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揚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幾百年前搞事情~

2021-02-13 微揚中

這個夏天熱劇不斷

其中就有大火穿越劇《傳聞中的陳芊芊》

穿越這個元素雖然已經不新鮮

但還是經久不衰

小編估摸著大家都幻想過自己也能穿越吧?

懷春少女,幻想穿越後遇到五六七八個

把自己捧在掌心的各色美男

會過日子的,幻想穿越後買彩票脫貧致富

愛學習的,幻想穿越後學渣變學霸

……

可穿越,不就是個美麗的白日夢嘛

咳咳,那也不一定

有這麼一群揚中人,他們的工作

就是天天「穿越」回幾百年前搞事情~

不相信?來來來

跟著小編走一趟揚中博物館穿越尋訪之旅吧

△墩子橋,高鵬/攝

要說對揚中歷史最熟悉的人

揚中博物館文史研究員陸尊一定名列前三甲

同事親友都戲謔他「四腳白」

揚中哪裡有歷史遺蹟、文物他是門清

有人提供線索,不管多偏的地方

他都能開著車不緊不慢地晃悠過去

這座墩子橋,他早就很了解了

這次,博物館工作人員是慣例巡查古橋狀況的

也試圖初擬一份第2批市級文物保護項目申請名單

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文藝科工作人員全程陪同

也就是說,小編參與的

其實是由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組織的一次文保考察

△陸尊(右二)與同事倪加輝(右一)與當地群眾交流

架在來源港上的墩子橋由三塊條形麻石拼成

橋面長1.65丈,寬6尺,厚1尺

橋身一側刻有墩子橋字樣

「橋」字旁邊則刻有建橋的年份

依稀可辨是嘉慶XX年

(據資料記載應為嘉慶廿一年重建)

因為過度風化,原諒小編實在拍不出來

△橋面,高鵬/攝

△小編在現場也只認出了嘉字的一部分筆畫

△為了能拍到,小編也是拼了老命,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後面擔心得不得了

說起墩子橋是墩子洲姚家祖先艱苦創業的結晶

墩子洲原先只是一個小墩子沙灘

姚家祖先從蘇州遷來

經過多年創業,逐漸形成小集鎮

而墩子橋

便是姚家祖先為了生產、生活和經營的方便而建

△當地居民熱情地和工作人員談論墩子橋

墩子洲當年可是很熱鬧的

油坊、茶館、米行、燒餅店、學堂、診所……

來源港上也曾是船隻來往、貿易頻繁

眼前看似不起眼的墩子橋

當年卻是交通要塞

記載了一段充滿煙火氣的繁華歲月

△年近九旬的姚爺爺(右一)告訴小編,墩子橋自他爺爺生下來的時候就有了

確認墩子橋安全無誤後

陸尊和同事們離開前往下一站

走了兩步,他們又忍不住回頭

一遍遍叮囑村民們一定要保護好墩子橋

如果遇到什麼問題要第一時間聯繫博物館

△多年前橋上脫落的石塊,村民挪不動,暫時放在一邊

根據線索,在福源村一戶人家

博物館工作人員尋到一張百餘年的雕花大床

△趕緊拍下來保存資料~

雕花木床是好幾代揚中人共同的回憶

直到現在,很多揚中長輩仍然使用著

但更多的人家在翻建房屋時直接把床拆掉

當柴火燒了

博物館工作人員尋到的這張大床

不僅年代久遠、雕工精細、雕花複雜

且床前踏板也保存得較為完整

因此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雕花大床

△百忍堂

△床頂部雕花從左到右分別為:五子登科、百忍堂、狀元及第

△五子登科特寫

△點綴元素也栩栩如生,十分精美

工作人員圍著大床研究良久後

一轉身遇見了驚喜

在一堆雜物中

眼尖的倪加輝看到了一把落滿灰的小椅子

他有些激動地告訴小編這是轎椅

目前來說在揚中還比較少見

△倪加輝邊說邊比劃著介紹,那渾身的勁頭真是可可愛愛了~

這把轎椅上還能看到包邊的銅片

雖已布滿銅綠,仍不掩做工精細

唯一可惜的是椅子缺了椅面和靠背

不夠完整

△包邊

△倪加輝怕小編不懂,特地給小編發來影視劇中的轎椅

屋主介紹說

雕花大床和轎椅都是她婆媽媽的媽媽陪嫁之物

倪加輝和屋主商量

能否把大床和轎椅交由博物館保存

屋主表示還得聽兒子的

倪加輝向小編解釋

他們經常看到很多具有文物價值的物件、資料

被隨意丟棄在角落

有的物主有保存意識卻又缺乏保護意識

或者說,缺乏保護文物的知識

造成一些文物的損毀,讓他們感到很痛心

很多文物在博物館才能得到更好更有效的保護,

也能將揚中歷史文化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博物館工作人員匆匆離開準備趕往下一站時,屋主打開了另一個房間,給小編看了另一張雕花大床,還有婆媽媽的媽媽的另一件陪嫁物:洗臉架子。

不知不覺已經接近正午

早晨的涼爽褪去,陽光開始灼人

博物館工作人員勁頭不減

馬不停蹄趕到會龍村尋訪百年老屋

△老屋的木門總是這麼有感覺~

由於疏於保護

僅從外觀,已經看不出百年老屋的歲月氣質

但還是能在各處角落看到當年的精美盛況

△百年老屋

工作人員感到很痛心

希望能努力將其申請為文物單位進行修復保護

△博物館工作人員仔細查看老屋並拍照記錄

據老屋主人介紹

其祖上曾與著名實業家張謇合作經商

發跡後回鄉建此大屋,距今已有百餘年

△牆磚很好看~

△老屋裡堆滿了雜物和穀子

在院子裡,工作人員又遇到了驚喜

不起眼的角落裡那棵紫薇樹

大約是老屋建成的同時種下

不僅枝葉繁茂,造型還天然「妖嬈」

△真的是很美的一棵樹,沒開花就這麼美,開了花還得了~

陸尊根據他的經驗判斷

揚中本地生長的百年紫薇樹

可能獨此一棵

△彎彎曲曲得恰到好處,美感十足的枝條

烈日炎炎

博物館工作人員一行一刻也沒休息

又趕到油坊鳴鳳村查看萬年橋的狀況

萬年橋也被當地人稱作長沙橋

是揚中常見的三節石橋樣式

也是揚中目前保護完好的古橋之一

更是揚中目前發現的

唯一一座在橋柱刻有對聯的古橋

因此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工作人員在萬年橋上走過

△工作人員查看橋的狀況

△可辨認出橋體一側的萬年橋字樣

橋底柱上刻的二副聯內容是:

千載同流雙璧合,

萬年長見一龍眠。」


「橋跨東西成底柱,

潮迎南北慶安瀾。」

陸尊給出的釋義是:

第一副對聯寫長江到揚中段

將長江一分為二東西雙流再合璧

揚中猶如一條臥龍只待一日飛龍在天

第二副對聯則襯託出揚中作為江心跳板的作用

安瀾,常用作比喻時事太平、祥和之兆

△岸邊的農作物擋住了橋柱,可以看到對聯刻字還是非常清晰的

△工作人員提供的早些年拍攝的照片

為啥在小標題上賣關子呢?

因為出發前

陸尊和倪加輝興致勃勃給小編出了題

說這座古橋有玄機

因為橋身被泥土掩埋且被一棵樹擋住

沒有人知道中間那個字是什麼

他倆猜測中間是個「隆」字

讓小編和同事也猜猜看

小編猜了個「盛」字,同事猜了個「星」字

△陸尊和倪加輝現場辨認中間的字

小編在現場看到

這是一塊麻石古橋面

一側可以清晰地看到興以及三合字樣

大家猜猜「三合」是什麼意思呢?

△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興以及三合字樣

喜洋洋清洗搬家公司聽說博物館要來挖古橋面

主動提供無償一條龍服務

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十分感謝

△開挖啦~

△小心翼翼墊上竹竿,保護橋面,師傅的背後已經汗溼

△成功吊起橋面

△陸尊和倪加輝迫不及待跑過去查看「答案」,一老一少的背影莫名很萌~△眼睛瞪得像銅鈴:看到了看到了!身後的工人也好奇地湊過來看~

興什麼橋呢?

答案揭曉,無人答對,哈哈~

原來是個「龍」字,興龍橋

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小編

此橋旁邊就是聯合龍王廟

叫興龍橋或許與此廟有關

△興龍橋

△準備運回博物館啦~

興龍橋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原來是紅聯村黨委書記郭蘭彪向博物館提供的線索

聯繫博物館的同時

郭蘭彪也和村民們進行了積極溝通

讓他們知曉保護文物的重要性

村民們支持村裡將古橋面無償捐贈給博物館

博物館也向紅聯村頒發了榮譽獎狀

因此這次橋面挖掘、搬運工作十分順利

△清洗乾淨後的興龍橋橋面已經安置在博物館內,與早些時候發現的中立橋古橋面一同展示

博物館已經與郭蘭彪約定好

等興龍橋橋面在博物館安置妥當後

博物館將專門邀請紅聯村村民集體進館參觀

以表示對紅聯村支持文物保護工作的感謝和讚揚

揚中博物館人日常四處奔波

不是在發現文物的路上

就是在保護文物的路上

在守護文物的同時

他們還要廣泛閱讀、研究各類資料

將文物的前世今生及背後的揚中歷史鑽研清楚

用他們的每一次出發和每一次收穫

帶給我們一場又一場身臨其境的「穿越」

給可愛的他們點個大大的贊吧~

相關焦點

  • 揚中:這才是重陽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中國河豚島--揚中,就有這麼一群可愛的百歲老人,他們經歷戰火、跨越世紀,卻偏愛這口紅燒肉!這十位百歲老人,在揚中的23位超百歲老人中,尤具代表性。(兩位抗戰老兵,穿越硝煙戰火的老軍人,風貌依舊,胸前的抗戰70周年紀念章讓人肅然起敬)
  • 揚中:蹚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路
    我們村支書恰巧看到這一幕,拍下來放到群裡,大家都深受感染。」駐村幹部、揚中經開區組織統戰委員朱劍告訴記者,「美化人居環境已經深入人心,這得益於揚中近年來長時間、大力度、高效率的持續推進。」初冬的陽光下,揚中市經開區福源村村委會牆上張貼的「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檢查考核表」十分醒目。
  • 這群人是想搞事情!
    這都是豆子中二的青春記憶啊!想要把書中描繪的九州天下和包羅萬象的扶搖人生拍成電視劇,想想就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工程……更沒想到的是!這樣的兩部神級IP的出品方,竟然是來自一個剛剛成立兩年的新公司——檸萌影業
  • 三百年後,仙帝穿越回地球,身邊美人環繞,腳踢各路大佬都市修真
    三百年後,仙帝穿越回地球,身邊美人環繞,腳踢各路大佬都市修真hi小可愛們,歡迎大家閱讀本篇文章,小說作為生活中的一道調味品,它豐富了我們休閒的時光,所以作為老書蟲的我,精心為大家帶來都市修真文,三百年後,仙帝穿越回地球,身邊美人環繞,腳踢各路大佬!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小可愛們,可以給小編我一個關注哦,感謝大家了!
  • 這群讓人笑掉頭的大老爺們合體搞事情啦
    德雲社的大老爺們合體搞事情啦!搞什麼事情?當然是德雲社團綜要開播啦!德雲社要出團綜這個事兒大家都知道,畢竟從放出預告到現在,已經一年過去了,但是這綜藝什麼時候播,才是萬千網友關心的事情整體陣容堪稱豪華了,都是目前發展勢頭不錯的,這次合體上團綜,也能看出老郭有意在捧這幾個!
  • 老闆在微信群安排工作任務,蠢蛋回「收到」,聰明人這樣回
    老闆在微信群安排工作任務,蠢蛋回「收到」,聰明人這樣回在職場上,情商高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老闆的青睞。因為情商高的人,說一句普通的話,都會注意他的用詞和表達,所以老闆聽他說話也更覺得順耳,也就是人常說的「說話聽著舒服」。情商高的人,不僅會說話,也會做事。在老闆給他指派任務的時候,任務完成得總是比別人更好。
  • 羅英錫 X SECHSKIES:搞事情,搞最大的事情
    《三時四崽》中,把Jekki放到村裡面進行「變形計」的羅PD沒有停下他想搞事情的心。合宿結束時,羅PD臨時告知Jekki馬上要進行前院live直播,同時為了他們「鄉村大舞臺」的成功進行,還邀請了知名音樂人柳熙烈來給他們伴奏。在直播前,羅PD「棋逢對手」,柳熙烈開玩笑自己是為了漲粉來的,因為他也有自己的油管頻道Antenna,但人數沒有那麼多。
  • 年會,我們就是要「搞事情」——2016年會全方位記實錄
    有楊老闆金錢上的支持,譚老闆精神上的鼓勵,今年必須美美的,事情搞得大大的!玉姐為平日裡活得有點糙的妹紙們真是操碎了心,發郵件分享美妝寶典,千叮萬囑「睡前要敷面膜呀」、「要洗頭啊」、「嘴唇要塗凡士林啊」……活得不能再精緻了!已得上化妝懶癌的妹紙佩服得五體投地!
  • 揚中版「檢察官公主」王櫻,做人生旅途的攀登者.
    爆料內容  只要你關注揚中的經濟社會發展;  只要你關注老百姓的疾苦等民生問題;  只要你關注身邊正在發生的大小事情;  只要你敢於伸張正義、嫉惡如仇、正風肅紀、懲惡揚善;  只要你熱愛著揚中這片熱土;  只要你懂得分享是人生最快樂和幸福的事情;  ……
  • 穿越回兩千年前的亂世,現代人的智謀能幫你稱霸一方嗎?
    現在就讓我們開始穿越之旅吧!為啥我不能先把造紙術搞出來呢?!想到這,提起褲子,就找出去找造紙原料了…畢竟這個也算推動社會科技的進步。掌握了科技,發家致富並不難嘛。 有了一定的資本,我們就可以開始把搞事情需要的一些物資準備起來了——先把黑火藥搞出來吧~,來個「黑科技」先! 火藥之王! 「一硝二磺三木炭」這黑火藥的配方誰都知道,但是首先原料就不好找!軍武菌派人云遊四方,終於尋來了幾個「正經的方術士」。
  • 【揚中二十一味系列片】之百頁結燒肉
    該書的出版刷新了揚中四個第一:第一次對揚中美食進行全方位精選;第一次將揚中美食做成風味文化;第一次由獨家民資支持出版的美食文化著作;第一次實現由紙質書走向電商的跨越。「百頁結燒肉」就是百頁與五花肉的完美結合。五花肉有補腎、滋陰、益氣的功效,百頁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和礦物質,所以這種葷素組合營養更均衡。在揚中,這道菜品不僅是老百姓常做的一道家常菜,還是「中遠大酒店」一道聞名的特色菜。
  • 項目領跑,揚中經開區跑出「樣板區」新姿態
    金山網訊 7月的揚中經開區「園區行」,從解密一串數字開始:7、16、45。穿梭於林立的廠區,耳邊的機器轟鳴,是「跑起來」的聲音;眼前整齊排開的「神車」長城哈弗H6,正引領揚中經開區加速跑向「產業強區」的新賽道。
  • 工作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慷慨赴死?完結前又搞事情
    想要保持前輩威嚴的紅血球本想為後輩介紹一下工作內容,結果被學霸後輩瘋狂打臉,後輩非常詳細的說出了工作內容。原來紅細胞有這麼多的工作,但怎麼光見紅血球你迷路和談戀愛了。既然知識上教不了那就帶著後輩實際走一遍吧,紅血球如是想著。結果路痴屬性的紅血球再次走到了淋巴管再次被殺手T細胞罵了,還連累了後輩。眼看作為前輩的威嚴就要喪失殆盡,好在遇到了白血球正在消滅雜菌。
  • 【揚中二十一味系列片】之豇豆茄子
    《揚中二十一味》是一本以介紹揚中地方風味菜為內容的飲食文化專著,同時配套紀錄片,該書與紀錄片由南湖農場與南湖文化傳媒承擔全部出書費用,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和新聞中心,廣電中心對本書編寫和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
  • 微信群裡,男人做這4件事情,就是在說「我愛你」!
    每個人的微信裡,多少都會有一些微信群。可能是同學群,可能是公司群,但相比更活躍的,往往是相同興趣愛好或者圈子的朋友群。男人在這些群裡的所作所為,其實就代表他想在這個圈子裡扮演什麼角色。通常情況下,在群裡閒聊八卦的,往往是女人比較多,男人一般寧願把時間用在賺錢或者玩遊戲上面。
  • 王俊凱回歸《中餐廳》,上來就要搞事情,竟把餐廳從船上搬回陸地
    近日全新一季的《中餐廳》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當中,在迎接了劉宇寧、楊超越等多位飛行嘉賓之後,王俊凱也總算要回歸到節目當中了,於是人們對他接下來在餐廳裡的表現也是十分期待了,光是從預告片中就可以提起了解到,他上來就要「搞事情」,竟把餐廳從船上搬回陸地。
  • 柳州古新八景你知道幾個?窯埠古鎮附近這條景觀步道帶你穿越百年
    柳州古新八景你知道幾個?窯埠古鎮附近這條景觀步道帶你穿越百年 2020-11-03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揚中:衝刺路上「項目加持」奏響「全年凱歌」
    日前,記者來到蜂巢易創揚中產業園,只見變速器裝備車間內的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人們正與10臺機器人密切協作,生產著由長城汽車完全獨立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核心動力產品——2020年11月剛剛下線的全球首款9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
  • 「中信銀行杯」揚中機關籃球賽成功舉行
    金山網訊  7月3日,由中共揚中市委市級機關工委、揚中市總工會、揚中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揚中市籃球協會承辦、中信銀行鎮江分行冠名的
  • 假如75億人全部穿越回侏羅紀,有多少人能在侏羅紀生存下去?
    假如現今75億人全部穿越回侏羅紀,只允許帶少量的水、食物和衣物,以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高超智慧,有多少人能在侏羅紀生存下去,最終能否徵服恐龍延續人類的文明?這是一位讀者邀請我回答的問題,發在這裡與大家共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