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二十一味》是一本以介紹揚中地方風味菜為內容的飲食文化專著,同時配套紀錄片,該書與紀錄片由南湖農場與南湖文化傳媒承擔全部出書費用,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和新聞中心,廣電中心對本書編寫和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該書的出版刷新了揚中四個第一:第一次對揚中美食進行全方位精選;第一次將揚中美食做成風味文化;第一次由獨家民資支持出版的美食文化著作;第一次實現由紙質書走向電商的跨越。
(請在WiFi模式下觀看)
帶皮五花肉 / 百頁 / 食鹽 / 醬油 / 八角 / 生薑 / 香蔥
老陳酒 / 南乳汁 / 黃豆油 / 香蔥油 / 老冰糖等
1、將百頁切成長方形小片,然後打結,百頁結入溫水稍焯後,撈出放入冷水中;、2、將洗淨的五花肉切成大小適中的肉塊,放入冷水鍋內倒一小勺老陳酒,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倒入漏勺,用冷水衝洗瀝乾;
3、將一勺黃豆油放入熱鍋內,放進肉塊小火慢煸至稍黃出油後放入生薑片、老陳酒、醬油、南乳汁翻炒,再放入蔥結和八角,倒入稍高於肉塊的開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煮;
4、肉塊七成熟時再下百頁結,大火燒開後加入一小勺老冰糖轉小火燜半小時,待湯汁微濃時轉大火收汁,最後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和一勺蔥油提香後出鍋裝盤。
特色: 百頁結油潤多汁,豬肉酥爛鮮香,湯汁稠濃味美
百頁結燒肉
崔迎春
百頁是我國傳統的豆製品之一,價廉物美,可涼拌,可清炒,也可與多種食材搭配製作菜餚。「百頁結燒肉」就是百頁與五花肉的完美結合。五花肉有補腎、滋陰、益氣的功效,百頁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和礦物質,所以這種葷素組合營養更均衡。在揚中,這道菜品不僅是老百姓常做的一道家常菜,還是「中遠大酒店」一道聞名的特色菜。
談起何以推出這道家常菜的緣由時,中遠大酒店的張總回顧了她和百頁的不解情緣。原來張總幼時常在外婆家居住,外婆家有豆腐作坊,當細膩柔軟的百頁蒸熟下籠時,外婆便會取一張捲起蘸上醬油,遞給早在一旁等候的外孫女,在那個食品還很匱乏的年代,百頁帶給了她很多的甜蜜和快樂。長大後去外婆家時,外婆都做這道最拿手的「百頁結燒肉」來款待她。從外婆嘴裡,她還了解到了這道菜的由來。據說從前揚中有戶貧困人家來了位多年未見的親戚,女主人拿著家裡所有的錢去了街市,到店鋪一看,口袋裡的錢只夠買一斤百頁,親戚遠道而來桌上應有點葷菜,可錢又不夠,聰明的女主人心想可以少買點肉和百頁放一起煮,可能味道也不會差。於是女主人買了三兩五花肉和三張百頁,回家後把百頁捲成結與五花肉一起紅燒,菜端上桌時女主人惴惴不安,擔心親戚吃不慣,沒想到親戚嘗後讚不絕口,並向女主人請教做法。後來這道「百頁結燒肉」就這樣流傳下來,成為老百姓的家常菜了。
為了留住記憶中的這道美味,張總和大廚共同對製作方法做了改進,如今「百頁結燒肉」已成為酒店的特色菜品。
走進廚房,只見整潔的料理臺上擺放著洗淨的五花肉和散發著豆香的百頁,調料盤裡各式調料排放有序,潔白的湯碗裡盛放著純正的黃豆油和自製的香蔥油。
經驗豐富的大廚向我介紹說,此菜用的百頁豆香濃鬱,柔而不斷,由定點豆腐作坊特供。肉是選用新鮮的五花三層帶皮豬肉,煮好後的肉塊不僅形狀好看,而且肥而不膩。
大廚把五花肉切成大小適中的肉塊後,拿起幾張百頁用刀對半劃開,再切分成長方形小片,然後取一片捲起繞在食指上,繞兩個圈後褪下,尾部從第二圈內穿過,形成「8」字形。大廚說此種百頁結打法有講究,過於結實燒制中不易入味,過於鬆軟容易散開,在烹製過程中也無需翻拌,只要端鍋輕輕顛幾下就能均勻受熱上色入味了。
百頁結入溫水稍焯後,撈出放入冷水碗內,這樣能保持百頁結的溼潤柔軟並飽吸肉滷。
肉塊放入冷水鍋內倒一小勺老陳酒去腥,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再將肉塊倒入漏勺,用冷水衝洗瀝乾。
將一勺黃豆油放入熱鍋內,放進肉塊小火慢煸至稍黃出油後放入生薑片、老陳酒、醬油、南乳汁翻炒均勻上色,再放入蔥結和八角,倒入稍高於肉塊的開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煮。肉塊七成熟時再下百頁結,大火燒開後加入一小勺老冰糖轉小火燜半小時,待湯汁微濃時轉大火收汁,最後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和一勺蔥油提香後出鍋裝盤。
眼前的「百頁結燒肉」色澤紅亮、香味撲鼻。於是我夾起一個百頁結,只見整個百頁結上滿沾著醬色的湯汁,尤其是打結處;當百頁結送入口中,味厚、有嚼勁、油而不膩等讓我很是受用。再夾起一塊帶精帶肥的肉,肉嫩嫩的,兩嚼三嚼就咬碎了;肉雖進肚,但多種香味仍纏綿在舌尖,大有餘音繞梁之勢。我不禁連連頷首,感嘆「百頁結燒肉」不愧為中遠大酒店的特色菜,並吟詩道:「四溢濃香色潤紅,嫩鮮多汁味相融。家常百頁精心制,代代傳承與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