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呂蒙把關羽殺害之後,第二天就暴斃了呢?

2021-02-23 史記匯

關羽被呂蒙殺害後第二天,呂蒙也跟著關羽去了,這事聽起來確實很玄乎,因為呂蒙殺害關羽時才42歲,正是壯年之際,不會那麼容易就暴斃而亡,所以這就讓很多人懷疑是武聖人「索命」。

因為《三國演義》裡是這樣描繪呂蒙死前場景的:

「孫權於是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中很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

對於呂蒙的死,《三國演義》裡寫的很精彩,許多人看了後也深感恐懼。但真正讀過《三國志》的話,大家就會明白《三國演義》就是一部小說,裡面的許多人物、戰役等都被修改過。

而呂蒙的死更是為了體現關羽的英雄形象,所謂「生已是仁傑、死亦是鬼雄」,而之所以呂蒙的死被強制在關羽身上,只是這死亡時間真有這麼巧。

那麼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何關羽死的第二天也跟著死了?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是這樣記載的:

「蒙固辭金錢,權不許。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病中廖,為下赫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正史記載的很清楚,呂蒙在平定荊州後就病的起不來床了,孫權去探望他,還讓道士為他施法增壽,不過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四十二歲的呂蒙最後還是病死在內殿。

所以呂蒙的死是病死,而這個病也不是因為關羽的「作祟」而產生突發疾病,他是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落下來病根。

蒙當時的轄地與關羽是毗鄰,他一直想拿下荊州,但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情況。

「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之名。」

也就是說呂蒙在當時已經有病在身,而心裡又想著拿下荊州,所以他就藉口回到建業治病,一是麻痺關羽;二確實是有病在身。

在後來陸遜求見他時,他也是在病中接見了陸遜,這也進一步可以說明呂蒙在殺害關羽前身體已有疾病。

那麼呂蒙得的是什麼病,為什麼會生病?

219前時,一場瘟疫席捲了東吳荊州地區,這場瘟疫導致十室九空,孫權為此還免除了百姓的稅賦,而建安七子中的徐幹、陳琳、劉禎、王粲等人全都因瘟疫而死,包括徵吳的曹軍士兵也感染的不少人。

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呂蒙可能是就在那個時候染上了瘟疫,另外還有蔣欽和孫皎也都在同年病逝。

此時染病的呂蒙,藉此機會回去養病,也同時麻痺關羽,隨後帶病堅持指揮了荊州之戰。但在勝利後,身體終於支撐不住病死了。

綜上所述,呂蒙真正的死因,就是病死,並非鬼怪說法和陰謀論,他的死跟關羽沒什麼關係。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1.司馬懿明明識破空城計,為何還要選擇撤兵?專家:不撤他就完了

2.關羽死後,劉備失聲痛哭,張飛死後,為何他卻只說了4個字?

相關焦點

  • 呂蒙斬首關羽之後,慶功宴上七孔流血暴斃,事實真的如此嗎?
    劉備沒聽從龐統意見放棄荊州,還派遣二弟關羽鎮守,結果荊州被吳國重兵攻陷,引發一連串大敗,之後關羽敗走麥城,遭到東吳大將呂蒙擒殺。那麼呂蒙當初為何非要砍首關羽不可呢?事情結束後,不久呂蒙為什麼又突然暴斃了?
  • 呂蒙白衣渡江,殺了關羽之後為何突然暴斃?看了你就明白了!
    大家好,這裡是臥仔~在《三國演義》中,東吳都督呂蒙白衣渡江,不但奪得荊州,還擒殺了關羽,而這些在正史上都是有史料記載的,並非羅貫中虛構,呂蒙這一手白衣渡江也成了中國戰爭史上的絕唱!在很多三國遊戲中,呂蒙也被設計成一位勇將,在臥龍吟中,呂蒙就是一位特殊的吳國專屬紫將,其技能【千刃溯江】可以對敵方大後排進行群體控制,用好了堪稱一道奇兵!
  • 呂蒙斬殺關羽之後,為何在慶功宴上突然七孔流血暴斃?
    呂蒙是東吳的一員猛將,我們常用的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就是從呂蒙的經歷中得來的。而呂蒙最出名的事件,卻是他打敗了蜀漢最出名的大將關羽,還將他處死。因為此事,呂蒙得以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 呂蒙怎麼死的?關羽「借魂」呂蒙大罵孫權碧眼小兒,隨後吐血暴斃
    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關羽兵敗身死之後的故事,關羽去世後,呂蒙為何大罵孫權,第二天在家中病亡?大家都知道,關羽鎮守荊州時,因為自己的狂傲得罪了不少士大夫,對東吳更是不屑一顧,直言孫權是狗。這一系列不恰當的操作和言論,也是惹得東吳不少人對他敢怒不敢言,雖然非常討厭關羽,但礙於他霸佔著荊州以及超高的武藝,所以只得對關羽敢怒而不敢言。
  • 呂蒙為何在擒殺關羽之後暴斃而亡,一個細節揭示出其真正死因
    除此之外,關於呂蒙,歷史上還曾留下了「士別三日」、「刮目相待」以及「吳下阿蒙」等比較勵志的成語典故。九州配圖:呂蒙勵志故事魯肅去世之後,孫權委任呂蒙為東吳三軍統帥。就任不久,便胸有成竹的設計襲取了荊州這一戰略要地,關羽敗走麥城後,呂蒙又命人窮追不捨,最終將關羽斬殺,一戰成名。
  • 呂蒙為什麼恨關羽?呂蒙殺關羽的原因是什麼?
    呂蒙本來就不大讚同蜀吳聯盟,加上孫權又在關羽這邊受了不少的氣,呂蒙便下定決心要殺了關羽。關羽輕敵竟被呂蒙四面楚歌無路可退而抓住,呂蒙殺了大名鼎鼎的關羽,他的死期也不遠了。在他殺關羽沒多久,他自己也被孫權殺了。  呂蒙為什麼要殺關羽  歷史上都說呂蒙殺了關羽,實際兩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呂蒙為什麼要殺關羽。
  • 為什麼呂蒙殺了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
    再大的封賞,就是把他孫權的位置讓給呂蒙了。所以說,孫權要是猜忌呂蒙,也是很可能的。  再一點,孫權給予了呂蒙封賞以後,呂蒙居然不要錢。孫權反覆要給,呂蒙還是不要。這由不得孫權會瞎想,你不要這些錢,你想要什麼?咱們看歷史上的事件。當王翦帶著秦國的60萬大軍去攻打楚國的時候,王翦當時反覆向秦王要封賞,要封地。王翦當時對部下說了,我不是小氣,我是要讓秦王放心。
  • 孫權百般強調,關羽殺不得,為何呂蒙執意要殺,是私人恩怨嗎?
    於是,就把關羽父子推出殺掉。演義中是說主薄左鹹的主意,孫權才殺掉了關羽父子。但史料中並沒有左鹹其人,一般認為是羅貫中虛構的人物。但至少說明,殺害關羽並非呂蒙的主意。裴松之根據《吳書》認為:孫權派遣潘璋截斷了關羽的退路,抓住關羽就應該把他殺掉。況且臨沮離江陵二三百裡,哪裡可能不殺關羽,來來回回商議要不要殺關羽呢?其意是說,恐怕夜長夢多,直接殺掉就省心了。又說「留著關羽來對抗劉備、曹操」,這不可能,只不過想堵住一些人的嘴而已。不管咋說,這都不是呂蒙執意要殺關羽。
  • 孫權反覆強調不能殺關羽,為何呂蒙執意要殺,難道是報私仇?
    關羽北伐打得曹操一方措手不及,曹操知道正面剛不過關羽,便選擇了聯合東吳。孫權在此之前還是和劉備結盟的,但荊州對孫權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孫權動搖了,派出了呂蒙去攻打荊州。孫權明明在臨行前和呂蒙反覆強調不能殺關羽,可為何最後關羽還是死在了呂蒙的部下馬忠手裡。 關羽
  • 呂蒙之死竟然是……
    那麼在這裡小石頭不禁要問呂蒙才41歲,正值年輕力壯,好端端的為什麼會暴斃呢?暴斃不打緊,各位看官注意了,呂蒙是七竅流血而死,七竅流血代表著什麼?如果還沒猜出的話,小石頭帶著大家一塊分析分析下呂蒙的死因。
  • 呂蒙白衣渡江,殺死關羽這麼好的戰績,為何卻沒有名留千史?
    三國人物之中,武將如雲,如關羽張飛之流不勝枚舉。其中,關羽更是被認為是中國的「武聖」。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卻最終死在了一個名氣遠遜於他的人物手中,那就是呂蒙。公元219年,呂蒙「白衣渡江」,一戰擊敗關羽,使其丟失荊州,最終死於東吳之手。
  • 關羽靈魂附體殺死呂蒙的歷史真相
    這個情節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在書中呂蒙正在參加孫權的慶功宴,忽然呂蒙臉色大變,指著孫權大罵,自稱自己是關羽,然後呂蒙七竅流血而死。如此匪夷所思的情節是真的嗎?歷史上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 關羽敗走麥城為何呂蒙執意要殺他?是私人恩怨還是孫權授權?
    三國時期的歷史有不少朋友都是非常感興趣的,如果說起這個時期的歷史有多少人都知道關羽是大家都特別佩服的一個將軍,而在他失手,荊州敗走麥城的時候卻被呂蒙所殺死,有很多人都了解到孫權曾經多次說過不能夠殺關羽,但是呂蒙然殺死了他,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生死較量:呂蒙為什麼能斬關羽首級?
    這決定勝負的關鍵一刻,諸將認為兵少無力分兵,但呂蒙舉薦凌統,認為他可堅十天,這就促使周瑜下定決心救援;呂蒙又勸周瑜遣兵以柴斷險道,料定曹軍敗後被阻於此時,只能棄馬,結果又被料中。這對不產馬的江東來說,是一次不少的戰略性物資補充。關羽呢?別說沒有對諸葛亮、龐統作過戰術性的獻計,連主公劉備也不多。
  • 當年如果孫權不殺害關羽將他送給曹操,曹操又會怎樣對待關羽呢?
    並且還多次擊退了曹操派出的援兵,從中也可以看出關羽十分的勇猛。隨後東吳孫權看到關羽現在越來越強大,便偷偷的將之前籤過的盟約撕毀,從中也可以看出是一個小人。最後還派一員大將呂蒙白衣渡江,命令他在後面偷襲荊州最終將其攻下並將關羽俘虜。但是對於關羽來說,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孫權會做出這一決定。面對小人得志的孫權他是概不投降,最終孫權將其殘忍的殺害了,這也是關於最終意思的原因。
  • 關羽算不算名將,為何孫權偷襲荊州之後,數萬精兵一鬨而散?
    即便歷史上一些極其昏庸的將軍,遭遇慘敗之餘,也不至於慘到這種地步,身邊總歸還有數十數百忠心的士兵,而歷史上的關羽可是知名將軍,那麼關羽為何如此悽慘,有何用兵之過?關羽出徵之後,南郡太守糜芳、將軍傅士仁負責後勤,但關羽性格高傲,脾氣比較壞,兩人在後勤上可能有一些瑕疵,結果引發關羽大怒,聲稱「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
  • 糜芳跟隨劉備24年,為何投降呂蒙害死了關羽?叛徒糜芳下場如何?
    歸附了劉備之後,糜竺為文官,糜芳為武將。後來,呂布偷襲徐州,糜氏兄弟還將妹妹嫁給了劉備,算是與主公結成了政治聯姻。因為有了這層關係,劉備也對他們二人更為信任,如遇戰事,常命糜竺和糜芳保護家小。不過,若不是呂蒙白衣渡江,令關羽軍心大亂,糜芳或許也不會像傅士仁一樣,那麼快就反水。公元219年,呂蒙被孫權委任為大都督,趁關羽同曹軍鏖戰時,將戰船裝扮成商船,領精兵偷襲江陵。吳軍抵達公安後,傅士仁望風而降,同時勸糜芳投降。結果,公安、江陵兩座城池輕易落入孫權手中。此後,呂蒙命人善待關羽部將們的家屬,致使許多士卒逃散,關羽無奈敗走麥城。
  • 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是孫權賜死的嗎?
    孫權手下的大臣非正常死亡的有很多,這其中疑問和爭議最大的莫過於呂蒙。關於這位孫權重臣的死因一直是眾說紛紜。小說演義不足為信很多人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呂蒙之死是其殺害關羽的「業報」,當然這只是喜愛關羽這個歷史人物的一種情緒所導致的。歷史上關羽再厲害也只能生前殺敵斬將,做不到死後俯身奪魂。
  • 呂蒙殺關羽、奪荊州是錯誤?完全相反,這是東吳生存的唯一選擇
    為什麼在殺害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沒有傳說、沒有陰謀,呂蒙就是病死了而已。關羽以區區偏師,竟能取得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讓曹操考慮遷都避其鋒芒的輝煌戰果。如果按這種局面發展下去,劉備師出漢中、拿下關中隴右,將完全具備與曹操單獨抗衡的實力;屆時關羽依仗佔據長江、漢水之利,順流東下吞併江東,搞不好天下將變成南北分庭抗禮之勢。因此,當關羽在相反奮戰之時,也正是孫權的焦慮感最強烈之際。這個時候,劉備或者關羽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關鍵。
  • 呂蒙死因之謎揭曉:跟關羽毫無關係,卻跟一個女人有關
    ,因為他擊敗了關羽,奪回了荊州,實在功不可沒,可關於呂蒙之死卻存在不少謎團。根據《三國志》的記載,似乎並沒有記載呂蒙的死,所以後世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猜測,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關羽的神聖,說呂蒙回到東吳之後,在慶功宴上被關羽的鬼魂附體,然後索命死掉了,這當然是一種迷信說法,人死都死了,哪來什麼鬼魂啊,很明顯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