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在6歲前正是記憶神經發育的黃金期,到了6歲後記憶神經會完成整體發育的80%,而在6歲前鍛鍊孩子的記憶神經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的科技不斷進步,對於記憶,我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是對於記憶的神經元我們依舊沒有辦法去探究。但是掌管我們記憶的「海馬體」,但是在一個人3歲之前是無法發育完全的,
而孩子在3歲之前沒有記憶的原因也是因為海馬體沒有辦法將記憶儲存下來,雖然記憶沒能保留住,但是他以潛意識的形式存留了下來,並沒因此消失不見。
孩子在3歲之前總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行為,比如:亂叫、亂喊、亂動。這些行為都讓我們費解,但是其實是從另一個方面來反映孩子的大腦處在發育階段,因為海馬體不能夠將記憶存留下來。
記憶存留在不能夠長期保存的神經突觸上的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3歲前的孩子身上,最後新的記憶海馬體把它覆蓋住,所以覆蓋住的3歲前的記憶並不是消失了。
為什麼3~6歲是記憶力發育關鍵期?
一個人的記憶發育完全是在6歲之後,也就是說六歲之前,我們不斷的鍛鍊孩子記憶神經,是可以讓孩子的記憶力越來越好的,這種觀點也確實是被科學認證過的,就在哈佛兒童研究中心所提出的「孩子成長理論」中。
「孩子成長理論」是指:孩子不管大腦發育還是身體成長都非常迅速的時期是在「嬰兒期」,在這個期間,孩子的成長都會發生細微的改變,一直到6歲以後,孩子的大腦會像蝸牛移動般緩慢生長,可見6歲以後對孩子的記憶力提升會比在6歲之前困難得多。
3個辦法,培養孩子「超強記憶力」
1、陪孩子一起玩遊戲
面對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遊戲其實是發展各個能力的最好的一種辦法。所以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也是可以鍛鍊孩子的記憶力,但是一個孩子在幼年時期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好,父母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不知道怎麼跟孩子溝通。
所以我們就可以藉助一些遊戲書的來幫助孩子訓練記憶力,這樣就在孩子就可以在玩的同時,把記憶力鍛鍊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當初我也是藉助了《兒童記憶力訓練遊戲書》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這裡面的遊戲很全面,我也沒事的時候陪孩子玩一玩挺好的。
2、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動
一個3~6歲的寶寶,正是一個對什麼事情都好奇的時間段,所以碰到一些特殊的事情都會有一些特別的反應,比如看見一個他沒見過的水果,就會很好奇的想去摸,想去研究一下,甚至放在嘴裡嘗一嘗。還有鮮亮的顏色、好聽的聲音之類的都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進而來提高記憶力。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為了提升0~6歲孩子的記憶力,可以多看繪本、多聽音樂、讀古詩等,這些方式都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好的發展。
我們可以給孩子創造一些美好的回憶,來幫助孩子進行一些記憶。就像放假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附近走一走,野餐一次,或者帶孩子去他一直想去的幼兒園或者餐廳。這都會留下美好的記憶,方便孩子慢慢回憶,也可以更好的產生聯想。
其實記憶力對來未來的學習產生的好處並不是一星半點的。一個記憶力好的孩子在學習速度上就會落其他孩子一截,這種差異自然就會在成績上凸顯出來。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是美好的,在3~6歲對孩子記憶力的訓練就尤為重要!
3、科學的鍛鍊孩子記憶力
科學證明:那些在小學就取得優異成績的孩子大多在小時候都進行過對記憶力的鍛鍊,我國心理學專家曾說:「導致許多神童快速開發記憶神經的原因,是小時候受到了刺激」 。
我們要鍛鍊孩子的記憶力,也是要用科學的辦法。如果方法不對,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孩子厭煩的心理,這樣的心理一旦奠定下了,是很不好改變的。所以我們在3~6歲是我們開發孩子記憶力的最佳時期,這樣不斷的調動和刺激腦細胞,來達到鍛鍊大腦記憶力的目的,從而使孩子的記憶力越來越好,未來學習道路也會一帆風順。
如果自己掌握不好科學的辦法,其實是可以藉助繪本的,繪本是專業團隊編寫的,都是依據科學依據和孩子的生長規律。為了能夠使孩子的智力得到開發、記憶力得到提高,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做鍛鍊記憶力的親子活動和益智遊戲,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