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是誰,應該很少有不知道的吧?
作為電影導演他是拿獎狂魔
在三大國際電影節上:紅高粱,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三部金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我的父親母親,三部銀獎
在國內曾獲9次金雞獎8次華表獎7次百花獎2次金像獎1次金馬獎,共計27座。
但是這還不夠讓全國人民尊稱一句「國師」
2008的奧運會他拿到了命題作文下的滿分
國人敬他,因為是他幫中國樹立強大威信
所以,後來一到了諸如奧運、G20、70周年聯歡等大型活動的時候
我們能想到的導演似乎只有張藝謀
如果今年冬奧照常照常召開的話,應該又是一場盛典吧
那就隨我一起,走進「國師」張藝謀的世界
張藝謀出生於50年代,長大成人後便遇到了變革的時代
他到農村插過隊,後來到工廠當了工人。
因為家庭因素他沒能入黨
儘管號稱「棉紡八廠四大才子之一」,但是張藝謀還是自卑
那會流行開大會,開完會主任時不時拿大喇叭喊:黨團員同志留一下,集中學習。
全車間七八百號人,只有張藝謀一人散會。
後來會後集體學習,主任乾脆拿著喇叭喊:張藝謀你可以走了。
再後來,人通知完集體學習,張藝謀自己拎著東西不吭聲就走了。
十年動亂結束,國家恢復了高考,但是當時的他已經28歲,過了高考規定的考試年紀。
不甘心一輩子做工人的張藝謀,把自己的攝影作品做成了集子,寄給了當時的文化部部長
黃鎮部長也是愛才,看他拍得確實好,就給電影學院寫條子
大概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是個人才,通融一下
後來張藝謀就破格被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錄取
1984年張藝謀在影片《一個和八個》中擔任攝影師
從這兒開始了「國師」的開啟了他的開掛人生
一個和八個
這是一部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影片,以其大膽的構圖、獨特的鏡頭設計獲1984年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它被列為「第五代」電影人的第一部作品
1985年張藝謀擔任同學陳凱歌《黃土地》的攝影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
那年頭還沒監視器,導演只能根據攝影師機位變化在心裡推論鏡頭效果,其實攝影師拍完導演心裡也沒底,拍《黃土地》的時候,陳凱歌急得不行,蹲三腳架底下一遍遍問張藝謀:怎麼樣。
張藝謀手上水準高,但到嘴上就收回來了,眼珠還套在鏡頭裡,一點表情沒有:還成。
陳凱歌后來就說:凡事你要能從張藝謀嘴裡聽到「還行、還成」,這事兒準行。
電影《黃土地》
這部片子,張藝謀充分調動攝影手段,以獨特造型表現出黃土的渾樸和壯美。
1985年憑藉影片《黃土地》獲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法國第7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製片技術獎,從此跨入一線攝影師的行列。
1986年張藝謀主演了吳天明導演的影片《老井》
因質樸、準確的表演,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以及第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中國第一位A級國際電影節影帝。
沒想到吧,中國第一個國際頂級電影節的影帝是張藝謀
老井
1987年導演第一部影片《紅高粱》,作品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融敘事與抒情、寫實與寫意於一爐,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
張藝謀對於色彩的運用此時方顯大成,將色彩的敘事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拍攝中有一個小插曲
電影拍攝時早已過了高粱的種植期,農民們小麥都吃不完,更不會有人去操心雜糧。
西影廠廠長吳天明冒著政治風險,私下裡找廠裡的副業部門湊了4萬塊,並說「出問題我抗,先種上再說」。
就這樣張藝謀以每畝200元的價格,請當地的農民種了200畝高粱,那時的張藝謀就蹲在地裡看自己的主角慢慢長出來。
事實證明他們賭對了,《紅高粱》於1988年
獲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5屆辛巴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第35屆雪梨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法國第5屆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銀熊貓獎。
此外,由張藝謀作詞和演唱的電影插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也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歌曲。
歌手張藝謀同時在線出道(狗頭)
後來的電影每一個也都值得單獨拿出來細講
這裡就不逐一細談了,挑幾個重要的獎項貼這兒了
1990年與楊鳳良合作導演影片《菊豆》,第35屆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穗獎
1991年導演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1992年導演影片《秋菊打官司》,獲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1994年導演影片《活著》,獲法國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中國第一影帝個坎城葛優)
1995年導演影片《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第4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
1998年導演影片《一個都不能少》,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1999年導演影片《我的父親母親》,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
2002年導演影片《英雄》,內地票房2.5億人民幣(佔全年總票房四分之一),全球票房1.77億美元,創下中國電影全球票房最高紀錄
2004年8月《英雄》在美國上映時蟬聯兩周票房冠軍,同時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
很難說這部電影有多好,但是它開啟了中國電影大片時代
而且從那以後華語電影似乎再也沒有一部作品拿過北美市場周票房冠軍
2008年,中國發生了一系列的浩劫,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國人的愛國熱情被激發,愛國才漸漸成為主流。汶川地震,軍民一心。奧運會,展大國風範。雪災,全國上下一條心。
這其中少不了一個人的努力,他就是張藝謀
張藝謀在與李安、陳凱歌等人的競標中險勝,拿下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的職位。
我們如今可以坐下來回看2008談笑風生,可彼時的張藝謀卻頂著「只準成功不需失敗」的指令
全國人民數億雙眼睛正在盯著他
奧運會有多成功?怎麼說呢········
在全球範圍內有45億觀眾看到了北京奧運會的相關比賽和接收到奧運會信息,是目前為止奧運會歷史上轉播規模最大的一次,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5000小時的報導和轉播,報導規模是雅典奧運會的三倍,雪梨奧運會的四倍。
開幕式是歷史上電視轉播的高潮,在中國有8億多觀眾通過電視媒體觀看了開幕式,在其它國家地區轉播的收視率也創造了歷屆新高。
日媒體稱中國在國際社會樹立了強大的威信,展示了自己的風採。
韓聯社的報導說,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在實現中國人百年夢想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讓神話成為現實
法國國家電視臺:「這是最美的奧運會開幕式!」
英國《獨立報》:「2008名鼓手擂出的鼓聲如同滾雷,是開幕式的完美倒計時方式,它展現了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美國媒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徵服世界舞臺
從那之後,不是中國只有一個導演,而是中國只有一個張藝謀。
2014年12月,擔任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主宣傳片總導演。
2016年9月,擔任中國杭州G20峰會文藝演出總導演。
2018年6月,擔任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燈光焰火藝術演出總導演。
2019年10月1日,擔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總導演。
大事不失手、藝術不將就、形式敢突破,張藝謀不稱「國師」,誰堪擔此重任?
張藝謀的成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
每一個為國家付出的人都值得被14億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