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從小就被媽媽念叨:不要留指甲,指甲太長容易積攢汙垢,剪短點才幹淨,甚至等到了學校,老師還會挨個檢查每個人的指甲,看誰沒有剪指甲,最好是貼著肉剪的,一點都不要留,這樣看起來才幹淨利索。
殊不知,這樣剪指甲恰恰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我們指甲周圍的皮膚是有彈性的,如果指甲總是剪得太短,這些皮膚組織就會將指甲的末端覆蓋起來,看著就像是指甲「嵌」在了肉裡,如果僅僅是看上去不太美觀也就罷了,關鍵是隨著指甲繼續向前生長,它的邊緣就會變成「釘子」,刺到肉裡,從而引起紅腫、疼痛,甚至感染、化膿,讓人痛苦。
然而,這還不是最痛苦的,更痛苦的是,我們常常會為了去除扎到肉裡的指甲,想方設法地將「多餘」的指甲繼續修剪掉,企圖把扎進肉裡的指甲給「摳出來」。事實上,時間不停,指甲生長不止,而剪得越是短,指甲就越是要往肉裡長,於是越減越短,越短越扎,不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長出來的指甲還容易把皮膚扎破,從而使得細菌趁虛而入造成感染,而感染又容易擴散,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指甲,應該這樣修剪:(以修剪腳趾甲為例)
首先,在修剪之前用溫熱水洗腳,如果是有腳臭或腳氣的朋友,千萬別在洗腳水裡加鹽、加醋、加生薑、加大蒜的,或許你之前發現確實有用,但如果把這些換成用肥皂和溫水洗腳或泡腳5-10分鐘以上,同時注意清除腳趾縫、足底等多汗部位的汙垢和死皮,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其實不加那些「調料」也會有用。
洗完腳後及時用乾燥、乾淨的毛巾擦乾,開始修剪。先剪一條直線,邊緣大致與指尖平齊,距離指甲生長的那道「分界線」(也就是白色部分)大概1-2mm左右,然後再在邊角稍作修剪,如果邊角太銳利,就用工具打磨光滑,一次完美的剪趾甲過程就算到此為止了。千萬別強迫症泛濫,總想著再剪短點、再修一點,想想當初趾甲長進肉裡的痛苦,十指連心,痛起來還是很要命的。
無論是腳趾甲,還是手指甲,總往兩邊的肉裡長,往往都是自己無意中造成的,修剪的時候剪得太短太深就是最常見的原因,另外,每天穿的鞋子不對,對指甲的生長也會造成日積月累的影響。
現在很多人在買鞋的時候,關注的第一要點往往不是眼前的這雙鞋子合不合腳,而是它們會不會讓我們變美、腿會不會被「拉長」,其次才是穿上去舒不舒服,而對於部分「衝動」又愛美的女性朋友來說,只要一雙鞋子足夠美、足夠流行,它到底是不是符合腳的生理結構、會不會給腳甚至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都是不重要的。
實際上,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很多人的鞋尺碼都偏小,俗稱「穿小鞋」,當然不是傳統的那個意思。總穿很緊的鞋子,無疑強行給指甲增加了很大的壓力,阻礙它的正常生長,感覺到外界環境不夠舒適,指甲自然就會往肉裡鑽。
除此之外,雙腳一直憋在一雙不合腳的鞋子裡,還會使腳上出現老繭、水泡、囊腫甚至雞眼等,相信不少朋友或多或少都中招了,其實這些並不是腳的自然老化,或是其他什麼問題,很有可能就是簡簡單單的一雙鞋子導致的。解決方法也很簡單,你有多大的腳,就買多大的鞋,值得提醒的是,很多人的腳都是一隻大、一隻小,選鞋碼時最好以其中的大腳尺寸為主,儘量選擇下午或晚上試鞋或測量大小,因為這時候的雙腳經過一天的勞累後往往會呈現一定的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