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廣東三寶知道嗎,廣東人說它居家必備,可泡水、煲粥、煲湯

2021-02-08 左岸三十一

這幾天嗓子痒痒的,估計是咽喉炎,考慮去藥店淘點梨膏糖之類的泡水喝。本地朋友輕描淡寫地說衝點廣東三寶飲飲就可以了。廣東三寶,什麼東西?從來沒聽說過。朋友很奇怪我居然不知道廣東三寶這麼大名鼎鼎的東西。她說就是陳皮鹹橄欖用稻草綁起來,細村市場有很多賣的,年份越久越有效。但細村市場賣的都是比較年輕的,一般只有一到三年的,她家有十二歲的。

廣東三寶

一下覺得這世界太奇妙了,居然有這麼有意思的東西,還長到了十二歲。八卦心一下就膨脹起來了,忍不住砸破了一個砂鍋追問了她兩小時。

十二歲的廣東三寶

簡單地說廣東三寶就是用陳皮包住橄欖,外面再用一根稻草捆住,埋進鹽裡。放的年份越久效果越好。它的功效是:化痰、理氣、降火、喉嚨痛、喉嚨癢。療效顯著,居家必備,可泡水、煲粥、煲湯。

青橄欖

廣東三寶的製作方法很簡單。買回來的青橄欖洗乾淨,水燒開放進去撈一下,拿出來瀝乾水分。等橄欖幹了之後再用鹽擦抹,每一個橄欖都擦抹好鹽,再曬乾。曬乾之後用陳皮包起來,一個陳皮大概可以包三、四個橄欖。外面用稻草綁起來固定。這個稻草並不是田間地頭那種普通的稻草,它是有名有姓的,叫禾莞草。具體什麼是禾莞草我也不知道,朋友說是一種糯米稻草。在使用之前禾莞草也是要用清水泡過,晾乾的,但又不能晾得太幹。因為太幹的草,一綁就會斷掉。最後捆好的陳皮橄欖埋到粗鹽裡放在罐子裡醃製。最快也要一年後才能食用,時間越久效果越好。

禾莞草

朋友說青橄欖、禾莞草、粗鹽、陳皮這些細村市場也都有賣的。這裡再次感嘆下細村市場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東莞人需要的東西果然那裡都能找到。

剛剝好的桔皮

再說下陳皮。有個同事每年都要自己晾曬陳皮,請教過她製作陳片的方法。現在的水果全部都是打農藥的,這也正是同事為什麼要自制陳片的原因。為了吃得安全第一件事是要洗乾淨表皮上的農藥。先用清水衝洗,衝洗後浸泡半小時以上。再用小蘇打泡水浸泡10分鐘左右。撈出來多次衝洗,一定要衝洗乾淨,要把小蘇打的鹼性衝洗掉。接著把桔子皮剝下來,曬乾,晾曬乾後封存起來保存。到第二天春天,空氣溼度特別大的時候,把封存的桔皮拿出來掛在外面回潮。待這段時間過去,再把已回潮的桔皮曬到很乾,曬乾後放入玻璃罐封存。最快時間是三年後才能開封。時間越長越為上品,人道「百年陳皮,千年人參」。

陳皮

朋友說明天給我帶幾個廣東三寶來。明天就可以看見長到十二歲的廣東三寶了,期待下……。至於是不是真的療效顯著,等喝了後再告訴你們。

相關焦點

  • 在廣東阿媽眼裡,萬物皆可煲湯……
    在廣東阿媽的眼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是煲湯的材料而已;不管是鱷魚、甲魚、蠍子、蛇這些大家避而遠之的毒物或猛獸,都還是煲湯的材料而已...對於廣東人的煲湯,沒有瓦罉,湯是沒有靈魂的。而一份追求原汁原味的湯,只可以加鹽,其他的調料想都別想!
  • 廣東:人在廣東已經煲湯十年之廣東人為啥這麼愛喝湯?
    廣東煲湯。圖源——視覺中國上面這句話正是對廣東煲湯文化最好的寫照。廣東人愛喝湯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只要不是無毒的動植物,他們都可以用來煲湯。廣東如此盛行煲湯文化,這在全國都是屬於罕見的。這就讓人不禁納悶起來,廣東人咋這麼熱衷於煲湯呢?其實主要就是兩點:環境和歷史。
  • 廣東人,是時候表演真正的煲湯技術了!
    但在煲湯這件事上,香港人要是敢稱自己華南制霸,廣東人絕對要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不服」!畢竟在廣東人眼中,老火靚湯可是比胡建人還要「重要」的角色。 你命中缺錢,而廣東人命中缺湯,尤其是對慢火細熬的老火湯欲罷不能。真的,不能煲出一手濃香四溢的老火湯都沒臉說自己是廣東人——確認過眼神,是可以煲湯的人。
  • 在廣東,你這樣是要被拿去煲湯的,廣東人煲湯沒有對手
    其中有一句歌詞「最怕日日要煲靚湯」道出了廣東人喜歡喝湯的本質。都說食在廣東,廣東人好吃、能吃、會吃。除了以愛吃福建人出名外(不是), 廣東人在飲食上,還有一項特別著名的手藝——煲湯。
  • 無所不燉的廣東人:沒有什麼是不能被用來煲湯的
    圖/《春田花花幼稚園》如果一個廣東人即將去外省生活,他的親戚定會為他喝不到湯而感到惋惜。廣東人的一生,終究繞不過兩個靈魂拷問:「你們是不是什麼都吃?」「你一定會煲湯吧?」圖/網絡 廣東人眼裡,如果一頓飯沒有湯,那這頓飯就是不完整的。如果女朋友跟你說:今晚來我家,我媽請你飲湯。她的意思是「我媽對你基本認同」。而一個男人如果花了心,妻子會說「他不在家喝湯了」。
  • 最值得廣東人驕傲的食材
    因此,我國只有雲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有種植,而公認最好的竹芋產地便是廣東。竹芋和芋頭是兩個不同品種的植物,且並無親緣關係,只是名字裡都有個「芋」字而已。據悉,竹芋在廣東裡有多個俗稱,如在粵西一帶,多稱其為「冬粉薯」、「葛鬱金」,而臺山一帶則稱其為「吉芩薯」,在粵北地區,它除了竹芋這個名字外,還有「冬筍薯」等稱呼。
  • 廣東人都是湯做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用來煲湯
    廣東人去了外地,避不開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第二個就是「你會不會煲湯?」小鬼:不需要,可是新來的孟婆是個廣東人,煲湯需要好幾個時辰……當你還在欣賞這貨有多清新脫俗時它早已進入廣東的湯煲裡慢火熬個把小時一碗熱騰騰的清心潤肺霸王花湯就順利進入廣東人的肚子
  • 為何廣東人煲湯如此鮮美?原來全靠「它」,難怪湯靚肉嫩又滋補
    有個笑話說的是一個四川人到了廣東,朋友帶他喝了三天的湯。四川人憋不住了,就說要去吃火鍋,於是朋友帶他去吃了火鍋,但是鍋底是番茄的。這個笑話雖然是在說不同地區口味的差異,卻也體現出了廣東人煲湯的水準。有人說,廣東人一年四季都喝湯,而且還能完全不重樣。
  • 廣東媽媽愛煲湯,發圖曬圈,網友:廣東人果然啥都敢吃,以毒攻毒
    我在朋友圈裡是個會做飯愛生活也特別喜歡煲湯的廣東媽媽,家有小朋友的媽媽們都喜歡找我聊天,關於煲湯,廣東人還真是挺有話語權的,別看小小一個燉盅,包羅萬象,一個砂鍋湯鍋就能搭配出上百種家人愛喝的湯水。和別的地方不一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最近淋巴結又開始腫大了,偶爾熬夜導致肝火虛火上升,口乾口苦說明確實上火啦,這個時候要喝涼茶嗎?
  • 廣東人都是湯做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用來煲湯!
    廣東人去了外地,避不開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第二個就是「你會不會煲湯?」廣東人吃飯,如果沒有湯,那是不完整的有一個梗,如果女朋友邀請你回家喝湯意思是「我媽對你基本認同」如果一個男人徹夜不歸老婆就會說「他不回來喝湯了。」
  • 廣東三寶經過三次大變化,聽起來十分押韻,已經很少人再提起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地區,人們在日常的活動中,曾經有廣東三寶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流逝,經過三次大變化,用粵語讀出,聽起來十分押韻,不過已經很少人再提起,漸漸成為歷史長河的一部分。早期,陳皮、老薑以及禾稈草,是廣泛認為的廣東三寶,相對於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這些都是一些容易獲取的植物,雖然價值並不是很高,但是卻能帶來很多好處。
  • 廣東人煲湯這麼好喝的秘訣,這7款煲湯配方,收好!
    他說,粵菜可以分出三大菜系來——廣州、潮州和客家菜,而且珠江三角洲各地的菜也各有名堂,足以看出粵菜博大精深。光是粵菜中的老火湯就讓蔡瀾念念不忘。蔡瀾說,在自己到香港之前,很少喝湯,後來到了香港後漸漸被同化,現在也喜歡喝起湯來,到餐廳,最愛點的也是餐廳的例湯。就連家中的保姆知道了他的喜好,也學會了煲湯。有時他晚上不回家吃飯,保姆就煲好一鍋湯作為他的夜宵。
  • 冬天煲湯別只會用骨頭,廣東人都愛用雞腳煲湯,膠質多多又好喝
    天冷,這幾天都降溫,走在街頭終於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不再是短袖短褲,廣東人也終於穿上了厚厚的羽絨。天冷要注意保暖,大家都習慣適當進補,羊肉火鍋,牛肉火鍋特別受歡迎,在家的家常便飯都以火鍋為主,因為火鍋方便,而且大家圍坐在一起,特別有氣氛。
  • 標哥是廣東三寶之一?
    俗話說:廣東三件寶,陳皮、老薑、禾杆草,標哥曾經在廣州電視臺的節目裡,用老薑的名字,到現在,標哥的網名還叫「本地姜」。俗話說:廣東三件寶,老薑,陳皮禾稈草,所以,說標哥是廣東三寶是有依據滴!老薑、陳皮、禾稈草似乎都是毫不起眼的東西,常見而不珍貴。但正是這三樣尋常物事,竟然榮登「廣東三件寶」?!
  • 一號柑普 | 一號三寶扎新品發布暨社德莊園開園儀式圓滿舉行
    【一號柑普】大家庭一百多位合作夥伴一起見證,開啟了奇妙的「一號三寶扎」品鑑之旅。選取2014年天馬核心區大紅陳皮,搭配2015年福鼎貢眉老白茶,外面捆綁上一圈新會糯米老禾杆草,將自然之氣融入「一號三寶扎」製作之中,以廣東傳統三寶扎而創新出一款茶類三寶扎。
  • 廣東人真的什麼都吃嗎?煲過這些湯你就知道了!
    鍋妹聽說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一個外星人死在了地球上,北京人想著為它建一個博物館,上海人把它做科學研究,廣東人就考慮怎麼把它烹了。廣東人又說:你看這「蟑螂」!多肥!多精!多嫩!幹嘛不油炸了它!不過,廣東人雖然有諸多烹飪方式,但最愛的還是煲湯!俗語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廣東人因為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總覺得自己需要補點什麼才好。
  • 茨實原來樣貌醜醜的,但卻是廣東人煲湯的一把好手,湯鮮味美!
    "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美食卻掌握在自己手中。愛美食、愛探店、愛做早餐的二胎90後寶媽。大家好,我是珠珠。"自我出來工作以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很少和父母聊天和交流,也就只有個別節假日裡回家了才能好好地聊上幾句,一起吃個飯看個電視什麼的。
  • 煲湯滋補:廣東70個靚湯食譜做法大全
    祈源膳品(qiyuanap)廣東人愛煲湯是出了名的,在一些外地人看來,已經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你可以批評一個廣東女人不懂家務,但絕不能說她不會煲湯。   還有一個關於廣東人愛煲湯的笑話,說的是一個外星人落到地球上,北京人說:可以用來研究;上海人說:不如辦展覽賺錢;廣東人則興奮得兩眼發光:拿來煲湯!
  • 廣東人做甜品的材料,真的太讓人大開眼界了,請恕我孤陋寡聞了!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廣東人做甜品的材料,真的太讓人大開眼界了,請恕我孤陋寡聞了! 廣東除了經濟發達,是祖國對外發展、開放的前沿陣地,它的美食也是全國文明的。打開視頻網站裡的美食欄目,幾乎每一個美食節目中都有廣東美食的身影,比如《舌尖》系列,《食在廣東》等等,廣東美食可謂風靡大江南北。
  • 學會這6招,煲湯水平堪比廣東人,鄰居聞著香味來求教
    記得之前看過很多TVB電視劇,裡面經常會提到煲湯。母親對子女說:「記得回家喝湯。」或者是妻子囑咐丈夫要回家吃飯,總會刻意說一句:「我今天煲了湯等你哦。廣東人煲湯在技巧上也是頗有講究1.煲湯用的豬骨,一定是七分肉三分骨2.一份食材三份水,而且是冷水下食材3.撈除浮渣和油脂,湯品才能清澈味鮮4.火候很重要,大火煮沸,小火慢煨5.儘量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煲出來的湯更健康香濃6.出鍋前放鹽,不但不會影響湯的味道,還能保持食材的鮮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