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滴血認親」靠譜嗎?紀曉嵐書裡用它斷案摘綠帽

2021-01-20 史事百傳

⬆⬆⬆ 閱讀前,先點擊上方藍字「史事百傳」,再點關注,右上角設置星標,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最新內容,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在古代,一些親子鑑定的方法非常神奇。清代紀曉嵐在《 閱微草堂 筆記·槐西雜誌一》中記載的親子鑑定案,非常「戲劇化」。

山西一商人外出經商,委託弟弟代為保管家產。他外出時娶了媳婦,生了一個兒子。十多年後,媳婦因病去世,商人就把兒子帶回老家。商人的弟弟怕他哥哥索要財產。他謊稱孩子是他哥哥收養的,不能繼承父親的財產。負責審理的縣官隨後在庭審現場做了親子鑑定:商人和兒子的血同時滴入水中,父子倆的血很快融合在一起。縣官的鑑定結論很快就出來了:商人的兒子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商人的弟弟不相信「滴血認親」的方法。回家後,把他自己的血和兒子的血一起放進水裡,但沒有凝結。就這樣,商人的弟弟找到了反駁的理由,聲稱縣長採用的親子鑑定方法不合理,結論不足為信。

然後就更戲劇化了。村民們聽說弟弟父子倆的血沒有凝結,就在背後議論,兒子不是他的,而是妻子與人有外遇。商人的弟弟看到謠言有鼻子和眼睛,所以他也開始懷疑,並追查他的妻子和姦夫。結果,他真的發現了妻子讓他戴綠帽的事實。

在古代,它被稱為「滴血認親」。當親情和常識無法判斷時,他們就會「滴血認親」,

合血法又稱「滴血法」。原則是:如果兩個人有血緣關係,同時刺傷他們的手,血滴到水裡相融就是有血緣關係,否則,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創作不易,喜歡的朋友請幫忙 「分享」

或右下角點 {再看}


相關焦點

  • 【法史】古代滴血認親真的靠譜嗎
      在古裝戲裡,滴血認親是一個常見的橋段,也可以稱為古代的DNA鑑定。
  • 古代流行的滴血認親是認真的嗎
    在很多的電視劇中通常會看到有滴血認親的情節,懷疑父子關係的兩個人會把自己的血滴在碗裡。如果兩滴血相容了,證明有血緣關係,如果不能相容就證明沒有血緣關係。那麼滴血認親這種做法究竟靠不靠譜呢?滴血認親真的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嗎?
  • 古代的滴血認親靠譜嗎?
    古代「滴血認親」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叫滴骨法,另一種叫合血法。
  • '滴血認親'真的靠譜嗎
    『滴血認親』真的靠譜嗎『滴血認親』作為我們古人親子鑑定的一種方法
  • 「滴血認親」與「滴淚辨子」這古代司法鑑定方法是怎麼來的?
    現代影視劇《甄嬛傳》、《九品芝麻官》、《尋秦記》中都出現過滴血認親的狗血橋段。然而,這一古代常見的司法手段卻受到了質疑。紀曉嵐在頤養天年的時候,在他的孫子那裡聽到一件"滴血認親"的故事。他覺得很有意思,也很符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倫理價值觀,於是他把此事記在《閱微草堂筆記》裡面。
  • 滴血認親背後的法律故事
    可見,直至民國年間,《洗冤錄》一書仍被司法工作人員奉為聽訟斷獄之圭臬,書中所載「滴血檢驗法」還廣泛應用於司法實踐。    針對民國時期法官拘泥於古書,普遍採用滴血之法辨別親生血屬的荒唐現象,陝西易俗社創始人範紫東先生於1917年創作了百年秦腔名劇《三滴血》,劇中縣官晉信書依據古書所載的滴血認親法接連審理三個案件,造成系列冤假錯案。
  • 滴血認親靠不靠譜?實驗來驗證!
    那就是在通過血液與不同試劑發生反應來辨別,這種鑑定方法中會出現血液凝結,看起來是「不融」,但必須得是加試劑才行,而這些試劑在古代肯定是沒有的。    範醫生也同樣認為,血液在水中是絕對可以相融的,滴血認親本來就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此很難說加清油或是白礬會對滴血認親的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就像白礬,無論加與不加,血滴最後都會溶在一起——白礬的化學作用只是加快了這一過程而已。    而清油則是更不靠譜。
  • 贅婿裡的「滴血認親」有科學依據嗎?解釋來了
    法醫在古代叫什麼?「仵作」,很多人聽到這個名詞都來源於電視劇。仵作們都有些知名的「絕活」,比如滴血認親啊,銀針驗毒啊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漸漸知道了這些大都是不科學的,是當時人們科技以及認知有限做出的錯誤判斷。不過關於「滴血認親」還有很多人深信不疑,甚至延伸出了很多看似先進科學解釋的「偽科學」。
  • 古裝片裡的滴血認親,認真你就輸了
    古裝片裡的滴血認親,認真你就輸了 2020-12-21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影視劇中「銀針試毒」、「滴血認親」的橋段都是真的嗎!
    在每部這類「盪氣迴腸」的古裝劇中都少不了一些情節,比如什麼「銀針試毒」、什麼「滴血認親」之類的場景,看的大家是緊張萬分!那麼這些場景是編劇編出來的橋段?還是真的有事實根據哪?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嘮嘮!早在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宋提刑官)的《洗冤集錄》中就有用銀針驗屍的記載,這也被當時法醫檢驗引為準繩。那麼古時候真的有銀針試毒嗎?銀針試毒到底管用嗎?真的能夠試出來嗎?讓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銀,這裡的毒又指的是什麼?
  • 鑑古論今 | 滴血認親必死局
    於是,所羅門就命令一名侍衛把那個孩子帶來,要用劍將其劈成兩半分給她們倆。結果假母親同意所羅門的判決,而孩子真正的母親卻懇求侍衛饒了孩子的性命,她解釋說:「把孩子給了假母親,總比讓孩子慘死好多了」。當然,真假母親也就水落石出了。現在看此典故乃是心理戰。從熒幕宮鬥劇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多以『妊娠月數推定父權』。
  • 滴血認親?盤點那些電視劇裡騙了你很多年的醫學常識
    滴血認親★ 滴血認親才是名符其實的「坑爹」現在的電影電視中經常出現的滴血認親的橋段,源自古代滴血認親的方法之一的合血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其實根據相似相溶原理,任何兩個人甚至人與豬的血都會互溶。還記得孫儷主演的《甄嬛傳》、和星爺主演的《九品芝麻官》麼?都有滴血認親的橋段呢。你還記得哪些劇裡有滴血認親麼?
  • 「滴血認親」為啥不靠譜,原因就這麼簡單!
    「滴血認親」為啥不靠譜,原因就這麼簡單!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甄嬛傳》滴血認親事件,到底隱藏了多少你不知道的小細節?
    《甄嬛傳》之所以大火,除了演員的演技精湛,道具細心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劇情都值得推敲,很多人看了很多遍才發現裡面埋下的很多伏筆。
  • 古代人滴血認親,真的靠譜嗎?
    古裝劇的名場面「滴血認親」總能讓劇情瞬間變得緊張刺激!
  • 《甄嬛傳》滴血認親必死局,甄嬛是怎麼料定皇上不會用自己的血?
    ,如若甄嬛被扳倒,那麼端妃和敬妃這些人也就失去了重要靠山,所以為了自己的前程計,端妃和敬妃等人也會拼死保護甄嬛,滴血認親一開始甄嬛黨的人就對斐雯展開了輪番質問,膽小的斐雯很快就沒有了招架之力,但是皇后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安陵容的表現,每句話都想置甄嬛於死地。
  • 滴血認親、咬舌自盡,這些電視劇裡的bug你居然信了?
    滴血認親無論是滴血認親經典橋段有:在《甄嬛傳》中皇帝懷疑甄嬛所生的六阿哥是溫太醫的孩子便聽從皇后滴血認親為證 而真相是滴血認親這種行為你的血液裡含水
  • 滴血真能認親?追《贅婿》的我認真查過了!
    劇中有一個橋段是反派想要誣陷主角有私生子,於是找來了一個孩子和主角進行了滴血驗親,發現血液相溶,但主角識破了反派往血液中加白礬來促進血液相溶的詭計。主角端來了溫水,讓反派與自己進行滴血驗親,果然血液也相融了,由此說明這個方法不靠譜。都會相溶。
  • 甄嬛傳:甄嬛死也沒想到,皇上堅持滴血認親,是因為慎貝勒的一句話
    相信小夥伴們在看這一情節的時候都有一個非常大的疑惑吧,那就是皇上為何非要堅持滴血認親呢?他不是最喜歡甄嬛嗎,那他怎會捨得甄嬛受到其他人的誣陷呢?眾所周知皇上的天性就很多疑,他從不相信任何一個人就連自己的母親也不例外,更別說甄嬛只是一個小小的妃子了,皇上相信的只有自己,所以大家始終認為皇上堅持滴血認親就是因為他生性多疑。
  • 為認生父,滴血認親,結果成為史上最大的笑話
    和電視劇裡演的一樣,在沒有DNA技術的古代,想要證明對方是否有血緣關係,就會採取滴血或滴骨認親的方式,也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其中魏晉南北朝的一則滴血認親事件,可謂是滑天下之大稽,最讓人啼笑皆非的。話說魏晉南北朝,有這麼一個皇帝,名為蕭寶卷,他可謂是千古第一昏帝,既昏庸又無能,與寵妃潘奴兒在皇宮裡搞市井生活玩。一幫大臣忍無可忍,終將蕭寶卷趕下了皇位,擁立蕭衍為帝。蕭衍自然而然地將蕭寶卷的後宮佳麗三千歸為自己所有,其中便有一位名為吳景暉的佳麗已經有了身孕,而這個孩子恰巧是蕭寶卷的遺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