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未來汽車日報」(微信公眾號ID:auto-time),作者:焦曼婷。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收購沃爾沃汽車籤約儀式。頭圖來源:吉利官方
作者 | 焦曼婷
編輯 | 吳巖
2020年3月28日,在吉利「迎娶」沃爾沃10周年之際,李書福併購前夕的保密講話被首次公開。
這起當下最成功的跨國收購案例,曾在10年前讓李書福深感不安。他將收購虧損15億美元的沃爾沃視作「生死存亡的選擇」。「如果選擇收購,我也許會傾家蕩產,我的身家性命都放進去了。你們都是職業經理,如果吉利收購沃爾沃經營失敗了,你們還可以去別的企業高就,而我就真的沒有機會了,我只能回家種地了!」
押下全部身家性命的李書福豪賭成功。10年間,18億元購入的沃爾沃估值已超過300億美元,沃爾沃全球銷量由30萬輛攀升至70.5萬輛,在華銷量翻了五倍。吉利也從收購沃爾沃開始,瞄準全球化汽車帝國的目標拾級而上。
沃爾沃10年復興之路背後,藏著李書福「兄弟式經營」的併購哲學:既要放虎歸山,又要攜手上山。
2010年3月25日,李書福出發瑞典籤約收購沃爾沃前的董事會 。圖片來源:吉利官方
放虎歸山
「沃爾沃本身是一隻猛虎。但過去在福特,沃爾沃只被作為一個下屬部門來對待。吉利『解救』老虎,不是要換個地方圈養,而要真正放虎歸山,讓它找回自我,重新塑造品牌價值,重新奪回市場份額。」李書福近日在接受《瞭望》專訪時,如是總結10年來的管理秘訣。
「有人在跨國併購領域總結出一個『七七定律』,即70%的併購都沒有實現預期的商業目標,其中70%的原因是併購後文化融合失敗。」李書福在接受《瞭望》雜誌採訪時表示。因此,他主張「美美與共」的相處模式。
2010年9月,虎躍行動啟動座談會合影。圖片來源:吉利官方
2010年9月8日座談會上,李書福將收購沃爾沃的項目代號由「V項目」改變為「虎躍項目」,目的就是放虎歸山,「讓沃爾沃回歸自然,找回當年的雄風」。
李書福對沃爾沃採取了「無為而治」的哲學理念,充分放權。不僅沃爾沃原有瑞典團隊得以保留,在沃爾沃首任CEO的選擇上,李書福也並未按照慣例安排中方管理人員,而是選擇本土人才。
汽車預言家近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現任戴姆勒全球董事會主席的瑞典人康林松,在10年之前險些成為吉利併購沃爾沃汽車之後的首任CEO。現任沃爾沃CEO漢肯·塞繆爾森在接棒這一職位時已經61歲,到了瑞典規定的退休年齡,而且性格還被外界形容為「倔強得像頭麋鹿」。
但李書福對此並不介意。他對沃爾沃工會承諾:「沃爾沃仍將是原來的沃爾沃,吉利仍是吉利,除了老闆換成了李書福。」
在這一理念引導下,沃爾沃管理層依照其獨立的商業計劃開展運營,在新的所有權框架下,沃爾沃目前的生產和研發設施、工會協議和經銷商網絡將保留。另一方面,吉利也會毫無保留地向沃爾沃輸血。自2011年至今,吉利向沃爾沃投資110億美元,用於其開發新的SPA平臺和在中國建廠。
其中,2015年推出的XC90是新平臺架構下推出的主力SUV新車。憑藉這款熱銷車型,2015年10月至12月,沃爾沃在美國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87%、90%和90%。當年,沃爾沃全球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在美國走上了復興的軌道」。
沃爾沃XC90 圖片來源:沃爾沃官網
隨後數年,沃爾沃不斷豐富產品矩陣,90系產品完備,60系產品在近幾年改款換代。
如今,沃爾沃早已擺脫虧損泥潭,2019年淨利潤達到14.85億美元,全球銷量相比2010年翻了一番,在華銷量是2010年的5倍。
直到今天,李書福也「不敢說吉利和沃爾沃汽車就完全融合成功了」。但他為自己10年前的論斷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肯定會有文化差異,但是如果引導得好,使用得當,會產生混血的優勢。」
攜手上山
在李書福的規劃中,吉利和沃爾沃是相互獨立的兄弟關係。但兄弟之間也要取長補短,強強合作。
「對于吉利來說,造汽車完全靠自己探索,確實不那麼容易。通過併購沃爾沃汽車,可以對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管理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整合及學習。」併購10年後的今天,李書福這樣總結。
收購沃爾沃之初,吉利汽車靠低廉價格開闢市場,是低端產品的代名詞。用沃爾沃技術反哺吉利,是吉利「草根變貴族」路上的重要一步。李書福將當時吉利和國際車企的差距,比作「赤腳的在追穿鞋的,20年之內肯定追不上」。「沒有別的辦法,我們不是有錢了嗎?那就先收購再說,這是第一步。」
據講述李書福30年創業史的《新製造時代》一書介紹,在收購沃爾沃股權後,沃爾沃向吉利開放了其轎車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10963項專利和專用智慧財產權、10個系列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及產品平臺、兩大整車廠約56萬輛的生產能力和良好設施、整車和關鍵零部件開發獨立資料庫及3800名高素質科研人才等。
2012年,沃爾沃與吉利首次籤署了技術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包括汽車安全、車內空氣品質以及中級車平臺化架構三個領域。2013年,吉利與沃爾沃在瑞典聯合成立中歐汽車技術研發中心CEVT,在沃爾沃主導下,兩者共同研發了首個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CMA架構。
領克工廠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吉利汽車「
3年後,兩者的愛情結晶「領克01」正式誕生,助力吉利進軍高端市場。2018年6月,領克02也在市場亮相。吉利汽車的產品線逐漸羽翼豐滿。
2019年,吉利汽車銷量達到136.2萬輛,上半年淨利潤40.1億元,相比10年前翻了8倍,吉利汽車也一躍成為「自主一哥」。
協同發展取得成績後,李書福期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臨近吉利收購沃爾沃十周年,吉利汽車宣布,正在與沃爾沃汽車的管理層就業務整合進行初步討論。重組後的新集團將通過香港吉利汽車上市主體實現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對接,下一步還將考慮在斯德哥爾摩上市。
「此次整合旨在促進雙方深化合作,在技術研發、成本控制和財務上更加有效協同,以應對未來挑戰。」沃爾沃汽車表示。若雙方重組成功,新集團年銷量將突破200萬輛,總市值將逾350億美元,超過目前中國市值最高車企上汽集團。
但李書福表示,現在的重組整合和過去的「放虎歸山」並不矛盾。整合以後沃爾沃還是沃爾沃,還是繼續保持現有的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三層治理結構,「放虎歸山」的戰略不變。
「重組只是在股權層面加以整合。現在沃爾沃汽車的股東是吉利控股集團,整合成功後股東就變成了香港上市的HK.0175(新公司將會更名),其他沒有改變。」
更現實的意義在於,新集團上市對資方的吸引度將進一步提升。據中金公司預計,雙方交易完成後短期內或將增厚現金流。由於沃爾沃汽車淨資產收益率(15.1%)與淨利率(3.5%)均低于吉利汽車,或將稀釋上市公司數據,但長期來看,資源整合或將助力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若吉利和沃爾沃合併完成,李書福的汽車帝國又將開啟下一個10年。
「今後全世界可能也就兩三家獨立的汽車企業。比較小的汽車企業,可能會成為大企業的一個小車間,或者像一個小電商一樣參與到整個大網絡中去。」李書福預測。
屆時,吉利能否躋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