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陳小春和周延(GAI)拿下本季的金聲拍檔,《我們的歌》第二季正式落幕了。但這個幕落得並無完美,留下了兩點爭議,致使很多網友爭論不休。
孫楠和鄭雲龍更應該成為金聲拍檔
爭議一,很多觀眾並不認可陳小春和周延這對新晉的金聲拍檔。從實力層面來說,顯然是孫楠和鄭雲龍的表現更具有說服力。《你快回來》+《天天想你》絕對全場最難的一首歌,也是詮釋得最完美的一首歌。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剩下的歌曲中沒有一首能夠與其媲美。
至於陳小春和周延的武俠串燒,說實話唱功方面並沒有太多的亮點,其主打的就是情懷牌。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了,在《我們的歌》的舞臺上,實力和情懷哪個更重要呢?個人看法是這樣的,情懷誰都可以搞,但實力不一定人人都有。
從規則方面來講,如果沒有內投的環節,拿到金聲拍檔就是孫楠和鄭雲龍了。扣除內投的票數,孫楠和鄭雲龍是279票、陳小春和周延是274票,無疑是內投左右了金聲拍檔的歸屬。
換而言之,不論是實力,還是現場觀眾的投票數,陳小春和周延都不如孫楠和鄭雲龍。在這種情況之下,通過一個內投的「操作」,就改變了最終的結果。說實話想叫人不質疑都難,畢竟沒有內投的話,孫楠和鄭雲龍就是金聲拍檔了。
因此關於這件事有爭議,應該說是合情合理的。雖然爭議無法改變既定的結果,但作為觀眾,表達質疑的權利還是有的。
內投成了最大的槽點
爭議二,常石磊和王源拿到了天生一對的這個獎項。實話實說這個獎項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流量獎項。如果對飯圈有所了解的話,便會發現很多流量歌手的專輯或單曲都有著不俗的銷售成績。既然如此,爭議的點又在哪裡呢?
對於80後和90後而言,可能會有這樣一種體會。以前的歌手專輯賣出幾十萬張,其歌曲就能夠唱遍大街小巷了。但現在的歌手,專輯就是賣出了上百萬張,歌曲也沒有什麼傳唱度。歸根結底還是粉絲經濟在作祟,各種「眾籌」、「打投」屢見不鮮。說白了就是在刷數據,也可以理解為是作假。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孟美岐某數據組涉嫌詐騙的事情,該數據組雖然跟孟美岐沒有直接聯繫,但卻打著孟美岐的旗號進行「眾籌」。將從粉絲那裡籌集來的資金用來購買孟美岐的專輯,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出了問題,最終東窗事發了。假如沒有出現問題,估計至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有數據組這樣的存在。當然了,數據組遠不止這一個,實際上早已經形成產業鏈了。只要粉絲肯花錢,一個粉絲能買十張、百張、千張,甚至是萬張自己偶像的專輯。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就能明白天生一對這個獎項的爭議點在哪裡了。說白了這個獎項有些過於虛假了,估計不少人網友認為像《我們的歌》這樣的節目不應該設置一個這樣的獎項。
新老歌手對比,華語樂壇的未來令人憂心
除了以上兩點爭議,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頗為令人擔憂,那就是新老歌手的對比了。對於譚詠麟、鍾鎮濤這個年齡的歌手,作為一個80後,個人並不是特別了解。但像張信哲、孫楠、李玟、陳小春和容祖兒這些前輩歌手,是知道且聽過他們很多的經典歌曲,真的是唱遍了大街小巷。
反觀新生歌手們,貌似其中沒有一個歌手的歌曲能做到如此之高的傳唱率。這種事情在前輩歌手那個年代簡直不可想像的,那個年代歌曲火了之後,歌手才有可能走紅。現在則是人紅歌不紅,卻能夠躋身一些歌手的行列,想想豈不怪哉嗎?
很多音樂人都在說如今的市場不景氣,人紅歌不紅的所謂歌手比比皆是,華語樂壇又怎麼能不走下坡路呢?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