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的這一首佳作,被世人埋沒了整整26年!

2020-12-23 牧遙清野

文/牧遙

瀟灑的你,將心事化進塵緣中。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你的樣子》

關於羅大佑,我想不用過多介紹。他棄醫從樂,書寫著歷史的樂章。他跟父母說:「醫學界差我一個不差,但音樂界卻需要我。」

我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評價他的偉大,因為那是我遙不可及的詩篇。

一、羅大佑是時代的象徵,是青春的符號。

李宗盛說:「羅大佑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可以說他創造了臺灣音樂的一個歷史階段。他的創作內容都是對整個社會的一種描述。他是時代造就的英雄,敢於揭露社會的一些現象,他是真正的臺灣音樂界重量級人物。

高曉松說:「講流行音樂寫作,只拿羅大佑一個人,基本上就可以講出流行樂寫作各種各樣的技巧。羅大佑在整個華語流行音樂上創造的高度,從內容到形式,就是從藝到術,都是無與倫比的。羅大佑像極一個古典文人,既能作出激昂的戰鬥檄文,充滿「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氣勢,又有不少「花褪殘紅青杏小」式的雅致小品,將流行音樂作成了一種文化。」

伍佰說:「羅大佑太猛了,我聽了他的音樂,才發現這輩子,我不可能當羅大佑。」

我想說的是,羅大佑毫無疑問是敢於揭露社會現象的時代英雄、靈魂歌者,他是一位時代性的歌手,更是80後青春的符號。並且他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以「流行」之名,行「流傳」之實。羅大佑的作品,早就超越了音樂本身。

羅大估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對於那些熟知的經典已無需認證,我們去感受它的偉大即可。但對於那些不被人熟知的經典作品,我們有必要拿出來重新感受它的生命力。因為它的偉大不是被歷史沉淪了,就是被我們遺忘了。

二、呼喚被遺忘了的佳作。

《天雨》便是被時間與人們遺忘的一首佳作,它整整被埋沒了26年。

《天雨》發行了1994年,收錄於專輯《戀曲2000》。

談到「戀曲」,很多人都知道羅大佑的《戀曲1990》,但其實「戀曲」是一個系列,包括了《戀曲1980》、《戀曲1990》、《戀曲2000》。所謂百年一個世紀,六年一闕戀曲。戀曲系列是羅大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超級專輯,更是揭露現實生活的無奈與平凡人生的疾苦。

戀曲系列一直以來都有「政治」味道。導致每次審核都很費勁,當年為了通過審查,改歌詞是羅大佑的家常便飯。

我想當年的《天雨》也是如此,但《天雨》這首歌曲實在是被埋得太深太深了。百度搜尋引擎裡都找不到多少相關信息,其它平臺更是少之又少,甚至連演唱會都極少唱到這首歌。弄得我一度懷疑,羅大佑是不是自己都忘了曾寫過這首有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隱晦歌了?

先來看看《天雨》的歌詞:

看看那天色的樣子它似乎已註定要身臨其境。看看那變色的風雲它變得像突然要大煞風景。聽聽那飄渺的暴雷在不遠的局勢裡苦苦待命。隱隱的覺悟了平凡的人生裡終究也難以安寧。稀稀疏疏的它終於也降臨如預料般中的無情。譁啦啦啦啦的是翻雲覆雨使人們如大夢初醒。越來越看起來像一場未完的天災的浩劫本性。越來越難學習如何的全身而左右的躲個分明。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雨下個不停。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求天也不應。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雨天裡禍不單行。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奴性的報應。看看那天色的樣子我似乎已終於要身臨其境。看看那變色的風雲它變得像活然要下個甘霖。聽聽那飄渺的春雷在不遠的局勢裡苦苦待命。隱隱的覺悟了平凡的人生裡苦苦等待的安寧。稀稀疏疏的它終於也降臨了久已渴望的影形。譁啦啦啦啦的是傾盆大雨它解脫了萬物生靈。轟隆隆聽起來像一首序曲它滋潤了我的本性。越來越禁不住問自己老天呀是否已雨過天晴。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雨下個不停。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老天的呼應。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浩劫終於放晴。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了結的宿命。左右的躲個分明,左右的躲個分明。老天呀雨過天晴。啊…………啊…………啊…………啊…………啊…………啊…………是否等雨過天晴,是否等雨過天晴。

再一起來聽聽這首經典的《天雨》吧,一起感受它的氣勢磅礴與排山倒海。

三、我所理解的《天雨》。

我猜想,《天雨》這首歌沒有被我們熟知的原因大概有四個:

1、影射當時的現實(政治)問題。

從《天雨》的第一節歌詞我們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一股強勁的颱風襲來,讓人忍不住跟著節奏吶喊起來。

「看看那變色的風雲它變得像突然要大煞風景。聽聽那飄渺的暴雷在不遠的局勢裡苦苦待命。隱隱的覺悟了平凡的人生裡終究也難以安寧。譁啦啦啦啦的是翻雲覆雨使人們如大夢初醒。越來越看起來像一場未完的天災的浩劫本性。」

關於現實的這些問題,請自行感受或尋找相關資料。這裡概不談論。既然有明顯影射,就不太可能會得到商業推介,比如電視、廣播、雜誌、報紙等傳播途徑,《天雨》就沒有資格上了。其次,在公共場合極少可以唱這首歌,羅大佑也不例外。所以,傳播度窄了,傳唱度就低了,慢慢地就被公眾遺忘了。(當然,主要還是羅大佑有太多太多太多好作品,完全不差這一首。)

2、《戀曲2000》專輯裡有超級優秀的主打歌和副主打歌。

專輯同名的《戀曲2000》,這首詞曲都是滿分的佳作,是一首尋找答案,穿越時代的作品。主打歌太出眾,且對現實有著非凡的深沉意義。其次是副主打歌《東風》,這首以曲為劍、以詞為名的作品,簡直就是神作,仿佛身臨於氣勢磅礴,排山倒海的景象當中。在這兩首神作面前,所以,大家就容易忽視《天雨》的鋒芒。

3、非市場歌曲,主要是和獨特的一些人在溝通。

當年羅大佑在知乎提問過:「你最想聽羅大佑演唱會現場唱哪首歌?」歌迷的答案中有一首就是《天雨》。

羅大佑說:「看到答案很驚訝。因為《天雨》這個歌絕對不是主流的,雖模式是主流的,但這首歌非市場,僅是和獨特的一些人在溝通。」他感慨,原來生命在冷門的角落也可以得到溝通。

4、這首歌不好唱,不好傳唱。

《天雨》歌詞運用了排比句,而且沒有過渡句。與《童年》的寫法如出一轍。

比如:《天雨》

看看那天色的樣子我似乎已終於要身臨其境。

看看那變色的風雲它變得像活然要下個甘霖。

比如:《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再比如:《光陰的故事》

遙遠的路程昨日的夢以及遠去的笑聲。

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的路程。

這也是羅大佑喜歡的寫法,如果羅大佑的歌詞是長排句,那麼90%都是在書寫現實,這是一種呼喊式寫法,同時,運用長排比句來寫詞是需要文學功底的,否則寫出來就是不倫不類。這也就說明羅大佑的文學修養有多高了,如今的那些音樂人遠達不到此境界。

《天雨》不單止詞的寫法比較另類,曲調上也很奇特,應用的是強弱旋律,也就是2/2拍。並且《天雨》是沒有間奏的!(我不懂專業音律,如果說錯,請糾正。)

因為《天雨》是一強一弱的曲調,又沒有間奏,同時又是長排句,導致這首歌是比較難唱的。如果你要唱就必須要一氣呵成,容不得你休息多少秒,需要有足夠的氣和力,這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是很難做到的。

四、《天雨》滋潤我的本性:

《天雨》是一首搖滾歌曲,前奏很短,仿佛一開始就要把人帶入到他想要表達的那個世界裡。曲調很急促,有種要催促你前行的含義,仿佛在告訴聽者,面對現實,你不能停下腳步,必須一直往前走。

我們先來看副歌部分:

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雨下個不停。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求天也不應。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雨天裡禍不單行。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奴性的報應。————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雨下個不停。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老天的呼應。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浩劫終於放晴。天 雨天雨天雨天雨天,了結的宿命。

運用了堆積詞「雨天」,這也是羅大佑喜歡的手法,這代表著吶喊的聲音,因為人性的吶喊都是重複的。比如當我們有危險時喊的「救命」。

而且《天雨》歌詞的藝術水準相當高,每一句都很押韻,並且每一句都運用形容詞來強烈顯現著現實的悲哀,每一句也都能解讀出對現實的不滿與時代的猙獰。

但《天雨》最後一段「啊……啊…...是否等雨過天晴,是否等雨過天晴。」這裡代表了生活的無奈,一邊要向現實妥協,一邊又在等待希望。這也是表示人們的矛盾心理,悲愴且痛苦。

寫到這裡,便讓我想到魯迅先生《故鄉》中的一段話:「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最後,用《天雨》中歌詞來為《天雨》這首歌吶喊,呼喚它的生命,呼喚它的本性。

看看那天色的樣子,我似乎已終於要身臨其境。

看看那變色的風雲,它變得像活然要下個甘霖。

譁啦啦啦啦的是傾盆大雨,它解脫了萬物生靈。

轟隆隆聽起來像一首序曲,它滋潤了我的本性。

相關焦點

  • 上映票房未超200萬,被埋沒了整整27年,如今成經典R級科幻片
    1993年香港影片開始逐漸落寞有一部影片是由三大女神出演,沒想到卻被埋沒了整整27年,我們今天要說的電影是《東方三俠》,由梅豔芳、張曼玉和楊紫瓊三個人主演,杜琪峯擔任導演。按道理來說,這樣一部佳作怎麼可能只獲得這麼一點的票房呢?光是這個演員陣容都已經相當亮眼了。這主要是因為93年大家更加青睞於《
  • 「海頓爸爸」這首被埋沒了200年的佳作到底有多好聽?!
    他的作品裡總是充溢著幸福、歡樂、質樸、幽默、輕鬆的情趣,這絕對是他對人生、世界、自然所持的豁達態度、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的真實寫照!《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是海頓極具代表性的大提琴作品之一,也是排名世界古典樂前列的佳作。
  • 一首整整火了32年的歌曲,歌詞中沒有一個愛字,卻引起無數人共鳴
    真正能一直傳唱的歌曲也還是以前那些經典之作,這些歌曲哪怕沒有現在新歌的直白表述,但卻能在字裡行間感動世人。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到的這首火了整整32年的歌曲,歌詞中哪怕沒有一個「愛」字,也能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 羅大佑這三十年
    換言之,再過30年乃至300年,如果人類繼續存在,《之乎者也》中那些曾長久感動過我們的歌曲,必將繼續感動我們的後代。《之乎者也》中最重要、最廣為流傳的當數打頭的《鹿港小鎮》。這是一首瀰漫著幻滅與傷感的歌。據說羅大佑創作此歌時,並沒有去過鹿港,他把童年時生活過的宜蘭當作模特。
  • 一首火了整整32年的歌曲,歌詞中沒有一個愛字,引發了無數人共鳴
    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聽過一首歌曲叫《戀曲1990》,這首歌曲非常火爆。相信很多小夥伴看過歌曲名之後就知道這是一首情歌,不過讓人非常驚奇的是,這首歌的歌詞當中沒有任何一個「愛」字或者「戀」字。然而,這並不影響大家對這首歌的理解,這首歌表達了一種非常含蓄委婉的感情。不少網友聽到這首歌時都會想起自己青春時期經歷的純潔戀愛。
  • 羅大佑,我們在工體等了40年……
    他的風格與他的閱歷變化有關,也與社會環境有關,他的作品裡總是存在很多理性與感性融合後的思維特點,這也是為什麼羅大佑的音樂之所以深刻而又不失溫暖的原因,就像那個年代一樣不會被替代。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事的我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想是人世間的錯或前世流傳的因果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他牽引你的夢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
  • 12年相戀李烈,羅大佑被稱「音樂教父」,最終卻情斷
    一首《童年》,曾經是許多聽眾年少時,最喜歡的歌之一。「池塘邊的榕樹上,治療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還有蝴蝶停在上面....」似乎歌曲中的一幕幕,就是年幼時候的自己,最真實的寫照。那獨一無二的深沉歌聲,不由得讓人沉醉。而羅大佑,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如《滾滾紅塵》、《光陰的故事》等。
  • 30年後才發現羅大佑這首經典,一首歌唱盡一段人生
    這次很幸運,又找到了一首我很喜歡的老歌,1988年出廠的《你的樣子》。我認識這首歌是因為林志炫,我喜歡他紳士的唱腔,那為這首歌添了一絲儒雅的味道,像一汪泉水,叮咚叮咚落在你的心上。後來我才知道,這首歌的創作人加原唱,都是羅大佑。很多人說,羅大佑的嗓音「難聽」,尤其在林志炫清澈的歌喉襯託下,羅大佑的版本可謂「不堪入耳」。
  • 時隔13年,羅大佑再發新專輯!總有那麼一首羅大佑,寫著我們的曾經
    接下來,跟著950君一起聆聽那些年的羅大佑聆聽那些總有一首寫著我們曾經的歌1982年,羅大佑還是一名醫院放射科的醫生他就這麼出版了個人第一號作品《之乎者也》這是一張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專輯然而,父親一直希望羅大佑考取醫師執照這使他在醫學和音樂當中搖擺不定不知該怎麼決定最後,1985年他選擇遠走紐約讓自己歸零
  • 這首歌裡沒有一個愛字,卻引發無數人對感情的共鳴,火了整整31年
    而今天小編要講的這首歌,就小編個人看來算得上是非常別致的一首歌曲,因為整首歌裡沒有一個愛字,但卻將愛情這個話題僅僅纏繞,聽者能從歌聲中深深感受到那份思念和情感,絕對是華語樂壇不可多得的優質作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曾與鄧麗君齊名,卻在自己事業巔峰時期選擇隱退,至今整整28年了
    他和羅大佑是朋友,亦是競爭對手,兩人有交好,也有交惡。直到現在,已經功成名就的羅大佑還是對他念念不忘。曾經接受媒體採訪時,羅大佑這麼評價劉文正,他是一個天生的巨星型偶像,他對自己的魅力非常清楚,當他覺得環境不好時,寧願完全消失,是一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師從劉家昌的他,各方面資源都得天獨厚,有鳳飛飛、鄧麗君這樣的同門,出道伊始也有不少的關注量。
  • 羅大佑最失敗的一場演唱會,他卻為此準備了兩年
    羅大佑演唱會有別於一般香港歌手的演唱會:看他的演唱會的觀眾大多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如羅大佑本人說的,一定是成年人,也即是說是來懷舊的,因為羅大佑已出道二十多年了。而另一種則是來欣賞他的風格、他的態度和他那獨特的唱腔。
  • 1985年羅大佑因一首歌竟無端惹禍,赴紐約避難差點告別樂壇
    羅大佑恐怕在大中華區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存在,音樂教父、詞曲雙絕,你能想像到的任何榮譽放在他身上可能都不過分,即使牛如李宗盛在他面前也得謙讓三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即使剛剛出道就才華橫溢的羅大佑,竟因為一首歌遭到排斥,遠遁紐約避難,差點就告別樂壇了!
  • 他是歌者,卻治癒了一個時代(2019羅大佑跨年演唱會VIP門票,等你來領!)
    by羅大佑1980年,羅大佑辭去醫院放射科的工作,投身音樂界,寫下《光陰的故事》;2009年,從安徽醫科大學畢業的許嵩,出了人生中第一張專輯《自定義》;2017年,毛不易在醫院實習的最後兩個月裡登臺《明日之子》,以一首《消愁》驚動世人。
  • 這首羅大佑最討厭的歌,為何歷經35年而不衰
    這一傳統,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追溯到1985年誕生的第一首華語公益歌曲。這首歌曲,曾是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的嘔心瀝血之作,卻也讓他傷透了心,直接導致羅大佑離開臺灣,遠走他鄉。1984年,衣索比亞大饑荒造成數百萬人死亡,震驚全球,被報導為「地球上最接近地獄的地方」。
  • 最擅長寫情歌的羅大佑,有詩人的氣質,一首《戀曲1990》人人哼唱
    最擅長寫情歌的羅大佑,有詩人的氣質,一首《戀曲1990》人人哼唱《戀曲一九九O》這首歌幾乎是人人都能哼唱,但知道它是羅大佑作詞作曲的人卻並不多,其實羅大佑最擅長的就是寫這樣的情歌。曾經有人說過:愛情、生命和青春是羅大佑作品中三大永恆的主題,而情歌又當推其首。
  • 《你的樣子》:羅大佑最好的一首歌,再一次被吳秀波唱紅
    這部影片中觸動人心的,除了阿郎和他兒子相處的細節,最催淚的就是影片結尾處,阿郎的摩託車倒地後升騰而起的煙火背景下,阿郎高大的身軀轟然倒地,他頭盔上流下來的鮮血和逐漸朦朧的視線……以及張艾嘉和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在這樣令人心碎的鏡頭下,一首來自於羅大佑的《你的樣子》,他沙啞沉重的嗓音,在煙火瀰漫中緩緩響起,悲傷的情緒被這畫面和歌聲,如同一塊石頭砸向平靜的水面般剎那間激起波瀾,久久不
  • 音樂教父羅大佑:總有那麼一首歌寫著我們的曾經!
    1981年首度擔任唱片製作人,製作了歌曲《童年》。1982年,羅大佑在臺灣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其中收錄了《鄉愁四韻》《戀曲1980》《童年》《光陰的故事》等等廣為傳唱的歌曲,而這也正是他正式從幕後創作人轉為了歌手。羅大佑說,任何情歌都有它背後的感人故事!
  • 羅大佑攜新專回歸 主打歌首邀妻女同框
    騰訊娛樂訊 在歌壇締造傳奇的「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距離上張專輯《美麗島》整整13年之後,將在7月26日推出第8張個人全新專輯《家(III)》。  談及與女兒的合作,羅大佑坦言還是有點擔心:「她蠻危險的啦!老不看鏡頭呀,小朋友又調皮搗蛋的,怕一不注意就跌跤。」
  • 羅大佑:流離遷徙30年,只想要一個家
    但比起「光陰的故事」的初戀,羅大佑願意把生命和另一個女人分享,他把寫了整整五年的「童年」送給了張艾嘉,卻僅花了30分鐘完成「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戀曲1980》)和初戀告別。 縱貫線:羅大佑 周華健 李宗盛 張震嶽九七香港回歸之夜,慶典上十首選唱歌曲就有兩首與他相關,一首《東方之珠》,一首《明天會更好》。 當晚他和女友李烈觀看了電視實況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