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功夫之王」:《生活的藝術家》|李小龍

2020-09-05 史詩集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對於大眾而言,李小龍是演員?是武術家?

不僅僅是這樣。他還是一位詩人、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更是生活的藝術家!

《生活的藝術家》一書,剖析了李小龍的思想,將他作為演員、武術家、詩人、哲學家等各方面都展現在我們眼前,是讀者與李小龍做一次靈魂交流的機會。

書中都是李小龍對自己生活中、修煉中感悟的記錄、思考、分享。從中西方哲學、習武、創立截拳道等各方面娓娓道來,不斷給予我們智慧。

功夫之道

李小龍闡釋了他的功夫之道,「功夫是一種特殊的技能,與其說是一種體力活動或自我防衛手段,不如說是一種精巧的藝術」。他把中外的哲學思想融入了武術,如道家、陰陽等,不同於一般的格鬥技術。

哲學與功夫、表演藝術

他把武術與哲學結合起來,將常被束之高閣的哲學進行實踐,又將武術、哲學融入他的電影,創造了功夫片的鼎盛期,展現了不同於其他哲學家的哲學理論,而就其武術理論、實踐水平更遠遠超越了他所在的時代。

切莫「」一指望月」

這本書中有一句說得很乾脆,「你的方法不等於我的方法」,直接要求我們不能全盤接受他的方法,切忌一指望月,別被手指遮住本質目的,而是朝著他「手指」所指的方向望去。

「我無法教你什麼,只能幫助你探求自己,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在看書的這段時間,我的詠春拳練習正好遇到了瓶頸,剛好,龍哥也在書中提到自己學習詠春拳時的問題。

葉問宗師指出李小龍在練習中還不夠放鬆,對此,他專門深入思考,這點和很多人不同,他聯想到了意識層面,想到我們在要求自己放鬆的時候,也就用到了意志,就沒放鬆了。

簡單說,看到這裡的你,試試呼吸。

結果如何?是不是反而難受了?所以,一些東西是自然而然的。他在出海後一拳打到水裡,得到了答案:要像水一樣!

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可以裝在最細小的容器中,顯得那麼柔弱。

但事實上,它卻有著能夠穿透世界上最堅硬東西的力量。

由武入哲:截拳道之道

書中體現了李小龍由武入哲的路徑,也融入了很多生活中的思想,這對任何人看這本書都大有裨益,而且內容結合生活,又讓我們看到他作為普通人的一面,更能領會到讀者切身的益處。

有趣的是,我也是詠春拳愛好者,所以有很多共同的切身體會,我以李小龍書中所談的一些思想、心態去和同門切磋。

當感受到放鬆、空靈的心態,把自己忘掉,隨著對手而動,結果動作出乎意料的流暢,能夠把自己所學融會貫通,自然而然地使用出來。

因此,我更深信習武除了身體的強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修行。只有放鬆,才能發揮本能反應,將所學發揮出來。

我們生活中的其他技能同樣,必須修煉到成為本能,才是自己的。

書海無涯,人生苦短

我們只能選擇一部分書來讀,而真正影響人生,反覆吸收的書就那麼幾本。

經典固然經典,但總有一些書是和個人契合的,如《論語》對於某人可能沒什麼意義,而換成《道德經》卻奉為圭臬,這就是人與書的機緣。

我們讀書是為了提升自己、改造思想、解決問題,更是與作者對話、靈魂交流,就如李白與高力士道不同不相為謀,與杜甫相交則相見恨晚。

同樣,《生活的藝術家》對我而言,每次閱讀都是靈魂的洗滌,每次根據作者的思路去自我反思、解決問題,能感受到酣暢淋漓,這樣的書讀十遍都不多。

總結

從前我喜歡看李小龍的功夫片,學習他所學的功夫,但沒意識到他哲學、思想認知的偉大。

通過這本書對其人有了新的認知,而他的思想又指引我解決一個個問題,化解一個個疑惑。

人生在世,孰能無惑?《生活的藝術家》既有武學,又有哲學;既有心理學,又有表演學……是豐富、智慧的書籍。它會給你帶來一個個答案,閱讀過程也會讓你閃現靈光,希望大家品讀。

相關焦點

  • 永遠的功夫之王,李小龍
    李小龍想必大家都知道,更是男孩子崇拜的偶像。 李小龍生於1940年,為了有強健的體魄開學學武,後拜在葉問這一武學宗師的門下。之後拿下各大比賽的冠軍。之後進軍好萊塢弘揚中華武術精髓和武術哲學,並將中西武術融合創出截拳道。
  • 李小龍,永遠的功夫之王!
    《精武門》中由李小龍飾演的陳真說出的這句話,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流傳至今。今天,是李小龍逝世46周年紀念日,但功夫之王的傳奇,從未落幕。1973年7月20日,年僅33歲的李小龍突然離世,但是他仿佛從未離開,龍魂不死,精武永存!李小龍的一生雖然短暫,成就卻不可估量。
  • 李小龍被暴揍?好萊塢對功夫之王的真實戰鬥力,一無所知……
    他「舞林高手」的身份於此時發揮出了作用:為了習得「真本領」,李小龍以教授恰恰舞作為交換條件,向香港精武體育會的元老劭漢生學會了一套北派「節拳」的寶貴功夫;與此同時,其父李海泉還通過朋友請求一代武學宗師葉問將兒子收為門徒,李小龍因之又習得了南拳功夫代表「詠春拳」,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
  • 功夫之王李小龍
    當他再次回到香港,開啟了「功夫電影」的新時代,李小龍不再只是一個演員,他成為了一個代表,展示了一個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又能引起全球共鳴的電影流派。不管是在香港,還是羅馬、倫敦、舊金山,都颳起了李小龍和嘉禾影業創造出的這股功夫旋風。
  • 關於李小龍真實功夫之我見
    現在,我想簡單闡述一下我的觀點:第一,李小龍肯定有很強的實戰能力,不是吹出來的武術表演藝術家,這個百分百肯定,這個從他創立的截拳道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來,李小龍的功夫都是真實格鬥的技術。但是,李小龍的功夫實戰真的強大到阿里泰森都打不過的程度嗎?我絕對不相信李小龍能打得過全世界最強大的專業格鬥運動員,一個前面提到過的體重差距和力量差距懸殊太大,另外一個高水平的訓練條件和高質量的實戰經驗差距非常懸殊。
  • 李小龍,嘻哈界的功夫之王
    今天是功夫巨星李小龍的生日世界音樂菌在網絡上發現了一段李小龍 的「說唱視頻」這段「說唱」
  • 紀念李小龍 功夫之王的N個可能!
    今天是傳奇巨星李小龍74歲誕辰。在國際視野下,他就是「功夫」的代名詞。
  • 功夫之王李小龍:人生不設限,才足夠精彩
    這是李小龍的巔峰之作,也最能代表他拳拳到肉的打鬥風格,更能體現他強烈的愛國情懷。這就是赤手空拳,三招五勢,擊打得五洲震蕩、四海翻騰的李小龍。這就是把中國功夫掛滿了世界螢屏,讓世界在友誼、正直、誠實中感動的李小龍。他是年輕人心目中永遠的蛟龍,他用32歲和四部半電影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傳奇。
  • 功夫之王霸屏紐約!《英魂之刃》攜李小龍亮相時代廣場
    10月18日,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標誌性的巨幅屏幕中出現了一個久違的身影——功夫之王李小龍。
  • 李小龍 華人之光!偉大的武術家 功夫之王,徵服世界 享譽全球!
    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李小龍 華人之光 徵服世界 享譽全球!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讚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香港、臺灣、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誌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 功夫之王李小龍竟也有怕的人?妻子琳達說出真相
    功夫之王李小龍竟也有怕的人?妻子琳達說出真相文/每天分享歷史說起李小龍,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作為把中國功夫推向全世界的武術家和電影明星,用再多的讚美之詞歌頌他也不為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些李小龍的格鬥故事,細數一下李小龍曾經打敗過多少高手,又曾經怕過什麼人呢?大家都知道,曾經的李小龍是專業的武術格鬥選手,參加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賽事:1. 李小龍在美國開武館的時候,有一個姓黃的中國拳師來踢館,向他發出挑戰,沒想到開打後黃就全場亂跑,不敢與李小龍正面交鋒,而李就在後面追,混亂之中後背被黃抓傷,最後黃姓拳師因實力差距過大隻得認輸。
  •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猝死之謎
    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的香港報紙,頭條新聞都是功夫巨星李小龍(Bruce Lee)猝死的消息,令全港市民無比震驚。著名作家查良鏞(金庸)於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在他創辦的《明報》撰寫社論,題為《一個明星的死亡》:「李小龍突然暴斃的消息傳出時,任何人都會難以相信。
  • 功夫之王李小龍高清罕見照片合集
    、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 功夫之王李小龍:跑步是最好的訓練方法,也是很好的放鬆方式
    李小龍,他是無數人心目中英雄與偶像,他是武術大師,創立了截拳道,也是傳奇影星,開創了功夫電影,他重新定義了中國男人的硬漢形象,並將中國功夫影響力擴展到全世界,美國人稱他是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 李小龍傳奇電視劇功夫十大排行榜
    3.功夫十大排行榜泰國拳王察爾王 戰鬥力98評分理由:現實生活中李小龍挑戰泰拳,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沒有一個信服的說法,到底他與泰拳王比武沒有?如果比了,誰勝誰負?以及這個泰拳王在泰國是頂尖高手還是一流高手呢?這個察爾王就是現實版的,他連續6年都是泰拳的拳王,直到退役都沒敗一場.而泰拳是非常兇猛的,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像,而且和李小龍交手,居然是略輸,要知道李小龍已經學了菲律賓拳\空手道\柔術\日字衝拳\詠春拳\跆拳道等N多好功夫,而他只用泰拳.最後那個鐵鞋也非常重,強如李小龍也穿不起.速度遠不如李小龍,但攻擊力非常恐怖.
  • 紀念「功夫之王」李小龍音樂會,徐小明父子義助梁志鏘
    今年是功夫之王、中國武術電影巨星李小龍八十冥壽,不少小龍迷都有紀念活動,原來導演徐小明亦有拍攝李小龍題材電影的計劃,藉今年李小龍逝世47年冥壽80忌辰,與一眾喜歡李小龍的朋友集體回憶。小明哥面上流露遺憾表情繼續說:「不過無獨有偶,曾經和我合作演唱會的樂樂國樂團創辦人兼指揮家梁志鏘教授同樣有此想法,他特別為紀念李小龍80冥壽而創作一首樂曲《飛龍在天》,以樂章紀念小龍,我聽後非常贊成,表示大力支持。」
  • 李小龍死亡真相:揭秘「功夫之王」李小龍的死因
    是什麼原因導致李小龍在一夜之間就離開人世,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呢?  這些疑問,恐怕是三十多年來全世界龍迷和影迷最關心的問題。關於李小龍的死因,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版本的說法在流行著,有人說他是病死,有人說他是猝死,還有人覺得他是被別有用心之人謀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當年官方又是如何判定李小龍的死因呢?
  • 不可戰勝的功夫之王
    1940年(龍年)11月27日美國(舊金山)一個醫院裡出生一個健康男孩,他就是日後將「功夫」 KungFu一詞寫入了英文字典的功夫之王李小龍,童年時代的李小龍較為瘦弱,父親為強壯兒子的體魄,帶李小龍,動作速度之快驚呆了眾人。
  • 李小龍的功夫哲學,其實很「直接」
    日本武士在日本古代,更像是現在的職業軍人,是他們社會組成中,一個重要且合法的群體,有其特定、明確並嚴格遵守的生活習慣規範。這一點中國的俠客則要表現得更加天馬行空,究其原因,更多的是俠客這一群體,並不是真實的存在於中國傳統社會中,而是中國傳統文人,夾帶著對他們當下生活環境的不滿,而在文學創作中,通過武俠精神對自己失落情緒的慰藉,而所謂的俠客,也只是他們在文學作品中,所意象出的自我精神的載體。
  • 李小龍的功夫哲學,其實很「直接」
    日本武士在日本古代,更像是現在的職業軍人,是他們社會組成中,一個重要且合法的群體,有其特定、明確並嚴格遵守的生活習慣規範。這一點中國的俠客則要表現得更加天馬行空,究其原因,更多的是俠客這一群體,並不是真實的存在於中國傳統社會中,而是中國傳統文人,夾帶著對他們當下生活環境的不滿,而在文學創作中,通過武俠精神對自己失落情緒的慰藉,而所謂的俠客,也只是他們在文學作品中,所意象出的自我精神的載體。