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吃酵米麵類食品了,吃這些更科學

2020-12-25 環球育兒網

近日,國家部門發文稱,「酵米麵類食品慎吃」,原因是一些食品有毒害,會威脅人體的健康。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吃對食品,並吃的健康,才能確保人體通暢。

1、自測飲食習慣

(1)在餐後你是否吃水果?

(2)在副食中你吃綠葉或十字花科蔬菜,如菠菜、洋白菜、甘藍、菜花或綠菜花嗎?

(3)在副食中你吃萵筍、番茄嗎?

(4)在一天中你是否喜歡將新鮮水果、乾果和罐裝水果作為零食?

(5)你喜歡吃全麥麵包或雜糧嗎?

(6)你喜歡吃黃紅色的蔬菜,如胡蘿蔔或辣椒嗎?

(7)你常吃大豆、豌豆或扁豆等豆類食物嗎?

(8)你常用洋蔥、大蒜或草藥作為調味品,並代替一部分食鹽嗎?

(9)你吃金槍魚、三文魚與沙丁魚等深海中的魚類嗎?

(10)你吃柚子、橙子或橘子等柑橘類水果嗎?

(11)你將瓜子、花生或其他乾果作為零食或放在午餐或晚餐中吃嗎?

(12)你吃去掉肥肉的紅肉或用大豆製品、豆類食物或豌豆作為補充鐵質的來源嗎?

(13)你吃低脂酸奶或低脂牛奶等低脂奶類食品嗎?

(14)你在餐館進餐時也點蔬菜嗎?

(15)在烹調時,你用葵花籽油、橄欖油或豆油代替豬油或牛油嗎?

(16)你飲用水果汁或蔬菜汁嗎?

在上述16個問題中,一個問題能經常吃,即幾乎每天都吃打2分;一般一周或二周吃一次,打1分;一個月內偶爾只吃一次或基本不吃,打0分。

得分在0~10分,表明你選擇的食物有問題。

得分在11~21分,表明你選擇的食物基本是對的,但還可以做到更好。

得分在22~32分,表明你所吃膳食中的營養素已經相當好了,飲食習慣是健康的,希望你能夠保持下去。

2、10個小習慣

如果能長期堅持就可以使自己飲食健康,有利於健康長壽。

(1)每餐前喝兩杯水:飯前喝兩小杯水能減少飢餓感和食物攝入量,比節食減肥的效果更明顯。除喝水外,飯前吃水果、蔬菜和麥片粥,同樣含熱量少,還有助於增進飽腹感。

(2)飯後吃複合維生素:飯前空腹吃,會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還未完全被人體利用就經尿液排出體外。

(3)用涼開水泡紅茶:紅茶比青菜或胡蘿蔔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能有效地抵抗皺紋和癌症的侵擾。

(4)睡前吃些高纖維食物:「睡前半小時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穀類食物,有助於睡眠。」

(5)深色水果抗衰老:買水果應選深色的,深色水果比淺色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維生素、硒、鐵、鈣、鋅等,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6)晚餐應早點吃:人體排鈣的高峰期是在飯後4~5小時。

以上就是科學飲食注意事項的一些內容,你掌握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加以補充。

相關焦點

  • 衛健委提示慎吃酵米麵類食品,病死率高達50%左右
    導語:為保證生命安全,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不製作、不食用酵米麵類食品。 衛健委提示慎吃酵米麵類食品,1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提示,2010年至今,近10年酵米麵中毒已致37死,涉及14起,84人中毒。
  • 國家衛健委提示慎吃酵米麵類食品 2010年至今84人中毒37人死亡
    北方酸湯子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酵米麵食品。夏秋季節製作發酵米麵製品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該菌能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溫煮沸不能破壞毒性,中毒後沒有特效救治藥物,病死率達50%以上。北方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南方的發酵後製作的湯圓、吊漿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2010年至今,全國已發生此類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 酸湯子致9人死亡,國家衛生健康委提示:酵米麵食品最好不製作、不...
    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在家中聚餐,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酵米麵類食品)後引發食物中毒,造成9人死亡。而致病食物正是被致病菌汙染的酸湯子。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提醒,為保證生命安全,最好不製作、不食用酵米麵類食品。
  • 還有多種食品會引起類似中毒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們亙古不變的話題。近期,酸湯子中毒頻頻衝上熱搜,今天國家衛健委也提示了慎吃酵米麵類的食品。 前情回顧 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了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內,發生此類中毒14起,導致84人中毒,37人死亡。
  • 一碗麵導致一家8人中毒身亡,這種食物吃了很可能危及生命
    這些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中毒大部分與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關,北方以發酵米麵製作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等為主,南方多以酵米麵製作的湯圓和以糯米泡製後做成的吊漿粑、河粉等食品為主。 尤其是夏秋兩季,天氣炎熱、潮溼,這是椰酵假單胞菌最適宜繁殖的溫度,食物很容易變質,產生大量米酵菌酸毒素。因為這些酵米麵有一股特別的酸味,這種風味會掩蓋黴變的味道,大家很難分辨是食物壞了還是本身就是這個味。很多習慣吃這種食物的人,他們會認為這些食物經過水煮,高溫消毒過,吃的時候就算發覺味道不對,也不會在意,這就導致食物變質了也依然難被發現。
  • 因吃了這個,一家9口人全部中毒死亡!99%肝臟壞死
    在細菌性食物中毒當中,  米酵菌酸毒素是  致死率最高的細菌毒素之一。    (來源:央視新聞)  這些食品在製作時最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  產生能致命的米酵菌酸。  (網絡配圖)  悲劇發生後,國家衛健委也發出提醒,  讓大家謹慎食用酵米麵類食品。
  • 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唯一倖存者去世,這類食物要慎吃!
    長時間發酵的酵米麵類食品,要慎吃。 夏秋季節製作發酵米麵製品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該菌能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米酵菌酸高溫殺不死,高溫煮沸不能破壞其毒性;中毒後也沒有特效藥,病死率高達50%以上。 2010年至今,全國已發生此類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 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多位權威專家分別對春節防疫、米酵菌酸、植物基食品等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點進行了科學解讀,表達學術界觀點。
  • 不吃 不囤積 發黴就扔掉
    米酵菌酸引起大眾關注,緣於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發生的一起因食用被米酵菌酸汙染的酸湯子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麵亞種產生的一種可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高溫煮沸不能破壞毒性,中毒後沒有特效救治藥物,病死率達40%以上。
  • 「酸湯子」做熟了吃就一定沒問題?發酵米麵自製才安全?都是謬論
    米酵菌酸是引起發酵玉米面製品、變質鮮銀耳及其它變質澱粉類製品中毒的主要原因。在細菌性食物中毒當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細菌毒素之一,一旦發生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少數1-2天,最長可達3天。 中毒事件和黃麴黴毒素有關嗎?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毒素。
  • 2020年的這些食品與健康流言,你中招了嗎?
    2020年已然過去,這一年,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有哪些?1月8日,在「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以澄清事實,還原真相,終結謠言,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且看這十大流言,你聽說過幾個?
  • 如何預防酸湯子中毒事件再發生?國家食安風險評估中心:河粉、臭...
    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管理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基於前段時間黑龍江酸湯子中毒事件,介紹了冬季食物中毒相關預防措施。李寧強調,預防食物中毒要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即保持清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李寧在發布會上表示,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讓人深感痛心,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小心腸粉和木耳,揭陽中毒身亡元兇——米酵菌酸素!
    同時全縣各地和職能部門迅速對全縣餐飲場所、食品企業進行全面排查、管控,全力確保食品安全,全力保障全縣人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全縣各地群眾近期在購買河粉(粿條)時要認真鑑別產品質量,食用後如出現嘔吐、頭暈、腹瀉等症狀,要及時就醫,並向所在村(社區)報告。惠來縣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舉報電話:0663-6615118。
  •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
    與此同時,信息也是滿天飛,從食品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到底我們應該怎麼來認識大家所看見的這些信息呢?從專家的角度來講,我講三個觀點:  第一,新冠肺炎是呼吸道疾病,不是食源性疾病。也就是說不是食物中毒,不是吃出來的病。  食源性病毒有三個事情,而今天下面還會講到諾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等疾病,顯然新冠肺炎不屬於這類。
  • 豆漿、木耳也能吃中毒 | 藏在食物裡的致命威脅
    更可怕的是,很多毒素即使經過高溫烹飪,也沒那麼容易被清除。這個時候最靠譜的做法是——扔!扔得越遠,家人越安全。值得提醒的是,當食物部分發黴時,即使看起來完好的地方也可能存在黴菌,所以千萬不要挖一挖、切一切繼續吃。
  • 吃錯了很危險
    所有這些,就不一一展開贅述,但至少有一點可以明白,黑木耳作為一種普通食材,它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仔細留意近幾年黑木耳中毒事件的後續報導,大家可能都聽到過米酵菌酸毒素、椰毒假單胞菌。這個病菌和毒素到底是什麼?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簡稱椰毒假單胞菌)是我國學者在1977年發現,它來源於土壤。
  • 速凍食品?吃不胖的「脂肪」?食品界的潘通說2019要吃這些
    而我,卻永遠只能被——「中午吃什麼?」所困擾。什麼才是健康食品?如何才能吃得好?怎樣吃才能跟得上世界流行趨勢?(什麼?現在就連吃個東西也有世界流行趨勢??)來,讓我們把話筒交給全世界最懂吃的The Whole Foods。
  • 吃冷凍肉有害健康?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發布,真相來了!
    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