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放虎歸山到攜手上山,李書福賭上性命收購沃爾沃後做對了什麼?

2020-12-24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未來汽車日報」(微信公眾號ID:auto-time),作者:焦曼婷。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收購沃爾沃汽車籤約儀式。頭圖來源:吉利官方

作者 | 焦曼婷

編輯 | 吳巖

2020年3月28日,在吉利「迎娶」沃爾沃10周年之際,李書福併購前夕的保密講話被首次公開。

這起當下最成功的跨國收購案例,曾在10年前讓李書福深感不安。他將收購虧損15億美元的沃爾沃視作「生死存亡的選擇」。「如果選擇收購,我也許會傾家蕩產,我的身家性命都放進去了。你們都是職業經理,如果吉利收購沃爾沃經營失敗了,你們還可以去別的企業高就,而我就真的沒有機會了,我只能回家種地了!」

押下全部身家性命的李書福豪賭成功。10年間,18億元購入的沃爾沃估值已超過300億美元,沃爾沃全球銷量由30萬輛攀升至70.5萬輛,在華銷量翻了五倍。吉利也從收購沃爾沃開始,瞄準全球化汽車帝國的目標拾級而上。

沃爾沃10年復興之路背後,藏著李書福「兄弟式經營」的併購哲學:既要放虎歸山,又要攜手上山。

2010年3月25日,李書福出發瑞典籤約收購沃爾沃前的董事會 。圖片來源:吉利官方

放虎歸山

「沃爾沃本身是一隻猛虎。但過去在福特,沃爾沃只被作為一個下屬部門來對待。吉利『解救』老虎,不是要換個地方圈養,而要真正放虎歸山,讓它找回自我,重新塑造品牌價值,重新奪回市場份額。」李書福近日在接受《瞭望》專訪時,如是總結10年來的管理秘訣。

「有人在跨國併購領域總結出一個『七七定律』,即70%的併購都沒有實現預期的商業目標,其中70%的原因是併購後文化融合失敗。」李書福在接受《瞭望》雜誌採訪時表示。因此,他主張「美美與共」的相處模式。

2010年9月,虎躍行動啟動座談會合影。圖片來源:吉利官方

2010年9月8日座談會上,李書福將收購沃爾沃的項目代號由「V項目」改變為「虎躍項目」,目的就是放虎歸山,「讓沃爾沃回歸自然,找回當年的雄風」。

李書福對沃爾沃採取了「無為而治」的哲學理念,充分放權。不僅沃爾沃原有瑞典團隊得以保留,在沃爾沃首任CEO的選擇上,李書福也並未按照慣例安排中方管理人員,而是選擇本土人才。

汽車預言家近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現任戴姆勒全球董事會主席的瑞典人康林松,在10年之前險些成為吉利併購沃爾沃汽車之後的首任CEO。現任沃爾沃CEO漢肯·塞繆爾森在接棒這一職位時已經61歲,到了瑞典規定的退休年齡,而且性格還被外界形容為「倔強得像頭麋鹿」。

但李書福對此並不介意。他對沃爾沃工會承諾:「沃爾沃仍將是原來的沃爾沃,吉利仍是吉利,除了老闆換成了李書福。」

在這一理念引導下,沃爾沃管理層依照其獨立的商業計劃開展運營,在新的所有權框架下,沃爾沃目前的生產和研發設施、工會協議和經銷商網絡將保留。另一方面,吉利也會毫無保留地向沃爾沃輸血。自2011年至今,吉利向沃爾沃投資110億美元,用於其開發新的SPA平臺和在中國建廠。

其中,2015年推出的XC90是新平臺架構下推出的主力SUV新車。憑藉這款熱銷車型,2015年10月至12月,沃爾沃在美國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87%、90%和90%。當年,沃爾沃全球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在美國走上了復興的軌道」。

沃爾沃XC90 圖片來源:沃爾沃官網

隨後數年,沃爾沃不斷豐富產品矩陣,90系產品完備,60系產品在近幾年改款換代。

如今,沃爾沃早已擺脫虧損泥潭,2019年淨利潤達到14.85億美元,全球銷量相比2010年翻了一番,在華銷量是2010年的5倍。

直到今天,李書福也「不敢說吉利和沃爾沃汽車就完全融合成功了」。但他為自己10年前的論斷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肯定會有文化差異,但是如果引導得好,使用得當,會產生混血的優勢。」

攜手上山

在李書福的規劃中,吉利和沃爾沃是相互獨立的兄弟關係。但兄弟之間也要取長補短,強強合作。

「對于吉利來說,造汽車完全靠自己探索,確實不那麼容易。通過併購沃爾沃汽車,可以對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管理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整合及學習。」併購10年後的今天,李書福這樣總結。

收購沃爾沃之初,吉利汽車靠低廉價格開闢市場,是低端產品的代名詞。用沃爾沃技術反哺吉利,是吉利「草根變貴族」路上的重要一步。李書福將當時吉利和國際車企的差距,比作「赤腳的在追穿鞋的,20年之內肯定追不上」。「沒有別的辦法,我們不是有錢了嗎?那就先收購再說,這是第一步。」

據講述李書福30年創業史的《新製造時代》一書介紹,在收購沃爾沃股權後,沃爾沃向吉利開放了其轎車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10963項專利和專用智慧財產權、10個系列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及產品平臺、兩大整車廠約56萬輛的生產能力和良好設施、整車和關鍵零部件開發獨立資料庫及3800名高素質科研人才等。

2012年,沃爾沃與吉利首次籤署了技術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包括汽車安全、車內空氣品質以及中級車平臺化架構三個領域。2013年,吉利與沃爾沃在瑞典聯合成立中歐汽車技術研發中心CEVT,在沃爾沃主導下,兩者共同研發了首個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CMA架構。

領克工廠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吉利汽車「

3年後,兩者的愛情結晶「領克01」正式誕生,助力吉利進軍高端市場。2018年6月,領克02也在市場亮相。吉利汽車的產品線逐漸羽翼豐滿。

2019年,吉利汽車銷量達到136.2萬輛,上半年淨利潤40.1億元,相比10年前翻了8倍,吉利汽車也一躍成為「自主一哥」。

協同發展取得成績後,李書福期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臨近吉利收購沃爾沃十周年,吉利汽車宣布,正在與沃爾沃汽車的管理層就業務整合進行初步討論。重組後的新集團將通過香港吉利汽車上市主體實現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對接,下一步還將考慮在斯德哥爾摩上市。

「此次整合旨在促進雙方深化合作,在技術研發、成本控制和財務上更加有效協同,以應對未來挑戰。」沃爾沃汽車表示。若雙方重組成功,新集團年銷量將突破200萬輛,總市值將逾350億美元,超過目前中國市值最高車企上汽集團。

但李書福表示,現在的重組整合和過去的「放虎歸山」並不矛盾。整合以後沃爾沃還是沃爾沃,還是繼續保持現有的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三層治理結構,「放虎歸山」的戰略不變。

「重組只是在股權層面加以整合。現在沃爾沃汽車的股東是吉利控股集團,整合成功後股東就變成了香港上市的HK.0175(新公司將會更名),其他沒有改變。」

更現實的意義在於,新集團上市對資方的吸引度將進一步提升。據中金公司預計,雙方交易完成後短期內或將增厚現金流。由於沃爾沃汽車淨資產收益率(15.1%)與淨利率(3.5%)均低于吉利汽車,或將稀釋上市公司數據,但長期來看,資源整合或將助力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若吉利和沃爾沃合併完成,李書福的汽車帝國又將開啟下一個10年。

「今後全世界可能也就兩三家獨立的汽車企業。比較小的汽車企業,可能會成為大企業的一個小車間,或者像一個小電商一樣參與到整個大網絡中去。」李書福預測。

屆時,吉利能否躋身其中?

相關焦點

  • 沃爾沃、吉利十年「錫婚」的背後——尊重與包容
    一切的開始——是冒險也是必然 2010年3月28日,是李書福在併購沃爾沃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的日子,而在2009年決定收購到籤約的這段日子裡,李書福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感。
  • 李書福的沃爾沃、吉利、曹操專車後又出145萬豪車——吉星!
    李書福又出大招,新豪車橫空出世,據了解已經有18個國家搶著要預訂,已經被大多數人所認可,價值145萬的吉星!車友們有福了,其中還有一款29萬多的報價,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方便看到。李書福為收購沃爾沃總結了三層意義:第一,通過收購沃爾沃為中國汽車走向世界打通了一個通道;第二,對提升一個民族的品牌,讓中國汽車立足於世界舞臺,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第三,有利於中國的消費者。
  • 樊登的傳奇之路有沃爾沃陪伴!帶你揭秘它的成功
    沃爾沃在被收購的這十年裡,究竟有哪些變化,才讓它如今碩果纍纍。不斷創新銷量成績,不斷刷新業界,它的改變令世界驚嘆,也徵服了知識分享達人樊登。從辯論家到業界大佬,樊登的輝煌就是堅持閱讀,這和沃爾沃對安全的堅持不謀而合。
  • 瞭望丨併購十年:順大勢謀雙贏——專訪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沃爾沃...
    首先是時代的契機,當時正是全球化勢頭迅猛的時代,而且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很多國家都希望中國企業能夠參與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當中去。    其次,對于吉利來說,造汽車完全靠自己探索,確實不那麼容易。通過併購沃爾沃汽車,可以對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管理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整合及學習。所以整體上看,這是中國汽車企業往上走,和世界先進汽車工業在全球化背景下進行合作的一次嘗試。
  • 同床異夢 沃爾沃十年做得吉利嫁衣
    《紐約時報》曾如此評價沃爾沃的成功。以上圖表格來看,沃爾沃在華發展高度重合於市場整體進步。彼時在中國車市的高速增長期,包括沃爾沃在內的中國企業皆乘著這場「東風」風光了一把,「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但這一情況在2015年開始放緩。曾經可以在市場渾水摸魚的企業已逐漸被淘汰到邊緣,一些尚且可過但困難頗多的車企便開始一系列自救計劃。沃爾沃選擇從換人開始。
  • 聚光燈下的李書福 20多載的高光時刻和隱秘角落
    他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李書福的特別之處在於:「第一,他對於資本工具的理念是建立在實業基礎上的,這也使得企業能相對穩健運行;第二就是他特別大氣,願意承受高槓桿的風險,這又和傳統穩健型的實業浙商不太一樣。」 楊軼清表示,傳統的實業浙商是比較務實、謹慎、低調,沒把握的東西不太會碰,李書福也很務實,但又大膽而且充滿理想主義。
  • 不得不說:「汽車瘋子」李書福!
    1963年,李書福出生在浙江台州的一個農民家庭。浙江台州一帶濃鬱的商業氛圍,對他日後的發展影響很大。  李書福說:「這個批文讓我們製造汽車的夢想,真正插上了翅膀,開始騰飛了。」除了造車,李書福還念念不忘教育。
  • 李書福新年致辭透露吉沃合併時間表 2021年科創板上市後重啟談判
    #吉利沃爾沃合併#汽勢Auto-First|張馳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21年新年致辭中提及,2021年將在吉利汽車成功登陸科創板後,重啟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合併重組的討論,或謀求雙方更加緊密的合作方式。
  • 沃爾沃:吉利,求你別薅了,再薅就真禿了
    算下來,沃爾沃和吉利也算是攜手走過了10年。吉利從10年前的"蛇吞象",到現在吉利蟬聯中國汽車品牌銷量冠軍,沃爾沃全球汽車銷量已經翻番。吉利和沃爾沃的這些年算得上是共同進步。而近日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在面向2021年的致辭中宣布,吉利汽車登陸科創板後將重啟與沃爾沃汽車合併重組的討論,以謀求雙方更加緊密的合作方式。此番發言,也讓我們深思,沃爾沃和吉利這二者之間的合作,在過去的十年裡,究竟誰才是"受益者"?
  • 李書福為吉利欽點新掌門
    值得注意的是,該職位此前一直由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兼任,李書福此舉被認為是向李東輝分享權力,而長於金融投資的李東輝在獲得更多職權之後,有望將金融投資打造為吉利控股的又一核心業務板塊。近兩年,吉利大動作不斷,執行與運作入股戴姆勒、吉利沃爾沃汽車合併、吉利汽車登陸科創板,吉利科技集團收購力帆等一系列收購等商業與資本運營,同時籌備從製造業企業向科技企業轉型。
  • 「吉利汽車」在馬來西亞大火,銷量破紀錄,李書福又贏了?
    「吉利汽車」在馬來西亞引起大火,銷售量刷新了記錄,李書福又贏了嗎?實際上在馬來西亞刷新銷售記錄的車是寶騰X70,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吉利汽車,我們談論吉利汽車和博姆汽車的聯繫,現在已經是吉利汽車的子公司了。
  • 他「救活」了沃爾沃,放言五年要幹掉日系和韓系?網友:「臉」疼
    這幾年每個行業都有較大的提升,而汽車行業是大家最關注的一個行業,因為發展很快,汽車普及到了農村家庭,同時國產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也發生了改變,汽車高品質已經改變了我們原有的偏見。現在一些知名的廠家已經拋棄了山寨、模仿等標籤,一切都有了自己的技術,已經能夠獨立造車了,甚至吉利還收購了國外豪車品牌沃爾沃,因為這件事李書福也被人們成為汽車瘋子,無疑他是成功的,經過多年努力,他救活了沃爾沃,也然吉利崛起了。他「救活」了沃爾沃,放言五年要幹掉日系和韓系?網友:「臉」疼。
  • 吉利汽車衝「科」三拷問 失言李書福能否借到「東風」?
    花旗發布報告也顯示,吉利汽車或爭取在9月初完成科創板上市定價,預計公司上市成功後助力吉利實現併購沃爾沃的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頻繁的大規模併購,正是吉利汽車資金壓力之源。2017年,吉利汽車收購寶騰汽車49.9%的股權,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蓮花51%的股權。2018年,吉利汽車收購戴姆勒集團 9.69%股權,僅這一筆,金額便高達90億美元。而併購沃爾沃後,能否產生、能產生多大「集群效應」,目前不得而知。
  • 收購沃爾沃成立領克,除此之外你對吉利的過去還了解多少?
    於是吉利汽車便請來了一些經銷商來看車,結果所有人都只是搖搖頭,拒絕了——因為這款豪情剎車系統、燈組都有漏水現象,連淋雨試驗都通不過,而且在路上行駛的時候車內人甚至會被外面飛到車內的灰塵嗆到,這樣的產品根本就賣不出去的。李書福(吉利汽車董事長)知道這樣的產品無法被市場所接受,一氣之下便直接用壓路機將它們銷毀。
  • 浙江小夥創業被嘲笑吹牛逼,30年後公司市值破千億,連大佬都被打臉,啪啪啪~
    曾經別人笑他,一個什麼都沒有的還敢來做汽車。他說:「汽車不就是一個沙發,四個輪子加一臺發動機嘛,誰都能造。」 N年前一次CCTV節目上,當李書福說出「汽車巨頭也會倒閉」時,好人張朝陽也不禁面帶譏諷。誰知道2008金融危機爆發,李書福的寓言成真。
  • 從瑞典走向全球:解讀沃爾沃汽車的復興內核
    年代,沃爾沃在自身傳統優勢基礎上不斷開拓,屢創新成就。根據數據表明:「沃爾沃轎車在被福特收購後,自2005年連續5年虧損,金融危機爆發後,沃爾沃虧損加劇。2008年沃爾沃轎車虧損14.65億美元,2009年雖有好轉但依然虧損。此外,沃爾沃轎車的全球銷量由2007年的45.8萬輛降至2008年的37.4萬輛,又再降至2009年的33.5萬輛。」由數據可見,沃爾沃的產銷量、利潤的大幅下滑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關係非常密切,如何度過這一難關?
  • 除了李書福和魯冠球,改革開放傑出貢獻百人名單中的汽車人還有他們...
    左圖為李書福,右圖為魯冠球  1963年6月出生的李書福,懷揣著「做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的理想在1997年進入了汽車行業,並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開啟了中國民營造車的先河。李書福與吉利  他帶領吉利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國際化戰略布局,不但推動沃爾沃汽車取得了品牌的復興和持續發展,還成為了沃爾沃集團與戴姆勒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 金馬以116億收購眾泰,吉利以96億收購沃爾沃,到底值不值?
    很多人都知道眾泰的大老闆可能馬上就要換人了,經過金馬和眾泰的多番談判,金馬股份成功收購眾泰,收購價格高達116億,畢竟眾泰汽車也是一家非常成熟的汽車公司,具備獨立的研發能力,當然這收購還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存在的,那就是這金馬公司必須首先拿出20億出來用於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的研發,畢竟這未來的汽車市場,有很大的可能是屬於新能源汽車的,當然這眾泰汽車的整體價值也不低,現在應該能夠達到兩百多億了
  • 從照相館到民營車企第一 吉利汽車品牌歷史(下)_易車網
    導讀:從照相館到民營車企第一吉利汽車品牌歷史(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文字200的內容是:0年以前的吉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