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虹影:我內心住著一個小女孩,也住著一個「上海王」

2021-01-09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寫作者大概可分兩大類:一是筆下有劇烈戲劇衝突,但作者過著平順的生活;一是寫作與作者本人的生命狀態,高度咬合。從重慶走出去的女作家虹影,無疑屬於第二種。

虹影個人身世之離奇曲折,非一般作家所匹敵:她幼年家貧,又是母親的婚外私生子。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處於極度「飢餓」狀態。十八歲後離家出走,在外求學流浪,讀書寫作,遭遇匪夷所思的婚戀風暴。後因寫作大膽直率惹爭議,甚至惹官司。神奇的是,這些都沒有阻擋虹影,最終還是走上與世界心靈聯結的道路。她依然在用文學表達她自己。

當下,虹影參與編劇電影《上海王》上演。這部電影改編自虹影女性主義「上海三部曲」之《上海王》,讓讀者對虹影的文學再度打量。事實上,虹影的作品一直都是出版界熱衷的對象。2016年春天,虹影《飢餓的女兒》,回到其在國內首次出版地,由四川文藝出版社推出紀念版。2017年春,四川文藝出版社再版《上海王》。

不局限一己之私

從莎菲女士到「飢餓的女兒」

在《飢餓的女兒》、《好兒女花》等自傳體作品,虹影大膽披露非同尋常的身世,贏來巨大聲譽時,也被一些人鄙視:認為她在出賣隱私。耐人尋味的是,這兩部作品的生命力依然強大。很多讀過作品的年輕人,依然被她的直率真誠感動。作家阿來在為《飢餓的女兒》再版作序中寫道,他較晚讀到虹影這部聽說過很多年的書,被其鋒利的解剖,勇敢的坦陳,如此坦率真誠的寫作而「心生驚悸」,「真的為作者表現出如此的勇氣感到震驚與佩服。」阿來認為,當下,我們大多數的文學早已學會用一套嫻熟的技術掩去現實的殘酷,用中庸的溫情遮掩著放棄了對人性弱點與黑暗的開掘,也正因為此,當我們試圖從正面表達愛意時,也總是顯得虛偽而孱弱。「但虹影在涉筆與中國一部當代史密不可分的家族經歷時,不迴避,不躲藏,從家庭成員複雜的關係入手,坦率而直接地寫出了時代,寫出了一個城市被長期遮掩的一個殘酷的角落。」

文學與隱私的區別正在於,怎麼寫。虹影雖是寫自己年輕時的真實命運,卻有本事把命運的文字呈現,表現出敘述的藝術魅力。更奇妙的是,《飢餓的女兒》、《好兒女花》被虹影承認是「自傳」,紀實作品被她進行了很高超的文學技巧性處理。女性寫自己,很容易陷入喃喃自語,過於自戀的地步。虹影在袒露自己的同時,也有冷靜的距離感。她不是旁若無人地記日記,意識流,而是懂得如何一步步揭示出事情的真相才更吸引人,在各個穿插中逐漸使人物形象變得飽滿,使感情更濃烈。而她少女時代寫詩的經歷,則讓她的文筆非常好,殘忍的故事、戲劇化的情節,被她詩意的語言表達,產生一種獨特的魅力。

虹影在寫自己,寫家族,並沒有局限於一己之私,而是從中鉤沉出故鄉重慶的某個歷史時代面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女性以「自傳」的方式率真地表達自己,同時還反射其生存的整個時代空氣,並不缺乏先例。比如廬隱《海濱故人》、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記》。如果說這個算一個文學傳統的話,虹影的《飢餓的女兒》無疑是可以歸屬此列。

重慶人寫上海

力圖喚起女性自我覺醒

寫上海的女作家,一般都跟上海有很深的淵源。比如張愛玲、王安憶、陳丹燕等。她們都是上海人。重慶人虹影怎麼寫起上海來了?

虹影說,她曾經在復旦大學讀書,課餘喜歡看老上海的幫派史、租界史,很吸引她。這個只是表面原因。深層的原因則深藏在作品內裡,依然與她的出身、她的家庭有關。

《上海王》寫的是舊上海的黑幫生態,一個叫筱月桂的鄉下丫頭,在清末民初的亂世裡,奮鬥到申曲名伶、再到黑幫之王,其實是女性主動掌握自己命運的一個典範。她也沒有太多直接涉及權力的爭奪,而是以其獨特、敏感而觸動人心的描述,將女性為自身抗爭的內核,女性在身體、人格、個人發展等方面的覺醒與成長,表現出來。

虹影坦陳,自己就是要寫「一部彰顯女性主義之作」。「據我所知,表現舊社會黑幫,以女性為絕對主角的文藝作品,在中國當下的文學版圖上,機會沒有。太多的男性視角。黑幫題材只是我設置的一個外殼,我重點想傳達出來的是:一個東方亂世佳人的自我成長。這是一次希望喚起女性自我覺醒的書寫。」

身份迷失之慮

寫小說為養父還願

關注女性內心覺醒,根源依然在虹影的身份迷失焦慮。少年時代的孤獨,愛的缺位,自己掌握自己,成為她創作的原動力。對「私生子」這個情結,虹影說,「這可以用來解釋所有我的作品,因為這就是我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使命,我被命運指定成為這麼一個人,或者是成為這樣一種類型的作家,或者是成為這樣一個類型的女子。我走過的路,其實都是跟我母親最後決定要把我生下來,我的成長背景連在一起,由此可以解釋我所有的行為、言談、包括寫作,甚至我要找什麼樣的男人跟這個身份相關,我要走什麼樣的路,我要寫什麼樣的書,包括女性主義的「上海三部曲」那樣的書,也像《好兒女花》《飢餓的女兒》這樣跟自身相關的書,都跟『私生女』這個身份相關。」

虹影寫上海時,還有一個心願:為待她有恩的養父還願。他養父是浙江江天台人,「抗戰時被抓壯丁來到重慶。父親一輩子都想順江水而下,回到長江入海的那片廣闊的平原,那生育他的土地。作為小說家,我卻有一個多年修煉得來的移魂術,我能讓我的主人公替我還父親的願:在上海長大——冒險上海,徵服上海,敗績上海。冥冥之中,我覺得父親會喜歡這個故事?讓我代他想像上海,生活上海,奇幻上海。」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 實習生侯晨曦

「彰顯女性獨立、智慧的作品,在國內文學界太少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您說希望能「重振中國的女性主義文學。」文學界很少有人強調女性主義這個概念。

虹影:被批評也無所謂.我真心覺得,在這方面,確實做得不夠,重點彰顯女性獨立、智慧的作品,在國內文學界太少。我希望我的小說,能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您的小說語言都很好讀,但又不缺乏文學性。怎麼做到的?

虹影:童年飢餓記憶太深刻,我對食物有天然的熱愛,我是天生的美食家。相應的,我的文字也是色香味俱全。這也得益於我母親。她很有靈性,平時說話就很生動幽默,很有形象感。比如把筷子不小心掉地上了,她會說,筷子掉地,買田買地。當然,寫得「好看」的同時,也不能缺少思想。我不要潑狗血,我寫的是雅俗共賞的藝術。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上海王》寫一個普通女性通過自己的奮鬥成了「上海王」。這能給當下女性成長,女性自覺,有哪些啟示?

虹影:雖然這個故事背景是舊時代,但其中女性自主奮鬥精神,很有當下性。就我感覺,當下女性的自我,智慧,主見,很多都比以前倒退了。在朋友圈、微博,各種社交帳號,以及現實生活中,發現那種有自己理想和抱負,並且堅定實踐的女生,越來越少。太多人熱衷追求不費勁的成功,夢想不勞而獲。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社會上對「網紅」臉有爭議,有人認為確實美,符合美的標準。但也有人覺得,怪怪的。你覺得呢?

虹影:美,不能都是一樣的。成了沒有自己特點的流水線產品。而且,網紅的臉,雖然很標準,但總覺得很怪,不對勁,是因為不協調。自然的臉,雖然不盡善盡美,但整體協調。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近兩年,你寫了幾部兒童文學作品。寫女黑幫,又寫純真的童心。這兩者會不會矛盾?

虹影:不矛盾。我有很傳奇生活經歷,所以我能寫上海王。能寫兒童文學,跟我有女兒有關。多種嘗試讓我心更大更寬。在我內心住著一個小女孩,也住著一個「上海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 實習生侯晨曦

/記者手記/

她沒有辜負自己的才華和遭遇

在成名女作家中,虹影顯得尤為另類。她的生活和文學,都處於非常特別的狀態。與傳統、主流、嚴肅的文壇圈子很少來往,但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通俗暢銷書作家。她的作品很好讀,但又不缺乏文學性。跟嚴格意義上的純文學不一樣,但也不是類型文學。不走尋常路的虹影,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我從小就是在爭議中長大的。我天生叛逆。骨子裡留著母親叛逆的血。絕不會跟著別人走,就是一個獨行人。」

經過狂暴的生活波折,虹影終於有了平靜幸福的愛情婚姻生活。她的丈夫是一個家世不凡的英國人,有了漂亮混血女兒。她還成了美食家。飢餓的女兒,早已不再飢餓。虹影的丈夫威廉士,是家族第四代完全在中國工作和生活的人,是個中文流利的「中國通」。「幸好我的丈夫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還是一個作家。我們經常交流,他懂得我,支持我的寫作。這個是非常值得感恩的。」她開始寫兒童文學,做電影編劇,生活和創作都處於平穩的收穫期。

文藝女青年一到中年,很容易走上靈修的道路。往日的叛逆少女,如今成了精神導師。但虹影並沒有。曾經歷狂暴的情感波折後的虹影,進入生活安穩期的虹影,依然保持寫作的一顆心。她說,「我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對世界想說的話,還沒有說完。我想做的事情,還沒做完。與更大、更美世界的聯結感,是我永恆的精神動力。我一直想要尋找的是,世界的光芒,對世界的拷問,對文學的探索,一直是我內心的火,永遠不會熄滅。」

走遍了世界,虹影說,自己的靈感源泉依然在長江兩岸。「每次我回重慶,站在江邊看江水,都特別感慨:我竟然到如今還活在這世界上,並且有幸福的家庭,而且我還有寫作的能力。更妙的是,我很多題材都能寫,寫這寫那,都不覺得特別困難。好像上帝在捉著我的手寫。我真的很感恩。」

「虹影」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筆名。也映襯出她自己的生命倒影:像一道孤懸於天際的彩虹,絢麗縹緲,來去無蹤;又似翱翔在雲間的鴻雁,我行我素,自由不羈。虹影的生命成長軌跡是獨特的,不管順境、逆境,她都一直熱愛文學,持續創作,沒有辜負自己的天賦和遭遇,還在孜孜不倦地探究文學,尋找自我,不能不說,是一個堅韌的女性成長範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

相關焦點

  • 虹影:筱月桂是比虹影更真實的我
    2月17日,由胡軍、餘男、秦昊、鳳小嶽等飾演的同名小說電影《上海王》上映,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電影同期版原著小說《上海王》也隨之暢銷。    小說《上海王》描寫了一個鄉下女孩從妓院丫頭,到黑幫老大情人,再到上海女教父的故事。虹影認為這是自己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部作品。近日,虹影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上海王》中所刻畫的「女教父」筱月桂,就是一個比虹影還要真實的虹影。
  • 許佳琪高冷的短髮女孩,其實內心住著一個萌妹子,性格也很好!
    許佳琪,1995年8月27日出生於浙江台州,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內地女歌手,女子偶像團體SNH48 TEAM SII的成員之一。2013年1月12日,參加SNH48"Give Me Power!"許佳琪長相高冷,其實內心住著一個萌妹子,喜歡仙氣的衣服飾品,也會自己手工製作衣服。因為性格好,她還屢屢被發「好人卡」
  • 虹影的《羅馬》兩生花 雙城記
    ◎張中江    在新作《羅馬》裡,作家虹影構建了一對互成鏡像的城市——一座是她鍾情的羅馬,一座是家鄉重慶。不同文化體系的兩座城市,經由她的文字,產生了奇妙的聯繫,勾連起深層次的相通之處。    和虹影一樣,書裡的兩位女孩都是出生在重慶南岸。有著相同文化基因的她們,雖然人生境遇迥異,最終都走到了羅馬這座神奇的城市。
  • 華晨宇:內心住著一個小孩
    人們驚嘆於他眼底的清透,內心的真摯。雖然華晨宇諳熟許多道理,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可以什麼都懂,也可以什麼都不懂。他選擇像孩子一樣單純,保持簡簡單單生活。所以說,他的內心有一個童話世界,住著一個小孩。認為哪怕有一天到七八十歲了,成為一個爺爺了,他可能還是希望自己活得像個小孩子一樣。所以他的眼神一直都是純粹通透的,一直用溫柔的方式去愛他珍愛的人。願華晨宇不受現實拘束,可以自由自在生活得像個小孩。
  • 最近大眾書局真熱鬧,22號下午2點享譽世界文壇的作家虹影做客正大店,你也來鬧鬧?
    面對這份疑惑,虹影非但沒有卻步,還繼續寫揭露身世的《好兒女花》預備留給自己肚子裡的孩子看,接著是《小小姑娘》。現在她的女兒西比爾已有6歲,整天吵著嚷著要聽故事,安徒生、安吉拉•卡特的故事都講完了,怎麼辦?虹影開始著手講自己的故事。這就是《奧當女孩》這本書的由來。
  • 《背對太陽》楊謹華:其實我心裡住著一個小女孩
    對於自己的這個新角色,楊謹華表示:「昆妮與現實中的我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我完全能理解昆妮。我也想看到不一樣的自己,想尋找突破。」對於婚姻話題,楊謹華認為要講求緣分,婚姻是一種相互的關係,而不是某一方掌握大權。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網絡電影採用了「全女班」團隊,從編劇、導演到監製都是女性,而這也正符合電影以女性視角為切口的主題。
  • 《小王子》,每個人內心裡住著一個純真的小孩,你有嗎
    每個人內心裡住著一個純真的孩子。長大成人的你還有嗎?《小王子》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被翻拍成了動畫電影。 你看過嗎?作者從孩子天真無邪的一面出發,用最樸素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和寂寞、像無根的浮萍隨風搖曳,命運多舛。也表達出作者對複雜物質關係的的批判,對真善美的嚮往和憧憬。
  • 《上海王》:從「醜丫頭」到「美麗女王」,小月桂只是做對這3點
    我是愛讀書的百合,歡迎關注。和我一起踐行每年讀200本書計劃讀虹影的《上海王》不僅為「醜丫頭」到「美麗女王」的蛻變,感到吃驚和敬佩,更為她的膽識和果斷、個性分明的性格佩服不已。而這個從農村來到大上海的女孩正是因為做對了勇敢果斷、能屈能伸、清醒和理智這3點,才使她的命運發生了最終的改變。
  • 電影《上海王》上海灘的又一個紫砂故事 明日上映
    由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呂俊傑先生參演的大片《上海王》,將於2月17日上映。胡軍  《上海王》劇照該片講述了20世紀初上海灘十裡洋場黑幫勢力的角逐紛爭,紛雜亂世中奇女子筱月桂與三代上海王之間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 虹影歸來:重慶是我生命裡最重要的角色
    她是虹影一個出生在南岸的重慶女子也是享譽世界的知名作家重慶的這個三月明媚溫潤山城女兒虹影歸來在龍門書院舉辦自己的書迷見面會同時接受《這裡是重慶》欄目專訪 01 當年離家出走的「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就是說你在你非常年輕、很小的時候,就像一頭猛獸咆哮,它是非理性的。所以當年我渡過江,從南岸到城中心去的時候,我說我再也不要回來。可是當我到了北京,到了很多城市,最後到了英國,我發現,我其實最想的就是重慶。那是你的根,那是你的母親,你生長的地方。你所有的血液、所有的呼吸,你的記憶,都在這片土地上,所以那是你根本離不開的。
  • 你的心裡是否也住著一個愛而不得的人?
    我沒有很想你……我沒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因為我知道,遇到了就應該感恩,路過了就需要釋懷。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間,想起你。比如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句歌詞,一條馬路和無數個閉上眼睛的瞬間……喜歡張小嫻的這段話,我沒有很想你,只是在生活每個小細節裡,在每一次的心跳裡……想你你的心裡,是否也住著一個愛而不得的人呢,明明很想念,卻又不聯繫?
  • 校園秀|你的心裡,是否也住著這樣一個「小飯」?
    這個懷抱鮮花的小女孩,叫小飯。她古靈精怪,充滿陽光,偶爾也會沮喪。
  • ...疫情之下,虹影推薦這兩本書值得好好讀一讀:既有警告預言,也有...
    面對相對增多的空閒時間,捧上一本好書讀一讀,靜下心在文字構築的另一個世界裡去遨遊一番是不多的選擇。為此,從今天開始,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專門請來多位重慶知名作家、閱讀達人,為大家推薦、分享他們各自心中的好書。虹影這其中既有過往著名作家筆下對「疫情」的相關敘述,也有推薦者當下放在枕邊、正在閱讀的作品。
  • 小南門 | 城市裡面住著一個我,我的裡面住著什麼
    我 們 不 愛 矯 情 的 長 調我 們 高 唱 著絕 情 的 小 調文、攝影、選曲、製作:梁一夢 2 my dream城市裡面住著一個我我的裡面住著什麼冬天已經散步到了小南門外秋天你不要走開因為窗外有陽光說要自己去旅行城市 漠然 冰冷的地鐵What am I chasing for?
  • 長大後,依舊會保持童真的星座,內心住著一個小孩
    主筆:老巫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心智都會逐漸變得成熟起來,但有些人卻依然有一顆童心未泯的心,長大了,也依舊會保持童真,內心深處住著一個小孩,那麼今天一起來看看,哪些星座就是這樣。無論年齡增長到多少歲,但他們單純的一面卻從來不會改變,即便真實年齡很成熟,但內心深處卻住著一個小孩。他們坦率直接,任何時候都保持著童真,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都活不成世俗眼中城府頗深的樣子,也不願違背自己的意願勉強做不喜歡的事情。射手座:生性貪玩射手座的人心態都很好,任何時候都有著非常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對每一個即將到來的明天都滿懷憧憬與期待。
  • 《上海王》好像一部快進的十集電視劇
    這類瓊瑤式表白要如何出自一個黑幫梟雄之口?小月桂的「我開始明白情和義,卻也看到了殺戮、黑暗、血腥。」不知一個文盲大腳丫鬟怎麼突然變得這麼有文化了。  造型  從製作角度來講,《上海王》算得上是精工細作。
  • 「上海王」缺了洪門「王」的氣質,多了小時代的「狗血撕逼」
    實話實說,即便電影《上海王》找胡軍、餘男、秦昊等實力派演員參演,可依舊無力回天,改變不了它拿下豆瓣評分僅4分的悲慘事實。《上海王》電影系列改編於著名英籍華人女作家虹影的「重寫海上花三部曲」中第一部同名小說。電影在原著改編上的題材本可大放異彩,但因為導演東拼西湊的情節,加之支離破碎的剪輯,給它深深烙下了「爛片」二字。
  • 「上海王」缺了洪門「王」的氣質,多了小時代的「狗血撕逼」
    《上海王2》可以說是缺了洪門「王」的氣質,多了小時代的「狗血撕逼」。小時代鏡頭除了郭採潔因《小時代》系列固化了「顧裡」形象外,就連扮演第三代上海王 餘其揚的鳳小嶽也難逃曾經霸道冷酷總裁相信沒有看過《上海王》之前片段的觀眾,單看兩人的這段床戲,大概率以為《小時代》又出新片了!
  • 虹影的泡菜機密 小紅椒、豇豆、仔姜、蘋果、白酒、老壇水……
    飯後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讀者上臺朗讀她的作品,一個南岸的80後女老師朗讀《好兒女花》中虹影描寫自己生女兒時,想母親的場景。為了忍住眼淚,我轉過頭去看周圍的人,角落裡的幾位女士大大方方地哭著,臺上虹影的大眼睛裡,也滴下淚來。
  • 朱迅內心依舊住著個沒長大的小女孩
    而朱迅雖然看著年紀大了,但在她的內心裡就是個小女孩,她一直停留在沒有得到母親愛的那個小女孩的階段。無法快速成長起來。其實原生家庭雖然說並不是所有人性格缺陷的罪魁禍首,但是原生家庭如果能在孩子的初期,也就是童年很早的時候,給予孩子足夠的父愛、母愛的話,對於孩子自身的安全感自信度的建立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