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武士付款違約,*ST銀億破產重整遇難

2021-01-09 界面新聞

破產重整中的寧波企業*ST銀億仍未擺脫困境,它等待許久的白武士違約了。

12月30日,*ST銀億發布公告,再次延期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這已經是半個月內的第三次延期回復。

12月17日,*ST銀億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關注函要求*ST銀億補充披露截止目前,重整投資人梓禾瑾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融資進展情況、資金實力、融資渠道、可用授信額度等。

同時,深交所還指出,梓禾瑾芯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持有梓禾瑾芯的份額為0.25%,實際控制人為葉驥,要求公司補充披露梓禾瑾芯的基本情況,包括但不限於股權結構圖、實際控制人等,並分析梓禾瑾芯股權份額發生變化是否可能導致其控制權變更。

關注函兩度延期後,*ST銀億在12月26日發布了關於《重整投資協議》履行進展情況的公告。公告稱,2020年12月25日,公司收到管理人通知,重整投資人梓禾瑾芯已將第一期投資款8億元中的5.43億元(含履約保證金人民幣1.53 億元)支付至公司管理人指定的銀行帳戶。截止目前,第一期投資款仍逾期2.57億元未支付,已構成違約。

根據12月11日的《銀億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資協議》,梓禾瑾芯收購總報價32億,第一期投資款8億(含履約保證金1.53億),第二期24億。協議要求,自重整計劃經寧波中院裁定批准之日起七(7)日內,梓禾瑾芯需完成支付第一期投資款合計人民幣8億元,並確保最遲不晚於2020年12月31日前支付至少人民幣15億元的投資款。

上述《重整投資協議》履行進展公告,基本坐實了之前輿論對梓禾瑾芯資金實力的質疑,這家公司並未按協議如期支付給寧波銀億收購款。

天眼查APP顯示,嘉興梓禾成立於2020年8月,股東為中芯梓禾創業投資(嘉興)有限公司和赤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為38歲的寧波富二代葉驥。

葉驥的父親為寧波產城董事長兼總經理葉禮誠,2017年,葉驥從父親手中接過權杖,擔任寧波產城董事長一職。

根據寧波產城官網,寧波市產城生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始於1964年,是一家致力於成為全生態鏈城市運營商的公司,業務涉及資源連結、園區開發、資本運作、產城營建等。

葉驥手握的核心資產就是寧波產城。天眼查APP顯示,葉驥在寧波產城的最終受益股份佔比達88.75%。

從公開信息看,葉驥似乎資本實力雄厚。僅2020年就籤約了兩個百億項目。其中,2020年3月底,寧波產城集團籤約嘉興產城半導體產業園項目,該項目計劃用地規模約400畝,計劃總投資106億元,註冊資本總額不低於36億元。

2020年9月,寧波產城集團在嘉興再次牽頭設立了一項集成電路先進封測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108億元,註冊資本不低於15億元。

籤約兩個百億項目的葉驥卻被8億首期資金所困,《中國經營報》此前報導稱,葉驥為了拿下重整,在寧波募集資金,規模為8億元,融資周期4個月,收益25%。

財聯社也曾報導稱, 「寧波本地商業圈很多人知曉,葉驥並沒有太多實力,只是宣稱做產業地產開發,而銀億則是響噹噹的頭牌企業,看重整的信息讓人有『蛇吞象』的感覺。」

現在,首期資金仍違約2.57億元未支付, 12月31前共計支付投資款至少15億看起來也希望渺茫。

對於*ST銀億來說,本就艱難的重整計劃,又再度面臨變數。

根據早前籤訂的重整投資人遴選招募程序,管理人將與正選意向重整投資人籤署《重整投資協議》。如正選的意向重整投資人未在本重整計劃表決前籤《重整投資協議》或籤署後無法履行導致上述協議解除的,管理人將與順位的備選意向重整投資人依次協商並籤署《重整投資協議》。如備選的意向重整投資人未能在管理人定的時間內籤署《重整投資協議》的,管理人有權參考本次招募重整投資人的條件重新招募並協商確定新的重投資人。

如果 「正選意向重整投資人」無法履約,備選意向重整投資人寧波合奔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可能會參與進來。但如果重整計劃一直無法進行,*ST銀億不僅面臨退市風險,也可能被法院宣告進行破產情算,這將是所有投資人和債權人最不願發生的事情。

12月30日,*ST銀億股價報收2.16元,下跌4.85%。陷入困境2年之久的*ST銀億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相關焦點

  • 獨家丨*ST銀億重整計劃進入執行階段 「白武士」80後商人葉驥入場...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楊靜歷時近一年,銀億系的破產重整終於有了階段性推進。2020年12月15日晚,上市公司*ST銀億(000981.SZ,銀億股份)公告,法院裁定批准《銀億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並終止*ST銀億重整程序。換言之,*ST銀億正式進入重整計劃執行階段。
  • 白武士資金實力被質疑,銀億復牌首日股價跌了5.16%
    寧波首富熊續強和他的銀億曾風光無兩,但轉型造車使這家寧波頭部企業命懸一線。去年6月,銀億控股股東母公司銀億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股東寧波銀億控股向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如今,一年半時間過去,隨著銀億的破產重整計劃草案在12月11日被高票通過,銀億的白武士也浮出水面。今天是檢驗銀億破產重整成果的一天,ST銀億正式復牌。
  • 「富二代」重整銀億系違約,後果有多嚴重?
    十幾天前,*ST銀億重整方案高票通過之時,重整投資人葉驥曾對野馬財經如此表示。但隨著違約公告的發布,「銀億系」的未來再次引發關注。「重整正常進行中,一切請以公告為準。」12月28日,葉驥再次向野馬財經表示。按照重組約定,葉驥需要在12月31日之前籌集15億元入場才能獲得股權分配。
  • 一年前還是寧波首富,一年後就破產重整,造車真是一門好生意嗎?
    ST銀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銀億已經加入了一元股陣營。加入一元股之前,銀億經歷了十幾個跌停板。如今,銀億的麻煩並沒有因為連續跌停而得以釋放。6月17日,銀億集團向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重整申請,一時間銀億集團申請破產重整的消息傳遍了資本圈。不少資本圈人士唏噓不已。時間回到2018年,彼時的銀億集團還未出現流動性危機。
  • 破產重整大年:近50家A股公司「格式化」求重生
    截至目前,已有48家上市公司(包括其控股股東或子公司)披露了破產重整申請,數量相比2018年增加一倍多。多重因素疊加破產重整申請數量猛增12月22日,ST銀億和ST河化分別公告,控股股東母公司銀億集團、控股股東寧波銀億控股已分別收到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法院受理了兩家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今年6月,兩家公司的債權人已經向法院提出申請。
  • 65億元債務違約,華晨集團的破產重整多米諾骨牌倒下?
    深陷債務危機的華晨集團,日漸被推向破產重整。11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對於持續至今的債務危機,華晨集團解釋稱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2020年違約企業破產重整有所增加 未來會是一種常態化退出方式
    近日,由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21年信用風險年會在京舉行,中證鵬元資深研究員史曉姍分析了2020年的違約和處置新特徵。「部分大型集團型企業、弱資國企或因為債務負擔過重、國企改革而進入重整,近期也是這個趨勢。」史曉姍進一步指出,「隨著制度完善,未來,破產會是一種常態化的退出方式。」
  • 遠高集團違約再追問:申請破產重整未信披 抵押礦產產能數據遭質疑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 「11月初已經申請破產卻遲遲未披露,導致11月中旬投資者不知情依然以高價在市場交易債券。」2020年12月30日,一位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高集團」)的徐遠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此前的11月23日,遠高集團旗下債券「18遠高01」發生實質性違約。徐遠等待了一個月後,償債方案遲遲未來,等到的是一則監管處罰公告。
  • 破產重整|破產重整的20個典型案例!
    經債權人申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由於無外部重組方參與長航鳳凰破產重整,如何通過長航鳳凰自身籌集足夠資產以提高普通債權清償比例,以促使普通債權人支持重整是重整工作有序推進的重點。鑑於浙江玻璃已具備破產原因,且作為一家尚具生產能力的境外上市股份公司,具有一定的重整價值,2012年6月28日,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紹興中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浙江玻璃的重整申請並指定管理人,啟動破產重整程序。
  • 波斯納|公司之債—破產、重整和槓桿清購
    在前面的那些州,由於企業家的失敗成本較低,而使其風險得以降低,但由於違約的可能性更大以及債權人在違約發生時處在不利的地位,所以利息率也升高了。還要注意的是,高利率使違約更可能發生。但是,另一方面的事實是豁免較少的州的貸款人風險較小,這會使貸款人放貸風險更大的款項,從而使貸款更有可能以破產而告終。所以,這正如理論主張的那樣,在低豁免的州還是在高豁免的州更容易破產是不清楚的。
  • 財說|華晨汽車破產重整,牽連多少上市公司?
    瀋陽中級人民法院的這次裁定主要針對一起供應商申請破產重整的訴求。11月13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格致汽車科技向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編號為(2020)遼01破申27號。受理重組並非意味著華晨集團已經破產。
  • 破產重整中的問題分析及應對
    原標題:破產重整中的問題分析及應對   內容摘要:重整的價值在於發揮企業資產價值的最大化,解決重整中面臨的疑難問題,需要處理好重整人與「業主及普通債權人」的利益平衡
  • ST科迪控股股東被申請破產重整 公司控制權或生變
    ST科迪控股股東被申請破產重整 公司控制權或生變 2020-12-25 05:54:46 參與互動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4日電 ST科迪24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東科迪集團轉發的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債權人魏均平以科迪集團「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仍具備重整價值
  • 破產重整為什麼終止,破產重整終止的原因是什麼?
    ,並宣告債務人破產;  (二)重整計劃草案未獲得通過且未獲得批准,或者已通過的重整計劃未獲得批准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宣告債務人破產;  (三)債務人不能執行或者不執行重整計劃的,人民法院經管理人或者利害關係人請求,應當裁定終止重整計劃的執行,並宣告債務人破產。
  • 破產重整程序五步驟是什麼,怎麼進行破產重整?
    企業發展陷入到了困境中,已經欠下了很多的債務,但是經營者不想要就這麼放棄自己一手打造的公司,於是就會想要去申請破產重整。那麼破產重整程序五步驟是什麼,怎麼進行破產重整?網友諮詢:破產重整程序五步驟是什麼,怎麼進行破產重整?
  • 2019年超377家房企宣告破產!廣東數量居首位
    2019年以來,包括銀億、上置集團、粵泰控股、三盛宏業、頤和地產、五洲國際等均不同程度的面臨流動性危機,在這次下行周期中,有的已被淘汰,有的深陷泥潭。 來源: 克而瑞創新事業部 2019年6月,億股份母公司銀億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向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 2020年地產目睹之怪現狀:破產房企超270家,違約債務暴漲533%
    在人民法院公告網上,以「地產+破產文書」為關鍵字可檢索出525條破產文書,與2019年超500家的數量相當。若以企業為單位,剔除部分非房地產企業或債權人會議等,發布破產相關文書的房企大約270家。與此同時,中型房企的生存危機也在加劇。Wind數據顯示,2020年債券違約總金額高達281.7億元,同比暴漲533%,且違約主體大多是中型房企。
  • 2019年退休原董事長被調查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或有隱因?
    原標題:華晨債券違約風波未了 2019年退休原董事長被調查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或有隱因? 來源:券商中國拔出蘿蔔帶出泥。自10月23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集團」)旗下債券實質性違約後,事件持續發酵,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破產重整:鳳凰涅槃還是救命稻草?
    一、破產重整成功率僅三分之一自2007年至今,以上市公司為破產重整對象的案件約有超過70家。其中滬市主板佔約32%,深市主板約佔27%,中小板約佔26%,其餘為創業板約15%。從重整實施情況來看,執行完畢僅35%左右、實施過程就被退市的約12%,未被受理約6%。換個角度來看,破產重整成功率也就35%左右。所以鳳凰涅槃只有三分之一,大部分是一地雞毛下的救命稻草而已。
  • ST科迪控股股東被申請破產重整 或導致公司控制權變化
    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12月24日晚間,ST科迪發布公告稱,公司12月22日收到控股股東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轉發的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債權人魏均平以科迪集團「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仍具備重整價值」為由提交了破產重整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