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高集團違約再追問:申請破產重整未信披 抵押礦產產能數據遭質疑

2021-01-10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 「11月初已經申請破產卻遲遲未披露,導致11月中旬投資者不知情依然以高價在市場交易債券。」2020年12月30日,一位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高集團」)的徐遠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此前的11月23日,遠高集團旗下債券「18遠高01」發生實質性違約。徐遠等待了一個月後,償債方案遲遲未來,等到的是一則監管處罰公告。

2020年12月30日,寧夏證監局發布了《關於對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高紅明出具警示函監督管理措施的決定》。

寧夏證監局表示,經查,發現遠高集團於2020年11月12日,股東會決議申請破產重整。同日,公司向賀蘭縣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公司未予披露。寧夏證監局稱,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13號)第四條、第四十五條相關規定。

2020年信用債違約頻發,但公募債違約的市場發行人中已經申請破產重整卻未及時披露,將債券持有人「蒙在鼓裡」的情況頗為罕見。

2020年12月31日,遠高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獨家回應表示:「公司在11月12日前幾日已經向交易所提交了更改交易方式的公告函,暫停競價交易。按照最高院的指示,於公司債有關的破產重整案件需要當地中級人民法院統一受理,賀蘭縣法院並不是有權機關。」

不過,對於遠高集團更改債券交易方式,徐遠對記者表示,固收平臺是必須先確定好買賣雙方,交易價格,交易要素才能交易。投資者仍然可以進行交易。

對於公司面臨債務危機背後的原因,該負責人向記者直言,由於近年的去槓桿、去產能、環保等問題導致公司經營持續面臨壓力,融資成本顯著提升,負債非常不穩定,同時環保投入持續加大,今年面對新冠疫情,上半年幾乎不能生產,下半年剛剛恢復生產,又面臨大的債務壓力,所以打破了公司的整體戰略安排。下一步公司會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同時穩定公司的生產經營,逐步降低槓桿,化解債務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直至2020年12月30日,作為「18遠高01」的主承銷商華西證券也並未就遠高集團申請破產重整的事項對外給與投資人披露。

徐遠對記者稱,華西證券對投資人回復表示,「不知情」。對此,2020年12月31日,記者致電華西證券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破產重整」未及時披露

依據寧夏證監局披露的信息,2020年11月12日遠高集團已經向賀蘭縣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但是,這天之後,「18遠高01」仍然在市場上交易。2020年12月9日,遠高集團對外公告,因近期價格波動較大,為了維護債券投資者的利益,公司發行的「16寧遠高」、「18遠高 01」、「19遠高 01」以及「19遠高 02」公司債券自2020年11月13日起進行交易方式調整,暫停競價系統交易,僅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上採取報價、詢價和協議交易方式進行交易。

這意味著遠高集團實質性申請破產重整之後,旗下所有債券持有人仍然可以在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上交易債券。

徐遠感到不可思議的是,11月12日其也曾與主承銷商為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西證券」)溝通,華西證券回復表示發行人11月16號會打錢。

直到11月23日,「18遠高01」正式對外宣告違約,揭開了遠高集團債務危機。

而主承銷商華西證券在遠高集團已經申請破產重整之後,截止目前卻也遲遲未對投資者披露任何信息。

對此,12月31日,記者聯繫華西證券相關負責人,截止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12月3日,華西證券與遠高集團旗下另一隻債券「16寧遠高」的主承銷商國融證券均召開了持有人會議。其中議案包括:《關於要求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諾對「18遠高 01」不逃廢債務的議案》、《關於要求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落實「18遠高 01」債券償債安排的議案》、《關於要求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為「18遠高 01」追加增信措施的議案》、《關於要求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具書面承諾,不得隨意處置資產、不得通過與關聯方交易等方式轉移資產,以保證債券本息兌付的議案》等。

徐遠對記者表示,上述議案均獲得了持有人同意。但是,會議期間,主承銷商華西證券與國融證券均未提及遠高集團破產重整相關的事項,目前遠高集團並未就議案的內容有實質性的動作。

寧夏證監局表示,遠高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高紅明未能勤勉盡責,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根據《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我局決定對你公司及高紅明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你公司及高紅明應認真吸取教訓,依法依規做好信息披露。

徐遠表示,在12月3日,召開持有人會議時,遠高集團實控人高紅明始終未現身。

投資人舉報抵押品數據「造假」

2020年12月30日,徐遠及另一位投資人對記者表示,已經向證監會對遠高集團進行實名舉報,舉報原因為:「公募債券欺詐發行、弄虛作假、偽造文書、欺騙投資人」。徐遠認為,遠高集團涉嫌編造抵押品證照核心數據。

記者根據2020年6月30日華西證券發布的《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受託管理事務報告(2019年度)》披露,「18遠高01」擔保情況為:發行人實際控制人高紅明以及發行人股東郝風仙以個人全部財產為本期債券的到期兌付(包括本金、利息及其他應承擔的費用)承擔連帶責任保證。

此外,發行人於2019年3月15日在上交所網站披露了《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關於為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增加償債保障措施的公告》,增加了礦產抵押:發行人同一實際控制人以其持有的聞喜縣炬鑫礦業有限公司名下採礦權為本期債券的到期兌付(包括本金、利息及其他應承擔的費用)提供抵押擔保。

根據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2018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出具的中水致遠礦評字【2019】第 010001號《聞喜縣炬鑫礦業有限公司(鐵礦)採礦權評估報告》,聞喜縣炬鑫礦業有限公司(鐵礦)採礦權(採礦證號:C1400002011082130117759)在評估基準日2018年12月31日的價值為366315.99萬元。

跟蹤期內,發行人評估公司由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變更為山西博瑞礦業權評估有限公司。

根據山西博瑞礦業權評估有限公司以2020年5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出具的晉博礦評諮字【2020】第003號《聞喜縣炬鑫礦業有限公司(鐵礦)採礦權評估報告》,聞喜縣炬鑫礦業有限公司(鐵礦)採礦權(採礦證號:C1400002011082130117759)在評估基準日 2020年 5月 31日的價值為365,802.51萬元。跟蹤期內,抵押物價值未發生重大變化。

根據2019年9月23日,華西證券發布的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第二期)募集說明書(面向合格投資者)披露,聞喜縣炬鑫礦業有限公司(鐵礦)的生產能力為400萬噸/每年。

而記者根據中國自然資源部採礦權登記信息查驗系統查詢,聞喜縣炬鑫礦業有限公司(鐵礦)採礦權的生產規模僅僅為10萬噸/年。

徐遠表示其曾與主承銷商華西證券問詢,華西證券回復表示,募集說明書標的是10萬噸,但是實際上出產是400萬噸。

對此,上述遠高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回應表示,網上公布的10萬噸/年是採礦證證載數據,公司已經做了相應披露,現實生產中,基本所有的礦山生產的實際數據和採礦證的證載數據都存在出入,所以並不存在矛盾。

對於投資人而言,當下最關切的是遠高集團推進破產重整的進度安排。

對於破產重整的安排,上述遠高集團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表示,重整由於公司面臨的債務壓力,公司正在積極擬定化解方案並引入戰略投資者。重整的方案正在商定中,以公司公告為準。

相關焦點

  • 65億元債務違約,華晨集團的破產重整多米諾骨牌倒下?
    深陷債務危機的華晨集團,日漸被推向破產重整。11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對於持續至今的債務危機,華晨集團解釋稱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寧夏富豪旗下公司申請破產 華融晉商資管放貸難收回
    來源:貝果財經寧夏富豪旗下公司申請破產 華融晉商資管放貸難收回本報記者/郭建杭/北京報導因向寧夏富豪發放信託委託貸款,在融資方出現債務違約後,風險傳導至放款方。公開信息顯示,華融晉商資管目前涉及五起債務糾紛,部分糾紛案源自其通過信託公司向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遠高」)及其相關下屬子公司發放委託貸款等。而寧夏遠高集團目前涉及多個公募債逾期,遭多家金融機構集體追債。此外,2020年11月23日,寧夏遠高向賀蘭縣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但公司未予披露。
  • 2020年違約企業破產重整有所增加 未來會是一種常態化退出方式
    近日,由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21年信用風險年會在京舉行,中證鵬元資深研究員史曉姍分析了2020年的違約和處置新特徵。「部分大型集團型企業、弱資國企或因為債務負擔過重、國企改革而進入重整,近期也是這個趨勢。」史曉姍進一步指出,「隨著制度完善,未來,破產會是一種常態化的退出方式。」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組 剛剛,證監會決定對其涉信披違法立案調查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華晨集團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受到相關消息的影響,華晨汽車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股價均出現大幅度上漲。
  • 白武士付款違約,*ST銀億破產重整遇難
    破產重整中的寧波企業*ST銀億仍未擺脫困境,它等待許久的白武士違約了。12月30日,*ST銀億發布公告,再次延期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這已經是半個月內的第三次延期回復。12月17日,*ST銀億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關注函要求*ST銀億補充披露截止目前,重整投資人梓禾瑾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融資進展情況、資金實力、融資渠道、可用授信額度等。
  • 破產重整|破產重整的20個典型案例!
    中核鈦白連續虧損,面臨退市及破產風險。2009年、2010年重大資產重組和託管均未成功。2011年4月22日,債權人向甘肅省嘉峪關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嘉峪關中院)申請對中核鈦白進行破產重整。7月29日,為維持職工隊伍穩定和企業繼續經營,中核鈦白公司股東經在全國範圍內公開遴選,決定由安徽金星鈦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星鈦白)對中核鈦白進行託管經營。
  • 1933億華晨集團被破產重整!帳上513億資金去哪了?
    從首次債券違約到被破產重整,華晨集團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家28年前就已在紐交所上市的1933億車企先行者,正在走向一個令人唏噓的結局。作者 | 王洪臣 雷晨來源 | 債市觀察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總資產1933億的老牌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背靠寶馬,也抵不住「坐吃山空」,華晨汽車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
    而華晨集團便是在時代前進浪潮衝擊之下,開始搖搖欲墜的車企之一,近日華晨汽車集團卻被曝出被申請破產重整,據報導,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致科技」)向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汽車」)破產重整。
  • 2019年退休原董事長被調查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或有隱因?
    原標題:華晨債券違約風波未了 2019年退休原董事長被調查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或有隱因? 來源:券商中國拔出蘿蔔帶出泥。自10月23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集團」)旗下債券實質性違約後,事件持續發酵,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華晨集團回應仍是套話
    深陷債務危機的華晨集團一直在低調處理有關「傳聞」。今年8月,華晨集團爆出財務危機,此後瀋陽市金融監管局、遼寧省銀行監管協會牽頭成立了華晨債委會,光大銀行為主要牽頭行。當時華晨集團相關負責人這樣解釋:「成立債委會主要是協調相關債權方不要抽貸、壓貸、斷貸,繼續給予公司金融財務上面的支持,並非企業自身進行破產重整。」9月24日,有消息稱,遼寧交投在考慮牽頭私有化華晨中國。華晨集團很快否認此消息,表示沒有得到任何方面的相關信息。近日,華晨集團又曝出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的消息,這回華晨集團又是如何回應的呢?
  • 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組,債務違約會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在被供應商申請破產重整後,華晨汽車確認債務違約。11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汽車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華晨債券違約風波未了,2019年退休原董事長被調查,華晨集團破產...
    自10月23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集團」)旗下債券實質性違約後,事件持續發酵,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12月4日,圍繞華晨集團,事件又有了新進展。
  • 破產重整中的問題分析及應對
    原標題:破產重整中的問題分析及應對   內容摘要:重整的價值在於發揮企業資產價值的最大化,解決重整中面臨的疑難問題,需要處理好重整人與「業主及普通債權人」的利益平衡
  • 雨潤系多家企業申請破產重整
    在祝義財歸來近兩年後,雨潤系終於迎來了破產重整。BX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這意味著祝義財家族掌控的兩大上市公司平臺港股雨潤食品和A股中央商場,在控制權上可能面臨變動。BX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1月份,面對巨額償債壓力和持續虧損,以雨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雨潤控股」)為主體的多家「雨潤系」企業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BX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1月17日,雨潤食品在港股市場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南京市中級法院通知,南京雨潤及安徽福潤的債權人分別向該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
  • 「其樂無窮」的小霸王被申請破產重整
    「其樂無窮」的小霸王被申請破產重整 2020-11-09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富二代」重整銀億系違約,後果有多嚴重?
    在進入重整之初,葉驥的方案中高懸復星和銀泰的光環,以絕對的資金優勢成為重組的接盤者。但是,重整計劃高票通過不到20天,便傳出首期投資款2.57億元未支付造成違約的消息。而此前,《中國經營報》報導稱,葉驥為了拿下重整,在寧波募集資金,規模為8億元,融資周期4個月,收益25%。
  • 「山東鋼簾線大王」遭深交所處分,破產重整後確認217億債權
    受經濟下行和「擔保圈」影響,2018年山東勝通集團便爆發債務危機,2019年3月申請破產重整,近日合併重整草案提交至法院,確認債權217億。01深交所處分4月30日,深交所公告稱,對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山東勝通集團」)及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處分。
  • 宣布破產重組後 華晨被質疑「逃廢債」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原標題:宣布破產重組後,華晨被質疑「逃廢債」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由於長時間經營不善,華晨集團早已處於淘汰邊緣。今年以來,華晨集團積累多年的隱患開始集中爆發。破產重整另存貓膩?11月20日下午,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法院判決有嚴重問題。」
  • 破產重整:鳳凰涅槃還是救命稻草?
    一、破產重整成功率僅三分之一自2007年至今,以上市公司為破產重整對象的案件約有超過70家。其中滬市主板佔約32%,深市主板約佔27%,中小板約佔26%,其餘為創業板約15%。從重整實施情況來看,執行完畢僅35%左右、實施過程就被退市的約12%,未被受理約6%。換個角度來看,破產重整成功率也就35%左右。所以鳳凰涅槃只有三分之一,大部分是一地雞毛下的救命稻草而已。
  • 東辰集團推出重整計劃:普通債權人清償率約為4.27%
    2019年,東辰集團等十一家公司因資金鍊斷裂、為關聯方提供高額連帶責任保證等原因陷入債務危機,在債務負擔及成本持續加重的情況下先後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2019年3月,東營中院裁定受理了東辰生物、佛思特生物、東辰節能等六家公司重整案件;同年4月,裁定受理集團化工、佳日物業、佳日置業等五家公司重整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