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哥倫比亞號到奮進號,美國的五架太空梭發展歷程

2021-01-13 航空之家

哥倫比亞號(STS Columbia OV-102),依次為挑戰者號(STS Challenger STA-099/OV-099)、發現號(STS Discovery OV-103)、亞特蘭蒂斯號(STS Atlantis OV-104)和奮進號(STS Endeavour OV-105)。其中挑戰號在發射過程中發生爆炸,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球時解體。而剩下的發現號、奮進號和亞特蘭蒂斯號均以退役。

哥倫比亞號開創了美國太空梭的先河,其在1981年4月12日首次執行STS-1任務,拉開了美國太空梭時代的序幕。截止2003年2月,一共執行28次飛行任務,在天空中一共度過300.74日,環繞地球4808圈,飛行總距離達2.01億公裡。哥倫比亞號的名字也是為了紀念環繞世界一周的美國船隻——18世紀帆船哥倫比亞號。然而它在執行STS-107任務時,在德克薩斯與路易斯安納上空再入大氣層時遭遇不測,事故共導致七名航天員遇難。

圖、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最後一次升空

美國第二架太空梭是挑戰者號,這架機最早是用作高擬真結構測試體,後來被改裝成執行任務的太空梭,並在1983年4月4日正式執行任務。遺憾的是,挑戰者號在執行第10次太空任務時,右側的固態火箭推進器的O型環失效,挑戰者號在升空1分13秒後爆炸機體,事故導致七名航天員遇難。挑戰者號總飛行時長62.33天,環繞地球995圈,總飛行距離0.41億公裡。

圖、挑戰號爆炸瞬間

美國第三架太空梭是發現號,這是為了紀念18世紀的英國探險船,伴隨詹姆斯·庫克船長出徵的發現號。1984年8月30日,發現號完成首次飛行,主要執行科學研究和為國際空間站的計劃做支援。2011年3月9日,發現者號完成了自己最後一次任務,目前處於退役狀態。其總飛行時長達到351.74天,環繞地球5628圈,總飛行距離達2.3億千米。

美國第四架太空梭是亞特蘭蒂斯號,這也是發現號的姊妹機型。其首飛於1985年10月3日,代號為STS-51,由於這是美國國防部的任務,因此處於保密狀態。亞特蘭蒂斯號總飛行時長293.77天,環繞地球4648天,總飛行距離達1.94億千米。

美國第五架太空梭是奮進號,當時NASA在製造發現號和亞特蘭斯蒂號時,多出一批備件,於是就有了奮進號。奮進號總飛行時長約280天,環繞地球4429全,總飛行距離達1.6億公裡。2011年5月15日,奮進號從甘迺迪太空中心最後一次發射升空,目前處於洛杉磯加州科學中心。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NASA首架太空梭「企業號」揭開神秘面紗
    1976年9月1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加利福尼亞州棕櫚谷舉行的儀式上公開展示了它的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這架太空梭被命名為憲法號(Constitution)以紀念美國建國200周年,但後來以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星際迷航》中的企業號星艦(USS Enterprise NCC-1701)命名。這種類似飛機的宇宙飛船的研發耗資近100億美元,耗時近十年。
  • 天文史上的今天: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
    哥倫比亞號是最年長的太空梭,它是最早進行太空飛行的太空梭,時間是在1981年4月份,在發生事故之前,它已經執行過27次飛行任務。2003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升空,執行它的第28次飛行任務,即STS-107任務。
  • 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太空梭在重返地球大氣層時解體,導致7名太空人死亡。哥倫比亞號爆炸時高度約65公裡,時速2萬公裡,爆炸造成的碎片散落在美國南部的大片地區。地面目擊者看到哥倫比亞號碎裂成無數小塊,在天空拖過一條長長的白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外部燃料箱表面脫落的一塊泡沫材料擊中了太空梭左翼前緣的名為「增強碳碳」的材料。太空梭返回時經過大氣層,產生了劇烈摩擦,使溫度高達1400攝氏度的空氣衝入左機翼,融化了內部結構,致使機翼和機體融化。此後,太空梭都會在軌道上對保護材料進行仔細的檢查。
  • 回眸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宇宙飛船走上了歷史前臺
    航天史上共有2次空難紀錄,一次是1986年 「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造成7名太空人罹難。
  • 中國為何沒有太空梭?美國斥資兩千億,14名航天精英送了命
    在太空梭領域,美國起步最早,1981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太空梭。此後,美國又造出了另外4架太空梭,分別是「挑戰者」號、「發現」號、「阿特蘭蒂斯」號、「奮進」號,它們創造了許多航天新紀錄,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
  • NASA宣布奮進號太空梭推遲至4月29日發射
    在發射臺待命的奮進號太空梭  北京時間4月4日晚間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官員周一宣布,原定於4月19日發射的「奮進號」太空梭將推遲到4月29日發射,主要是為了避免與俄羅斯  「奮進號」太空梭原定於今年4月19日發射,但俄羅斯的「進步號」貨運飛船現計劃於4月27日發射,4月29日抵達國際空間站。為了避開俄羅斯的「進步號」,NASA官員周一宣布,現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4月29日下午3點47分發射「奮進號」。  4月19日,NASA管理層將召開會議,對「奮進號」的發射準備進行評估。會議結束後,NASA將確定「奮進號」的正式發射日期。
  • 《挑戰者號:最後的飛行》讓我們為這些勇士鼓掌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太空梭的發展歷程:美國東部時間2011年7月21日晨5時57分(北京時間21日17時57分) ,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著陸,標誌著美國30年太空梭時代宣告結束。
  • 為什麼太空梭退出了探索太空的舞臺?
    最重要的是,太空梭功能更加強大,兼具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的功能,一舉兩得。 於是,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蘇聯、法國和日本等國先後開始研製太空梭。然而,這項美好的創想並不容易實現,數年之後只有美國的太空梭投入到實際使用中。可見,太空梭的研製困難是很大的。那麼,太空梭長什麼樣,它實現了人們的預期了嗎?
  • 奮進號太空梭的最後一次飛行----每日新圖200727
    P40戰鬥機,一共生產了13738架。而其中P40N就生產了5520架,N型是所有P40戰鬥機最後一個量產型號,也是產量最大的一個子型號。原本這個型號是打算配勞斯萊斯或者是派卡德授權的梅林發動機,但是顯然梅林發動機配屬了太多種類的飛機(噴火,蚊子,蘭凱斯特,P51),沒有生產配額給柯蒂斯的P40,畢竟這種戰鬥機已經過時。儘管如此,柯蒂斯還是讓P40N交出了最大速度608公裡/小時,以及機動性,加速性,爬升率都非常不錯的結果。
  • 挑戰者號緣何爆炸?12億美元的太空梭,毀於900美元
    自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太空梭發射開始,美國的太空梭計劃正式啟動了,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裡,就完成了24次太空梭飛行,時間來到了1986年,在這一年的1月28日,將要展開太空梭的第25次飛行,與以往的飛行不同,這一次將首次攜帶平民前往太空,美國航空航天局將要挑選一名教師在太空中對全美的中學生進行有關太空探索的授課。
  • 最古老太空梭:哥倫比亞號服役22年墜毀(圖)
    這是人類第一次發射太空梭,也是美國自阿波羅計劃20年後首次載人航天。  隨著轟鳴的響聲,在底部熊熊燃燒的火焰推動下,「哥倫比亞號」徐徐上升,直衝太空。在太空飛行54小時,環繞地球飛行36周後,「哥倫比亞號」平穩地降落在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
  • 科技日曆丨「挑戰者號」悲劇17年後,NASA的官僚主義再釀航天慘劇
    這讓太空梭的安全性飽受質疑,成為後來美國中止太空梭項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無獨有偶,在2起事故中,美國航天體制中的官僚主義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甚至可以說,「哥倫比亞號」事故是一場謀殺。
  • 太空梭在大氣層中解體,官方隱瞞了此次事故最關鍵的信息
    太空梭是往返地球與太空可重複使用的運載工具,技術複雜,結構精密,2001年,美國的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又一次承擔發射任務,但是由於一系列技術原因,該發射計劃推遲了18次,時間達2年之久,可存在的隱患依然沒有解決,即將進行的這次發射任務,哥倫比亞號在返航途中解體爆炸
  • 特大空難之美國「挑戰者」號失事
    1986年1月28日是美國最為寒冷的一天之一。這一天,在佛羅裡達的卡納維拉爾角,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件讓人們感到無比的悲痛。「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太空梭。1983年4月4日,「挑戰者」號首次前往太空執行任務。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SpaceX 接過 NASA 的冒險事業
    北京時間 11 月 18 日消息,從今年 5 月到 8 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完成了龍飛船的首次載人任務,將太空人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地球。從發射到進入軌道,再到飛船順利抵達國際空間站,直到太空艙打開降落傘,承受著大氣層巨大的衝擊濺落在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的水域,一切都是如此順利。
  • 太空梭時代因何完結?
    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梭太空梭(Space Shuttle)項目自1981年起為美國太空業服務30年後,於2011年正式宣告終結。在這之後,美國一直藉助俄羅斯航空集團完成任何派遣太空人升空的任務。 這種情況持續到今年5月30日,NASA開始使用SpaceX的龍飛船送兩名太空人進駐國際空間站。這是自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太空人第一次從本國發射升空。接下來是最近11月14日,龍飛船又送了四名太空人進駐空間站。
  • 恢復號首飛全記錄,美國重掌載人航天第一飛
    ●這是NASA商業載人航天項目CCP首次國際合作任務(JAXA參與合作,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搭乘) ●這是美國航天史上第5款載人飛船、全世界第9款載人飛船首次常態發射(蘇聯東方號飛船、美國水星號飛船、蘇聯上升號飛船、美國雙子座飛船、蘇聯聯盟號飛船、美國阿波羅飛船、美國太空梭、中國神舟飛船之後) ●SpaceX正式成為NASA
  • 導致7名航天員遇難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原本可以避免
    這次慘劇,不僅讓挑戰者號成為歷史上最短命的太空梭,更導致美國的太空梭飛行計劃被凍結長達32個月之久。是什麼原因,讓挑戰者號在空中爆炸?又是什麼原因,讓一些技術人員擔心它在升空之前就會粉身碎骨?時隔多年之後,突然有人聲稱這次震驚世界的航天慘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這是真的嗎?
  • 美國航天史上最嚴重的事故!7名太空人慘死,竟是因為泡沫塑料
    哥倫比亞號是美國自企業號之後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在1986年挑戰者號事故之後,NASA有沒有對內部安全和決策機制進行反思並改進,沒有人知道。2001年,哥倫比亞號要進行發射任務,但是由於一系列技術原因,該發射計劃推遲了18次,從2001年1月一直推遲到2003年1月,期間出現了各種問題,上天好像一直在阻撓這次發射任務。到了最終確定的發射日,太空梭又因為管道推進器出現問題而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