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類遊戲在國內算得上是個較受歡迎的遊戲類型,大體指的是畫面風格黑暗、陰森的魔幻RPG網路遊戲,起源之作就是暴雪旗下的《暗黑破壞神》。不過在國內把這一玩法發揚光大的還是《暗黑破壞神2》。
對於當時很多的玩家來說,我們手上沒有什麼攻略,甚至搞不懂符文之語,但是在遊戲中"刷刷刷",撿裝備和攢錢的日子,過得也相當滋潤,有時遇見一個黃金裝備就能高興半天。
後來當大部分玩家知道了符文和區域網後,又開啟了另一番天地。本來覺得平庸的裝備搭配上適合的符文,竟然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於是玩家們進入到下一步的探索當中。可惜同期區域網的應用,讓一套被打出的好裝備,可以被眾多玩家共同擁有,這能夠讓玩家們短時間能獲得巨大的收益,但同時也縮短了遊戲的壽命。
由於《暗黑2》遊戲本身和相應的遊戲玩法,帶給了很多玩家深刻的印象,於是在反覆通關《暗黑2》之後,他們渴望找到類似的遊戲替代,暗黑類遊戲應運而生。在這些遊戲之中,《恐怖黎明》是最為成功的一個,它在保持暗黑類遊戲特色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內容。
《恐怖黎明》的"暗黑"基因
比起暴雪來說,《恐怖黎明》的製作團隊是一個小型團隊,是由前Iron Lore組員組成的,他們採用了Iron Lore引擎的進化版來製作《恐怖黎明》,它曾經見證了《泰坦之旅》的誕生。
《泰坦之旅》同樣是一款十分經典的暗黑類遊戲,地圖十分開闊,圍繞地中海周邊讓玩家展開冒險和探索。遊戲的設定以兩種專精結合帶來的不同表現見長,玩家可以選擇職業的不同方向,自由度較高。而到了《恐怖黎明》上,這些關於技能和角色的設計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
《恐怖黎明》的獨特設計
在《恐怖黎明》中,延續了《泰坦之旅》雙職業的設定。在這裡玩家可以將遊戲中的職業特色進行豐富的組合,以達到單職業無法帶來的奇妙效果。其中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輸出和防禦手段,這樣也讓遊戲中的技能可以更有效率地釋放,玩家更是能圍繞不同技能和職業特性,選擇核心的玩法。
具體來說,玩家開始就能選擇一個主要的職業,並且進行加點,副職業則在經歷了一段時間後可以開啟,長手短手自由組合。這樣的設計為主要內容是"刷刷刷"的暗黑類遊戲帶來了重複遊玩的可能性和樂趣,光是搭配不同的職業,並且研究不同的流派,就能讓玩家玩上很久。
除此之外,遊戲中還加入了星座系統。這些星座之間相互獨立,但是通過技能書連結又能讓它們有機聯繫起來,形成複雜的強化網絡。玩家在遊戲裡收集星座技能點,就可以對星座進行加點,點滿星座後獲得的加成簡直恐怖如斯。
這一套下來,玩家可以擁有6套技能樹,15種職業,三大長排的屬性面板,10多種類型傷害及抗性,以及上百個星座技能,體驗絕佳。
當然,對於一款暗黑類遊戲來說,裝備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恐怖黎明》中,玩家可以通過在遊戲裡刷怪獲得裝備,裝備的稀有度和屬性會有不同的差別,還有套裝的存在,穿上後會帶給玩家不同的加成。有趣的是,在這裡即使是普通小怪,也有可能掉落高等裝備,充滿了不確定性。
《恐怖黎明》的場景畫面
關於這款遊戲的畫面,爭議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它不僅貫徹了暗黑類遊戲的陰暗畫風,還加上了血腥元素,並不是所有玩家都能適應。不過因為這樣的遊戲模型精度算不上太高,一旦放起技能來更是滿屏幕特效亂飈,因此玩家只要不是太過抵制這類元素,玩起來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這樣的畫面,也幫助《恐怖黎明》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氛圍,讓玩家在玩遊戲的時候禁不住代入其中,還是十分有作用的。
《恐怖黎明》的缺點
一款遊戲總是有缺點的,《恐怖黎明》也不例外,除了畫面、平衡和優化這樣老生常談的問題外,劇情上的明顯拉垮讓這款遊戲的整體素質有所下降,重複利用的片段偏多。而且這款遊戲的上手難度見仁見智,喜歡《暗黑3》這類簡化玩法的玩家,在初入《恐怖黎明》時一定會被各種數值搞亂了頭腦。
但是對於喜歡研究遊戲內容,用各種方式讓自己變強的玩家來說,這個遊戲簡直再適合不過。
《恐怖黎明》的DLC和mod
這可以說是這款遊戲,相對於《暗黑2》來說,主要由於時代的關係擁有少許優勢的地方。它可以擁有多次更新,增加一些新職業和新內容,讓更多的新玩家陸續加入,老玩家也能夠玩到新內容。
而且如今的mod文化已經成熟,很多優秀的遊戲都會有大量的mod,我們可以在這款遊戲中玩到多種玩家感興趣的內容,在《恐怖黎明》中玩《暗黑2》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玩家們可以自行選擇。
綜上來看,《恐怖黎明》被譽為《暗黑2》後最好的暗黑類遊戲還是比較實至名歸的,也難怪每個玩家的平均遊戲時長達到了2500小時以上了。對暗黑類遊戲感興趣,又願意鑽研的玩家來說,這款遊戲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