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飛行到平流層後,乘客也放鬆了警惕。有人聊天,還有人看風景。
但天有不測風雲,飛機不幸被捲入一片雷暴區,引擎熄火,機長報告總臺後選擇迫降海面。
飛機急速下降,海上迫降後損毀嚴重,機上的乘客東倒西歪,身負不同程度的傷勢,幾十名乘客的性命危如累卵。
這是最近院線熱映的電影《緊急救援》裡的片段,片中的故事,則取材於一個鮮為人知的職業——海上救援飛行隊。
不過電影播出後,火的卻不是片中明星,而是他們背後的原型人物,尤其是女主角辛芷蕾飾演的女機長原型。
中國第一代救援女機長
現實版的女機長,名字叫做宋寅,也是中國第一代救援女機長。
宋寅和她的團隊被外界稱為救助飛行隊。每天的工作除了救人訓練,就是在前往死亡線的路上。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2017年韓國世越號沉船打撈等營救行動,都是他們的工作任務。
社長看過一組數據:救援飛行員這一職業的生命危險概率約為太空人的5倍,轟炸機飛行員的10倍,民航飛行員的54倍,可以說是離死亡線最近的職業。
所以在電影拍攝之前,全國救援飛行員的隊伍僅300人,參與這支隊伍的都是平民英雄。
總拿獎學金不說,憑藉清秀的樣貌和親人的性格,她還成了風靡校園的魅力之星。
讀大四的時候,電視上熱映《隨時待命》,她被裡面飛行員的故事燃到不行。
這時看到招收女救助飛行員的消息,就跑去試試。沒想到真通過了重重考核,成為救援飛行隊實習生。
之後她被送去初期培訓,每天都要接受高強度的飛行訓練以及不間斷的考試,過得比高考還苦。
這還不夠,因為老師是外國人,她還得惡補英語,一有空就從早上八點學習到晚上十二點,課本摞起來比她整個人還高。
由於職業的特殊性,班上基本是男生,她體能也比別人弱不少。為了把這弱勢補足,她每天累到不行也擠時間去健身。
回到救援隊裡,每天除了熟悉吊運模式、模擬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其他時間就是像電影裡的水下逃生、深水極限體能等訓練。
但訓練強度卻遠遠大於電影,他們得穿真裝備,包括非常重的防火服,救生衣以及十多斤重的逃生氧氣瓶。
想像一下,戴上這些裝備每天在深水裡憋氣數十分鐘,在深水裡的器械中高速旋轉執行任務,在搖晃的直升機上保持平衡有多難。
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救援女機長,她熬過來了,才成就了中國第一代救援女機長。
直面生死的每一天
宋寅喜歡飛行,她認為沿著曲折的海岸線,在陽光裡穿行,就仿佛把世界都拋在了腦後。
可直到真實上陣,宋寅才明白救助飛行的真實意義,那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都留給自己。
畢竟不管任務的難易程度,他們的每一次出航就會有危險。
比如冬天海面冷時,直升機外容易結冰影響視線。當飛機必須懸停低飛救人,也難免出現擦碰和故障突發……
一個雨夾雪的日子,一艘漁船因為失去動力無法行駛,讓19名船員被困海上。
用宋寅的話來說:「耳邊風呼呼地刮,底下海浪也卷得很高,眼看著船搖晃地厲害,在天上就能看到被困者驚慌失措的表情!」她操作著直升機,讓搜救隊隊友下去救人。
不巧,下降救生掛鈎的絞車也出了故障,飛機開始搖晃,稍有不慎就是機毀人亡。
眼看著大家的希望在慢慢熄滅,宋寅腦袋裡卻全是怎麼救人,經驗告訴她去修復纜車才有生的希望。
於是在其他人都沒想明白的時候,她當即就決定返航修復纜車,這才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把人都救了上來。
當看到被困者獲救,聽著隊員們的歡呼,宋寅一瞬間覺得訓練的苦沒白受。
2016年,一艘漁船突發火災,船上10名船員被困,船上隨時可能發生爆炸。
海上風大,火越燒越猛。宋寅的飛機到達現場時,看到船上黑乎乎的濃煙往上直竄,漁民站在中間很驚慌,風大浪也高,直升機很難靠近。
「船內有易燃品嗎?飛機油量能支撐多久?施救有什麼困難?」這些問題一瞬間都在宋寅腦裡盤旋。
要知道漁船隨時可能爆炸,到時人都得死。而這麼多人,飛機油量沒撐住也救不了人,救援隊也只能等死。
旁邊是焦急的隊友,底下是絕望的被困者,宋寅決定讓下到船上的隊友一次綁兩個被困者上機,加快速度,最大程度降低傷亡。
宋寅知道救援繩上升的速度是有限度的,但那一刻她就希望繩子上升地能更快一點,生怕慢了一步船就爆炸,自己又要面對那麼多生命的逝去。
「救到了,救到了!」眼看著一個個被困者被吊上來,最終全員獲救,宋寅這才舒了口氣,剛還覺得風太大太冷的她,現在卻覺得這是生命裡最溫暖的一天。
但任務不會次次順心,宋寅也常常直面殘酷現實。
有時候搜救員下船後拎上來的就是一袋子鮮血淋漓的斷臂殘肢,她從不回頭看,怕情緒波動影響駕駛,但回去之後還是會陷入自責和失落中。
在數百次任務後,救助飛行員這個職業在宋寅心裡更光輝了,他們的目的地註定是烏雲之下,風浪之巔,但即使面對再暗再艱巨的前方,救助飛行員也會盡全力尋找那一絲光亮。
她心中最美的風景也不再只是那任她翱翔的藍天,而是救援成功後,陽光穿破烏雲,點亮廣闊的海面。
「以她為榜樣」
2014年,她就在撒貝寧主持的《中國青年說》裡分享了救援經歷,當時撒貝寧光是聽了幾個細節,就覺得心驚膽戰。
但由於這個職業對體能的要求,有些嘉賓當場就質疑她說:作為女性你能勝任嗎?
沒想到宋寅卻絲毫不怯場地說:救援飛行隊裡無論男女,在面對挑戰時,都需要同樣地冷靜、客觀和勇敢。既然救援隊選中她,就代表她是絕對地專業。
「救助飛行沒有男女差別,只有行與不行。
作為女性我也想有自己的血性,只希望每一次危險發生時,我們能夠及時出現,鬥狂風,戰巨浪,不辱使命。」
事實也證明,從工作到現在,她已經執行任務193起,救了178人。
飛行教員也評價她說技術高超,能達到所有的標準。
很多網友對她好奇,怕這種工作性質影響她的生活心態。但其實這些並沒有讓她變成一個陰鬱枯燥的人。
看她的社交平臺就知道,她還是青春時那個小太陽。
就像她微博簡介裡一樣: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宋寅用自己的方式把她的人生活出了精彩的樣子,處處散發著正能量,就如同她感染人的笑容一樣。
社長對她由衷地佩服,也由衷地希望宋寅能夠一生如她所願:精彩而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