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楊靜
歷時近一年,銀億系的破產重整終於有了階段性推進。
2020年12月15日晚,上市公司*ST銀億(000981.SZ,銀億股份)公告,法院裁定批准《銀億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並終止*ST銀億重整程序。
換言之,*ST銀億正式進入重整計劃執行階段。若成功,*ST銀億重生;若失敗,則是破產清算。
*ST銀億的重整獲批,或能助推銀億集團及16家銀億系企業的破產重整(以下稱17家合併重整)。
銀億系的債權人會議開過數次。時代周報記者獨家獲知,新一次的債權人會議即將在2020年12月18日上午召開,屆時將會對17家合併重整進展以及相關事項再做決議。
如果重整順利,銀億將成為中國房企轉型的一單案例。同樣,在退出房地產領域的企業名單上,又將多出一員。
時代周報記者2020年12月14日攝
待重整的銀億系
*ST銀億是銀億集團旗下重要的上市平臺。時代周報記者獨家了解到,*ST銀億的重整和17家合併重整,其實有所區別,也容易令外界混淆。
目前,兩者有各自不同的債權人委員會(簡稱債委會)履行職責。
從法院受理時間上看,*ST銀億比銀億集團、銀億控股等要晚。後者的破產重整早在2019年12月就已經獲得受理;*ST銀億則是在2020年6月。
製圖:時代周報
但*ST銀億先迎來重整投資人,坊間亦稱「白武士」、「戰投」。
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是嘉興梓禾瑾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梓禾瑾芯」)。公司實控人為寧波80後商人葉驥。備選的重整投資人還有中澤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Punch Motive International NV(比利時邦志動力國際公司)組成的聯合投資體、寧波合奔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2020年12月14日晚,*ST銀億公告與梓禾瑾芯籤署了《銀億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資協議》。梓禾瑾芯未來要攜32億元入場。
截至12月17日發稿,時代周報獨家了解到,目前17家合併重整的重整投資人尚未最終確定。至於原因,12月14日,一接近債權人的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分析稱,一方面與破產重整程序有關,另一方面也事關債務體量。
在破產重整程序上,2020年7月,法院裁定銀億系旗下的16家企業與銀億集團一起進行合併重整。2020年11月,《銀億集團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合併重整案》被交至債權人手中。
這17家企業包括了銀億控股、寧波銀億進出口有限公司、浙江巨雄進出口有限公司、寧波聚雄進出口有限公司、寧波雄宇進出口有限公司、寧波鑫基物產有限公司、寧波億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寧波保稅區銀億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寧波偉博貿易有限公司、寧波如升實業有限公司、寧波祥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寧波浙寧進出口有限公司、寧波東方匯豪進出口有限公司、天津鑫湧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寧波旭邦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寧波銀億物產集團有限公司與銀億集團。
由此可見,銀億集團的業務不只是房地產和高端製造,還包括貿易、能源、新材料、半導體等。
這些龐大的業務模塊也增添了重整難度,該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稱:「相比較來說,負債總額少的*ST銀億要完成重整會容易些。」
在該人士看到的《銀億集團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合併重整案》中顯示,銀億系17家企業總資產評估價為95億元,而債權人申報的總負債約490億元。當中有財產擔保債權佔比約29%,普通債權佔71%。
*ST銀億的情況則是,資產評估價約117億元。債權人申報的總負債約77億元,有財產擔保債權佔比7%,其餘為普通債權。
不過,*ST銀億的重整和17家合併重整有共同的管理人,即由寧波政府相關部分和中介機構組成的銀億債務清算組。當中有寧波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銀保監會寧波監管局、證監會寧波監管局、寧波中院以及金杜律師事務所。
熊續強出讓控制權
*ST銀億將選擇二次增資擴股,來兌現業績承諾、解決大股東資金佔用和債務問題。
2020年12月15日晚公布的《銀億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以下簡稱《重整計劃》)中有具體的方案。
其中,第一次轉增以每10股轉增6.48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票,共計轉增約26.1億股股票。第二次轉增按每10股轉增5.06股的比例轉增約33.59億股,全部讓渡並按計劃專項用於引進重整投資人、清償負債。兩次轉增後,上市公司總股本將增至約99.97億股。
轉增完成後,銀億控股、西藏銀億、寧波聖洲和熊基凱的總計持股比例佔28.65%,低於重整投資人的29.89%持股比例。換而言之,*ST銀億將會易主。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梓禾瑾芯的股權鎖定期為三年,但可以在葉驥做為實控人的不同公司之間進行協議轉讓、無償劃轉、實施增資。換句話說,未來將有新股東方進入*ST銀億的可能。
另一方面,銀億集團、銀億控股作為*ST銀億的控股股東及其母公司,進入重整程序也可能會對股權結構產生影響。
「不排除梓禾瑾芯有借殼的想法。」12月14日,寧波本地一金融界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2011年5月,銀億就是通過對S*ST蘭光的併購重組,實現借殼上市。銀億集團董事長熊續強位列當年《新財富》雜誌「2011新財富500富人榜」第69位。
現在回到梓禾瑾芯身上,其享有為*ST銀億擇機實施資產注入方案的權利。這一點在《重整計劃》的23頁裡簡單提及到。
目前來看《重整計劃》的基本思路是,*ST銀億剝離房地產業務資產,引入金融機構,並擇機注入資產。
但時間已經不多。*ST銀億已經連續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為負,如果2020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為負,將會面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不過,截至2020年三季度數據,*ST銀億實現扭虧為盈。
*ST銀億決心告別房地產
重整執行階段第一步工作是整體剝離*ST銀億的房地產業務資產。此前*ST銀億的發展模式是「房地產+高端製造」雙輪驅動。
擬處置的地產資產將合併為一個資產包,被放在寧波產權交易中心、浙江產權交易所或其他網絡平臺公開處置。
從處置方式中,可以看出*ST銀億要剝離房地產業務的決心:將以不低於評估價的70%作為第一次掛牌價;如若沒有交易成,在此基礎上再降價20%;第二次交易還不成,至多再降20%的價格掛牌;還不成,將採取變賣、協議轉讓或繼續降價。
時代周報記者根據*ST銀億2020年報梳理,能夠處置的房地產資產主要集中在江西、新疆、韓國濟州島等地。
其中江西南昌望城新區地塊、江西南昌上尚城5-3期地塊、江西高安大城百年學苑地塊、新疆博斯騰湖地塊和韓國濟州島悅海堂地塊,為*ST銀億主要累計的土地儲備。這5個地塊剩餘可開發面積為142.58萬平方米。
汽車零部件板塊,是《重整計劃》中筆墨重點強調的部分。伏筆早在今年8月就埋下,*ST銀億在公開遴選重整投資人的條件中明確,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有汽車零部件行業或上下遊行業從業者」。
*ST銀億的汽車高端製造業板塊總體上為汽車動力總成業務和汽車安全氣囊氣發發生器業務。
2016年,*ST銀億通過約120億總額的海外併購方式擴充高端製造板塊。熊續強曾在2019年回應時代周報記者提問時解釋過,銀億系的危機主觀上也有公司轉型力度較大的因素。
這一次,藉助重整契機,*ST銀億明顯表現出要在高端製造業發力的願景和思路。
《重整計劃》中稱,在重整完成後,將繼續實施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做強自動變速器及衍生的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產品、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等主營業務。同時還會加大研發投入、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重整計劃中還詳細展開了比利時邦奇和ARC兩大收購而來的公司的具體經營計劃。
「嘉興梓禾的方案中,包含了對*ST銀億相對完整的後續經營計劃,因此在投票環節獲得高票支持。」12月15日,另一接近債委會的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神秘的梓禾瑾芯
但梓禾瑾芯的實力,有待進一步檢驗。這點也得到監管層的關注。
2020年12月17日,深交所在對*ST銀億的問詢函中稱,需要*ST銀億在12月21日前進一步補充梓禾瑾芯的基本情況。
梓禾瑾芯在*ST銀億此前公告中的畫像是:公司成立於2020年8月,處於融資階段,暫未開展具體生產經營業務,未來自身相關股權份額可能發生變化。
梓禾瑾芯的股東方是中芯梓禾創業投資(嘉興)有限公司(下稱中芯梓禾)和赤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赤驥集團)。背後實控人是葉驥。
在目前已有的公開報導中,葉驥為80後,澳洲留學歸國。其父親葉禮誠為原寧波市產城生態建設集團(以下簡稱寧波產城集團)的實控人。現在寧波產城集團的董事長一職由葉驥擔任。幾層股權穿透顯示,復星國際(00656.HK)旗下的上海星景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寧波產城4.54%股權。
時代周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葉驥2019年開始才擔任若干家半導體相關企業的法人。此前,他的投資基本聚焦在工程、貿易等。
寧波產城集團在今年3月和嘉興籤訂了嘉興產城半導體產業園項目。葉驥對外稱,園區集合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龍頭資源,預計總投資106億元。
相比較葉驥,其團隊的成員在半導體行業投資經歷更為豐富。中芯梓禾的法人鄭昕是其中之一。
時代周報記者掌握的一份資料顯示,鄭昕在2008年至2009年曾在上海德勤華永會計事務所擔任分析師。鄭昕原任中芯科技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寧波)有限公司、寧波市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兩家公司的股東均有中芯國際旗下的投資平臺中芯聚源股權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閃現。此外,鄭昕參與投資過中芯國際(紹興)、豪威科技、唐人製造、珠海冠宇等在內的半導體項目。
入主*ST銀億,葉驥欲意何為?連日來,時代周報記者根據登記在葉驥名下的工商登記電話信息聯繫其數次,對方以「不方便」為由拒絕做出回應。
12月17日,*ST銀億收盤2.41元/股。
【拓展閱讀】
銀億求生 熊續強復盤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