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流:人名不帶之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2020-12-28 騰訊網

一部《世說新語》幾乎道盡了魏晉風流,曹魏和兩晉在歷史上並不是強盛的王朝,但是卻也有自己的獨特性,它們所倡導的生活方式放到現在來看有點不可理喻,比如服藥、清談、飲酒、縱情山水等等,所謂的魏晉名士追求的是不滯於物、不拘禮節,灑脫倜儻之外又特立獨行。

除此之外,魏晉人名也有其獨特之處,那就是那時的名士取名都喜歡帶個之字,比如王羲之和他的七個兒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就是如此,如果光從名字來看,不熟悉的還以為王羲之和他的幾個兒子是兄弟關係,放到現在應該是不會出現這種情形的,但在魏晉時期卻是正常不過,原因就在於那個時候人名不帶之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為什麼這麼說?這個其實是有原因的。

王莽篡位後改了很多東西,其中之一就是規定不準用雙名,取名一律用單名,不過如果犯了罪的話,作為懲罰之一就是恢復其雙名而不準用單名,久而久之單名就成為了慣例,所以整個三國時期幾乎都是單名,比如關羽、張飛、張遼、甘寧等等,到了兩晉特別是東晉的時候這個慣例逐漸被打破,名字帶之逐漸成為一種時尚,這和當時流行的宗教天師道也就是五鬥米教不無關係。

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在四川創立五鬥米教,因為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所以五鬥米教也稱為天師道,張道陵的孫子張魯是第三代天師,張魯之所以能割據漢中自立,和他在漢中推行政教合一有莫大關係,漢中也因此成為漢末群雄混戰之下難得的一方沃土。

215年曹操平定漢中之後,五鬥米教不僅沒有受到曹魏的壓制,反而隨著張魯家族及其大批教民北遷至長安、洛陽、鄴城三輔之地後,不再局限於益州一地而是蔓延至全國各地,到了兩晉的時候不僅下層平民信奉,上層豪門士族也崇奉天師道,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並出現了很多道教世家,比如琅琊王氏、孫氏,陳郡謝氏、殷氏,高平郗氏,會稽孔氏,義興周氏,丹陽許氏、葛氏、陶氏,東海鮑氏等等,《晉書》就記載琅琊王氏家族:「世事張氏五鬥米道,又精通書道。」

「舊時王謝堂前燕」,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這些可都是當時最頂級的世家豪族,他們的一舉一動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引領時尚,慢慢的名字帶之字成為了信教或入教者的一種標識,開始是流行於上流社會,後來逐漸成為一種風氣遍地開花了,連普通百姓也紛紛效仿,甚至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如果人名不帶之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雖然名字帶之未必都是信教和入教者,但至少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道教的忠實信徒。

如果說名字帶之和道教有關,那麼隨著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的興起,信佛教的民眾也越來越多,名字帶「佛、僧、曇、法」等字的佛教徒也逐漸增多,比如王僧辯,據統計這一時期流行取名帶「僧」字的就僅次於「之」字,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禁止佛道兩教之後,這種取名時尚才逐漸冷卻了下去。

相關焦點

  • 漫畫版《世說新語》,徹底讀懂魏晉風流!
    我們或許不了解那個時代,但一定聽說過這樣的「魏晉風流」。而關於「魏晉風流」最重要的作品,首推《世說新語》!  什麼是魏晉風流呢?解釋起來相當複雜。所以熊貓君別出心裁,把《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名士和真情趣事都畫成了漫畫。
  • 古人說的「風流」是何意?為何《紅樓夢》用「風流」形容黛玉?
    (二)「風流」的詞義變遷:從樸實到高雅再到低俗「風流」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說關隴之人生活地接近羌胡等少數民族,民俗修習戰備,崇尚武力,這種社會風氣從過去一直延續到現在——「風流」在這裡就是「遺風」「風俗」的意思。
  • 漢服形制科普:「魏晉之風」≠「魏晉風」?一字之差區別太大!
    比如多年以前,風靡一時的魏晉風,就是一種錯誤的形制啦。正確的漢服形制應該是晉制漢服才對。提到魏晉風的時候,大家就很容易將魏晉風認為成「魏晉之風」。其實,這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哦!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什麼是「魏晉風」,什麼是「魏晉之風」吧!希望看完這些之後,大家就能夠分清它們哦!魏晉風的範圍極其廣泛。
  • 放浪形骸、無所束縛的魏晉名士,一杯茶喝出無數風流!
    (你說,這人的老婆孩子還養不養了?)如果看到別人有奢侈之風,或者做了違背節操的事情,他還會毫不客氣的教訓人家一通。客人們都坐定後,僕人把茶水端了上來,這時任瞻突然問道:「這是茶(早茶,也即春茶)還是茗(晚茶,也即秋茶)?話一問完,他就發現,周圍人的臉色都變了,場面相當尷尬。此時,他也終於醒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趕緊補充說:「我是問這水是熱還是冷呀?」
  • 在魏晉眾多名士中,從王羲之身上讀魏晉風骨
    杜牧詩云:「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魏晉時期湧現了許多風流名士,他們不羈的性格與極高的藝術造詣都是其他時代中所罕見的。其中,王羲之不僅以奪目的書法,成為我國藝術史上一朵燦爛的奇葩,其文學成就與灑脫的人格都是魏晉風骨的極佳體現。
  • 180個小眾冷門詩句,帶你領略真正的「魏晉風流」!
    《遊嶺門山詩》謝朓(字玄暉,南齊山水詩人,與謝靈運同族,人稱「小謝」,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詩風清新秀麗,平仄協調,對仗工整,開唐代律絕之先河)29 鵲起登吳臺,鳳翔陵楚甸。《古意詩》陸機(字士衡,西晉文學家、書法家)67 曲池何湛湛,清川帶華薄。《君子有所思行》68 四時代序逝不追,寒風習習落葉飛。《燕歌行》69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 講稿︱陸帥:風流之外——魏晉時代的人群、政治與社會
    但是魏晉南北朝時代,出現了一類人,即士人或者說士大夫,他們先天具有特權的。士人的一項重要特權是「蔭其親屬」。《晉書》記載,士人子孫擁有免除徭役的特權。此外,《南史》中還記載士人無「關市之稅」。六朝時,商品經濟很發達,國家大量的收入來源是商業稅收,商品進出關口是要交稅的,但士人帶著商品則不需要交稅,這也是他們的特權。所以沈約在《宋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周漢之道,以智役愚。
  • 再現魏晉尺牘風流——長沙走馬樓吳簡書法
    吳簡風流  簡牘在書法史上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出土於1996年的長沙走馬樓孫吳簡牘,更是研究三國時期的重要文物。正如王素、宋少華指出:「在吳簡出土之前,中國南北各地區出土過大量秦漢簡牘,樓蘭及其周邊出土過一些魏晉簡紙文獻,但秦漢簡牘中,東漢末年簡牘極少;魏晉簡紙文獻中,三國初期簡紙文獻不多。直到1996年,長沙走馬樓出土大量吳簡,2004年長沙東牌樓出土一些東漢末年簡牘,東漢末年到三國初期文字材料稀少貧乏的情況,才得到較大的改善。
  • 酈波評說魏晉風流之《竹林七賢》全集
    他認為"元氣陶鑠,眾生稟焉"(《明膽論》),肯定萬物都是稟受元氣而產生的。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說。嵇康自幼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其文"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與山巨源絕交書》、《難自然好學論》等為其代表作。詩長於四言,風度清峻;《幽憤詩》、《贈秀才入軍》較有名。
  • 帶芬字謙謙君子的寶寶名字,個個都富有韻味
    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都享有社會和國家賦予的人身權利和公民權利,而獲得或行使這些權利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姓名去實現的。一個人的名字往往會反映著兩個哲學問題,一個是「你是誰?」以下就請跟隨吉生起名一起來看看帶「芬」字的名字吧。一、與「芬」字相關的解釋1.
  • 嵇康之才,是魏晉風流濃墨重彩的一筆,一首廣陵散世間絕唱
    在五胡亂華未開始之間,有一個時代,一種氣度文化,一種情懷令人嚮往,它便是魏晉風流。其中代表自然有竹林七賢中嵇康,他是人們高山仰止,不可褻瀆的存在。他不僅才華斐然而且風度翩翩,俊美異常攝人心魂,有云:「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俄若玉山之將崩。」
  • 名士風流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較為混亂的時期,「晉初元老,如石苞、鄭衝、王祥、荀顗、何曾、陳騫之徒,非鄉愿之徒,則苟合之士」,因此天下風氣大壞,終年渾噩。魏晉的風流名士便是在此背景下與之相抗,脫穎而出。何謂風流,何謂名士?
  • 魏晉風流言情文《媚公卿》:琅琊王七和家道中落小姑子的痴纏愛情
    背景設定於魏晉南北朝,用語、文化、 風俗、觀念、情境等都十分貼近朝代,當時戰亂侵犯頻繁,人們無力改變混亂世局,只好縱情山水空靈之色,避談政治,寄情玄學清談,視風流為美, 士人委靡逃避現實。魏晉南北朝對名土根深蒂固的崇拜和嚮往,使得人只要獲得名士、智者或受人敬重長者的好評認可,博得美名,就有大好前程,反之則是前程盡毀、受人譏笑。
  • 魏晉洛陽的風流娘們(一)
    ,魏晉將黯然失色三國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魏晉是個風度翩翩的時期。伴隨著英雄輩出、風度翩翩,定會有一些風流女子出沒其中。所以,羅貫中才在《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個絕世美女貂蟬,曹植才會動情地為一個千古美女甄妃作賦。晉時期洛陽的風流女子很多,她們身上有一種特別的魅力。這種風流,不只是外在的性感,更是一種內在的魅力,不僅是迷人的風情,更是一種極致的誘惑。那麼,三國魏晉時期的女人,是一種如何的風流?
  • 王戎:集矛盾於一身的魏晉傳奇
    她只是每日悄悄立在他身前,輕喚一聲:「卿」,親暱之間,都是他愛的證明。王戎也曾想過糾正他,可王氏只是振振有詞地解釋:「親卿親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因為親你愛你,所以才要用你叫你。若我都不用你來叫你,那又有誰能夠擔得起一個你字?正是這樣的愛情,讓王戎在虛偽的東晉王朝之中,活得有了那麼一絲天地。他愛妻愛子,動心動情。
  • 帶「言」字的寶寶名字(帶寓意),妙不可言!
    帶「言」字的寶寶名字(帶寓意)【言若】(yán ruò)「若」字聽起來帶有古風詩意感覺,體現出女生文靜、優雅的一面,本身是指非常多,有如果、假如、如此的意思,延伸在人名裡指女孩文雅、有氣質,美好之義。【淳言】(chún yán)淳本義:澆灌.指淳樸,淳厚,質樸,樸實,如樸實善良;指風氣,如質樸敦厚。
  • 我的世界:出門不帶上這些裝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玩家
    那麼,老玩家的背包裡面都有什麼物品呢?有哪些物品是萌新玩家可以攜帶的呢?我的世界:出門不帶上這些裝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玩家工作檯工作檯絕對是進入MC之後建造的第一個工具,因為沒有工作檯是製作不了其餘工具的。所以,工作檯對於玩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 文化人的懟人藝術
    看看大導演怎麼不帶髒字的懟人,相比較爾冬陞一針見血的直給,趙薇帶有女性溫和氣質的和稀泥, 要說文化人懟人的代表非陳凱歌莫屬。他表示:《無極》這部電影吧,不好意思沒看過。大鵬問為啥沒看呢?李說是因為受當時評論影響就沒看,《霸王別姬》的標準太高了,陳凱歌此後的電影我都沒看過。
  • 最仙的魏晉服飾到底怎麼形成的
    漢服形成系統分類主要是在西漢時期,主要有漢制漢服,唐制漢服,明制漢服,然而要說最妖孽仙氣的卻是魏晉時期的漢服,古裝穿越劇中的服裝多參考魏晉時期的服裝,如果要問為什麼? 主要是因為夠仙,把女主男主襯託得夠迷人漂亮唄。
  • 魏晉時代 絕色風華
    書籍評價:剛開始看《媚公卿》,本來只把它當做打發時間的消遣之物,看了才發現寫的是少有的魏晉時期的故事,不論是在人物的布置、劇情的設計上,還是在那個戰亂紛飛的歷史背景下的,對於社會風氣以及森嚴的門第等級制度上的描寫,都稱得上是精緻且考究的。 先從歷史背景上來說,魏晉在中國歷史上算得上是一個特殊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