧之和手下的兄弟們不一樣,信念不一樣,理想也不一樣,和手下幾個兄弟本質上就不是一路人。
孤身一人也好,你瞧,剩下的兄弟坐著湯師爺的那架馬車出發了,真的是去上海嗎?還是去下一個縣城呢?
文/大宗師a五竹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