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櫟祐
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再是原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更追求的是愛情、婚姻自由,但光靠愛情是不足以支撐婚姻的,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另外,很多女孩在結婚後仍然肩負著照顧娘家兄弟的責任,省下彩禮甚至日常開支來補貼娘家,供弟弟娶媳婦。因此,很多男人不願意娶這種「扶弟魔」家庭的女孩。
除了不願娶的「扶弟魔」,還有「三不娶」的標準,即無上進心、無孝順、無自我原則的女孩都是現代男人不敢結婚的。但現在,又掀起了一股「田園女」的不良風氣。
在社會女權意識覺醒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女性的地位在逐漸提高,無論家庭地位還是社會地位,都在追求「自由與平等」。然而,許多女性趁機歪曲了女權主義的觀念,導致「中華田園女」橫行。田園女性主義的本質是一種「偽女性主義」。它們的目的是鼓勵女性爭取更高的福利待遇,卻不願意承擔同樣的責任和義務。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享樂歸我,苦難歸你。
琳琳25歲開始相親。在此之前,她一直看不起追求她的男人,因為那些年輕人的經濟條件達不到她的要求,以至於給她介紹相親的親戚或婚介所都開始迴避她。她仍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被嫌棄。
其實,琳琳是一個標準的「田園女孩」。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所以她想嫁給一個經濟條件很好的男人。對於那些經濟條件達不到她的要求的人,她懶得交談。對於那些經濟條件好的人,她只說,「我負責貌美如花,你負責賺錢養家」,「男人就是要養家的」。這種把自己的高顏值當做商品的態度真的讓人很不舒服。
幾年前,人們瘋狂地吐槽的「扶弟魔、三無女」已成過去式。「田園女」悄然崛起、成長,如今也被正式列入婚戀黑名單。據相關調查,「田園女」的出現也是家庭教育不當所致。因此,家中有女兒的父母一定要了解「田園女」的表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防止孩子長大後不被別人接納。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這些問題。
1、多了解孩子的對象
父母最好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孩子的戀愛對象,別光聽孩子們的一家之言。許多年輕人戀愛時容易失去理智。他們對戀愛對象的缺點視而不見,甚至他們的戀人也會做出違背道德的低級行為也都可以原諒,這樣的對象顯然不適合結婚。現實生活中,家長打聽到孩子的對象劣跡斑斑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孩子卻痴迷於愛情,所以家長一定要格外謹慎。
2、樹立正確的婚戀觀
現在很多婚姻觀念都被扭曲了,長千萬不要被這種毒雞湯洗腦。建立和諧美好的家庭,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樹立正確的婚戀觀,不要只關注物質條件,物質條件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這兩個家庭要有著相似的經濟條件和相似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才更容易溝通,也不容易產生物質上的代溝。
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婚戀觀,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最好不要過分追求「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想法,拜金和虛榮的欲望不能有。你應該多注意人品和素質,以及雙方的價值觀是否合拍。
3、孝道很重要
孝敬父母、愛護敬老是一個基本的品德。從一個人對父母和長輩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如果孩子算計父母,不孝順父母,將來就不會對待結婚伴侶或雙方父母很好,而且雙方之間沒有信任。這種家庭關係是不穩定的,很容易引起衝突。金錢和利益會使家庭環境混亂,孩子們將在這種環境中成長,他們的價值觀將被扭曲。
4、儘量遵循孩子的內心想法
在很多情況下,父母可能會看不上孩子的結婚伴侶,尤其是孩子的母親喜歡挑未來兒媳的缺點,而孩子的父親喜歡挑未來女婿的缺點,但實際上很多時候這種挑三揀四是受情緒驅使的。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在結婚伴侶各方面都很好的情況下,儘量跟隨孩子的內心想法。
5、提高眼界和見識
如果一個女孩有寬廣的眼界和見識,她將會有不同的人格魅力,提高她的修養和氣質,而且往往這樣的女人也會在婚戀市場上更加吸引眼球。
子女結婚成家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在我國。如果他們相處不好而離婚,將來再婚時可能會受到挑剔和議論,父母應該理性地考慮孩子的婚姻。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愛孩子,更要教育孩子如何成為積極向上、有前途的年輕人,不要讓他們成為「扶弟魔」和「三無女」,甚至是「中華田園女」。大家對此有何看法?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